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7)
2023(9665)
2022(8018)
2021(7016)
2020(5858)
2019(12242)
2018(11821)
2017(21213)
2016(12067)
2015(13001)
2014(12769)
2013(12217)
2012(11132)
2011(9967)
2010(9772)
2009(8878)
2008(8520)
2007(7478)
2006(6437)
2005(5499)
作者
(39938)
(33332)
(33323)
(31180)
(20850)
(16247)
(14843)
(13309)
(12713)
(11599)
(11498)
(11051)
(10892)
(10702)
(10485)
(10479)
(10167)
(10006)
(9636)
(9416)
(8751)
(8084)
(8080)
(7587)
(7570)
(7449)
(7368)
(7181)
(6901)
(6876)
学科
(42086)
经济(42025)
管理(33638)
(29853)
(23080)
企业(23080)
方法(18414)
数学(16382)
数学方法(16207)
(13529)
(13456)
中国(12302)
(11379)
业经(10017)
环境(9494)
(9261)
农业(9009)
(8774)
贸易(8771)
(8527)
地方(8250)
(7771)
技术(7746)
(7425)
银行(7356)
(7202)
金融(7195)
(7165)
(7033)
理论(6868)
机构
学院(170436)
大学(169877)
研究(63779)
(63716)
经济(62405)
管理(60187)
理学(52999)
理学院(52329)
管理学(51116)
管理学院(50847)
(46453)
科学(45538)
中国(45120)
农业(37670)
业大(36497)
(35677)
(35040)
研究所(32915)
中心(28151)
(27385)
(25901)
农业大学(24872)
(23625)
(22478)
财经(22258)
技术(21679)
北京(21484)
(21418)
(20940)
师范(20413)
基金
项目(127775)
科学(98085)
基金(91667)
(86177)
国家(85474)
研究(82544)
科学基金(70215)
(52409)
社会(52151)
社会科(49430)
社会科学(49415)
基金项目(48733)
自然(48602)
自然科(47538)
自然科学(47519)
自然科学基金(46670)
(44801)
教育(37377)
资助(36209)
编号(30325)
重点(29979)
计划(28593)
(27898)
(27229)
科技(26236)
(26203)
科研(25854)
创新(25626)
(24770)
成果(23069)
期刊
(64233)
经济(64233)
学报(43442)
研究(42085)
(40736)
中国(34890)
科学(34138)
大学(30427)
学学(29472)
农业(27525)
(20359)
管理(20224)
教育(16555)
(15074)
业大(13266)
技术(12819)
(12094)
金融(12094)
业经(11820)
农业大学(11323)
经济研究(11323)
(11219)
财经(10465)
科技(10287)
(9016)
林业(8984)
问题(8531)
中国农业(8033)
商业(7701)
统计(7579)
共检索到24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培  姜志强  王雪  张源真  高小强  田青杰  
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虾青素有效添加量为130 mg/kg时,饲料蛋白水平(25.49%、30.84%、35.04%、40.68%、45.88%)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后,实验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体表红质a*值最高,与蛋白水平40.6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与此同时,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蛋白水平45.88%组。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的增重率(RWG)、特殊生长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邱丽华  江世贵  李晓兰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和42%的3种饲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 GR)在不同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最高。斑节对虾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两种酶的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表现出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在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葡萄糖(GLUC)的含量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洪玉  郑永华  王笛  刘建虎  刘昊  
用4种不同蛋白水平(26%、30%、34%和36%)的等能半精制的浮性颗粒试验配合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25.0±1.5)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进行了为期87d的培育试验,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的体重增重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饵料系数以30%蛋白组最低,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绝对增重率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特定生长率以30%蛋白组最快,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试验各蛋白组成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杰  莫爱杰  杨慧君  袁勇超  顾泽茂  王岳松  桂聪  
克氏原螯虾作为典型的杂食性偏肉食性动物,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日粮蛋白水平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试验分别以体质量为0.026、1.04和5.06 g左右的不同生长阶段(仔虾、幼虾和亚成体虾)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每个生长阶段分别设计5种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饲养试验。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不同生长阶段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2)饲料系数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而降低。(3)仔虾和幼虾阶段,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随后差异性不显著;亚成体虾阶段,饲料蛋白水平为250 g/kg的处理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林黑着  李晓兰  江世贵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的生长、3种基因的表达量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同斑节对虾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和3种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减小,相同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饲喂下,其特定生长率和基因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3)选育的9个家系斑节对虾的生长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壮  梁萌青  郑珂珂  王新星  窦兵帅  阮树慧  
以初始体重为(34.15±0.3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设计并制成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5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鲈鱼生长、体组成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鲈鱼存活率为91.7%-96.7%,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45%时趋于稳定,且饲料蛋白45%、50%、55%组试验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组(P<0.05);蛋白质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朝伟  朱龙  曾本和  任胜杰  李明朔  雷骆  吴青  
本研究旨在评价饲料蛋白水平对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8.57±0.35)g的台湾泥鳅7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25%、30%、35%和40%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台湾泥鳅幼鱼末重(FW)、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先上升,饲料蛋白水平≥35%后,进入平台期。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沉积率(PRE)和成活率(S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摄食率(FR)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基于FW、SGR和FER的折线模拟结果表明,台湾泥鳅幼鱼达到最佳生长速度及饲料效率的饲料蛋白水平为34.57%~35.37%。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台湾泥鳅幼鱼蛋白利用率最高时的饲料蛋白水平为33.61%~34.68%。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台湾泥鳅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可促进台湾泥鳅幼鱼的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增强免疫酶活性。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免疫酶活性,台湾泥鳅幼鱼饲料最适蛋白水平为34.68%~35.3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胜洁  刘永坚  田丽霞  阳会军  梁桂英  
