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1)
- 2023(16224)
- 2022(14323)
- 2021(13536)
- 2020(11675)
- 2019(27358)
- 2018(27292)
- 2017(52973)
- 2016(29246)
- 2015(33316)
- 2014(33708)
- 2013(33092)
- 2012(30387)
- 2011(27368)
- 2010(27431)
- 2009(25167)
- 2008(24764)
- 2007(21995)
- 2006(18751)
- 2005(16266)
- 学科
- 济(116248)
- 经济(116114)
- 管理(83626)
- 业(80398)
- 企(67431)
- 企业(67431)
- 方法(60270)
- 数学(53114)
- 数学方法(52270)
- 农(30837)
- 财(30489)
- 中国(27238)
- 学(26679)
- 业经(24493)
- 地方(21979)
- 贸(21038)
- 贸易(21032)
- 理论(20482)
- 务(20445)
- 易(20400)
- 财务(20353)
- 财务管理(20307)
- 农业(20120)
- 制(19335)
- 企业财务(19236)
- 和(18338)
- 技术(17874)
- 环境(17011)
- 银(15994)
- 银行(15921)
- 机构
- 大学(418275)
- 学院(417983)
- 管理(165419)
- 济(160321)
- 经济(156673)
- 理学(144611)
- 理学院(143023)
- 管理学(140058)
- 管理学院(139333)
- 研究(135026)
- 中国(98322)
- 科学(88652)
- 京(88346)
- 农(73522)
- 财(72158)
- 所(69341)
- 业大(67589)
- 研究所(63830)
- 中心(62110)
- 江(60614)
- 财经(59033)
- 农业(58419)
- 北京(55270)
- 范(54274)
- 师范(53610)
- 经(53563)
- 州(49042)
- 院(49040)
- 经济学(47532)
- 技术(46449)
- 基金
- 项目(290749)
- 科学(226119)
- 基金(208745)
- 研究(206399)
- 家(183765)
- 国家(182289)
- 科学基金(155452)
- 社会(126017)
- 社会科(119364)
- 社会科学(119330)
- 省(115309)
- 基金项目(111065)
- 自然(105091)
- 自然科(102639)
- 自然科学(102606)
- 自然科学基金(100732)
- 划(97327)
- 教育(96743)
- 资助(88230)
- 编号(85026)
- 成果(67994)
- 重点(65348)
- 部(63553)
- 发(60809)
- 创(59934)
- 课题(58434)
- 科研(56791)
- 创新(55953)
- 计划(54683)
- 大学(54034)
- 期刊
- 济(165256)
- 经济(165256)
- 研究(112875)
- 中国(72042)
- 学报(71498)
- 农(64830)
- 科学(63340)
- 管理(57273)
- 财(55786)
- 大学(53015)
- 学学(50106)
- 教育(45409)
- 农业(44904)
- 技术(38304)
- 融(29784)
- 金融(29784)
- 业经(28177)
- 财经(27647)
- 经济研究(26736)
- 业(23897)
- 经(23527)
- 问题(21834)
- 统计(21155)
- 图书(20999)
- 技术经济(20823)
- 理论(20608)
- 版(20590)
- 科技(20192)
- 实践(19073)
- 践(19073)
共检索到58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秀双 余康
探究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盈利能力差异及根源,对于提高生猪养殖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9年投入、产出及相应价格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加总数量-价格分析框架,采用F?re-Primont指数,将盈利能力分解为产出-投入相对价格(TT)与TFP,探究了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盈利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00-2007年,小规模盈利能力>中规模>大规模,主要是由于以农户家庭饲养生猪为主,较小规模的总投入价格较低;2014-2019年,盈利能力逆转,小规模盈利能力<中规模<大规模,归因于政府支持、鼓励发展规模化饲养生猪,较大规模的总投入高,但单位投入价格低且TFP更高。基于此,提出循序渐进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稳定生猪养殖产出与投入价格、提高生猪养殖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雅婷 霍昊然 王晓睿
基于2000—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非对称性影响机制以及养殖规模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价格波动会对下一期生猪养殖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价格上升时,证实生猪养殖户存在明显的损失厌恶型非理性调整行为;第二,养殖规模化会对由价格波动导致的养殖规模调整产生非对称性的负向调节效应,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负向调节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影响主要由养殖户数量的变动而非户均养殖规模调整导致,且小规模养殖户对价格下降的“利空”消息反应更敏感,会因为价格下降产生市场退出行为,大规模养殖户则对价格上涨的“利好”消息更敏感。
关键词:
生猪 价格波动 养殖规模调整 养殖规模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雅婷 霍昊然 王晓睿
基于2000—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非对称性影响机制以及养殖规模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价格波动会对下一期生猪养殖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价格上升时,证实生猪养殖户存在明显的损失厌恶型非理性调整行为;第二,养殖规模化会对由价格波动导致的养殖规模调整产生非对称性的负向调节效应,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负向调节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影响主要由养殖户数量的变动而非户均养殖规模调整导致,且小规模养殖户对价格下降的“利空”消息反应更敏感,会因为价格下降产生市场退出行为,大规模养殖户则对价格上涨的“利好”消息更敏感。
关键词:
生猪 价格波动 养殖规模调整 养殖规模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本文从养殖规模及市场地位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基本原因是生猪生产的分散、小规模和管理粗放,并运用蛛网理论进行解释。同时,生猪市场不同主体之间地位不对等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大幅波动 原因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继雅 刘为宁 吴强 张园园
