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97)
- 2023(21456)
- 2022(18282)
- 2021(16899)
- 2020(14554)
- 2019(33214)
- 2018(32764)
- 2017(62801)
- 2016(34267)
- 2015(38480)
- 2014(38069)
- 2013(37765)
- 2012(34496)
- 2011(30983)
- 2010(31060)
- 2009(29472)
- 2008(28782)
- 2007(25679)
- 2006(22271)
- 2005(19794)
- 学科
- 济(139166)
- 经济(139009)
- 业(114220)
- 管理(107651)
- 企(100328)
- 企业(100328)
- 方法(66264)
- 数学(55383)
- 数学方法(54680)
- 财(42000)
- 农(40647)
- 业经(37804)
- 中国(37427)
- 融(30215)
- 金融(30211)
- 制(29455)
- 务(29197)
- 财务(29106)
- 财务管理(29046)
- 银(29007)
- 银行(28937)
- 农业(28021)
- 学(27802)
- 行(27735)
- 企业财务(27572)
- 地方(27128)
- 贸(25522)
- 贸易(25506)
- 理论(25323)
- 易(24759)
- 机构
- 学院(488776)
- 大学(485431)
- 济(194090)
- 管理(193149)
- 经济(189874)
- 理学(166551)
- 理学院(164789)
- 管理学(161825)
- 管理学院(160954)
- 研究(157652)
- 中国(124250)
- 京(102213)
- 科学(99214)
- 财(92210)
- 农(85670)
- 所(80136)
- 业大(75017)
- 中心(74161)
- 财经(73768)
- 江(72903)
- 研究所(72812)
- 农业(67709)
- 经(66915)
- 北京(64041)
- 范(60645)
- 师范(59986)
- 州(59108)
- 经济学(58379)
- 院(57046)
- 财经大学(54698)
- 基金
- 项目(328644)
- 科学(257344)
- 基金(237448)
- 研究(236963)
- 家(207544)
- 国家(205765)
- 科学基金(176851)
- 社会(148084)
- 社会科(140367)
- 社会科学(140331)
- 省(130115)
- 基金项目(125490)
- 自然(116831)
- 自然科(114174)
- 自然科学(114142)
- 自然科学基金(112096)
- 教育(109448)
- 划(108686)
- 资助(99074)
- 编号(96793)
- 成果(77491)
- 重点(73518)
- 部(71872)
- 发(69700)
- 创(69553)
- 课题(66379)
- 创新(64627)
- 科研(63623)
- 大学(61342)
- 教育部(61296)
- 期刊
- 济(211252)
- 经济(211252)
- 研究(137843)
- 中国(90982)
- 学报(78716)
- 农(77971)
- 财(74396)
- 管理(72693)
- 科学(71109)
- 大学(59011)
- 学学(55911)
- 农业(52917)
- 融(51415)
- 金融(51415)
- 教育(48345)
- 技术(43831)
- 业经(36584)
- 财经(36143)
- 经济研究(33364)
- 经(30984)
- 业(30144)
- 问题(27305)
- 技术经济(25237)
- 统计(23849)
- 科技(23658)
- 版(23495)
- 图书(22914)
- 理论(22821)
- 商业(22483)
- 策(22198)
共检索到71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随着科技创新创业的蓬勃兴起,并购正在成为科技企业外延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以高风险、高对价为特征的资产交易,采用何种融资策略无疑是科技企业并购中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对2011-2014年发生并购行为的92家有效样本公司,重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针对企业个体层面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实证分析科技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并针对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检测结果表明:(1)并购行为总体上能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运营绩效,尤其是短期绩效,但可持续性不强,企业运营绩效的变化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明显特征;(2)对于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运营绩效的具体变化有所不同,先扬后抑的转化时点各异,转化强度亦各异,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的企业表现最好,采用留存收益方式的最差,采用债权融资方式的居中,三类企业综合绩效由升转降的时点依次前移,逆转的程度依次加强;(3)本文的检测结果与西方学者创立的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并未明显看到"股权融资传递出的是企业负面信息"以及"负债行为对企业管理者具有监督和激励作用令其提高组织效率",更没明显看到"企业需外部融资时优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是权益融资"。本文率先关注了科技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方式问题,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探索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策略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
根据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权衡代理理论,融资压力可以通过资金成本和公司治理两个渠道,解决收购公司的过度支付和过度自信,从而提高并购绩效。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997—2001年216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按融资压力进行分类检验,结果表明,有融资压力样本的并购绩效优于无融资压力样本;通过设置并购融资压力变量,从负债融资和内部现金流两个角度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融资压力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融资压力促进并购绩效的结论。
关键词:
并购融资 支付方式 融资压力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柏良
企业并购是一种十分活跃的经济活动,由于存在着并购效应,结果应驱使企业通过企业并购以谋求不同的并购效应。西方学者普遍采用股票价格波动衡量并购效应的方法不适宜于我国企业。文章采取因子分析法,借助财务指标构建横向并购效应、纵向并购效应、混合并购效应的财务指标综合得分模型,选择相应的样本和时间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是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的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但并购后第二年、第三年的效应就不够明显。这充分说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尤其重要。
关键词:
并购 效应 实证 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金凤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并购市场一片繁荣,并购交易的规模愈来愈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因而,运用何种融资方式才能在满足企业并购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并购风险成为我国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以及艾派克并购利盟国际两个典型海外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融资方式下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状况和并购绩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其他企业选择海外并购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融资方式 海外并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华良晨 姜雯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成分并建立有序回归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质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有序回归模型对于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质量验证机制有着良好的效果。最后,提出提高我国信用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蕾 宋志国
本文以2005年发生在沪、深两市的41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选择了11个绩效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类型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并购的效果最好最稳定、纵向并购的绩效最差,混合并购的绩效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然后深入分析了不同并购类型绩效差异性的原因:横向并购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和垄断力度,因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公司缺乏战略的远瞻性,并购后的整合不利和管理者经验缺乏是纵向并购绩效不好的重要原因;混合并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购绩效波动性较大。
