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9)
- 2023(10246)
- 2022(8540)
- 2021(7641)
- 2020(6088)
- 2019(13674)
- 2018(13096)
- 2017(24393)
- 2016(13379)
- 2015(14332)
- 2014(14118)
- 2013(13944)
- 2012(13189)
- 2011(12202)
- 2010(12149)
- 2009(11063)
- 2008(10740)
- 2007(9515)
- 2006(8602)
- 2005(7800)
- 学科
- 济(59346)
- 经济(59289)
- 业(35904)
- 管理(34340)
- 企(25724)
- 企业(25724)
- 中国(19413)
- 方法(19314)
- 农(18975)
- 地方(18888)
- 数学(16830)
- 数学方法(16717)
- 业经(14402)
- 农业(13519)
- 学(12606)
- 贸(12206)
- 贸易(12196)
- 财(12094)
- 易(11775)
- 地方经济(10644)
- 发(10562)
- 银(10525)
- 融(10512)
- 金融(10510)
- 环境(10471)
- 银行(10467)
- 行(10164)
- 制(9988)
- 技术(9869)
- 产业(8070)
- 机构
- 学院(192551)
- 大学(189978)
- 济(79196)
- 经济(77678)
- 研究(75151)
- 管理(68465)
- 理学(58683)
- 理学院(57911)
- 管理学(56871)
- 管理学院(56540)
- 中国(55153)
- 科学(49747)
- 农(47178)
- 京(41279)
- 所(40683)
- 农业(37516)
- 研究所(37358)
- 业大(36105)
- 财(33740)
- 中心(33012)
- 江(29831)
- 院(26871)
- 财经(26449)
- 省(26327)
- 北京(26110)
- 范(25497)
- 师范(25024)
- 科学院(24348)
- 经(24091)
- 农业大学(23921)
- 基金
- 项目(132946)
- 科学(102858)
- 基金(94891)
- 研究(89537)
- 家(87230)
- 国家(86461)
- 科学基金(71565)
- 社会(57325)
- 社会科(54376)
- 社会科学(54363)
- 省(54127)
- 基金项目(50489)
- 自然(47891)
- 自然科(46789)
- 自然科学(46767)
- 自然科学基金(45930)
- 划(45868)
- 教育(39450)
- 资助(37729)
- 发(34971)
- 编号(33760)
- 重点(30917)
- 创(28195)
- 部(27579)
- 计划(27577)
- 发展(26693)
- 创新(26457)
- 展(26259)
- 成果(26110)
- 科研(25926)
共检索到29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分 王丽英 张彦才 李熹 翟彩霞 李巧云 陈丽莉
以带绒棉花种子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脱绒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及萌发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种子脱绒后,种子吸水速率、种子相对电导率、棉花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发芽率、棉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脱绒处理对棉花种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其抗低温能力显著降低;相对于硫酸脱绒处理,机械脱绒对保护棉花种子活力及抗低温能力效果较好。
关键词:
棉花种子 脱绒方式 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利英 邓永胜 韩宗福 孔凡金 申贵芳 王景会 王宗文 段冰 李汝忠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不同棉花品种萌发差异成因,以强耐低温萌发品种鲁棉研37号、鲁棉研36号和低温萌发敏感品种斯字棉2B、斯字棉5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下不同萌发时期的生理指标与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12℃胁迫36 h,低温萌发敏感品种MDA含量急剧上升,至胁迫48 h,低温萌发敏感品种斯字棉2B、斯字棉5A比鲁棉研37号MDA含量分别提高了48. 17%,50. 65%,因此,12℃胁迫36 h MDA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耐低温萌发的选择指标; SOD、POD活性在各种处理水平下鲁棉研37号、鲁棉研36号均保持较高水平; CAT活性在低温的刺激下,强耐低温萌发品种逐渐超越低温萌发敏感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在12℃胁迫48 h时,鲁棉研37号与斯字棉2B、斯字棉5A相差幅度分别为33. 32%,23. 27%,这些生理指标差异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品种耐低温萌发差异。4个CBF基因家族成员CBF1、CBF2、CBF4、CBF6在强耐性品种中表达上调更迅速,在胁迫12 h时达到表达峰,这可能是强耐低温萌发品种应答低温胁迫时,表现更灵敏与迅速的原因。
关键词:
棉花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璞 赵秀琴
麦棉套作中 ,棉花弱苗晚发的部分原因是小麦向土壤中产生的化感物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冬小麦中检测到的对羟基苯甲酸 ( p- HA)、阿魏酸 ( FA)、香草酸 ( VA) 3种化感物质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 3种物质对棉花发芽 (及幼苗根生长 )影响的作用阈值分别为 :2 0 0 ( 50 0 ) ,2 0 0 ( 50 0 ) ,50 ( 2 50 ) mg.L-1;各物质在低于对应质量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 ,而较高时表现为抑制作用 ;3种化感物质随机等量组合处理 ( p- HA+VA,FA+VA,p- HA+FA,p- HA+FA+VA) ,总质量浓度分别在 10 0 ( ...
