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6)
- 2023(5359)
- 2022(4458)
- 2021(3990)
- 2020(3291)
- 2019(7128)
- 2018(6700)
- 2017(12351)
- 2016(6966)
- 2015(7197)
- 2014(6824)
- 2013(6565)
- 2012(5946)
- 2011(5276)
- 2010(4971)
- 2009(4456)
- 2008(4330)
- 2007(3584)
- 2006(3012)
- 2005(2396)
- 学科
- 济(23443)
- 经济(23413)
- 业(18671)
- 管理(18590)
- 企(14254)
- 企业(14254)
- 方法(11960)
- 数学(10961)
- 数学方法(10873)
- 学(7547)
- 农(7353)
- 财(6820)
- 贸(6441)
- 贸易(6441)
- 易(6302)
- 中国(5835)
- 业经(5509)
- 农业(5231)
- 技术(4713)
- 环境(4518)
- 务(4354)
- 财务(4353)
- 财务管理(4348)
- 企业财务(4153)
- 制(3889)
- 产业(3789)
- 划(3631)
- 地方(3508)
- 银(3430)
- 出(3424)
- 机构
- 大学(97835)
- 学院(97170)
- 济(36971)
- 研究(36903)
- 经济(36403)
- 管理(35461)
- 理学(32109)
- 理学院(31717)
- 管理学(31052)
- 管理学院(30914)
- 农(29902)
- 科学(28158)
- 中国(25317)
- 农业(24277)
- 业大(24123)
- 所(20972)
- 京(20213)
- 研究所(20059)
- 农业大学(16590)
- 中心(15740)
- 财(14477)
- 院(14124)
- 室(13821)
- 江(13706)
- 省(13646)
- 实验(13395)
- 实验室(12775)
- 业(12602)
- 财经(12513)
- 重点(12148)
- 基金
- 项目(78437)
- 科学(59716)
- 基金(57680)
- 家(56136)
- 国家(55692)
- 研究(45943)
- 科学基金(45147)
- 自然(33068)
- 自然科(32332)
- 自然科学(32317)
- 自然科学基金(31781)
- 基金项目(31459)
- 省(31148)
- 社会(29928)
- 社会科(28446)
- 社会科学(28437)
- 划(27279)
- 资助(22588)
- 教育(20059)
- 计划(18953)
- 重点(18333)
- 科技(17946)
- 创(16712)
- 科研(16579)
- 发(16402)
- 部(16121)
- 业(16045)
- 创新(15722)
- 编号(15250)
- 农(14719)
共检索到125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纪元 高传璧 郑芳楫 任华东
黑荆树苗期生产迅速,主根发达但侧根和须根较少。在雨水较少的季节造林,裸根苗不易成活。目前,大面积造林仍以聚乙烯容器苗为主。这种容器苗的主根往往穿破薄膜袋底,起苗时容易被拉断且根土松散分离。这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近年有报道,采用不同规格的纸容器已培育出珍稀乡土树种——桉树和相思属树种壮苗并用于造林。另外,
关键词:
黑荆树 容器育苗 生长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帆航 顾伊阳 李泽 谭晓风 李文
为了筛选出适宜油桐幼苗生长的育苗容器规格,为油桐盆栽试验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油桐育苗、造林速度及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取1年生油桐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对油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容器规格的降低,油桐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绿素a含量(Chl a)、叶绿素b含量(Chl b)、叶绿素总量(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逐步下降,差异显著(P 0.05)。研究表明,大规格容器利于油桐幼苗的生长,在油桐栽培试验中,可选择规格Ⅰ及以上规格的容器,但在容器育苗中,选择规格Ⅱ的容器,既能保证苗木质量,还有利于控制育苗成本。
关键词:
油桐 不同规格容器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慧 杨会肖 徐放 廖焕琴 张卫华 徐斌 朱报著 王裕霞 陈新宇 潘文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容器规格和容器类型条件下10个月生红锥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状况,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容器类型,为红锥幼苗成功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10种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包括无纺布袋和塑料2种容器材质,容积大小从0.2至3.0 L的10种容器规格,培育1年生红锥苗,10个月后测定红锥苗期的苗高、地径、根、主干、叶、侧枝鲜质量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总根长,根平均直径,不同直径范围的根系总长等根系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探明不同育苗容器下红锥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差异,并应用相关分析揭示红锥苗期生长与根系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育苗容器2、3、6的苗高、地径、主干鲜质量、根鲜质量、叶鲜质量、叶生物量、主干生物量、根生物量、SPAD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容器(P
关键词:
红锥 生长性状 根系发育 根系形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闫文德 郑威 朱凡 梁小翠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用0、2、10、50g/kg柴油与土壤的混合比例来模拟4种PAHs污染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PAHs污染浓度处理对栾树幼苗的光合特性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对栾树幼苗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对地径的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对植株的高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而对地径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PAHs污染改变了植株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午休规律,使植株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关键词:
