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4)
2023(11400)
2022(10124)
2021(9548)
2020(8017)
2019(18401)
2018(18621)
2017(35259)
2016(19732)
2015(22161)
2014(22408)
2013(21832)
2012(19969)
2011(17886)
2010(17597)
2009(15940)
2008(15359)
2007(13171)
2006(11367)
2005(9750)
作者
(58379)
(48182)
(47933)
(45644)
(30604)
(23284)
(21776)
(19271)
(18449)
(17170)
(16651)
(16174)
(15389)
(15249)
(14969)
(14856)
(14600)
(14453)
(13775)
(13695)
(12342)
(11784)
(11743)
(11019)
(10842)
(10831)
(10820)
(10544)
(9809)
(9679)
学科
(71552)
经济(71459)
管理(54100)
(49443)
(41163)
企业(41163)
方法(33618)
数学(28923)
数学方法(28578)
(19846)
中国(18878)
(18868)
(17846)
地方(16130)
业经(15914)
(13905)
理论(13500)
农业(13024)
(12224)
(12098)
贸易(12092)
(11705)
环境(11419)
技术(11381)
教育(11211)
(11157)
财务(11086)
财务管理(11059)
(10737)
银行(10680)
机构
大学(271591)
学院(270628)
管理(106384)
(98538)
经济(96143)
研究(92835)
理学(92595)
理学院(91505)
管理学(89788)
管理学院(89314)
中国(66064)
科学(62270)
(58722)
(51350)
(47902)
业大(45970)
(44363)
研究所(44299)
中心(41472)
农业(40786)
(39574)
北京(36634)
(36528)
师范(36062)
财经(35783)
(33949)
(32548)
(32085)
技术(31668)
师范大学(29158)
基金
项目(193894)
科学(149820)
研究(138310)
基金(137856)
(122625)
国家(121616)
科学基金(102424)
社会(83390)
社会科(78753)
社会科学(78730)
(77406)
基金项目(74062)
自然(69042)
自然科(67416)
自然科学(67398)
自然科学基金(66127)
(65696)
教育(63487)
编号(56946)
资助(56677)
成果(46112)
重点(43699)
(41594)
(40988)
(40333)
课题(39833)
创新(37617)
科研(37581)
计划(37294)
大学(35303)
期刊
(106079)
经济(106079)
研究(75951)
中国(51726)
学报(50855)
(46396)
科学(44035)
管理(38099)
大学(36833)
学学(34780)
教育(33158)
(32569)
农业(32382)
技术(23266)
(19371)
金融(19371)
业经(18058)
(16887)
财经(16364)
经济研究(16323)
图书(15455)
科技(14619)
(13890)
(13856)
业大(13847)
问题(13731)
理论(13299)
实践(12429)
(12429)
技术经济(12042)
共检索到386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阳   马睿   田海宁   管玲玲   刘小红   姜晓明   孟玉琼  
为研究不同规格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差异,选择同一商业网箱养殖的小规格[(2.10±0.04) kg]、中规格[(2.93±0.02) kg]和大规格[(4.01±0.01) kg]三倍体虹鳟进行取样,分析表观品质、质地、营养成分和滋味物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表观品质方面,随着规格的增加,体长、体高、鱼片长和鱼片厚度逐渐增加,肉色无显著差异;鱼肉质地方面,中、大规格的鱼肉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较低的汁液流失率;鱼肉营养成分方面,大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20.41%)和较低的脂肪含量(13.50%),小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7.18 g/100 g)。中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1.14 mg/g)、二十二碳六烯酸(4.55 mg/g)和多不饱和脂肪酸(26.8 mg/g);滋味方面,肌苷酸(IMP)是虹鳟鱼鲜味的主要来源(TAV为21.23~27.39),中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鲜味活度值(28.64);小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甜味活度值(1.37),大规格鱼肉游离组氨酸含量较低,因此具有较低的总苦味活度值(5.57)。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规格虹鳟鱼肉肉色相近,小规格三倍体虹鳟鱼肉富含必需氨基酸和甜味物质;中规格三倍体虹鳟富含优质脂肪酸和鲜味物质;大规格虹鳟肌肉更加坚实,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苦味物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俊  王玉涛  施文正  马海建  王莉  任小娜  
分析了北京、新疆和青海3个地区养殖虹鳟鱼背肉和腹肉中基本营养成分、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的不同,结果表明:青海虹鳟鱼的水分显著低于北京和新疆(P北京>青海;电子鼻分析表明北京和新疆虹鳟鱼气味较为接近,而和青海虹鳟鱼有明显区别,且其背肉和腹肉也有所不同;GC-MS检测分析表明虹鳟鱼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醛酮类和醇类为主,青海虹鳟中醛酮类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北京和新疆,而醇类显著低于其他两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殿福  吴雷  张学振  王力  陈菲菲  张峰  滕振雷  王龙  黄涛涛  田大才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3种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肉色、系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91%、67.15%、73.02%,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2.39%、21.03%、22.11%,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4.64%、17.16%、5.11%。3种鱼肌肉的滴水损失、黄色值(b~*)、羟脯氨酸含量、内聚性均显著不差异(P>0.05)。3种鱼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而pH值的结果则与之相反(P0.05),但灰分、蒸煮损失、回复性均小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弹性和红色值(a~*)则均大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刘蔓  张澜澜  张贵学  