关键词:
棉花 冬小麦 化感物质 化感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华 林永杰 刘一灵 孙娜娜 陈尧 龙明锦
利用发芽试验、胚根表观性状扫描、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在常温低湿黑暗条件下,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收、储藏2.5年和储藏4.5年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储藏2.5年的种子水溶液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与新采收种子无显著差异,而储藏4.5年的种子电导率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可见在室温下,通过控制种子入库含水量和种子库相对湿度,使种子含水量保持在自由水临界点以下,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种子...
关键词:
烤烟 种子储藏 种子活力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振华 王建华
种子活力形成于种子发育的脱水阶段,与以往理解不同,近来研究表明种子脱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失水过程,脱水与萌发存在一些相同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特征。萌发始于吸水膨胀,种子代谢恢复,胚根突破胚乳和种皮等外围包被组织完成萌发。种子萌发的质量关键在于储藏的mRNA的质量,另外,蛋白质稳定性和DNA完整性影响萌发的表型。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小分子物质,浓度极小甚至是趋于零时对种子萌发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ABA/GAs的阈值范围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其中,ABA几乎作用于种子萌发的全部过程,GA的作用并不像ABA那样广泛,主要在胚根突出时发生作用,且ABA和GA彼此抑制对方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基因,它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红 孙影影 李星星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 拉扎提·努尔布拉提 张巨松
为探讨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棉花生长的影响,以中棉所41号、中棉所49号、新陆中36号和新陆中21号为材料,通过沙床萌发试验,研究了SA对NACl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3mg/ml NACl使棉花种子的相对盐害率达50.54%~83.02%,4个品种因耐盐性的不同其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下降的幅度也不相同;2)0.2mmol/l SA对棉花种子的盐害缓解效应达到显著水平;3)通过对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能作为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萌发指标,植株干重和根系活力能作为幼苗阶段评价SA对NACl缓解作用的...
