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7)
- 2023(11595)
- 2022(10194)
- 2021(9498)
- 2020(7819)
- 2019(18081)
- 2018(17997)
- 2017(34799)
- 2016(19142)
- 2015(20958)
- 2014(20991)
- 2013(20840)
- 2012(19005)
- 2011(17044)
- 2010(16711)
- 2009(15096)
- 2008(14528)
- 2007(12376)
- 2006(10577)
- 2005(9042)
- 学科
- 济(70907)
- 经济(70829)
- 管理(53253)
- 业(50614)
- 企(42339)
- 企业(42339)
- 方法(35030)
- 数学(30299)
- 数学方法(29942)
- 学(19499)
- 农(18617)
- 财(17560)
- 中国(17413)
- 业经(15585)
- 地方(14159)
- 环境(13383)
- 农业(12557)
- 理论(12408)
- 技术(12335)
- 和(12143)
- 贸(12117)
- 贸易(12113)
- 务(11764)
- 易(11754)
- 制(11722)
- 财务(11704)
- 财务管理(11684)
- 企业财务(11142)
- 划(10963)
- 银(10308)
- 机构
- 大学(267196)
- 学院(265340)
- 管理(106375)
- 济(98147)
- 经济(95909)
- 理学(93367)
- 理学院(92299)
- 管理学(90560)
- 管理学院(90100)
- 研究(89842)
- 中国(63078)
- 科学(60685)
- 京(56729)
- 农(49998)
- 所(46163)
- 业大(46049)
- 财(43464)
- 研究所(42935)
- 中心(39883)
- 农业(39768)
- 江(37008)
- 财经(35978)
- 北京(35243)
- 范(34800)
- 师范(34387)
- 院(32927)
- 经(32857)
- 州(30468)
- 技术(28771)
- 经济学(28532)
- 基金
- 项目(194245)
- 科学(151133)
- 基金(140580)
- 研究(136081)
- 家(125357)
- 国家(124360)
- 科学基金(105418)
- 社会(83789)
- 社会科(79348)
- 社会科学(79325)
- 省(76721)
- 基金项目(75844)
- 自然(71903)
- 自然科(70213)
- 自然科学(70194)
- 自然科学基金(68906)
- 划(65211)
- 教育(61486)
- 资助(57596)
- 编号(54265)
- 重点(43551)
- 成果(43019)
- 部(41702)
- 发(40982)
- 创(40598)
- 科研(37969)
- 创新(37925)
- 计划(37728)
- 课题(37222)
- 大学(35360)
共检索到365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杰 李正红 王雁 罗栋 潘庆杰 刘秀贤
从花粉育性检测、不同授粉处理结实调查,以及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等方面,对不同花(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涌金莲花粉活力可高达95%,萌发率最高时可达23%。套袋不授粉处理下,结实率为0。开放授粉处理下,黄花植株结实率为93%,红花植株为90%。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正常,结实率为95%~97%,单果种子数19~35粒,与开放授粉相当。由此推断红、黄花植株间杂交亲和。
关键词:
地涌金莲 杂交亲和性 花粉活力 萌发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丹 王飞 酒立君 余亮
【目的】通过对部分柿品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为柿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及杂交组合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杂3-2"、"禅寺丸"、"杂4-2"和"正月"4个雄株作父本,"黑柿"、"干帽盔"、"野柿"、"平核无"、"金枣柿"和"阳丰"6个雌株作母本,设置自然授粉(对照)、套袋不授粉、套袋后进行无生活力花粉授粉和有生活力花粉不同组合杂交授粉4种处理,利用离体萌发法比较雄株的花粉生活力,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柿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并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无籽果实率。【结果】4个雄株花粉生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杂3-2"(52.53%)>"禅寺丸"(48.13%)>"杂4-2"(40.0...
