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8)
2023(5808)
2022(4810)
2021(4305)
2020(3582)
2019(7780)
2018(7416)
2017(13656)
2016(7705)
2015(7977)
2014(7628)
2013(7430)
2012(6736)
2011(5984)
2010(5594)
2009(5121)
2008(5085)
2007(4248)
2006(3474)
2005(2852)
作者
(26440)
(22291)
(22185)
(20503)
(13868)
(11005)
(9730)
(8915)
(8497)
(7709)
(7599)
(7312)
(7264)
(7247)
(7117)
(6788)
(6757)
(6676)
(6409)
(6333)
(5996)
(5509)
(5193)
(5039)
(4937)
(4884)
(4870)
(4804)
(4730)
(4576)
学科
(25445)
经济(25414)
管理(21012)
(20963)
(16267)
企业(16267)
方法(13208)
数学(12043)
数学方法(11944)
(8724)
(8396)
(7830)
(6956)
贸易(6956)
(6812)
中国(6039)
(5775)
财务(5770)
财务管理(5765)
业经(5745)
农业(5541)
企业财务(5503)
技术(5018)
环境(5018)
(4221)
产业(3943)
(3821)
(3750)
(3738)
银行(3685)
机构
学院(108551)
大学(108364)
研究(40604)
(40013)
经济(39352)
管理(38479)
理学(34732)
理学院(34275)
(34149)
管理学(33379)
管理学院(33221)
科学(31562)
中国(27900)
农业(27822)
业大(27267)
(23278)
(22614)
研究所(22046)
农业大学(18984)
中心(17670)
(16188)
(15696)
(15375)
(15237)
实验(15140)
(14873)
(14531)
实验室(14512)
科学院(13932)
财经(13771)
基金
项目(85948)
科学(65186)
基金(63264)
(61295)
国家(60834)
研究(49501)
科学基金(49486)
自然(36758)
自然科(35932)
自然科学(35915)
自然科学基金(35311)
基金项目(34406)
(34305)
社会(31680)
社会科(30127)
社会科学(30117)
(29860)
资助(25067)
教育(21721)
计划(20980)
重点(20203)
科技(19887)
(18244)
科研(18074)
(17877)
(17380)
(17312)
创新(17208)
编号(16424)
(16019)
期刊
(35024)
经济(35024)
学报(33297)
(29635)
科学(25652)
大学(22997)
研究(22787)
学学(22698)
农业(19858)
中国(17280)
(12811)
管理(11676)
(11071)
业大(10749)
农业大学(8866)
林业(8391)
(8330)
科技(7630)
经济研究(6732)
业经(6511)
(6387)
金融(6387)
自然(6337)
财经(6333)
中国农业(6140)
技术(5736)
(5343)
自然科(5332)
自然科学(5332)
资源(5301)
共检索到141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艳平  赵全保  姚延  
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覆盖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叶绿素、SOD活性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黄酮含量在白膜覆盖下最高,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在绿膜覆盖下最高,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红膜覆盖下最高,黄酮、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在不同覆盖处理下均以α=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SOD酶活性和绿原酸含量以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罗香  杨文云  邓疆  
通过对不同月份元宝枫叶产量和叶内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动态研究表明:元宝枫叶内黄酮的含量以8月份最高,含量达5 73%;绿原酸含量以6月份较高,含量最高达4 13%。元宝枫单株叶产量以8月最高,产量达131g。7月份和8月份单株叶内黄酮和绿原酸较高,其中黄酮含量8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7 50g;绿原酸含量7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4 39g。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7月份和8月份是采摘元宝枫叶的最佳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亚静  鲁仪增  乔谦  孙忠奎  武冲  燕语  程甜甜  张林  丰震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药用价值,丰富用于提取柯里拉京的植物资源并提升这3种枫树的药用价值以及筛选药赏兼用型品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叶片中的柯里拉京进行测定,以XBridge C_(18)(4.6×150 mm,3.5μm)为色谱柱,以0.4%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μL。[结果]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的叶片中都含有柯里拉京;不同树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含量最高,金沙枫次之,元宝枫最低;不同品种之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4个品种中‘兴旺’平均含量最高,而‘千里红’在10月达到6.888 7 mg·g~(-1)的峰值;金沙枫‘鲁绿’在6月达最高值2.664 0 mg·g~(-1);元宝枫4个品种中,‘绿宝石’在6月达最高值0.607 9 mg·g~(-1),不同采收时间柯里拉京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三角枫峰值多在10月,元宝枫和金沙枫最高值多出现在5月和6月。[结论]首次揭示元宝枫、三角枫和金沙枫叶片中含有柯里拉京,其中,三角枫更适合作为提取柯里拉京的原材料,金沙枫和元宝枫可作为候选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杨文云  罗香  邓疆  
摘除整株叶片的1 3、2 3、3 3叶量对元宝枫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采叶量和采摘时间显著影响着元宝枫的株高、地径、叶面积和叶生物量干质量,而对冠幅影响不显著。随着采叶量的增加,对元宝枫的影响显著加强;采叶时间的影响依次是6月>4月>8月。4月采叶3 3显著抑制株高、地径、叶面积和叶生物量干质量增长;6月采摘对株高和地径的生长影响显著,但对叶面积和叶生物量干质量的影响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波  李琴  朱炜  陈文海  祝虹梁  沈泉  朱安明  赵建诚  
