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2)
- 2023(8791)
- 2022(7373)
- 2021(6641)
- 2020(5547)
- 2019(12200)
- 2018(11753)
- 2017(22427)
- 2016(12350)
- 2015(13132)
- 2014(12804)
- 2013(12551)
- 2012(11865)
- 2011(10642)
- 2010(10333)
- 2009(9195)
- 2008(9145)
- 2007(7998)
- 2006(6807)
- 2005(5998)
- 学科
- 济(45204)
- 经济(45142)
- 管理(34688)
- 业(33791)
- 企(26449)
- 企业(26449)
- 方法(22183)
- 数学(19799)
- 数学方法(19596)
- 学(13254)
- 财(13169)
- 农(12903)
- 中国(11534)
- 贸(10386)
- 贸易(10385)
- 易(10150)
- 业经(9742)
- 制(9147)
- 农业(8961)
- 务(8382)
- 财务(8375)
- 财务管理(8356)
- 技术(8152)
- 企业财务(8056)
- 银(7783)
- 银行(7713)
- 融(7553)
- 金融(7553)
- 行(7318)
- 环境(7087)
- 机构
- 大学(178405)
- 学院(175981)
- 济(69691)
- 经济(68384)
- 研究(67458)
- 管理(63221)
- 理学(55790)
- 理学院(55085)
- 管理学(53817)
- 管理学院(53544)
- 中国(48005)
- 科学(47308)
- 农(46888)
- 农业(38030)
- 京(38015)
- 所(37139)
- 业大(36932)
- 研究所(34684)
- 财(30392)
- 中心(29604)
- 江(25564)
- 财经(25004)
- 农业大学(24998)
- 院(24451)
- 北京(23258)
- 经(23102)
- 省(22779)
- 经济学(21778)
- 科学院(21757)
- 室(21427)
- 基金
- 项目(131309)
- 科学(101539)
- 基金(97553)
- 家(92222)
- 国家(91520)
- 研究(81636)
- 科学基金(75323)
- 自然(53807)
- 社会(52875)
- 自然科(52633)
- 自然科学(52609)
- 基金项目(51751)
- 自然科学基金(51729)
- 省(50713)
- 社会科(50203)
- 社会科学(50186)
- 划(44545)
- 资助(39887)
- 教育(36537)
- 重点(30692)
- 计划(29254)
- 部(28251)
- 编号(28135)
- 创(27373)
- 发(27343)
- 科研(26825)
- 科技(26340)
- 创新(25777)
- 业(25021)
- 国家社会(23095)
共检索到246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烘烤 装烟方式 品质 安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婧 杜德强 颜杭 袁佳
为解决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受旱烟叶的烘烤难题,以南江三号为材料,研究了基于散叶堆积烘烤技术的烘烤效果。结果表明:散叶打捆堆放方式能增加烤房有效装烟量,节约烘烤能耗和成本,调节烟叶水分含量,减少烤后烟叶青杂率。
关键词:
烤烟 散叶烘烤 打捆烘烤 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山 杨虹琦 张发明 李自相 岳骞 陈文俊 周冀衡
以云烟85、K326、红花大金元(HD)3个烤烟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变化及烟叶脱水速率对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含水率的变化与烤房相对湿度的下降幅度密切相关;红花大金元烟叶对烤房温湿度的变化比云烟85、K326烟叶更为敏感,脱水速率更快;烟叶脱水速率过快是导致剧烈膜脂过氧化作用和丙二醛含量大幅升高的直接原因.烘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除受烤房温度的影响外,还与细胞膜过氧化导致丙二醛浓度升高有关.丙二醛可以作为烘烤过程中烟叶脱水速率和细胞膜结构破坏程度的指示性化合物.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烘烤温湿度 膜脂过氧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能如 余金恒 罗荣欣 林北森 尹永强
为确立笼式烟夹密集烘烤最佳装烟密度,开展了中部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以59.52 kg/m2装烟密度(烤房装烟量4000 kg)最好,66.96 kg/m2(4500 kg)较好,74.40 kg/m2(5000 kg)较差;随着装烟密度增大,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趋增,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糖碱比值下降并趋于协调,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装烟密度愈大,烟叶感官质量愈好;当装烟密度增至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时,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更好,清香风格明显突出。因此,笼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左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冀衡 肖志新 杨虹琦 王勇 郭紫明
对烤烟RG17、中烟90、K346、G80的C3F烟叶中水溶性糖、钾、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酸和总挥发碱等品质指标和烟气焦油、稠环芳烃化合物等安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346的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碱含量相对较高,RG17的钾含量相对较高,G80的总挥发酸含量较高,而总氮含量相对较低.焦油释放量较高的品种为K346,但该品种苯并[α]蒽、Chrysene、苯并[α]芘3种稠环芳烃含量最低;中烟90的焦油释放量虽然较低,但其稠环芳烃化合物含量最高.