关键词:
柿 花粉活力 亲和力 坐果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印山 郭修武 李坤 李轶晖 李成祥
以9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为亲本,进行了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种子形成率、种子出苗率都高于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中共产生6株三倍体,以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3.2%,高于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在以三倍体为育种目标的杂交中,应以优质的四倍体品种做为母本来配置杂交组合。
关键词:
葡萄 杂交 亲和性 染色体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锦娣 焦雪辉 吴沙沙 徐顺超 吕英民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对亚洲百合系,麝香百合系及OT杂种系共15个栽培品种进行自交、系内及系间杂交,共计26个组合780朵花,针对选定组合的蒴果维系时间、结实率、蒴果的长/宽,有胚数和有胚率5个指标对杂交亲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15个品种自交均不亲和;亚洲百合系内杂交结实率高但有胚率较低;OT杂种系内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系间杂交的各组合中,麝香百合系品种‘white heaven’更适合作母本。同一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蒴果的长/宽与种子的有胚率成反比,因此蒴果的长/宽可作为判断杂交亲和性的外观指标。杂交种子的有胚数和有胚率作为亲和性指标更为可靠,证明其已经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能得到...
关键词:
百合 杂交亲和性 判断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菲 赵珺 雷家军
用6种不同的授粉方法对百合野生种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兰州百合、垂花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系品种布鲁拉诺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杂交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有布鲁拉诺×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有胚率分别为3.05%和6.50%;杂交亲和性很差的杂交组合有兰州百合×卷丹,有胚率为0。对于花柱较长且粗的百合种(如布鲁拉诺、毛百合)切割花柱授粉方法大多能提高蒴果的膨大程度,在切割花柱基础上再重复授粉或提前授粉,更有利于种间杂交的结实;而对于花柱长且细的百合种(如兰州百合),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反而降低其蒴果膨大程度;对于花柱较短的百合种(如渥丹),切割花柱与否对其蒴果的膨大程度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百合 种间杂交 亲和性 授粉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李文媛 贾桂霞
为使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中,对收集的部分野生百合进行了自交、种间杂交及与栽培品种的杂交,较为系统地评价了野生百合资源的亲和性。结果表明:1)野生百合自交亲和性普遍较好,细叶百合、宜昌百合、岷江百合自交子房膨大率分别达到了100%、66.7%和11.1%。2)以卷丹、泸定百合、岷江百合、兰州百合和青岛百合为母本时,各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3.1%、50.0%、50.0%、45.2%和20.0%,表现出了较高的亲和性;以岷江百合、泸定百合和川百合为父本时,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0.0%、35.0%和10.0%,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3)百合组的野生种与新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永安 张恩慧 许忠民 王妍妮 付巧玲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 ,选用印度南瓜的 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 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 ,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 .结果表明 :印度南瓜 P6 ,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 P2 ,P3,P4 ,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印度南瓜 P1 与中国南瓜 P4 ,P5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而与 P2 ,P3间不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关键词:
中国南瓜 印度南瓜 杂交 亲和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林韧安 袁超群 马丽娅 王佳囡 朱玉球 高燕会
为了探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自交和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铁皮石斛自交、种内杂交后柱头性状和花粉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自花授粉1 h后,花粉粒萌发,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4 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8 h后停止生长,72 h后子房萎缩,花粉管消失,不同的亲本间略有差别。种内杂交后的花粉管能够顺利进入子房,发育良好。由于铁皮石斛自交花粉管进入子房后停止生长,导致子房萎缩,可以认为铁皮石斛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研究结果为铁皮石斛的自交不结实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也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育、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学 铁皮石斛 自交 杂交 亲和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林 孙友平 金晓玲 韩丽娟
光滑冬青是一种美国原产的常绿灌木,其叶质地光滑、深绿色;深得美国北部园林和苗圃种植者的喜爱。为培育其抗寒品种,在温室条件下对六个优良光滑冬青栽培变种与两种缅因当地抗寒性极强的冬青栽培变种(密苏威冬青和美国冬青)进行了人工控制授粉,并对其杂交亲和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滑冬青与密苏威冬青和美国冬青杂交亲和性差异显著。光滑冬青Chamzin和Densa栽培变种与密苏威冬青和美国冬青杂交亲和性较高,光滑冬青自然种和Compacta栽培变种与密苏威冬青和美国冬青杂交亲和性较低,而光滑冬青Nigra和Shamrock栽培变种基本与密苏威冬青和美国冬青不相容。荧光显微镜对2008年及2009年花粉原位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婕 高亦珂 张启翔
为使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中,将有斑百合与亚洲百合进行杂交,评价其杂交亲和性。以有斑百合和8个亚洲百合品种为试验试材,采用常规柱头授粉,切割花柱授粉和柱头KCl处理3种不同授粉方法进行杂交。1)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能有效克服有斑百合为父本的组合的杂交障碍,其中‘Navona’×有斑百合、‘Lollypop’×有斑百合、‘Apricot pixels’×有斑百合和‘Pollyanna’×有斑百合的坐果率高达100%,‘Loroto’×有斑百合和‘Prato’×有斑百合的有胚率也分别提高到15.9%和14.8%。2)柱头KCl处理未能克服有斑百合和亚洲百合之间的杂交障碍。3)有斑百合与亚洲百...
