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1)
2023(8257)
2022(6861)
2021(6225)
2020(5276)
2019(11816)
2018(11480)
2017(21665)
2016(12106)
2015(12805)
2014(12182)
2013(12020)
2012(11175)
2011(9961)
2010(9708)
2009(8656)
2008(8539)
2007(7432)
2006(6440)
2005(5677)
作者
(39309)
(32749)
(32663)
(30540)
(20534)
(15913)
(14389)
(12926)
(12526)
(11327)
(11191)
(10737)
(10666)
(10554)
(10309)
(10159)
(10093)
(9887)
(9409)
(9360)
(8682)
(8050)
(7869)
(7578)
(7502)
(7329)
(7120)
(7000)
(6756)
(6694)
学科
(45162)
经济(45107)
管理(32607)
(32110)
(25576)
企业(25576)
方法(21591)
数学(19294)
数学方法(19109)
(14584)
(12779)
(12608)
中国(12138)
(10072)
贸易(10068)
(9834)
业经(9685)
(9405)
(9204)
财务(9202)
财务管理(9180)
企业财务(8796)
农业(8527)
地方(7963)
产业(7625)
(7191)
银行(7130)
环境(7127)
技术(7066)
(6906)
机构
大学(169745)
学院(167429)
(67255)
经济(66091)
研究(64462)
管理(59470)
理学(52591)
理学院(51867)
管理学(50697)
管理学院(50425)
中国(46558)
科学(45683)
(45221)
(36619)
农业(36565)
(35791)
业大(35307)
研究所(33211)
(29257)
中心(28073)
(24715)
农业大学(23976)
财经(23569)
(23317)
北京(22486)
(22140)
(21651)
(21260)
经济学(21202)
科学院(21048)
基金
项目(123971)
科学(96359)
基金(92329)
(87419)
国家(86773)
研究(76844)
科学基金(71550)
自然(51326)
自然科(50190)
自然科学(50172)
社会(49490)
自然科学基金(49349)
基金项目(49219)
(48168)
社会科(47084)
社会科学(47070)
(42698)
资助(37253)
教育(34447)
重点(29218)
计划(28300)
编号(26723)
(26569)
(26536)
(26131)
科研(25573)
科技(25382)
创新(24650)
(23950)
大学(21658)
期刊
(66218)
经济(66218)
学报(43694)
研究(43493)
(39582)
科学(34870)
中国(32571)
大学(30680)
学学(29677)
农业(26249)
(23588)
管理(21051)
(14765)
(13162)
金融(13162)
业大(12900)
经济研究(12346)
财经(11831)
教育(10997)
技术(10870)
农业大学(10816)
(10808)
业经(10554)
(10213)
科技(9600)
问题(9289)
林业(8939)
中国农业(8324)
(7863)
技术经济(7598)
共检索到23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春霞  傅雷鸣  熊静  刁含梅  
[目的]探讨酸、碱、水热处理对麦秸秆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 g·L~(-1)NaOH、20 g·L~(-1)草酸和热水对麦秸秆表面进行处理,并测试3种表面处理和未处理麦秸秆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用热重分析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它们的热性能,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它们的化学官能团,并观察麦秸秆经不同表面处理后其内外表面的微观结构。[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麦秸秆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较大影响,经NaOH处理后的麦秸秆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较大,其次是水热处理,而草酸处理会降低麦秸秆的拉伸性能。不同表面处理麦秸秆的热失重趋势相同,在250~400℃内质量损失均较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洋  杨雪慧  周晓燕  
【目的】分析常压等离子处理工艺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3种常用胶黏剂在麦秸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推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在秸秆人造板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接触角和K值为表征手段,通过控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参数(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处理时间),分析不同处理工艺条件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在麦秸内外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3种胶黏剂在麦秸内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均有所减小,K值均有所增大,润湿性得到改善,麦秸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31%~33%,平衡接触角下降了31%~63%;内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15%~3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为了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竹材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ESCA和FTIR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竹材表面的碳氧比和C1s4种结合形式的分布情况,以及红外光谱的谱峰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表面的碳氧比有很大差异;竹材表面主要以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高温干燥导致竹材表面易挥发的抽提物分解,使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得以显露,而硼酸处理效果不明显;高温处理和硼酸处理后竹材表面的自由羟基减少,活性降低;竹黄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青表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红霞  江泽慧  任海青  赵荣军  
