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2)
2023(10887)
2022(9287)
2021(8463)
2020(6859)
2019(15625)
2018(15260)
2017(28656)
2016(16124)
2015(17955)
2014(18080)
2013(17880)
2012(17641)
2011(16256)
2010(16573)
2009(15288)
2008(15326)
2007(14113)
2006(12673)
2005(11832)
作者
(52753)
(43969)
(43874)
(41566)
(28217)
(21517)
(19864)
(17177)
(17006)
(15987)
(15249)
(14810)
(14589)
(14382)
(14367)
(13618)
(13211)
(13195)
(12959)
(12635)
(11365)
(11266)
(11020)
(10161)
(10125)
(10096)
(10036)
(9753)
(9369)
(9046)
学科
(72268)
经济(72183)
管理(41075)
(40586)
(31563)
企业(31563)
方法(25710)
中国(22720)
地方(21547)
数学(21448)
数学方法(21125)
(19865)
(19172)
业经(16415)
(14511)
农业(13655)
(13602)
(12980)
金融(12980)
(12923)
银行(12866)
地方经济(12697)
(12525)
(12134)
贸易(12120)
(11677)
(11654)
理论(11208)
技术(10871)
(10356)
机构
大学(238015)
学院(237973)
研究(94665)
(92231)
经济(90120)
管理(79734)
中国(70562)
理学(66949)
理学院(66006)
管理学(64450)
管理学院(64042)
科学(62946)
(53405)
(53358)
(52152)
研究所(47419)
(43031)
农业(42340)
中心(41631)
业大(40394)
(39051)
北京(34345)
(33971)
(33687)
师范(33123)
财经(33037)
(32773)
(31378)
(29969)
科学院(29457)
基金
项目(154499)
科学(118809)
基金(109089)
研究(105498)
(100005)
国家(99126)
科学基金(81126)
社会(64703)
(62243)
社会科(61094)
社会科学(61078)
基金项目(56371)
自然(54559)
(53421)
自然科(53337)
自然科学(53318)
自然科学基金(52371)
教育(48476)
资助(46250)
编号(40453)
(38980)
重点(36553)
成果(34536)
(32689)
计划(31613)
(31570)
课题(31241)
发展(29819)
科研(29811)
创新(29677)
期刊
(113441)
经济(113441)
研究(73617)
中国(58167)
(50707)
学报(50473)
科学(42906)
大学(36335)
农业(34376)
学学(34363)
管理(33634)
(32244)
教育(31076)
(24986)
金融(24986)
技术(20277)
业经(18714)
(18709)
经济研究(18289)
财经(17076)
(14878)
问题(14548)
业大(13675)
(13392)
科技(12357)
(11725)
世界(11441)
农业大学(11391)
技术经济(11389)
图书(11316)
共检索到38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朔  于红  李琪  
为探讨不同育性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主要供能物质的利用和变化差异,利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对不同育性三倍体长牡蛎及二倍体长牡蛎性腺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增殖期,二倍体和三倍体长牡蛎性腺结缔组织中均含有大量糖原和脂质。随着性腺发育,二倍体和可育型三倍体(3nα型)长牡蛎性腺结缔组织中糖原含量明显下降,到成熟期几乎检测不到糖原,说明性腺结缔组织中的糖原为配子发生提供能量。脂质主要存在于性腺结缔组织和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说明脂质是卵细胞发育的重要组成物质。雌性二倍体和3nα型长牡蛎性腺结缔组织中的脂类含量随着性腺发育并未发生明显下降,推测糖原可能转化为脂质以满足性腺发育的物质需求。脂质在二倍体雄性长牡蛎的性腺发育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减少,说明脂类在雄性性腺发育中的主要功能可能是供能而不是结构组成。糖原和脂类作为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供能和组成物质,在不育型三倍体(3nβ型)长牡蛎性腺发育过程中含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与3nβ型配子发生受阻密切相关。推测3nβ型长牡蛎由于配子发育受阻,性腺发育初期积累的糖原和脂质并未分配至生殖细胞,而留在结缔组织中,从而使其在繁殖季节仍然能够保持快速生长。研究结果为牡蛎生殖发育调控机制及育性控制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鸿  胡正海  
利用薄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油松茎皮层树脂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内树脂滴和淀粉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树脂道原始细胞阶段,树脂滴稀少,淀粉粒2—5个;树脂道形成期间,树脂滴数量逐渐增加,体积增大,淀粉粒也呈递增趋势,两者都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树脂道成熟阶段,上皮细胞内树脂滴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靠近腔道一侧的细胞质中,淀粉粒数量变化不大,而体积明显减小,通常分布于远离腔道一侧的细胞质中。在树脂道发育过程中,鞘细胞中树脂滴和淀粉粒变化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运峰  张淑红  武秋颖  范永山  
【目的】通过研究STK1与附着胞发育的关系,明确附着胞发育过程中STK1对糖原和脂肪合成的调控作用,为阐明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附着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玻璃平板为疏水基质表面,通过"插片分离菌丝"法使菌丝附着于载玻平板表面,然后将附着有菌丝的玻璃平板置于保湿培养皿中22℃、14 h光照和10 h黑暗交替培养,诱导野生型菌株(WT)和STK1基因敲除突变体(ΔSTK1)的菌丝形成附着胞,每隔12 h显微观测附着胞的形态和发育过程;分别将附着有未经诱导的WT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可蓥  张子平  廖佳倩  邹志华  王艺磊  
