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8)
2023(7478)
2022(6610)
2021(6022)
2020(5275)
2019(12510)
2018(12314)
2017(24561)
2016(13760)
2015(15311)
2014(15575)
2013(15763)
2012(15004)
2011(13741)
2010(13976)
2009(12982)
2008(13070)
2007(11821)
2006(10183)
2005(9128)
作者
(43732)
(36593)
(36449)
(34920)
(23032)
(17865)
(16655)
(14530)
(13727)
(12916)
(12547)
(12331)
(11679)
(11648)
(11641)
(11576)
(11523)
(10800)
(10655)
(10637)
(9378)
(9091)
(9061)
(8466)
(8325)
(8133)
(8125)
(8021)
(7407)
(7389)
学科
(61987)
经济(61939)
管理(33956)
(32666)
方法(28280)
数学(25526)
数学方法(25324)
(25050)
企业(25050)
中国(17169)
(16527)
(15892)
(14927)
地方(13716)
(11081)
业经(10346)
农业(10272)
(10027)
贸易(10025)
(9659)
土地(9588)
(8918)
财务(8904)
财务管理(8879)
环境(8737)
(8570)
企业财务(8433)
(8061)
银行(8018)
(7718)
机构
大学(205217)
学院(203179)
(81949)
经济(79961)
研究(74751)
管理(73866)
理学(63527)
理学院(62652)
管理学(61411)
管理学院(61032)
中国(54887)
科学(49992)
(44898)
(43471)
(40196)
研究所(37044)
(36710)
业大(35536)
农业(34895)
中心(34269)
(31663)
财经(29596)
北京(27958)
(27424)
师范(27075)
(27003)
(26853)
经济学(26112)
(24642)
(24060)
基金
项目(138281)
科学(107105)
基金(100099)
研究(93699)
(90341)
国家(89685)
科学基金(74390)
社会(58605)
社会科(55537)
社会科学(55514)
基金项目(53926)
(53875)
自然(50344)
自然科(49120)
自然科学(49102)
自然科学基金(48179)
(46896)
教育(42321)
资助(40954)
编号(36959)
重点(32332)
(30531)
(30502)
成果(29653)
计划(28122)
(27536)
科研(27290)
创新(26034)
课题(25988)
科技(25159)
期刊
(87719)
经济(87719)
研究(56984)
学报(38912)
中国(38427)
(38035)
科学(34867)
(28321)
大学(27148)
学学(25967)
农业(25102)
管理(22958)
(15388)
金融(15388)
技术(15283)
教育(15233)
财经(14587)
问题(14184)
(13987)
经济研究(13868)
业经(13824)
(12551)
资源(11718)
(10776)
技术经济(10098)
统计(9789)
业大(9447)
现代(9284)
科技(9280)
商业(9098)
共检索到29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杨庆媛  张鹏飞  张引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合理性,为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比较法,模型法。研究结果:(1)不同职能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占地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2)总体上,50%左右地级城市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的占地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要求,而绿地比例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一致性较低;(3)综合性城市用地结构合标程度高于其他职能城市;(4)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鲁春阳  高成全  杨庆媛  文枫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城市职能主因子得分,结合城市规划及发展实际,将地级以上规模城市分为区域综合性城市、第二产业城市、交通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地方中心城市5类。(2)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中等水平为主,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提升空间较大。(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城市人口等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职能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次序和影响程度异质性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军  宋吉涛  
本文研究了纽约市整体土地利用结构、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布局以及各行政分区用地结构与人均占有量四个方面的内容。发现纽约市与中国的高等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之间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其中在空间布局方面,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差异性更加明显,而商业用地等其他用地类型共性比较明显;不同分区之间与区域功能、人口密度、交通通达能力等要素有直接关系的住宅用地、开敞空间/娱乐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等用地类型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发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指标将发挥重大的作用,需要结合多指标深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鹏飞  冯淑怡  苏敏  许明军  
研究非期望产出条件下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DEA中改进的EBM模型,测度了2004—2015年中国五大类268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发现:①忽视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负效应,会引起对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估,而考虑非期望产出,能更加真实地测算出土地利用效率;各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按城市职能类型来测度土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②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条件下,各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值曲线相对陡峭且周期性变化较多,而在考虑非期望产出条件下,效率值曲线变化相对平缓且周期性变化较少。③综合型城市主要受产业结构、土地市场化程度和环境治理能力的影响,资源型城市主要受产业结构、对外依赖程度和政府规制的影响,工业型城市主要受产业结构、土地市场化程度和地区能源结构的影响,文娱型城市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的影响,地方型城市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规制的影响。鉴于此,在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应充分考虑土地的非期望产出和城市的异质性,制定出差异化的土地管理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源  刘硕  