通过接触角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红外光谱仪(FTIR)探讨毛竹经漂白和热处理后的表面自由能、表面元素和化学成分变化,并与未处理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漂白和热处理后的竹材表面润湿性能提高,碳原子的氧化程度和表面羰基数目增加;漂白竹材的表面润湿性能低于热处理竹材,表面氧化程度和羰基增加数量略高于热处理竹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赖寒健  葛照硕  李小兵  陶冉  张鹏翔  董致远  李燕  
【目的】对13种常见具有疏水性能的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以及亲疏水性能进行研究,探究自然界植物表面的超疏水机制。【方法】选取13种植物叶表面进行分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分别观察测定植物叶片除蜡质前后表面的微观结构形态和静态接触角,测定同一种植物正反面的静态接触角以及成熟度不一叶片的静态接触角。【结果】13种植物叶表面主要呈现单级(球冠凸包型、圆柱凸包型、条纹结构型)、双级微纳双凸型和多级网状空心型等不同的微观结构形态,表面蜡质和微观结构对不同植物叶疏水性能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此外,植物叶背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晓瑞  张占宽  
【目的】基于现有大量空气等离子体对人工林木材表面改性的研究,采用不同气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3种人工林和3种天然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对比研究其对木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为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为等离子体在不同木材表面改性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空气(Air)、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和氦气(He)5种气体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山杨、云杉、蓝桉3种人工林木材和实木制品及木质制品表面饰面常用的红栎、白桦和黑胡桃3种天然林木材,测试计算不同等离子体处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韩书广  周兆兵  江华  张洋  
为了研究分析酶处理工艺对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利用木材表面动态润湿模型研究了酶处理前后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变化情况,以及酶处理用量和处理时间对其动态润湿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处理方法能提高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水、甘油和二碘甲烷等3种试剂在酶处理后的杨木表面的K值(与液体湿润速度有关的衰减速率常数)的增幅分别达11.5%,7.3%和4.1%;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以及酶处理时间的延长,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关惠元  黄琼涛  
【目的】高温热处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木材压缩变形固定方法,以往研究中大多对木材进行整体热处理,但整体热处理方式耗时长能耗大,且表面密实材仅仅是表面几毫米的密实层需要固定,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适合表面密实材的变形固定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热压机对表面密实材进行表面热处理,并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回弹率、表面硬度、耐磨性、材色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热处理对表面密实材变形固定和性能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对固定木材表面的压缩变形效果显著,且吸湿、吸水和水煮回弹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温度高于200℃,延长处理时间会造成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密实材的明度差、红绿轴色品指数差和黄蓝轴色品指数差的绝对值增大,色差增大,材色变深。热处理后各吸收峰的吸光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越明显,在高温作用下木材3大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由于热解反应导致其含量降低,另外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羟基和羰基的数量也相应减少。【结论】热处理可以对表面密实材进行有效地变形固定,但提高处理温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会导致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以及材色的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如  王云飞  吕帅朝  宋磊  尚钰莹  宋怀波  
【目的】小麦秸秆表皮结构完整性是判断其资源化利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尚难以对秸秆破碎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为了实现小麦秸秆表皮结构完整性的分类,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hostNet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对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进行完整性分类。【方法】基于小麦秸秆表皮显微成像技术,将迁移学习引入GhostNet中,降低了模型过拟合的风险,同时采用了Dropout层以提升网络的分类准确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4 320幅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进行训练和验证,同时与ShuffleNet V2、ResNet 50和AlexNet深度学习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GhostNet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9.2%,分别比ShuffleNet V2、ResNet 50和AlexNet提高了12.6%、3.5%和3.3%,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鲁棒性,分别对高斯噪声和不同亮暗程度影响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hostNet网络模型依然可以取得最佳的分类效果。【结论】该方法应用于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的完整性分类是有效的、可行的,该方法可为秸秆预处理技术效率的量化分析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李文定  
