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0)
2023(6793)
2022(5665)
2021(5042)
2020(4207)
2019(9301)
2018(8883)
2017(16256)
2016(9175)
2015(9825)
2014(9240)
2013(9132)
2012(8545)
2011(7668)
2010(7364)
2009(6747)
2008(6556)
2007(5671)
2006(4912)
2005(4231)
作者
(32488)
(26993)
(26987)
(25139)
(17149)
(13368)
(11851)
(10748)
(10434)
(9351)
(9334)
(9024)
(8993)
(8850)
(8617)
(8521)
(8384)
(8122)
(7918)
(7833)
(7276)
(6706)
(6386)
(6208)
(6192)
(6110)
(5949)
(5873)
(5688)
(5670)
学科
(32313)
经济(32266)
管理(24133)
(23804)
(18375)
企业(18375)
方法(15687)
数学(14093)
数学方法(13950)
(11464)
(9865)
(9102)
中国(8291)
(8033)
贸易(8032)
(7848)
业经(7314)
农业(6851)
(5845)
技术(5786)
环境(5744)
(5461)
财务(5459)
财务管理(5446)
企业财务(5199)
地方(5050)
(4813)
银行(4746)
(4700)
金融(4699)
机构
大学(133993)
学院(131566)
研究(52752)
(49736)
经济(48840)
管理(45422)
(41225)
理学(40565)
理学院(40008)
科学(39839)
管理学(38981)
管理学院(38801)
中国(36905)
农业(33664)
业大(31457)
(30254)
(28752)
研究所(28531)
中心(22527)
农业大学(22256)
(20336)
(19663)
(19630)
(19434)
(19064)
实验(18490)
(18157)
实验室(17753)
科学院(17509)
北京(17458)
基金
项目(101365)
科学(77518)
基金(74851)
(72493)
国家(71943)
研究(59396)
科学基金(58433)
自然(43391)
自然科(42435)
自然科学(42418)
自然科学基金(41716)
(40071)
基金项目(39917)
社会(37532)
社会科(35575)
社会科学(35563)
(35548)
资助(30265)
教育(26245)
计划(24805)
重点(24025)
科技(23052)
(21466)
(21359)
科研(21278)
(20997)
(20480)
创新(20129)
编号(19817)
(18976)
期刊
(47636)
经济(47636)
学报(39369)
(35822)
研究(31966)
科学(31047)
大学(27222)
学学(26534)
中国(24820)
农业(24104)
管理(15561)
(14650)
(13523)
业大(12399)
农业大学(10496)
(9498)
(9061)
金融(9061)
经济研究(9037)
林业(8594)
科技(8538)
财经(8142)
业经(8013)
技术(7790)
中国农业(7677)
教育(7469)
自然(7138)
(6962)
问题(6571)
自然科(6100)
共检索到18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民  吴莉芳  李良  朱瑞  王婧瑶  段晶  于哲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及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5.68±0.30)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42%的玉米油、豆油、鱼油、棕榈油、猪油、混合油(质量比为:鱼油∶豆油∶猪油=3∶4∶3),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活力。【结果】混合油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猪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油、玉米油、猪油以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但均显著高于豆油、猪油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肝胰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结论】从洛氏鱥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混合油组和鱼油组饲料的效果最好,玉米油、豆油和棕榈油组次之,猪油组最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兰芳  童潼  张琴  许明珠  苏琼  聂振平  杨家林  谢达  林凤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45%,36.37%,41.55%,46.13%,51.72%和56.86%的6种等能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1.86?0.11)mg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进行为期3周的养殖实验,考察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拟穴青蟹幼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先显著升高(P<0.05)后稍有下降,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鼎云  冷向军  卢永红  李小勤  
为考察蛋白酶Aquagrow对鲤(Cyprinus carpioL)生长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175 mg/kg的蛋白酶Aquagrow,饲养平均体重为48.7 g的鲤30 d。结果显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添加蛋白酶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99.4%、105.8%,饲料系数分别为1.85、1.75,添加蛋白酶提高了鲤鱼增重率6.4个百分点(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5.4%(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和肠道内容物蛋白酶活性(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王煜衡  李向飞  庄苏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皇康康  张春晓  王玲  宋凯  黄飞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体组成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α-淀粉为主要糖源,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并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配制实验饲料。实验设3个蛋白水平(35%、40%和45%),每个蛋白水平下设4个脂肪水平(4%、7%、10%和13%),共12种饲料,饲料可利用能变化范围为12.4~17.8 kJ/g,蛋白能量比变化范围为21.9~32.0 mg/kJ。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族缸放养12只牛蛙[初始平均体质量为(91.5±1.1)g],每日饱食投喂2次,实验周期56 d。结果发现,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的存活率无显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琦辰  冯晓庆  张呈祥  唐亚新  潘栋梅  李枫  杨家新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后测定各相关指标。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时,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胃中的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32%组活性最大。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GO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理平  冒树泉  马国红  张延华  许鹏  