关键词:
百合 种间杂交 亲和性 切割花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陈发棣 郭维明 汤访评 房伟民
以菊属植物为母本,通过荧光镜检观察亚菊属、菊蒿属、木茼蒿属、匹菊属、茼蒿属、太行菊属、芙蓉菊属、紊蒿属、滨菊属等近缘属植物花粉在其柱头上的附着与萌发情况,探讨属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亚菊属、菊蒿属、太行菊属、木茼蒿属、茼蒿属和匹菊属植物花粉可在菊属植物柱头上附着与萌发,属间有一定杂交亲和性,通过常规杂交或结合幼胚拯救方法可能获得远缘杂种;芙蓉菊属、紊蒿属、滨菊属植物与菊属植物杂交不亲和,相互间亲缘关系可能相对较远。
关键词:
菊属 春黄菊族 属间 杂交亲和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以蜡梅属3种(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实验,通过荧光镜检技术观察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与花粉管萌发情况,探讨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各个种间杂交组合处理所授花粉均可在母本的柱头上附着并萌发花粉管;蜡梅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之间花粉管的生长特性较为一致:在6h左右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黏附,在12h左右萌发出花粉管而后在花柱内生长,到第4d,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受精作用。荧光镜检结果说明:蜡梅属种间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是最终没有获得杂种种子,可能是在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代谢紊乱而败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亓增军 李晴祺 王洪刚
6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高亲和材料在山东麦区普遍存在。其中结实率大于50%的有10个品种,并有长芒透龙白,蚂蚱头火麦、小芒麦和白秃头4个品种的亲和性与中国春小麦相似,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30%~50%间的品种有6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10%~30%间的品种有6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结实率在5%~10%间的品种有9个(其基因型尚难推测);结实率小于5%的品种34个(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亲和性地理分布说明,供试材料中高亲和的品种在山东中部和...
关键词:
亲和性,小麦,黑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钱武 李学才 孙万仓 董红业 张树娟 刘海卿 杨建胜 马骊
为研究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之间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本试验通过测定52个冬油菜组合远缘杂交的结角率、亲和指数、花粉活力、花粉-柱头互作情况,分析冬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由52个冬油菜远缘杂交组合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冬油菜做母本时其亲和性表现为,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花粉活力的大小依次为,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花粉-柱头互作分析得到,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杂交组合和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杂交组合母...
关键词:
远缘杂交 结角率 亲和指数 花粉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翠丽 李正红 马宏 万友名 刘秀贤 侯健华
比较分析了地涌金莲原种及红苞地涌金莲变种的光响应和CO2响应特征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Pn—PAR中,地涌金莲原种的最大光饱和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较红苞变种高20.42%、34.88%、31.95%,而光饱和点却较红苞变种低4.95%;Pn—Ci响应的各参数中,原种的光呼吸速率、CO2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高于红苞变种2.73%、14.79%、21.35%,说明地涌金莲的光合能力要强于红苞地涌金莲;(2)地涌金莲具有典型的C3植物特征;(3)地涌金莲为阳性耐荫植物;(4)地涌金莲的叶绿素a、b以及a/b的含量分别高于红苞地涌金莲22.60%、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