观察和测定了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脾脏、头肾和外周血液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显示: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红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外周血液是其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进一步发育成熟有核质非同步分裂(核分裂先于质分裂呈双核型)和核质哑铃型同步分裂两种形式。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81%、4.14%、4.52%和3.38%,其4类未成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造血器官;外周血液中成熟红细胞为69.6%,与造血器官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6.60%、4.71%和1.24%,三类细胞比例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昭楠  李长忠  孔令财  保长虹  贺彩霞  金文杰  陈艳霞  
【目的】获得三倍体虹鳟线粒体基因组(mtDNA)全序列,揭示其序列的主要结构特征,探究三倍体虹鳟系统发育相关信息,丰富鲑科鱼类mtDNA数据库,为三倍体虹鳟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且规格相似的三倍体虹鳟3条,采集其背脊上部肌肉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DNA质量后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对三倍体虹鳟mtDNA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已报道的27种鲑科鱼类的mtDNA,运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NJ)构建鲑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三倍体虹鳟mtDNA全长为16 655bp;A+T含量较高(54.06%),G+C含量较低(45.94%),其碱基组成有明显的A/T偏向性。三倍体虹鳟mtDNA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x1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他12个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均为TNN;2个rRNA基因总长度为2 606 bp,22个tRNA基因中除trnS1外,其余21个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D-loop区在环状的DNA分子中位于trnF和trnP之间。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8个物种明显分为2个大的支系,鲑亚科的麻哈鱼属、副哲罗鱼属、细鳞鲑属、哲罗鱼属、红点鲑属、鳟属的鱼种聚为一支,其中三倍体虹鳟和虹鳟最先聚为一支,表明其亲缘关系最近;茴鱼亚科茴鱼属和白鲑亚科的白鲑属、柱白鲑属鱼种聚为另一支。【结论】获得了三倍体虹鳟mtDNA,三倍体虹鳟与虹鳟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建坤  杨雪珍  景建江  李红顺  赵建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张澜澜  刘蔓  
对三倍体和二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红细胞大小(长、短径值和体积)、形态及部分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脆性和白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红细胞体积与二倍体比值为1.51∶1,细胞核大小与二倍体比值为1.49∶1,与理论值(1.5∶1)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3,呈现出椭圆形;三倍体红细胞短径/长径比值为0.60,呈现出明显的长椭圆形,并有19%的红细胞有哑铃形或分裂的细胞核,这可作为区别二倍体鱼类的一个重要鉴定标志。三倍体虹鳟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脆性明显小于二倍体(P<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家庆  刘晓慧  李代宗  韩进诚  郭冉  王岳鸿  王志平  
以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材料,使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克隆了虹鳟鱼NDK-1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FJ607868)。序列全长953 bp,其中5′端非翻译区(5-′UTR)长45 bp,3′端非翻译区(3′-UTR)长284 bp,开放性阅读框(ORF)长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虹鳟鱼NDPK蛋白序列与几种脊椎动物台湾樱花钩吻鲑、斑马鱼、西方爪蟾、非洲爪蟾、人和黑青斑河的同源性分别为95%,72%,68%,68%,65%和64%,表明NDK-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相福生  徐革锋  谷伟  黄天晴  刘晨斌  王炳谦  