以鱼油为脂肪源,分别配制脂肪水平为3.7%、6.8%、9.6%、13.1%、15.6%的5种实验饲料,对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13±0.03)g的许氏平鲉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许氏平鲉形体指数、脂肪沉积、血液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体指数、脏体指数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P0.05);许氏平鲉鱼体脂肪沉积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P<0.05),15.6%全鱼、肌肉、肝脏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7%、6.8%组(P<0.05)。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许氏平鲉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阳洋  于海波  武文一  钟明智  邢君霞  周继术  吉红  薛敏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鱼油与豆油等比例混合作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分别为3.01%、5.12%、7.14%、9.35%和11.64%的5种等氮膨化实验饲料,将270尾匙吻鲟[初始体质量(81.38±0.14) g]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在室外养殖系统微流水养殖56 d。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实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及肥满度(CF)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确定,当SG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7.88%;当PE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47%;(2)实验鱼肌肉、肝脏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上升,11.64%组显著高于3.01%、5.12%和7.14%组,全鱼及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3.0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7.14%、9.35%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实验鱼肌肉和肝脏主要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比例升高,n-3/n-6降低,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中,组间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n-3 PUFA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4)7.14%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9.35%组,肝脏淀粉酶活性在脂肪水平7.14%以上组趋于稳定,肝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5)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B)浓度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11.64%组显著高于3.01%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未受到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6)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回归分析得出当SOD活性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69%;但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肝脏SOD活性11.64%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GSHPx活性9.35%组显著高于3.01%、5.12%、7.14%组,与11.64%组没有显著性差异,GSH、MDA含量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饲喂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率、鱼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健康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本实验条件下,匙吻鲟适宜脂肪水平为7.88%~9.69%。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朱卫  王妤  刘鉴毅  宋超  赵峰  张涛  杨刚  
以鱼粉作为蛋白源(40%),鱼油和豆油(1∶1)为脂肪源,配制了脂肪水平分别为4.16%(L1)、7.42%(L2)、10.68%(L3)、14.20%(L4)、16.56%(L5)、19.62%(L6)6种等氮饲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28.09±0.60)g进行了8周的实验,探讨了饲料脂肪水平对点篮子鱼消化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活性在饲料脂肪水平为L4时最高,显著高于脂肪水平为L1、L5、L6的酶活性(P0.05);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活性在脂肪水平L2和L3时最高;肠道和肝脏蛋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惠芳  夏中生  林岗  李秀珍  徐开望  张世举  
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配制9种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31%、37%和43%)和脂肪水平(3.5%、5.5%、7.5%)对平均体重为5.49 g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实验选取赤眼鳟鱼种81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2个重复,饲养期6周。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饲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7%、脂肪水平为3.5%时赤眼鳟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随着特定生长率的升高,赤眼鳟的肥满度和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升高;赤眼鳟肌肉和肝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代勤  严安生  陈芳  阮国良  方长琰  
进行了黄鳝喜食的天然动物性饵料蚯蚓、鲢肌肉和配合饲料对黄鳝消化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黄鳝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均以摄食蚯蚓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而以摄食配合饲料的蛋白酶活性增加最小;(2)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则以摄食鲢肌肉组的增加幅度最大,以摄食蚯蚓组次之,摄取配合饲料组的增加幅度最小;(3)淀粉酶的活性以摄取配合饲料的黄鳝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增加幅度最小的为摄取蚯蚓组个体;(4)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以摄取鲢肌肉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蚯蚓的,摄食配合饲料组增加幅度最小。这表明不同饲料对黄鳝消化器官消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这可能与不同饲料的营养组成、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民  杨文平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