【目的】探讨覆盖经营(稻草+竹叶+砻糠)毛竹林的退化原因,此期为退化毛竹林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不同覆盖年限(1,2和3年)毛竹林,以未覆盖毛竹林作对照,分别测定0~40 cm土层的土壤pH值、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随着毛竹林覆盖年限增加,土壤pH值降低(即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升高趋势;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均显著高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覆盖1年的最高,且显著高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覆盖3年后显著低于未覆盖毛竹林(P0.05)。【结论】与覆盖1年毛竹林相比,长期连续覆盖经营导致土壤酸化明显,养分比例失衡,酶活性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劣变,竹林退化。生产中建议采用休养式覆盖经营模式,即隔年覆盖(覆盖1年休养1年),同时,在自然出笋时要及时清除覆盖物并减少残留量,还需合理使用化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婕   李小英   苏小娟   王毅雯   武泽婷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基质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生长与幼苗养分的影响,筛选较优生物质炭及施炭量,以期为元宝枫育苗基质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元宝枫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1)为常规轻基质不加生物质炭。选取橡胶木炭、稻壳炭和竹炭3种生物质炭,分别设置30.0、50.0、70.0 g·kg-1的添加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光合指标、根系形态、养分等指标,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元宝枫幼苗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最佳生物质炭及添加量。【结果】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光合指标、养分质量分数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施用稻壳炭对幼苗株高、茎粗、光合指标、根系形态提升效果优于竹炭和橡胶木炭。50.0 g·kg-1稻壳炭对幼苗根系生长最佳,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较ck1分别提高了98.79%、110.22%、175.00%和37.50%;70.0 g·kg-1稻壳炭对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较ck1分别提高了50.00%、221.76%、200.00%和146.91%。添加50.0 g·kg-1稻壳炭的苗木评价指数最大(0.665),为最佳施炭量。【结论】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建议在育苗时优先选择添加50.0 g·kg-1的稻壳炭基质。图3表4参3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江波  李钠钾  秦平伟  陈庆明  汪代斌  江厚龙  
【目的】为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适应性,本文在重庆市武隆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方法】试验共设置地膜覆盖(T1)、小麦秸秆覆盖(T2)、玉米秸秆覆盖(T3)等3种处理和无覆盖(CK)对土壤温度、含水率、养分状况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表覆盖栽培具有良好的调温保墒效果,以T2最好,T3次之,覆盖塑料地膜的效果最差。地面覆盖后显著增加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时也降低了径流液中硝态氮、全磷和钾离子的浓度,起到了保肥的作用。其中,覆盖秸秆的保肥供肥效果最好,覆盖塑料地膜次之,裸地栽培的效果最差。覆盖地膜降低了土壤生物量碳氮含量,揭膜后又逐渐恢复到裸地栽培水平;覆盖秸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较高,其中覆盖秸秆的效果好于覆盖玉米秸秆。【结论】地表覆盖可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了保水保肥特性,以覆盖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效果最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李恒  张金生  
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枫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64.34t/hm~2,净生产量为3.38t/hm~2·a;下木层生物量为2.75t/hm~2;草本层为1.64t/hm~2;枯落物层为4.86t/h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   燕丽萍   李成忠   李霞   曲良谱   赵宝元  
【目的】分析元宝枫单株间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的差异,筛选优良单株进行良种繁育。【方法】以22株10年生初选优树的种子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优树种仁含油率为25.35%~50.11%,变异系数为0.19。其中WYZ-5和SYZ-5含油率最高,为50.11%;其次WYZ-1为48.79%,优树XYZ-3和XYZ-2含油率最低,仅为25.35%和28.42%;2)种仁油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组分,优树脂肪酸组分间以γ-亚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0.38;其次花生二烯酸为0.37,α-亚麻酸为0.36,硬脂酸0.35,花生酸0.29;神经酸、芥酸和花生一烯酸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0.17、0.18和0.18;功能性成分神经酸的占脂肪酸总量的6.23%;3)元宝枫含油率和脂肪酸相关性分析表明,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1),神经酸分别与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弱正相关,亚油酸与脂肪酸组分间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4)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性状综合为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3.247%,同时也逐个分析了每个主成分中主要的特征向量,选取主成分及权重,建立了元宝枫综合品质得分数学模型,根据综合得分进行单株优良度排序。【结论】元宝枫单株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差异显著,具有筛选高油、高神经酸元宝枫的遗传潜能;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元宝枫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17.60%,因此如何选育高神经酸,低芥酸优良单株是元宝枫品种选育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睿宇  李正才  王斌  葛晓改  戴云喜  赵志霞  张雨洁  