关键词:
烤烟 焦油 稠环芳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玉琴 李青山 王传义 谭效磊 许家来 杨举田 孙阳 陈常瑜 徐秀红
【目的】为了探讨利用颜色参数判别烤烟成熟过程中烟叶烘烤特性的可行性。【方法】研究以烤烟NC102中部叶为供试材料,采用色差计测定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参数,暗箱试验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特性,并利用烤后烟对各成熟度烟叶的烘烤特性进行验证。【结果】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正背面颜色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颜色参数(L、b、C)与烟叶成熟度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判别成熟度。【结论】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烘烤特性不同,以颜色参数为指标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可判别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参数可作为烤烟鲜烟叶烘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娅北 娄晓平 张保全 孙占伟 周中宇 赵东方 赵贵斌 邱坤
【目的】为明确返青烟、多雨寡照烟及过量施肥烟叶等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方法】采用暗箱和电烤箱的方法研究了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叶的变黄特性、失水特性以及烘烤过程中烤烟水分、颜色、色素的动态变化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在暗箱及烘烤试验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失水速度较快,多雨寡照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失水速度较慢;烘烤过程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慢,多雨寡照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快;淀粉含量多肥>返青>多雨寡照;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雨寡照>多肥>返青;烤后烟叶质量多雨寡照、过量施肥烟叶挂灰、黑糟烟比例较高,返青烟叶烤青烟比例较高。【结论】返青烟叶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良好,多雨寡日照烟叶易烤性较好而耐烤性较差,过量施肥烟叶难变黄、易变褐,易烤性耐烤性均较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其烘烤特性进行烘烤工艺的调整,从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关键词:
烟叶素质 烤烟 烘烤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近近 钟俊周 陈君豪 李淮源 邓世媛 陈建军
为探明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供氮形态的处理,即N1(100%硝态氮)、N2(30%氨态氮+70%硝态氮)、N3(50%氨态氮+50%硝态氮)、N4(70%氨态氮+30%硝态氮)、N5(100%氨态氮),研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的烟叶水分、叶绿素、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变化规律,比较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65 kg/hm2条件下,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有不同影响。其中,30%氨态氮+70%硝态氮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
关键词:
供氮形态 烤烟 烘烤特性 烟叶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段史江 李沛 宫长荣
采用三速和单速循环风机,研究密集烤房不同循环风机对烤烟色素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速循环风机烤后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5.10、167.74μg/g,分别为单速循环风机的72.11%和93.30%;叶黄素、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84、155.56、156.40μg/g,分别为单速循环风机的86.40%、95.53%和95.47%;采用三速循环风机与单速循环风机的烤后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差异显著,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叶黄素和类叶比差异不显著;采用三速循环风机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总体优于单速循环风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仲毅 张晓远 张晓帆 周涵君 秦燚鹤 马静 韩秋静 叶协锋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构建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在重庆市彭水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轮作(CK)、连作5年(T1)、连作10年(T2) 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碳库指标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连作降低了植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连作5年、连作10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比轮作降低8.80%和28.17%;连作使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矿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关键词:
烤烟 连作 土壤碳库 烟叶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路晓崇 裴晓东 谭方利 李生栋 蒋博文 魏硕 宫长荣
【目的】了解烤烟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对烟叶外观特征变化的影响,为烟叶精准化烘烤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提取烟叶的颜色特征值,用Matlab2015b获取烟叶纹理特征值,然后对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特征指标和纹理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指标(温度、叶温、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风压)与颜色指标(明度、红度、黄度、饱和度、色相角)、纹理指标(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颜色特征值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正反面变化规律相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振超 邓世媛 钟俊周 文国宇 李俊业 黄跃鹏 陈杰 陈建军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2月20日)为参照,设置4个不同移栽期处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移栽期烟叶的水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状况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结果】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4个处理中,2月13日(提早移栽)、2月20日(常规移栽期)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观察阶段失水速率相对接近各自72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失水均衡性好,且2个处理叶绿素在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烘烤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文亮 赖洪敏 仝建华 林北森 黄瑾 刘春萍 麻海戈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配合施用花生麸、生物有机肥、氨基酸肥、菜籽麸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氨基酸肥能促进烟苗早生快发,配施花生麸和生物有机肥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增加烤烟生长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烟叶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大田病害发生,提高烟株的抗逆性。配施花生麸和生物有机肥的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内在品质均不同程度优于仅施复合肥的处理。综合各处理经济性状、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在百色烟区特定生态条件、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以配施300 kg/hm2腐熟花生麸或750 kg/hm2生物有机肥(含N:2%)为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自成 黄平俊 苏富强 李桂湘 王勇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常规采烤方法相比,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有助于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而总氮 及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2)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明显提高了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 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但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占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比例与常规采收方式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上部烟 叶带茎烘烤能够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3)上部烟叶带茎烘烤可以明显提高上部烟 叶...
关键词:
烤烟 上部烟叶 采收方式 香味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振国 李建平 孙光伟 陈国权 孙敬国
烤烟上部烟的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上部烟6片烟的不同采收方式来研究采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摘叶(T2)和带茎采收(T3)更助于烟叶成熟度提高;用工量及烘烤能上,一次性摘叶(T2)其值分别为2.11和1.68元/kg,低于带茎采收(T3),其二者差异显著,而与成熟1片采收1片(T1)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率,中等烟比率和均价均在数值上均表现为T3>T2>T1,但一次性摘叶(T2)和带茎采收(T3)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摘叶(T2)和其他两个处理相比,能够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其含量为2.96%,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则有所增加,含量分别为27.92%和23.7...
关键词:
烤烟 上部烟 采收方式 产量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