为了解Sox14基因在拟穴青蟹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实验从青蟹性腺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全长为2558 bp的Sp-Sox14 c DNA序列,该序列编码一个包含427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一个HMG-box。进化树分析表明,Sp-Sox14与其他节肢动物的Sox14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p-Sox14在成蟹雌雄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卵巢和雄蟹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Sox14在复眼色素形成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在性腺不同发育阶段,S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良  徐汉卿  王庆亚  黄清渊  
梅花药的壁层分化过程为基本型。成熟的药室内壁有较明显的纤维状加厚。腺质绒毡层的细胞内富含内质网等细胞器。在小孢子发育早期,绒毡层细胞的内切面出现乌氏体。乌氏体似有移向花粉粒的趋势。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呈四面体排列。2-细胞型花粉。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以及绒毡层细胞内均含丰富的蛋白质,但缺乏淀粉粒;药室内壁和中层细胞内则含有大量淀粉粒,而蛋白质的含量却很少。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芽鳞片、萼片和花瓣中的淀粉粒相应依次减少。蛋白质和淀粉粒的分布和含量与细胞的分裂活动以及物质合成等生理活动状态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於锋  罗帮  陈雪芬  李琼珍  王嫣  
为探究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繁殖特性以及春季死亡原因,采用肉眼观察、活体镜检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茅尾海沙井的香港巨牡蛎苗种吊养于大风江黄场的1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并建立了快速判断香港巨牡蛎性腺发育程度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吊养在茅尾海沙井、大风江入海口内的黄场和入海口外的鑫丰场的2龄牡蛎性腺发育的启动和发展过程。结果显示,广西茅尾海的香港巨牡蛎每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1–3月)、分化期(4月)、成熟排放期(5–10月)及休止期(11–12月)4个阶段;1龄和2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大风江入海口外的牡蛎的性腺发育较入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为评估不同激素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的效果并探究促性腺激素在花鳗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后花鳗鲡性体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雌鱼脑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基因Gt Hα(促性腺激素亚基),LHβ(促黄体生成素亚基)及FSHβ(卵泡刺激素亚基)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鲤脑垂体萃取液(CPE)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组合能够有效促使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GSI平均达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独注射雄烯二酮(ADSD)和注射ADSD、CPE、h CG混合制剂诱导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传敏  孔令锋  于瑞海  李琪  
为了评估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壳金选育群体的繁殖周期及营养价值,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刘公岛海区长牡蛎第三代壳金选育群体的性腺发育、营养成分(总蛋白、总脂肪、糖原)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与普通养殖群体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牡蛎壳金选育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性腺同步发育;配子发生开始于2月,全年只有1个产卵季节(6―8月),7月为两性配子排放高峰期。配子成熟及排放期间,水温处于较高水平,食物充足,可为性腺发育提供能量,也有利于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思玮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研究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长和糖原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对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Cg-GPH)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来自5个家系322个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性状(包括壳高、壳长、壳宽、总体质量以及软体部质量)和糖原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1 940 bp的长牡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中共检测到82个SNPs位点,其中63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1个SNPs位点位于5′-UTR区,18个SNPs位点位于3′-UTR区,编码区SNPs平均密度为1/25 bp;5个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P<0.05),未检测到与糖原含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威  胡青  高宇  汤蓉  迟巍  李大鹏  