利用木聚糖酶预处理麦秸纤维,采用常规热压工艺制备脲醛树脂(UF)麦秸纤维板,并测试木聚糖酶处理前后UF麦秸纤维板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木聚糖酶处理的UF麦秸纤维板相比,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显著提高.其中,内结合强度由0.34 MPa提高到0.67 MPa,弹性模量由2386.05 MPa提高到3121.75MPa,静曲强度由18.25 MPa提高到27.13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下降,由36.45%降至18.40%,且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合格品的要求.木聚糖酶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刚度和阻尼;酶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Tg分别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晨   张扬  
【目的】为了解决木材矿化改性渗透难、矿化位点少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低共熔溶剂(DES)预处理速生杨木、打开木材渗透通道、构建活性位点,研究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性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DES预处理杨木构建矿化位点,诱导SiO2在木材表面实现原位矿化,再通过热压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分析DES预处理对表面矿化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以较优条件制备表面矿化木材,并分析其微观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1)表面矿化木材的密度、质量增长率和表面硬度均随DES预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预处理为2 h时,较未处理材分别提高了35.25%、16.35%和51.53%;表面矿化木材的疏水性大幅提高,预处理0.5 h时初始接触角增大了74.08%。(2)DES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表面矿化木材力学性能;当DES预处理时间为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20.53%和214.55%。(3)表面矿化处理向木材内引入SiO2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结构,提高木材阻燃性能;DES预处理2 h时,表面矿化木材的质量残余率相较于未处理材提高了70.81%,热释放速率降低了69.9 kW/m2,总热释放量降低了27.3 MJ/m2。【结论】速生杨木经DES预处理和表面矿化联合改性后物理力学性能提升,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良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正文  魏玉明  杨发荣  罗晶  焦婷  赵生国  
分别设置两种精粗比(40∶60和30∶70),11种混合饲料的组合比例[精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分别为40∶60∶0 (Ⅰ)、40∶45∶15 (Ⅱ)、40∶30∶30 (Ⅲ)、40∶15∶45 (Ⅳ)、40∶0∶60 (Ⅴ)、30∶70∶0 (Ⅵ)、30∶55∶15 (Ⅶ)、30∶40∶30(Ⅷ)、30∶25∶45 (Ⅸ)、30∶10∶60 (Ⅹ)和30∶0∶70 (Ⅺ)],并以单独的精料、藜麦秸秆和高粱秸秆为对照,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测定不同组合饲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计算各饲料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以评价不同日粮精粗比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秸秆与高粱(Sorghum bicolor)秸秆不同配比的饲粮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所有组合产气量均逐渐升高(P <0.05)。综合来看,精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为30∶40∶30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最大,可作为较优饲料组合及适宜添加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大志   王衍欢   崔国栋   张程菘   马骥  
针对工程应用中的高强螺栓表面硬度低、涂层结合力差、易脱落等问题,设计了热处理与表面处理对高强螺栓用钢性能影响研究的综合型实验。对35Cr Mo钢进行870℃×25min淬火,再经500℃×1h+550℃×1h回火的35Cr Mo钢,分别达到了制备12.9级和10.9级高强螺栓标准,对其进行渗N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了850HV,比心部显著提升。对渗N后的35Cr Mo钢表面涂覆锌铝溶液,其耐蚀性得到显著提升。该实验涉及材料热处理实验工艺和材料表面处理实验工艺,还涉及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测试的常用分析手段,是科研辅助教学的典型案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凌启飞  郑霞  李新功  
采用半干法工艺制备了麦秸纤维增强水泥板,探讨了碱处理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处理纤维后板材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碱处理麦秸纤维中的半纤维素被水解溶出,避免了在水泥水化环境中麦秸纤维半纤维素水解成单糖而阻碍水泥水化凝固。麦秸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增大了水泥与纤维的机械交织力,从而提高了板材的力学性能。同时,碱处理后的纤维拉伸强度和长径比的增大也改善了板材力学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