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0)
- 2023(6857)
- 2022(5692)
- 2021(5051)
- 2020(4242)
- 2019(9403)
- 2018(8915)
- 2017(16471)
- 2016(9204)
- 2015(9828)
- 2014(9355)
- 2013(9110)
- 2012(8508)
- 2011(7684)
- 2010(7410)
- 2009(6758)
- 2008(6555)
- 2007(5629)
- 2006(4962)
- 2005(4265)
- 学科
- 济(33068)
- 经济(33020)
- 管理(24610)
- 业(24086)
- 企(18729)
- 企业(18729)
- 方法(16130)
- 数学(14502)
- 数学方法(14345)
- 学(10835)
- 农(9834)
- 财(9263)
- 中国(8474)
- 贸(8132)
- 贸易(8131)
- 易(7945)
- 业经(7434)
- 农业(6851)
- 制(6016)
- 技术(5837)
- 环境(5760)
- 务(5576)
- 财务(5572)
- 财务管理(5559)
- 企业财务(5300)
- 地方(5152)
- 银(4895)
- 银行(4842)
- 融(4802)
- 金融(4801)
- 机构
- 大学(133711)
- 学院(131559)
- 研究(52142)
- 济(50617)
- 经济(49707)
- 管理(46602)
- 理学(41480)
- 理学院(40952)
- 管理学(39920)
- 管理学院(39730)
- 农(39131)
- 科学(38363)
- 中国(36804)
- 农业(31838)
- 业大(30341)
- 所(29573)
- 京(28770)
- 研究所(27806)
- 中心(22305)
- 农业大学(21177)
- 财(20920)
- 江(19452)
- 院(19309)
- 省(18456)
- 室(18310)
- 北京(17478)
- 财经(17245)
- 科学院(17102)
- 实验(17094)
- 业(17030)
- 基金
- 项目(100407)
- 科学(76970)
- 基金(74074)
- 家(71295)
- 国家(70753)
- 研究(60072)
- 科学基金(57711)
- 自然(42379)
- 自然科(41420)
- 自然科学(41403)
- 自然科学基金(40701)
- 基金项目(39482)
- 省(39343)
- 社会(38230)
- 社会科(36248)
- 社会科学(36236)
- 划(34669)
- 资助(30062)
- 教育(26632)
- 计划(23669)
- 重点(23630)
- 科技(21964)
- 创(21101)
- 发(21077)
- 部(20954)
- 科研(20932)
- 编号(20452)
- 业(19889)
- 创新(19864)
- 专项(18118)
共检索到18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永旭 王武 吴嘉敏 黄显清
以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 )为实验动物并设计不同脂肪源饵料 ,分别为 :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ce(对照组 ) ,微绿球藻Nannochlorpsisoculata (A) ,5 %大豆磷脂 + 5 %鱼油 + 90 %面包酵母 (B) ,10 %鱼油 + 90 %面包酵母 (C)。结果表明 :(1)接受不同脂肪源的轮虫的脂肪酸组成显著不同 ,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UFA ,2 0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饵料中HUFA含量对轮虫体内相应脂肪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投喂饵料C的轮虫具有高含量的n - 3HUFA(2 6 .7% ...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饵料脂肪源 脂肪酸组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彦强 黄旭雄 李伟微 施兆鸿 华雪铭 杨志刚
以小新月菱形藻强化效果为对照,研究了3种油脂型强化剂(墨鱼油、精制鱼油、混合鱼油)在不同剂量(0.25 g/L、0.35 g/L和0.45 g/L)下强化12 h后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组成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不同强化剂和强化剂量下褶皱臂尾轮虫的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用小新月菱形藻强化轮虫的成活率最高(96.82%),随着油脂型强化剂剂量的增大,轮虫的成活率显著下降。当强化剂量为0.45 g/L时,墨鱼油型强化剂强化过程中轮虫的成活率仅为72.54%。不同强化剂强化后轮虫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差异,强化前轮虫的EPA、ARA和DHA的量分别为2.56%、0.95%和7.73%,PUFA含量仅为16.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建学 林听听 黄艳青 高露姣 夏连军 周凯 龚洋洋
以活性干酵母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对照,并以南极大磷虾粉对轮虫进行强化,设定轮虫培养液中南极大磷虾粉质量浓度分别为30、50和70 mg/L。分别测定强化12 h和18 h时轮虫的密度、带卵率以及强化后6 h、12 h、18 h轮虫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12 h和18 h时,50 mg/L组的轮虫密度急剧升高,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依次表现为50 mg/L组>30 mg/L组>对照组>70 mg/L组。带卵率方面:第12小时和18小时带卵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0 mg/L组、30 mg/L组、70 mg/L组、对照组(P<0.05)。脂肪酸方面:6...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贺诗水 于志勇 南天佐
2003年4~5月利用低盐度(12)河口水在上海崇明进行了轮虫土池培育实验,并对其脂肪酸营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经过33d培养,结果表明,(1)只要管理得当,低盐度、自然水温(平均水温为18.2℃)条件,土池培育轮虫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供应,采收时间、每日采收量和亩总产量分别达到28~29d、9.2kg/667m2·d和259kg/667m2,最高密度可达45个/ml;(2)敌害生物和饵料条件是土池培育轮虫持续稳产的关键因素;(3)土池培育轮虫EPA、DHA、AA等HUFA含量高于酵母和微绿球藻培育的轮虫,因此土池培育轮虫的营养价值好,适用于海水苗种培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苗淑彦 麦康森 张文兵 徐玮 刘付志国 艾庆辉