PAHs污染 栾树 光合特性 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琳 曾杰 贾宏炎 蒙彩兰 黎明
【目的】通过对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1,2年生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对比分析,为2种年龄红锥苗木培育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亦为其造林适宜苗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容器规格和11种基质配方分别培育1,2年生红锥苗,测定红锥苗期的生长动态,并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早期生长表现。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探明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红锥幼苗生长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红锥苗期生长与造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显著影响1,2年生红锥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
关键词:
红锥 苗龄 苗木质量 生长动态 造林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路 陈永忠 张党权 陈隆升 彭邵锋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四种不同供磷形态的磷源(K-P、Al-P、Ca-P、Fe-P)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P、Al-P和Ca-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油茶幼苗的根系生长受磷源影响也较为显著,K-P、Ca-P和Al-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主根生长,减小了侧根数和根冠比;不同磷源处理都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磷含量,与对照相比,K-P、Ca-P、Al-P和Fe-P处理的叶片中磷增加量分别为99.00%、90.90%、84.16%和48.51%。结论:4种磷源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大小为K-P>Ca-P>Al-P>Fe-P。
关键词:
磷源 油茶幼苗 生长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利用发根农杆菌A_4、9402菌株接种黑荆树切根幼苗,在MS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生根率达96%~98%,平均每株苗生根17~19条,且促进幼苗高生长。冠瘿碱检测证明新生根是Ri T-DNA转化根。Ri T-DNA转化细胞生根效应与植物激素有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旭 赵瑞 陈俊琴 艾冬冬
为选择适宜的保水剂的添加量对育亩块成型效果及对幼苗质量的影响。以碧龙一号黄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对育苗块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添加与育苗块的成型效果、湿容重、通气空隙度呈负相关。黄瓜育苗试验表明: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黄瓜幼苗的G值,根冠比都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原因是保水剂含量过多会影响基质通气,对出苗和生长不利。草炭与保水剂体积比为200∶2的处理不但具有较好的育苗块成型效果,且能够保证幼苗质量。
关键词:
黄瓜 育苗块 保水剂 幼苗质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剑荣 黄飞来 陆锦星
桉树采用营养土容器育苗,能缩短苗期管理时间,减少苗期地下病虫危害,自播种后60~70d即可造林,并能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按树 容器育苗 苗木成本 造林成活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桑树 光质 红光 蓝光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成霞 孙燕 蔡灿 王香港 吴红
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为试验材料,选用田园土、泥炭土、珍珠岩和黄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黑果腺肋花楸成苗率以及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出苗率、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高径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筛选出适合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为田园土(40%)+泥炭土(30%)+黄沙(30%)、田园土(40%)+珍珠岩(30%)+黄沙(30%)、田园土(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基质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朝黎 白晓刚 李湘阳 曾炳山 胡冰