关键词:
棉花 种子萌发 根系生长 盐分胁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海华 曾富华 蒋明义 彭喜旭
为了解不同浓度镍处理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以及两者间的可能联系 ,以湘晚籼 15 - 1种子为材料 ,经 0 .2 5~ 1.0 0 μmol/ L 的硝酸镍浸种后 ,发现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 ,平均发芽日数延长 ,幼根、芽生长阻滞 ,生物量减小 ,表明种子的正常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 .各浓度的硝酸镍均抑制种子中 SOD,CAT和 POX活力 (除 0 .2 5 ,0 .5 0 μm ol/ L 的硝酸镍处理下 ,POX活性上升外 ) ,MDA含量升高 ,电解质外渗率增大
关键词:
水稻 镍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玮龙 岳春雷 胡国伟 苏燕 柴晓娟 金水虎
为了探索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的繁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温度、赤霉素(GA3)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的效果,以及扦插基质、ABT生根粉质量浓度及其处理时间对扦插枝条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GA3质量浓度对细叶水团花种子萌发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处理组合为,15~20℃下,在300 mg·L-1GA3溶液中浸泡60 min,萌发率达75.6%。2基质对细叶水团花枝条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大,其次为枝条浸泡时间和ABT质量浓度;最佳处理组合为扦插基质为泥炭∶泥沙(体积比)=1∶1,ABT质量浓度为50 mg·L-1,浸泡时间为60 min,成活率达(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涌栋 罗未蓉 李新峥 刘遵春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Ca2+浓度处理,研究了Ca2+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Ca2+处理(0~0.05 mg/L)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a2+浓度为0.05 mg/L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生物量,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0.5mg/L开始,随着Ca2+浓度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
关键词:
Ca2+ 黄瓜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建肖 王桂荣 张永升 江东岭 崔彦宏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钾浸种对衰老玉米种子的萌发和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0 mmol/L氯化钾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幼苗干质量,还提高了种子萌发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说明氯化钾处理提高了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缓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维持了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加快了种子萌发时的物质代谢速率,这可能是钾处理促进衰老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关键词:
钾 玉米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鹏 宋博洋 吴灵东 沈海龙
【目的】比较不同脱水条件对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干燥脱水后萌发的影响,并探索在不同条件下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的生理变化,为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再干燥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设计,比较种子在7种温度(5,10,15,20,25,30,35℃)条件下干燥脱水后的萌发能力,再设计双因素试验,分析脱水温度(常温20℃和低温5℃)、脱水速率(快速和慢速)及其交互作用对干燥脱水后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不同脱水条件下种子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秀明 安娜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不同贮存条件下活力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生产中三七种子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TC法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种子的活力,同时定期分析水分含量、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活力变化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室温层积较其它贮藏条件更适合保持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种子活力。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种子活力 呼吸速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利荣 晁赢 阎祥慧 王建新 诸葛玉平 娄燕宏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为评价和比较不同来源谷子(Setaria italica)在萌发期的耐镉性,本研究选用58份谷子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100 mg·L-1镉溶液进行镉胁迫,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双层滤纸法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进行谷子种质萌发期的耐镉性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各萌发指标在耐镉性评价中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58份谷子种质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镉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的耐镉性差异显著(P <0.05),胚根较胚芽对镉胁迫更敏感;谷子品种的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对镉胁迫较为敏感,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0.83%、57.56%、57.80%。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可作为谷子耐镉性评价的关键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8份谷子种质分为耐镉型、中间型和镉敏感型3类,其中耐镉谷子品种占比20.69%,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得分值> 5的8份耐镉型品种,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60.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莹 王萍 宋兆伟
为了探究外源NO浸种对盐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物酶系活性的影响,以沙葱种子为材料,观察不同浓度和浸种时间的外源NO处理对NaCl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子叶、胚根长度及干质量、抗氧化酶系和MDA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0.40 mmol/L SNP浸种3 h能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帆红 吕剑 郁继华 金宁 金莉 胡琳莉 武玥 刘晓琦 王舒亚
[目的]研究外源硅对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模拟自毒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黄瓜自毒作用的缓解提供参考。[方法]以‘新春四号’黄瓜为试材,添加2 mmol/L肉桂酸模拟黄瓜种子自毒胁迫,再施用外源硅(Na_2SiO_3·9H_2O,AR),通过人工气候箱培养,以不添加外源硅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黄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鲜质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CK相比,2 mmol/L CA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和鲜质量,较CK分别减少了92.00%,91.46%和36.77%,显著增加了黄瓜种子中可溶性糖、淀粉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黄瓜种子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从而严重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在2 mmol/L CA胁迫下外源添加3 mmol/L硅酸钠能显著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分别较CA处理增加了91.48%,84.19%和30.31%,降低了黄瓜种子中可溶性糖、淀粉和MDA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进而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速率。[结论]添加外源硅对肉桂酸模拟自毒胁迫的黄瓜种子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