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8)
2023(14280)
2022(12025)
2021(10956)
2020(9009)
2019(20203)
2018(19817)
2017(37158)
2016(19839)
2015(21308)
2014(20904)
2013(20187)
2012(18374)
2011(16668)
2010(16728)
2009(15775)
2008(15245)
2007(13700)
2006(12225)
2005(11152)
作者
(54017)
(45191)
(44863)
(42665)
(28750)
(21532)
(20342)
(17364)
(17166)
(16243)
(15327)
(15124)
(14494)
(14403)
(14051)
(13884)
(13451)
(13312)
(13170)
(12880)
(11254)
(11057)
(10785)
(10430)
(10294)
(10077)
(10065)
(9976)
(9087)
(8876)
学科
(70690)
经济(70574)
管理(64876)
(59955)
(52732)
企业(52732)
方法(25427)
(22491)
中国(22231)
(20322)
数学(20089)
(19855)
数学方法(19719)
业经(19465)
技术(18269)
(16015)
理论(14568)
(14019)
银行(13989)
(13815)
地方(13574)
(13513)
(13488)
金融(13483)
财务(13469)
财务管理(13440)
(13415)
农业(13368)
(13186)
贸易(13175)
机构
大学(270257)
学院(269704)
(108211)
经济(105897)
管理(102849)
研究(91292)
理学(87922)
理学院(86945)
管理学(85471)
管理学院(84918)
中国(69358)
(56417)
(55187)
科学(53453)
(44983)
(42636)
财经(42250)
中心(41511)
(41044)
研究所(40201)
(38248)
业大(36922)
(36171)
师范(35800)
北京(35433)
(33664)
(33468)
经济学(33164)
农业(31709)
财经大学(31380)
基金
项目(179832)
科学(142907)
研究(136147)
基金(129393)
(112714)
国家(111709)
科学基金(96166)
社会(87468)
社会科(82862)
社会科学(82848)
(71632)
基金项目(67864)
教育(63418)
(60110)
自然(59827)
自然科(58492)
自然科学(58477)
自然科学基金(57446)
编号(55155)
资助(50332)
成果(46338)
(43200)
重点(41100)
(39509)
创新(39426)
(39235)
课题(39170)
(38968)
国家社会(36272)
(34809)
期刊
(127005)
经济(127005)
研究(84495)
中国(61335)
(44175)
管理(42910)
学报(40772)
(38735)
科学(37667)
教育(37446)
大学(31545)
学学(28866)
(26118)
金融(26118)
农业(25482)
技术(24246)
业经(21428)
财经(20770)
经济研究(20172)
(18039)
问题(15611)
图书(15235)
科技(14752)
(13862)
(13217)
技术经济(13002)
(12887)
论坛(12887)
(12695)
现代(12089)
共检索到420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制度创新路径就是新制度的形成路径,即制度供给方式。原有制度创新理论在制度创新路径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导致了制度供给方式的单一性。对于制度创新路径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而应该从多个视角去审视。从制度创新主体、制度创新方式、制度创新背景、制度创新速度等多个视角去分析,无疑会拓展制度创新路径,增加制度供给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彬  
中部地区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弱势地位,除国家的区域政策影响或历史原因造成外,区域内部制度安排的相对低效率也是主要诱因之一,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难以全面惠及中部地区时,实施区域内部有效率的制度创新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突破的基本途径,文章选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制度创新的效率问题,指出在中部经济崛起战略的制度创新中,应运用高效的制度去调节和控制中部经济发展中的本土资源、人才和资金等因素合理有序的运行,从而减少制度变迁阻力,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福凯  狄盈馨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20年来技术创新产权制度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下4项共识:(1)技术创新产权是创新经济学的基础范畴;(2)技术创新产权及其所有制性质影响着企业股权资本配置;(3)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化是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4)技术创新产权保护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基础。进一步,从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实现技术资本转化两个视角,对未来研究给出理论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建立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着力于财政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转换,重点解决"两个归宿不公"问题。一、解决税收负担归宿不公的制度路径。首先,实时调整税收功能。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是以提高"两个比重"为核心目标设计的,在实施中,出现了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又连年大幅超GDP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传夫  李秋实  
针对科技成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适用规范、信息公开主体、产权保护、救济等制度性措施问题,在分析问题成因基础上,提出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法定公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信息公开主体制度和信息公开监管协同创新的制度建设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明  宋妍贞  高衡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参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是审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实现。然而,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尚存在时效性、法律效力、信息沟通、审计问责与整改等制约因素。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当构建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保障体系,改进国家审计公告信息沟通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制度,全面提升国家审计质量等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创新路径,以期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思民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作为两种基本的技术创新路径,各国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资源条件及创新要素的水平加以选择,对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的赶超型国家来说,能否顺利实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化,还取决于各国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制度背景,这里所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霞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主要涵盖教学基本常态数据监测、国际评估、专业认证、院校评估、自我评估五个方面,简称"五位一体"。这一评估制度虽已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与高等教育评估现状存在诸多矛盾,主要包括与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的矛盾、与高校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矛盾以及与社会参与机制不成熟的矛盾。为优化评估制度,应明确政府、高校、社会三方权责,增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效用;完善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实现高校内部评估常态化;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规范建设,提升其评估信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云勇  
高校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高校产权关系或对高校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行使和保护高校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产权制度创新是中国高校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中国高校产权制度的改革要从产权的五个权项入手,遵循产权、契约和国家的基本特征,以产权配置资源功能为切入点,解决目前高校产权主体责任界定虚化和各权能边界不清晰的问题,从法律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中国高校产权制度的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冯弋江  
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市场经济制度有制度模仿路径和制度创新路径之分。前者是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少数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后者则是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制度转型既不会一开始就选择制度创新路径,也不会永远锁定在制度模仿路径上,而是首先进行制度模仿然后转向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炎  唐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但即便如此,现行的以集体所有为前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存在农地产权模糊、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以及农地产权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造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弊端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颖  
"新常态"发展阶段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已调整为通过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集约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在这一进程中,城镇化是核心驱动力。针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132个地级以上城市规模分布的对数正态、帕累托、齐普夫分析,比较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的差异,揭示了影响因素,进而指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是改革现有制度安排,促进人口充分流动,实现城市规模的最优分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须的一种制度引进和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显示出来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深入探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制度创新问题,搜寻合理的企业化组织制度安排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