明晰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效益的优劣及各影响因素大小,对于推动生猪养殖降本增效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本文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计算,并比较分析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效益的贴近度,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产值、饲料费、仔猪费和人工成本等因素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净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中等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和效益优势明显;大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优势明显、效益优势次之;小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和效益优势一般;生猪散养的成本和效益劣势明显。各因素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净利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中规模>大规模>散养>小规模;人工成本对生猪养殖净利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值和仔猪费,饲料费的影响最小。为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应大力发展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提高生猪养殖劳动生产率和母猪产仔率,加快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关键词:
生猪养殖 成本效益 降本增效 养殖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浦华 胡向东
为了解疫病防控公共服务对养殖户的生产和效益的影响,本研究以安徽省规模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规模生猪养殖户对疫病防控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牧兽医部门免疫消毒工作是否及时和强制免疫效果影响的边际效应分别达到0.239和0.176,其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技术培训也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养殖户生猪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冷碧滨 付娆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基于中国及各地区统计数据开展不同规模间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研究,探索技术效率和生猪养殖不同规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无显著相关;地区政府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水平对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生猪养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银书 吴敬学
本文分析了美国生猪养殖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巨大的规模和结构变化,并与中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950年以来,美国猪场总数大幅减少,而猪场平均存栏量不断扩大,尤其是大规模猪场(年末存栏量2 000头以上)出栏量及其所占比重增长迅速。2009年,美国生猪市场主要是由1 000头以上规模猪场决定的,而中国生猪市场主要是由1 000头以下规模猪场决定的。从美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中至少可以汲取3点经验:一是创新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合同生产比重,推进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的扩大;二是加强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性能与生产效率;三是有效管理猪场废弃物,实现环境保...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发展趋势 美国 中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红梅 王明春 胡梅梅
将养殖排放的COD、TN、TP污染因子作为非期望产出,构建生猪养殖业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国及湖南生猪养殖的成本收益资料和排污系数普查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E-SBM模型,对2004-2014年湖南和全国大中小三类规模养殖的环境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湖南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尤其是精饲料、仔猪、医疗防疫费这3项投入冗余严重,化学需氧量排放、总氮排放量2项严重削减不足,均大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应成为湖南生猪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文勇 姚琦馥 吴秀敏
本文运用HP滤波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变化与生猪价格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生猪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差异明显,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和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生猪价格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强,生猪规模养殖冲击对生猪价格波动有正向影响,生猪价格冲击对生猪规模养殖有持续负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稳定生猪价格和推进规模养殖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价格 规模养殖 生猪政策 生猪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桦 郑少锋 王艳花
我国生猪饲养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猪肉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法从生猪饲养成本构成角度对中国生猪规模养殖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3种规模养殖方式下生猪的规模养殖比较优势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生猪规模饲养 生产成本 因素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
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资料,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养殖规模扩大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解析了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规模养殖态度、养猪风险敏感度、养猪前景判断、政府宣传推广和产地特征8个因素对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扩大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产地特征和规模养殖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养猪风险敏感度和养猪前景判断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和政府宣传推广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规模养殖 养猪场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晶 张科静 丁士军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
关键词:
生猪生产波动 养殖规模化 稳定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省际差异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