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2)
2023(5706)
2022(4800)
2021(4206)
2020(3516)
2019(7654)
2018(7258)
2017(13479)
2016(7424)
2015(7710)
2014(7339)
2013(7108)
2012(6363)
2011(5715)
2010(5313)
2009(4760)
2008(4600)
2007(3788)
2006(3217)
2005(2607)
作者
(24393)
(20359)
(20292)
(18930)
(12738)
(10123)
(8890)
(8140)
(7683)
(7053)
(6847)
(6728)
(6577)
(6523)
(6381)
(6231)
(6213)
(6141)
(5842)
(5723)
(5399)
(5021)
(4751)
(4742)
(4619)
(4462)
(4426)
(4382)
(4250)
(4100)
学科
(27407)
经济(27373)
管理(20306)
(20271)
(15462)
企业(15462)
方法(14742)
数学(13673)
数学方法(13572)
(7937)
(7492)
(7346)
(6993)
贸易(6992)
(6842)
中国(6531)
业经(6026)
农业(5664)
技术(5075)
环境(5057)
(4845)
财务(4841)
财务管理(4836)
企业财务(4624)
(4241)
产业(4151)
(3940)
地方(3891)
(3862)
(3798)
机构
大学(105139)
学院(104644)
(42230)
经济(41618)
管理(39248)
研究(37824)
理学(35589)
理学院(35177)
管理学(34415)
管理学院(34254)
(29128)
科学(27423)
中国(26470)
农业(23712)
业大(23421)
(21083)
(20618)
研究所(19636)
(16750)
中心(16651)
农业大学(16201)
财经(14462)
(14180)
(13689)
(13434)
经济学(13378)
(13108)
(12557)
实验(12542)
科学院(12502)
基金
项目(82841)
科学(64239)
基金(62068)
(59030)
国家(58574)
研究(50018)
科学基金(48589)
自然(34980)
自然科(34226)
自然科学(34214)
自然科学基金(33630)
基金项目(33486)
社会(33390)
(32306)
社会科(31797)
社会科学(31788)
(28259)
资助(24689)
教育(22153)
重点(19353)
计划(19080)
(17716)
(17517)
(17322)
科技(17289)
科研(17228)
编号(16846)
创新(16682)
(16530)
国家社会(14830)
期刊
(36551)
经济(36551)
学报(27908)
(24562)
研究(23359)
科学(22062)
大学(19331)
学学(19012)
农业(16482)
中国(15897)
管理(11977)
(11812)
(9247)
业大(8400)
经济研究(7382)
农业大学(7172)
(6870)
(6745)
金融(6745)
财经(6736)
业经(6668)
科技(6460)
技术(6224)
(5729)
林业(5609)
资源(5293)
问题(5267)
商业(5244)
中国农业(5089)
自然(5039)
共检索到13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慧  房斌  周凯  李长松  么宗利  来琦芳  庄平  夏连军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24℃水温下,研究了饵料生物种类及浓度对不同规格青蛤滤水率(FR)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蛤的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符合幂函数回归关系:FR=0.5725WD0.705 3(R2=0.9987),单位质量的滤水率(FR/WD)随着青蛤规格的增大而减小。(2)FR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异胶藻浓度达到8×105ind/L时,开始迅速下降。(3)FR受不同饵料种类的影响,青蛤对牟氏角毛藻的平均滤水效果最好,达到0.6左右,滤水效果最差的是异胶藻,平均FR只有0.3左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陆平  黄则平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文生  潘秋林  
通过取用美人蕉(Canna indica)种植根区水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形衣藻(Chamydom onas ovalis)进行培养和观察,获得两种藻类的生长数据。结果显示:根区水在6 d对小球藻的化感效应为-0.7331,对卵形衣藻则为-0.4408;小球藻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数量在2~6 d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观察还发现,试验组卵形衣藻部分细胞颜色变白、细胞器溶解,并出现胶群体,对照组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实验说明美人蕉根系能分泌一些化感物质影响藻类生长,化感物质对藻类的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艳敏  刘福利  梁洲瑞  汪文俊  孙修涛  
利用鼠尾藻(Sargassun thumbergii)、菱形藻(Nitzschia)、石莼(Ulue pertusa)和绢丝藻(Callithamnion corymbosu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白光、蓝光、红光照射,1%硝酸铵、1%柠檬酸、3%硫酸铵处理不同时间,淡水浸泡不同时间3种杂藻清除方法,系统研究光质、药物和淡水处理对鼠尾藻及杂藻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相对生长速率(RGR)、表观光合速率及表观光合速率与呼吸耗氧速率(R)的比,鼠尾藻幼孢子体在蓝光下均明显大于在白光和红光下,而菱形藻则在红光下较大,且鼠尾藻幼孢子体与菱形藻在蓝光下的P_n比明显大于其在白光和红光下的P_n比。结果显示,鼠尾藻幼孢子体若与菱形藻进行竞争,在蓝光下相对于在白光和红光下更有优势。硝酸铵、硫酸铵、柠檬酸药物处理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且这种伤害具有不可逆性;对鼠尾藻嫩芽的伤害较小,且可恢复正常;对石莼的清除效果不明显,对绢丝藻有伤害。淡水处理对鼠尾藻幼孢子体有伤害,对鼠尾藻嫩芽伤害较小,对石莼影响不大,对绢丝藻有伤害。研究表明,在鼠尾藻幼苗早期培育过程中,可增大蓝光的照射或减少红光的照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鼠尾藻的生长且抑制菱形藻的生长;在鼠尾藻早期幼苗的杂藻清除中,应避免使用1%硝酸铵、1%柠檬酸和3%硫酸铵处理,会对鼠尾藻幼孢子体产生伤害;鼠尾藻育苗早期不宜使用淡水浸泡除去杂藻,鼠尾藻嫩芽每次淡水浸泡30 min,可清除杂藻,且对藻体无伤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子烁   刘诗伟   杨玉祥   靳玮   马晓娜   冯志华  
微塑料污染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已成为全球重要问题。在同一系统中,同时研究丝状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和对微塑料的拦截效果尚未见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藻类净水除杂系统,并研究其拦截微塑料和去除水体氮、磷的能力。研究使用水绵(Spirogyra)、浒苔(Enteromorpha)和刚毛藻(Cladophora)3种丝状藻在净水除杂系统中进行微塑料拦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时间为10 d时,3种丝状藻对纤维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佳(水绵88.50%,浒苔79.50%,刚毛藻75.50%),对颗粒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差(水绵67.50%,浒苔53.00%,刚毛藻55.00%)。与其他2种藻类相比,水绵对微塑料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因此,使用水绵进行水体氮、磷去除实验。将单位面积的藻量分为0、2、4和6 g/dm~2,在15 d的实验中,水绵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为91.88%(4 g/dm~2),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为90.33%(6 g/dm~2),对PO_4~(3-)-P去除率最高为90.38%(6 g/dm~2)。4g/dm~2与6 g/dm~2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净水除杂系统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和吸收水体氮、磷,且4 g/dm~2的藻量是本净水除杂系统去除氮、磷最适宜的藻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费志良  吴军  赵钦  唐建清  黄成  