以皱纹盘鲍幼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平均壳长:13.90±0.01mm;平均体重:482.2±2.2mg)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112d的摄食生长实验,以海带为对照,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含量(0.06、1.44、2.86、5.88、14.27、35.71mg/kg饲料)对皱纹盘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叶酸缺乏可显著降低皱纹盘鲍C20∶4n-6和C20∶5n-3的含量(P<0.05),却显著提高C18∶3n-3和C22∶6n-3的含量(P<0.05);(2)海带与实验基础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海带中的C14∶1、C16∶0、C...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叶酸 营养 脂肪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旭干 滕炜鸣 唐伯平 成永旭 于智勇 周波 杨筱珍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
关键词:
瘤背石磺 成体 脂类 脂肪酸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微藻细胞中脂类的数量及质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 ,改变培养条件及在不同的时期收获对微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有着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培养基成分、光强、温度、通气量和生长期 5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希望能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微藻 培养条件 生长期 脂类 脂肪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裴怀全 董晓庆 朱成成 刘洪健 董婧 陈玉珂 张东鸣
研究了提取溶剂、次数以及溶剂的配比对轮虫脂肪提取的影响。分别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1、1:1、1:2,苯石油醚体积比2:1、1:1、1:2,丙酮石油醚1:4、3:7、2:3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冻干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样品脂肪,测定脂肪含量与皂化值,筛选得出3种提取溶剂的最佳配比;比较提取次数为1~3次间脂肪含量的差异,得出最佳提取次数;将3种最佳配比与索氏提取法(国标)提取样品脂肪进行比较,测定脂肪含量与皂化值。结果显示,在冻干轮虫脂肪提取中,提取次数对样品脂肪含量没产生显著影响(P>0.05);3种溶剂的最佳配比分别为氯仿甲醇2:1、苯石油醚1:2、丙酮石油...
关键词:
轮虫 溶剂 配比 脂肪含量 皂化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利民 常建波 张秀珍 宋丽辉 孙玉增 李烟芬 王际英 于光溥 宫向红 肖险崎
通过甲酯型、乙酯型、脂肪酸型和甘油酯型化学型式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强化饵料对轮虫的营养强化试验,观察了营养强化过程中轮虫生理生态变化,测定了轮虫体内EPA、DHA的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哪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营养强化效果均好于微绿球藻强化对照组,轮虫中EPA、DHA含量明显提高,并在强化12h达到最高峰。特别是DHA的转化吸收率,几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存在显著差异。假定甘油酯型营养强化饵料DHA的生物利用度为100,根据测定结果推算,甲酯型为54,乙酯型为78,脂肪酸型为129。由此可见,首次采用的脂肪酸型营养强化饵料效果最好,甘油酯型次之,单酯型较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建波 范彩云 张微 张子军 贾志海 朱晓萍
为改善和提高绵羊肉的品质,研究不同铜源和水平对肥育绵羊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只体重相近((23.8±1.6)kg)、3月龄左右的杜泊×蒙古羊杂交一代羯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1)基础日粮(不加铜);2)基础日粮+10mg/kg(DM)赖氨酸铜;3)基础日粮+20mg/kg(DM)赖氨酸铜;4)基础日粮+10mg/kg(DM)碱式氯化铜;5)基础日粮+20mg/kg(DM)碱式氯化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铜显著降低了肥育绵羊背膘厚和肾脂率(P0.05);日粮中添加铜对肥育绵羊肉品质没有影响(P...
关键词:
绵羊 铜 胴体性状 肉品质 脂肪酸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媛媛 刘波 戈贤平 刘文斌 谢骏 高启平 顾夕章
试验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日粮中添加5.4%鱼油、5.4%豆油、5.4%菜籽油、5.4%亚麻油为脂肪源,选择健康、规格、体质量基本一致的异育银鲫336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在可控温循环流水圆形蓄养槽内进行为期64 d的投喂试验,探讨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油组及菜籽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肥满度显著低于鱼油组及亚麻油组,各试验组末均体质量、饲料系数、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及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饲料脂肪源对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并且鱼...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脂肪源 生长 机体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S.M.Renaud d.L.PaRRy K.C.Woo
作为虾、蟹、贝幼体以及海水仔鱼的生物饵料,新月菱形藻和铲状菱形藻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20∶5(n-3),杷夫藻提供的主要是22∶6(n-3),在本试验条件下既能使微藻快速生长,又能合成较多脂肪以及(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新月菱形藻为20℃、铲状菱形藻为15℃、杷夫藻为20℃。
关键词:
微藻,生长,总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兹苓 包宏 郭会玲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从生物膜膜脂的组成和配比的角度来探讨抗寒机理已有很多的报告,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研究还不很多。以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支持了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但各种植物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一些相反的结论。为了比较杨树耐寒品种和不耐寒品种在化学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别,本研究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耐寒欧美杨(45杨)和不耐寒美洲黑杨(69杨)的膜脂总脂肪酸、磷脂组分的配比和总磷脂含量,为判别杨树无性系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