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9)
2023(5530)
2022(4586)
2021(4063)
2020(3354)
2019(7239)
2018(6817)
2017(12705)
2016(6998)
2015(7212)
2014(6801)
2013(6655)
2012(6017)
2011(5441)
2010(5107)
2009(4541)
2008(4480)
2007(3673)
2006(3108)
2005(2444)
作者
(23174)
(19342)
(19276)
(17963)
(12119)
(9584)
(8451)
(7759)
(7265)
(6669)
(6493)
(6369)
(6269)
(6173)
(6081)
(5864)
(5858)
(5778)
(5529)
(5454)
(5138)
(4727)
(4446)
(4407)
(4339)
(4242)
(4239)
(4187)
(4103)
(3864)
学科
(25242)
经济(25209)
管理(20450)
(19937)
(15356)
企业(15356)
方法(12392)
数学(11289)
数学方法(11220)
(7743)
(7404)
(6895)
(6842)
贸易(6842)
(6692)
中国(6101)
业经(5930)
农业(5496)
环境(5333)
技术(4888)
(4759)
财务(4758)
财务管理(4753)
企业财务(4547)
(4326)
(4073)
产业(4008)
地方(3784)
(3644)
(3595)
机构
大学(99932)
学院(99385)
(39757)
经济(39141)
管理(37493)
研究(35458)
理学(33835)
理学院(33438)
管理学(32775)
管理学院(32628)
(27993)
科学(25722)
中国(24782)
业大(22746)
农业(22695)
(20288)
(19203)
研究所(18224)
(15985)
农业大学(15654)
中心(15651)
财经(13695)
(13419)
(12850)
(12683)
经济学(12241)
(12178)
(12112)
北京(12083)
科学院(11853)
基金
项目(78169)
科学(60435)
基金(58219)
(55513)
国家(55077)
研究(47344)
科学基金(45512)
自然(32789)
自然科(31865)
自然科学(31847)
社会(31731)
基金项目(31705)
自然科学基金(31317)
(30537)
社会科(30191)
社会科学(30182)
(26721)
资助(22604)
教育(20738)
重点(18044)
计划(17976)
(16761)
(16490)
科技(16358)
(16328)
科研(16164)
编号(16059)
创新(15755)
(15691)
国家社会(14040)
期刊
(35788)
经济(35788)
学报(26736)
(23832)
研究(22114)
科学(21219)
大学(18785)
学学(18469)
农业(15903)
中国(15538)
管理(11614)
(11493)
(8847)
业大(8242)
农业大学(6928)
经济研究(6867)
业经(6753)
(6748)
财经(6504)
科技(6399)
(6278)
金融(6278)
林业(5825)
(5543)
技术(5474)
问题(5202)
商业(5148)
资源(4883)
中国农业(4844)
自然(4833)
共检索到128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露露  荆海薇  鲍恩财  曹晏飞  潘铜华  申婷婷  王昊天  邹志荣  
为探究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效率,设计2种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将分别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方式的温室,依次记为G1、G2,并以传统顶通风式日光温室(G3)为对照,对上述3座采用不同自然通风方式的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白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G2、G3平均气温分别为33.7、33.8、34.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47.15%、47.21%、44.03%,风速折减率分别为0.80、0.74、0.90;晴天13:00,G1、G2的植物冠层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而G3的呈南低北高分布。G1、G2内的番茄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19.54%、6.90%。综上,后坡整体开窗式表现最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短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丽  王明林  于贤昌  王华森  高俊杰  于超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黑籽南瓜和新土佐为砧木,以津优1号、山农6号和新泰密刺为接穗,研究了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果实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及黄瓜特征风味物质(2E,6Z-壬二烯醛和2,6-壬二烯醇)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除新泰密刺/黑籽南瓜果实Fe和Zn含量低于自根黄瓜外,硝酸盐、单宁、可滴定酸、Ca、Mg、Fe和Zn含量均明显升高。不同砧木比较,以新土佐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营养品质较好;春秋两季栽培相比,以秋季栽培的黄瓜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砧木是降低嫁接的负面影响关键的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实娟  王永泉  王树忠  张振贤  高丽红  
以津育五号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主要风味物质种类秋冬茬要多于冬春茬且各处理在不同茬口风味物质变化趋势不同;主要特征风味物质2E,6Z-壬二烯醛和2E-壬烯醛相对含量的比值,秋冬茬除对照外各处理均高于冬春茬,且表现出PSNT施肥的比值要高于常规施肥;与冬春茬相比,秋冬茬黄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有减少,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不变;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各处理其他品质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茬试验中采用PSNT处理均显著降低了(P<0.05)黄瓜硝酸盐的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国  张双宝  徐淑贞  郭贤  王淑芬  
对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方式对温室桃树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滴灌温室桃树各物候期阶段耗水量呈增加趋势;在整个年生长周期中,各处理土壤水分消耗的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需水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发育期;在各灌水处理中,T4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41 521.5 kg/hm2和54.46 kg/(mm.hm2);日光温室桃树耗水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经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 9,0.915 3,达0.01极显著相关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若琳  杨魏  刘竹青  