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Lea)对藻类的滤食和消化能力。通过对三角帆蚌生活的池塘以及三角帆蚌的胃、中肠、直肠中所含藻类的鉴定和含量的对比发现,三角帆蚌能滤食环境中大部分的藻类;对于滤取到消化道中的藻类,除一些结构复杂的外,都能很好的消化。其中,蓝藻门的总消化率为78.8%,消化度为+4;硅藻门的总消化率为90.0%,消化度为+5;隐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1.1%,消化度为+3;裸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6.5%,消化度为+3;绿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9.1%,消化度为+3。研究结果为利用滤食性贝类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华污染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采用静态法,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盐度(16、18、20、22和24)和pH(6.7、7.7、8.7、9.7和10.7)对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盐度范围内,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盐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组(对照组)文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51 L/g·H、6.65 MgpOM/g·H,显著高于盐度为16、18、22、24实验组(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梦红  武震  刘其根  
在水温21℃时,测定暴露于相同密度8种不同藻类条件下,一龄三角帆蚌对藻类的同化率、排氨率和耗氧率,实验周期为24 h。结果显示,在相同密度下,三角帆蚌对硅藻的同化率最高,为0.660±0.003;明显高于绿藻和蓝藻(0.142±0.003和0.095±0.004);摄食蓝藻的三角帆蚌排氨率和耗氧率最大,分别为(1.346±0.024)μg/(g·h)和(25.78±0.237)μg/(g·h)。摄食绿藻的排氨率最小,为(0.795±0.015)μg/(g·h),摄食硅藻的耗氧率最小,为(13.307±0.127)μg/(g·h)。耗氧率与排氨率比值(O∶N)揭示三角帆蚌摄食硅藻后,其呼吸代谢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娟  周凯  盛文权  隋延鸣  来琦芳  陆建学  么宗利  高鹏程  
pH是影响水生动物的重要环境因子,pH的改变会引起水生动物一系列的生理应答。青蛤(Cyclina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其在养殖过程中面临各种pH挑战。为了解青蛤在不同pH下的生理应答,实验设置了5个pH梯度:7.4、7.8、8.2、8.6、9.0,进行了7 d不同pH暴露。结果发现,经过7 d pH暴露,pH7.8组钙化率仅稍微降低,而pH 7.4、pH 8.6、pH 9.0组钙化率变为负值;pH 7.8、pH 8.2、pH 8.6组中各组织CA酶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保持稳定,pH 7.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张晟  常剑波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嵩  陈葵  赵小兵  刘晓聪  朱春峰  
以多种淡水浮游绿藻的混合藻种为培养对象,在人工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硫酸氘(D2SO4)制剂进行培养,通过测定藻液光密度(OD)值研究了不同浓度D2SO4制剂对淡水浮游藻类生物量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D2SO4)制剂在9~20℃温度条件下能促进淡水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在重氢OPAL723TM试验中,浓度0.2‰组藻类增加最多,其结果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与0.05‰组和0.001‰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重氢511T试验中,浓度1‰组藻类增加最多,其他组随浓度降低藻类增加量相应减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红琴  何铁光  李忠义  韦彩会  胡鈞铭  俞月凤  王瑾  张野  李婷婷  蒙炎成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狐尾藻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探讨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适应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将狐尾藻插入从养殖场1、2、3、4、5级滤池采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处理狐尾藻株高、生物量以及叶绿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并与对照相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养殖废水下狐尾藻生长发育及生理变化的特征。【结果】各级养殖废水培养的狐尾藻均长势良好,其植株高度、生物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试验过程中狐尾藻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华阳  王雨  张殿昌  陈明强  李有宁  严俊贤  吴开畅  
2011年11~12月,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饵料密度、体重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的滤水率。结果表明:饵料密度、体重以及盐度对黄边糙鸟蛤滤水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实验饵料密度范围内,当饵料密度小于10×104cell·mL-1时,黄边糙鸟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饵料浓度与滤水率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体重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个体滤水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2.7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0.249 L·(...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郑晓东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因刚采集的个体贝壳呈铁色而得名,是黄渤海沿岸常见种,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以及海南岛、广西等地都有分布,多生活在近高潮区及中潮区的泥砂中,并多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栖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