以购自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批发市场的360尾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样本,测定了雌性、间性及雄性个体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结果显示:血清T3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维持在同一水平,T4与T3的变化趋势一致;黄鳝从雌性过渡到间性时血清T显著下降,从间性过渡到雄性时则显著上升,而E2仅在黄鳝由间性过渡到雄性时才出现显著下降;雌性与间性黄鳝血清皮质醇处于同一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血糖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也维持在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血清E2与T水平分别与黄鳝卵巢及精巢的发育保持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张饮江  郑东勇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观察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下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较短的尾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韩强  吴蒙蒙  考红娟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胚胎和早期幼虫中的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进行定位研究,以探讨贝类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中的免疫防御机制。组织化学显示,NSE和POD均广泛存在于长牡蛎的胚胎和幼虫中,自卵细胞开始就已存在。NSE和POD在各个发育时期分布和含量不同,精子呈极弱的NSE和POD阳性;未受精的卵呈强阳性,但酶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均匀,核区颜色较浅;2至32细胞期细胞内酶的分布较均匀;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期以及担轮幼虫和早期面盘幼虫期不同细胞间酶的强弱有差异。在胚胎发育前期显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燕彬  韩坤煌  颜素芬  邹志华  张子平  王艺磊  
在实验室所构建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EST文库基础上筛选出泛素基因(Ubquitin,Sp-Ub)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雌蟹各组织及性腺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p-Ub基因全长55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其第1~76个氨基酸为高度保守的泛素结构域,第101~147的氨基酸残基为典型的核糖体蛋白S27a的保守区域;预测的泛素结构域二级结构由5个延伸链,1个α-螺旋及其连接的无规卷曲构成,Sp Ub三维结构由1个α-螺旋以及5个β片层。多重比对表明不同物种的泛素结构域和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  杨娇艳  高宇  郭威  李大鹏  
采用RT-PCR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性腺mRNA中克隆获得了WT1基因,根据其氨基酸序列有无KTS区将黄鳝WT1基因分为2种类型:WT1(-KTS)为1 236bp,WT1(+KTS)为1 245bp。与NCBI/GenBank上其他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与斜带石斑鱼的WT1a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3.2%和93.0%,并且它们均在羧基端具有相似性很高的锌指结构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黄鳝WT1基因与斜带石斑鱼WT1a聚类为一支。WT1基因在黄鳝性腺、肾、肠、脾和心脏组织中都有表达,且该基因在黄鳝雌性、间性和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在各时期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静   吴彪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徐万栋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魁蚶中的组织定位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7β-HSD1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实验在魁蚶卵巢的成熟卵细胞、滤泡壁和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精子以及其他组织的细胞中都检测到了17β-HSD14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qRT-PCR结果表明,17β-HSD14基因的表达随其性腺发育而产生变化,在形成期(Ⅰ期)到增殖期(Ⅱ期)的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成熟期(Ⅲ期)至耗尽期(Ⅴ期)呈下降趋势,且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综上,17β-HSD14基因与魁蚶的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对其性腺发育、功能维持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