研究日光温室不同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日光温室作物-环境湿热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7%和4.1%,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模拟不同通风形式下温室内的气流和温湿度分布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的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通风形式会影响室内气流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从而影响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仅开启上通风口通风时,室内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气候分布均匀,整体变化较小,适宜冬春季节或清晨傍晚室内温湿度较低时的通风要求;仅开启下通风口通风时室内温湿度分布模式均匀性最差,进风口处的温湿度明显低于北墙,且进口存在涡流,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上、下通风口均只开一半通风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9.3℃和25%,上、下通风口均全开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6.8℃和23.7%,较于前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降低了2.5℃和1.3%,适宜于炎热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降温除湿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会强  陈凯利  邹志荣  李丽霞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确定合理的施肥指标。【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T1.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711.1g、过磷酸钙1 511.1g、硫酸钾462.2g、牛粪46.67kg;T2.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1 066.7g、过磷酸钙2 266.7g、硫酸钾693.3g、牛粪70.00kg;T3.每小区的施肥量尿素1 422.2g、过磷酸钙3 022.2g、硫酸钾924.3g、牛粪93.33kg,小区面积4.68m2)处理,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及果实中NO3--N、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梅花   周娟   王彦丽   党仕卓   汤学燊   胡豪   张亚红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2:5:3、T2: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3:4:3、T3: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4:3:3、T4: 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5:2:3]的基质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各处理黄瓜根际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养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复配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使用复配基质栽培的黄瓜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T4处理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同,但复配基质处理细菌群落结构较CK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为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占总丰度的75.27%~81.3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结论】不同基质配比显著影响基质养分、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其中T3、T4处理的基质养分特征、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较优,可作为黄瓜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劲憬  曹之富  高丽红  张福墁  
针对北京郊区日光温室中基肥施用状况,设计了长期施用秸秆有机肥、膨化鸡粪和缓释肥3个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及番茄品质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高,为32.0g.kg-1;长期施用膨化鸡粪土壤酸化快,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可加速土壤速效养分积累,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从番茄果实品质结果看,秸秆有机肥处理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糖酸比值分别为13.60μg.g-1、54.4mg.g-1、37.6mg.g-1、62.22μg.g-1、9.68,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缓释肥处理的果实各种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芬  b  丁小明  b  富建鲁  b  尹义蕾  b  李亭  周长吉  b  
为解决日光温室冬季作物根区温度低和升温慢的问题,提出基质高架栽培和自然土栽2种栽培模式下的日光温室热风管道根区加温系统,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最寒冷时段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实际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热风根区加温效果和加温均匀性。结果表明:基质高架栽培模式和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室内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较对照不加温区高2.2~3.1℃和0.6~1.5℃,且加温区内各测点的根区温度最低值偏离度为1.9%~13.29%,平均值为4.11%~5.74%;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比基质高架栽培模式下的高1℃,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偏度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低1.12%和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奎  王梅  任士福  高洪波  
通过不同定植密度和剪叶处理试验,研究日光温室番茄冠层横向和纵向、光合器官和光合机构的光能利用率,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测试和调控分析。通过球状积分仪测得,红光和蓝光下日光温室番茄的叶片吸光系数ε在基因型和叶位间具有明显差异;‘保罗塔’的红光和蓝光下叶片吸光系数比值εred/εblue>1,表明对红光吸收能力较强;‘Harvest’、‘莱福60’、‘红利’和‘以色列1498’的εred/εblue<1,表明对蓝光吸收能力较强。增加行距可以有效地抑制群体疯长,可使叶面积指数ILA降低22.3%,避免冠层内部郁闭。随着剪叶程度的增加,日光温室番茄株幅明显缩小,株幅重叠率ξp也相应减小,叶面积重叠系数ξ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眭晓蕾  郭英华  袁丽萍  张振贤  
试验设计了5个施肥水平以研究对日光温室不同季节(茬口)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番茄生育进程推进,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比值冬春茬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秋冬茬呈逐渐增加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对叶绿素a/b的比值则影响不大。在5个施肥水平中,理论施肥的叶片光合能力较强,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Mg2+-ATPase、Ca2+-ATPase活性较高,尤其中位叶和上位叶的光合能力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  高丽红  吴艳飞  郭瑞英  张雪艳  
针对日光温室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利用温室夏季休闲期设计了4种填闲作物,研究其对温室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休闲期间种植大葱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B/F值显著升高,镰刀菌下降了69.17%,同时降低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夏季休闲期间种植甜玉米可大量吸收土壤中多余的营养成分,但真菌数量偏高,B/F值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种植速生叶菜虽然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降低黄瓜致病菌数量和改善微生物区系组成方面无显著效果;豆科作物毛苕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所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