实验主要研究不同蛋白水平下添加晶体氨基酸(CAA)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饲料为全植物蛋白实用饲料,通过调整豆粕含量,设置出4个蛋白梯度(蛋白含量:34%、32%、30%和28%),每个蛋白水平下设置不添加CAA组(34CP-28CP)和添加CAA组(34AA-28AA),后者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在饲料中的水平分别达到1.43%、0.75%和1.05%,满足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实验结果显示,34AA、30AA和28AA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1074.75%、951.60%、815.12%和4.11%、3.92%、3.69%)显著高于相应的不添加组(869.8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童万平  董兰芳  蒋艳  童潼  
以初始体重为39.20±0.24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5.21%、29.87%、35.03%、40.67%、45.47%、50.12%、55.29%、60.38%、64.85%的9种等能微颗粒饲料56d,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稚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5.47%时,稚星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极值时,饲料蛋白水平为46.79%;对稚星虫体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饲料...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斌  李金秋  朱庆国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41%、47%、53%,能量设置3个水平:1256.1、1465.5、1674.8 kJ/100 g。经过59 d饲养点带石斑鱼幼鱼,以生长速度、净增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7%,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31.30~33.50 kJ/g蛋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东  夏伦志  侯冠军  陈丽园  张新  曹永红  张立  
采用40%、33%、27%3种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和纯菜粕(对照组)分别投喂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98 d,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克氏螯虾增重以27%组最高,其次是40%组、33%组,对照组最低;克氏螯虾体长增长以27%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3%、40%组,对照组最低;饲料系数以33%组最低,其次是27%组、40%组,对照组最高。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效率呈下降的趋势。27%组出肉率、虾黄率含量最高;滴水损失4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蒸煮损失27%组(P<0.01)、33%组(P<0.05)组均显著低于对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松  黄建华  林黑着  杨其彬  周发林  邱丽华  苏天凤  江世贵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42%的3种饲料对16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影响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除14号和15号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在38%组和42%组近似外,其它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均为34%组<38%组<42%组。11个家系在38%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5个家系在34%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4个家系在42%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16个家系间的生长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缩小,表明斑节对虾在低蛋白水平饲料下显现出生长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父母本均来源于非洲的10号家系特定生长率最高,父母本来自同一地区的部分家系在不同蛋白饲料组内和组间生长存在显著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兰明  宋理平  朱永安  师吉华  马国红  王爱英  
用5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0.89%、36.67%、40.08%、44.90%、49.14%)的饲料分别饲喂宝石鲈(Scortum bacoo)幼鱼25 d,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鱼),室内网箱饲养试验结果表明:40.08%组的日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0.89%组(P<0.05),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30.89%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宝石鲈幼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肝脏的水分、粗脂肪无显著影响(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永帅   沈锡权   孙凯   徐永健  
为了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脊尾白虾的生物钟系统的影响,寻找脊尾白虾养殖适宜配合饲料中的蛋白水平,本研究分析了投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时脊尾白虾的眼柄和肝脏中的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节律变化,评估了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对2个生物钟系统同步性的影响,同时还开展了脊尾白虾的生长性能及肌肉组分的验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脊尾白虾眼柄中的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节律并没有改变,但其肝脏中的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节律却发生了显著变化,2个生物钟系统间失调、同步性发生偏离。当饲料中的蛋白水平为39%时,脊尾白虾眼柄和肝脏中的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节律间的同步性最高。同步的生长验证结果也显示,脊尾白虾的生长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后平的趋势,在饲料蛋白水平为39%以上时,脊尾白虾维持较好的生长性能,其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都较佳。研究表明,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脊尾白虾肝脏的钟基因表达节律有重要影响,对重置或调控其外周生物钟系统有一定的牵引作用,过高或过低蛋白水平的饲料均会导致生物钟系统受影响而同步性变弱,进而导致生物的生长性能变差。本研究从生物钟系统间的协调同步性为出发点,获得脊尾白虾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含量,并根据虾的生长及营养代谢状况,明确生物钟系统的作用机理,对于脊尾白虾养殖技术的优化以及开展精准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奇慧  周小秋  
通过对幼建鲤(平均初重11.37±0.55 g)投喂5组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饲料(维生素A含量分别是3 969、23 816、39 693、99 233及158 773 IU·k~(-1)),进行70 d的饲养试验以及攻毒(为期15 d)和免疫接种试验(为期24 d),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A对幼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过高维生素A显著地降低幼建鲤的体增重、净蛋白沉积率、肝胰脏重量、肠道皱襞高度、脾体指数、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力及用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17、24 d血清抗体水平(P<0.05);显著提高饲料系数、肝胰脏维生素A含量(P<0.05),而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