关键词:
并购绩效 因子分析 并购类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小东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国内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来提高竞争力;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使国内企业更多的进行海外并购来整合资源。不论是国内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重组方式。2000年来,通过上市公司间的并购重组而产生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已高于当年IPO上市数量。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并购能实现股东、公司、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多赢";而对于海外并购,业界则存在各种质疑。然而两种并购行为的财务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外并购的财务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求得出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丽虹
基于横截面分析和面板分析对中国企业的融资偏好问题以及中国企业面临的融资条件对投资行为影响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资金量对投资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而言,国有上市公司的这一影响更为突出。另外,在外部融资方式中,短期借款对投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股权融资,最后才是长期借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永辉 王贤彬 韦东明 张帆
本文匹配来华留学生数据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考察了以来华留学生为载体的国际教育交流所产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发现,国际教育交流显著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为明显的“润滑剂效应”,且主要通过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文化认同度产生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以学历生为国际教育交流主体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学历生奖学金政策促进效应更强,显现出深层信息交流的经济效应;相较非“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来华留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贸易规模扩大与制度水平提升强化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作用,即双边贸易规模越大、东道国制度水平越高,来华留学生的并购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研究印证了国际教育交流和国际经贸交流两者的紧密关联,对中国更好地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国际教育交流 来华留学生 企业海外并购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永辉 王贤彬 韦东明 张帆
本文匹配来华留学生数据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考察了以来华留学生为载体的国际教育交流所产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研究发现,国际教育交流显著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为明显的“润滑剂效应”,且主要通过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文化认同度产生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以学历生为国际教育交流主体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学历生奖学金政策促进效应更强,显现出深层信息交流的经济效应;相较非“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来华留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贸易规模扩大与制度水平提升强化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作用,即双边贸易规模越大、东道国制度水平越高,来华留学生的并购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研究印证了国际教育交流和国际经贸交流两者的紧密关联,对中国更好地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国际教育交流 来华留学生 企业海外并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刚 张亚京 王基凡 迟国泰
债信评级的本质是衡量一笔贷款违约的概率大小,违约概率越大,债信等级越低。由于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信息不健全等自身特点的限制,国内外金融机构对此缺乏相应研究,导致现有研究中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极不完善。而本文通过Wilcoxon检验构建了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Wilcoxon检验进行指标筛选建立评级指标体系,保证了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判别企业的违约状态;二是通过游程检验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解决了对债信评级模型的检验问题;三是通过指标对违约状态判别能力越大权重越大的思路确定指标权重,弥补了现有研究中指标赋权过程权重与违约状态甄别能力不匹配的不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王亚丽 孟祥生
本文立足微观企业,着重考察科技金融的创新作用效率。划分我国科技金融为政策性(创新基金)、自主型(普通股、企业债)与被动型(银行借贷)三类,基于"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三阶段博弈模型,于逻辑上揭示了自主型、政策性融资与创新成果数量、质量的正向关系,并指出企业权益债务比(股票价值/债务价值)随创新水平提升而增大的理论现象;针对政策性、自主型融资所表现出的高科技支持效率,以2006—2014年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322家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同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均对科技创新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其创新助力作用得以验证,尤其政策性融资表现出极强的正相...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黎平海 祝文娟 李瑶
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面临资本"出海"契机。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多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考察各年的综合得分方程,通过差值分析表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几年的绩效做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量并购并未如预期所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使经营绩效呈急速下降趋势,因此得出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应持谨慎态度的启示,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绩效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鸾凤 鄢明蓓
文章利用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创业板70家上市科技型企业的财务数据,检验了我国科技型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科技型企业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券市场筹资没有带来科技型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科技型企业的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祥兰 孟雪井 梁艳艳
本文使用金融深化因子来表现各国的金融深化水平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在各国间的趋同性,它反映了相同的金融深化水平下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的真正原因。本文以23个国家1981—2009年的国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深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和现代化水平根据需要进行了相应的协整分析,发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得到金融深化因子为各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然后对各国的金融深化因子的状况进行了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结论是我国与泰国、印度和印尼等国家的金融深化因子的水平最为相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