Cyp19a1b、Cyp11a1、Cyp11b2、Cyp17a1、Hsd3b1等细胞色素相关基因能够调节硬骨鱼类性类固醇的合成,对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全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对象,正常雌性二倍体虹鳟为对照,选取31~6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时间段的虹鳟仔鱼脑组织,采用q RT-PCR和酶联免疫的方法研究以上几种基因的表达状况和脑芳香化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探明导致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q RTPCR结果显示,二倍体中Cyp19a1b在30~50 dpf时表达量上调并且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但50~56 dpf时表达量逐渐下调,之后56~68 dpf表达量持续上调;三倍体中Cyp19a1b表达量在30~35 dpf开始上调,35~47 dpf逐渐下调,47~55 dpf开始第二次上调,之后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直至68 dpf,但三倍体Cyp19a1b的表达量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英  刘蔓  张澜澜  李海龙  
以4~35月龄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材料,以同源二倍体为对照,采用组织学和放射免疫方法,从性腺发育和生殖激素变化2个方面对其类雄性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类雄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8月龄左右),此后卵母细胞败育,基质细胞包围卵原细胞形成卵原细胞簇,17月龄后卵巢中卵原细胞簇减少,出现与雄性精小囊结构相似的类生精细胞囊结构;26~35月龄类生精细胞囊逐渐成为性腺的主要成分,在类生精细胞囊内出现大量坏死的细胞;13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含量显著低于同期二倍体虹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燕  王悦齐  张涛  王迪  郑镇雄  
为明确致死条件对石斑鱼品质的影响,提高石斑鱼冷藏期间的品质,采用5种不同致死方式处理石斑鱼,Ⅰ:冰埋致死;Ⅱ:敲击头部致死;Ⅲ: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14 ℃、10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Ⅳ: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12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 ;Ⅴ:活石斑鱼经温度梯度18 ℃、6 ℃(每个温度处理20 min)后致死,然后将石斑鱼经微冻机迅速将鱼体中心温度降到0 ℃,于0~4℃冷藏,测定并分析冷藏期间鱼肉的感官评价、质构特性、pH、乳酸含量、巯基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等品质评价指标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5组致死处理方式对冷藏期间鱼肉的品质影响显著(P<0.05),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感官评价和TVB-N:Ⅴ组>Ⅰ组>Ⅱ组>Ⅳ组>Ⅲ组,质构:Ⅳ组>Ⅴ组>Ⅱ组>Ⅰ组>Ⅲ组,乳酸含量和pH:Ⅴ组>Ⅰ组>Ⅱ组>Ⅳ组>Ⅲ组,巯基含量和菌落总数:Ⅰ组>Ⅱ组>Ⅴ组>Ⅳ组>Ⅲ组。说明采用梯度降温的致死处理方式明显优于敲击头部致死和冰埋致死方式,而梯度降温时的温差间隔不宜太大。综合各指标品质评价结果,Ⅲ组的致死方式最好,较小的温差降温方式使石斑鱼死亡的过程应激反应小,乳酸含量、pH和总巯基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贮藏过程的品质保持,比其他4组更有效延缓质构特性和巯基含量的降低,抑制微生物活性,延长鱼样保鲜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潘伟志  
三倍体鲶鱼的核型研究尹洪滨,孙中武,潘伟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关键词鲶鱼,三倍体,核型THEKARYOTYPESTUDYONTRIPLOIDCATFISH(SILURUSASOTUS)¥Yin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溢  邱彤  韩强  康向阳  
【目的】研究两种2n雌配子来源的青杨杂种三倍体与亲本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从蛋白水平探讨异源三倍体杨树在生长、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分子基础,为杨树多倍体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青杨三倍体与其亲本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所提取的杨树蛋白质样品经FASP酶解、iTRAQ试剂标记、高pH-RPLC分离、RPLC-MS分离分析,获取的串联质谱数据通过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 1.3搜库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蛋白质相对定量的比较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再对差异蛋白质进行GO、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1 472个蛋白质,差异蛋白202个。FDR和SDR青杨杂种三倍体与母本‘哲引3号杨’、父本‘北京杨’的差异蛋白比率在2.0%~10.1%之间。两种不同2n配子来源三倍体中FDR与亲本差异蛋白比率最高,且两种三倍体与父本的差异蛋白比率均比母本高。通路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显著富集于代谢相关、核糖体组装、光合作用和胁迫响应等通路。【结论】杂交和加倍后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的增强,并提高了多倍体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这些变化促进了杨树异源多倍体营养生长优势的形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倍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维特性、干型和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生产群体相比,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平均超出564%,其中表现最佳的B383可超出154%。这些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的发现,对于杨树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和毛白杨木浆、木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