[目的]研究不同供硼量培养条件下,黑木相思生长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揭示黑木相思对硼胁迫环境的响应模式。[方法]以1月龄黑木相思无性系SR17幼苗为材料,利用含0、0.1、1、2 mmol·L~(-1)硼酸的营养液培养2个月后,测定黑木相思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营养元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基于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指标对黑木相思响应不同供硼量的贡献率,比较黑木相思幼苗对不同供硼量的适应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0、1和2 mmol·L~(-1)供硼量抑制了黑木相思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增加,降低了地上部分叶绿素的含量,引起叶片失绿、黄化甚至脱落的表型。0 mmol·L~(-1)供硼量使黑木相思的主根和侧根呈白色且增粗,1、2 mmol·L~(-1)供硼量使根系褐化。0、1、2 mmol·L~(-1)供硼量降低了黑木相思体内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引起了氧化反应;增加了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引起体内脂质氧化水平升高和渗透胁迫;增加了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引发了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H_2O_2)的积累与清除以及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黑木相思体内硼元素含量增加,磷和钾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而钙元素含量在0.1 mmol·L~(-1)供硼量下最高。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钾元素含量、叶片数增长量、株高增长量、LOX活性、AsA含量、钙元素含量、硼元素含量、POD活性、Pro含量、SOD活性、根长增长量、蛋白浓度、PAL活性及叶绿素b含量14个指标可作为黑木相思生长发育响应硼胁迫的主要指标。[结论]黑木相思幼苗在0.1mmol·L~(-1)供硼量下生长势较好,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供硼量条件下差异显著,黑木相思通过调控植株表型、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响应硼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耀华 张思琪 李春玉 黄楚轩 王雨菱 钟成虎 李叶云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茶树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获取最优的底肥配比和叶面肥组合,为茶树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在2022-05-01至2022-12-15,以1年生龙井43容器大苗为试验对象,设置3个底肥处理,其中对照(CK)为复合肥(m(N)∶m(P_2O_5)∶m(K_2O)=20∶20∶20)滴灌处理,SRF1(m(N)∶m(P_2O_5)∶m(K_2O)=15∶15∶15)和SRF2(m(N)∶m(P_2O_5)∶m(K_2O)=15∶10∶15)为缓释肥拌入轻基质,同时配合喷施5 g/L的尿素处理;设置4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其中WT为清水对照,LF1为5 g/L的尿素,LF2为5 g/L的尿素+1.25 g/L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LF3为5 g/L的尿素+1.25 g/L的氨基酸肥混合液,叶面肥处理组均采用复合肥(5 g/L)与腐植酸水溶肥(0.11 mL/L)进行滴灌。测定茶苗2轮新梢物候期、新梢形态指标(新梢展叶数、新梢长度、新梢最大节间长和叶面积)、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2轮新梢结束后检测茶苗分枝指标(分枝总数、短枝数、长枝数、一级侧枝数和一级侧枝粗度)、生长量(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高径比和根冠比)以及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析不同底肥和叶面肥处理对茶树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组相比,缓释肥处理组茶苗新梢物候期提前了2~6 d,SRF2组展叶时间较SRF1组更早;缓释肥处理组2轮茶苗的新梢展叶数、新梢长度、新梢最大节间长及第1轮新梢叶面积与CK组均无显著差异,但第2轮茶苗新梢叶面积在SR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第1轮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增加,但第2轮仅在SR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的长枝数、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仅SRF2组显著增加,缓释肥处理组茶苗的分枝总数、短枝数、一级侧枝数、一级侧枝粗度、高径比和根冠比较CK组无显著差异;缓释肥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CK均显著增加,但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降低。与WT组相比,喷施叶面肥后茶苗的新梢物候期提前2~4 d,LF2和LF3组展叶时间较LF1组更早;LF2组2轮茶苗的新梢长度、新梢叶面积及第1轮新梢展叶数、新梢最大节间长均较WT显著增加;LF1和LF2组茶苗第1轮新梢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增加,但第2轮仅在LF2组有显著增加;茶苗的分枝总数、短枝数、长枝数均显著提高,但3个叶面肥处理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叶面肥处理组茶苗的一级侧枝数、地下干质量、高径比和根冠比与WT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一级侧枝粗度和地上干质量仅在LF2组有显著提高。LF2和LF3组茶苗的苗高和地径显著提高,且均以LF2组效果最好。叶面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降低。【结论】适宜配比的底肥和叶面肥均能够提前茶苗新梢物候期,促进茶苗生长,施用NPK比例为15∶10∶15的缓释肥及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的效果均最好。
关键词:
茶树栽培 配方施肥 龙井43 容器大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李云郑 馨仁 黄仲琪
对红树植物海桑采种期、播种与育苗技术,幼苗生长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东寨港海桑采种期以第一次果成熟的7~8月份为最佳;用本土(海泥)和客土(营养土)均可作床播种,但移植时后者比前者苗高提高26.8%;容器育苗基质以配制营养土为最佳,培育的苗木粗壮,出圃时苗木合格率高达98.4%,海泥其次,红壤土最差;苗高与地径年生长过程具较明显的后期生长,变化规律可用Y(t)=1/(a+be-t)曲线方程表达;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揭示出影响幼苗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海水盐度和降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