[目的]探讨毛竹林土壤酶和土壤养分元素对地表覆盖翻耕的响应,为毛竹林覆盖经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稻草覆盖2年翻耕、覆盖2年未翻耕和自然生长(对照)的毛竹林0~50 cm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翻耕样地和未翻耕样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且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处理后,覆盖2年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0~1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2年未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10~20 cm土层除外)也均低于对照样地;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则显著增加。(2)覆盖处理后,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得到增加;覆盖翻耕样地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10~20 cm土层达到最大;翻耕处理与未翻耕处理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在0~30 cm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与土壤各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多酚氧化酶和土壤养分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物酶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土壤养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地表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土壤肥力,且覆盖翻耕措施较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李正霄  解宏图  董智  白震  王贵满  陈智文  张旭东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免耕对土壤木质素(VSC)含量的影响,探讨免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截获和平衡的影响过程和机制。【方法】以吉林省梨树县黑土免耕作长期定位试验田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秸秆覆盖、33%秸秆覆盖、67%秸秆覆盖、100%秸秆覆盖4种处理土壤中木质素的变化特征。【结果】与无覆盖相比,经过4年连续秸秆覆盖后,木质素在土壤表层聚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木质素含量逐渐减少;随着覆盖量的增多,0—2 cm土层中VSC含量逐步增大,100%覆盖是无覆盖处理的5.06倍;5—20 cm土层中各处理间VSC含量差异并不显著;木质素来源碳在有机碳中的相对比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无覆盖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长源  焦凤丽  洪圣哲  孙池涛  张明明  张凯  李全起  
为了探索华北平原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为寻求更加环保的替代方式,解决地膜覆盖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设置普通PE地膜覆盖(PM)、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BM)、秸秆覆盖(SM)3种不同覆盖处理,以裸地不覆盖(CK)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处理对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春玉米生育期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在生育期内先减小后增大。在春玉米收获期,2种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提高上述3种酶活性,秸秆覆盖只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有提高作用。其中,对于土壤脲酶活性各个覆盖处理的提升效果明显,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58.73%,33.65%,83.84%和26.19%,50.98%,61.21%。与CK相比,各个覆盖处理都提高了表层0~10 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且以秸秆覆盖效果最优,分别显著提高了24.68%,11.10%,23.34%,而2个覆膜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各个覆盖处理没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综上所述,在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对于上述3种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与覆盖普通PE地膜的效果相似。因此,生物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PE地膜覆盖到农田当中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顺国  付时丰  汪景宽  王洪禄  于树  
棕壤长期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地膜覆盖对土壤剖面内0~60 cm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从播种前期(4月20日)至大喇叭口期(6月30日)以及长粒期(8月15日)至作物收获后的结冰期(11月10日),在0~20 cm和20~40 cm这两个层次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基本上均高于裸地,而在40~60 cm这个层次整个生长季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基本上均接近甚至低于裸地,同时长期的地膜覆盖保护了60~100 cm的土壤水分。从整个生长季来看,0~40 cm和40~100 cm这两个层次土壤水储量均是覆膜高于裸地。因此地膜覆盖是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保水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树  汪景宽  高艳梅  
采用培养熏蒸-提取法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和长期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产生显著影响。长期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提高102.6%和60.1%,使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提高107%和41.2%;施氮肥处理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降低30.8%,使微生物量氮平均降低1.46%。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影响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覆膜后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对照、N4及M4N2P1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覆膜后平均升高20.4%、44.6%和12.9%,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升高22.9%、12.7%和56.5%;而M4处理土壤微生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刘清平  徐丽君  李玲  张涛  
【目的】了解覆盖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毛竹笋用林覆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省咸宁市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覆盖措施连续覆盖3 a,分析比较不同土壤层次间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覆盖可改善表层(0~10 cm)土壤的物理性质,使该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等显著提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