根据对前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城市自生植被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城市植物区系的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关系。结论为: ①城市植物区系在优势科组成和生态特征方面与其所在地区自然植被明显不同, 并在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 ②人类活动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植物区系及其生态特征的作用明显;③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绿地管理对许多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刘斌,周全斌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分析了不同生态背景下的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的空间分布。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温度带、不同降雨带、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总体上我国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以下、降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从城市类型差异性视角下,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特征,可为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提供依据。论文针对全国238个地级市,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城市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法、信息熵分析法对比考察了资源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等四类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分别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值存在显著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而其它几种地类占比差异不大。(2)分地类来看,就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而言,指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资源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最大相差10个百分点;就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而言,指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最大相差2个百分点;就工业用地占建设用量总量的比例而言,指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主导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最大相差6个百分点。(3)从建设用地利用均衡程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据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考虑城市自身的类型属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江华  梅昀  陈银蓉  
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模型的支持下,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柳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变化的两方面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比较定量分析结果,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表现为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圈层由外向内土地利用多样性降低、土地利用功能集聚趋势加强、城市逐渐由工业导向型向居住、公共设施导向型转化等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刘琦  李雅楠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时空分异格局和动态变化,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发展规律,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管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指数模型,马尔科夫链。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总体呈平稳波动,省份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差异逐渐缩小,阶段性变化以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下降为主要特征;(2)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东、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在空间上整体表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化集中"的演变过程;(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4种状态中,优质均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刘存丽  
太湖流域土地总面积36 895km2,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部分区域,其中,江苏占53%,浙江占33%,上海占14%。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按下垫面可以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4种类型。采用2005年土地详查数据与上次防洪规划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耕地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下垫面,占土地总面积的36.6%,建设用地占土地占面积的23%,与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水域面积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14.5%。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面积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在太湖流域江苏部分,两省一市建设用地均有30%左右的增长幅度,土地围垦得到有效控制,水域面积略有下降。人口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凯  赵强军  
土地利用协调性分析是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子系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根据协同发展理论,构建了衡量土地利用协调性的评价方法,利用西安市2002~2009年间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子系统的数据资料,对西安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在2006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土地利用效益和协调度逐年提高,到2009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有序度为0.692,土地系统协调度为0.035,土地利用处于较高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亚荣,赵晓丽,张增祥,王长有,刘斌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分析华北地区十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华北地区耕地增加,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林草地减少,尤其是草地的减少集中于内蒙古,表现为耕地大量占用草地;城镇增加迅速,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占用耕地,以农村居民点发展快;华北土地利用转换以耕地变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为主。按土地利用变化分区,华北处于两个区:黄淮海耕地-城镇转换区,主要表现在河北旱地变为农村居民点,河南、北京、天津旱地变城镇。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耕地转换区,集中在内蒙古草地变耕地。从两个时间段看,华北土地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耕地增加速度明显大于华北土地利用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华北土地利用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城乡、居民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幅度比华北土地利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伟  郝晋珉  
研究目的:引入资源—资产—政府管理理念,系统分析中国土地利用过程。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土地的资源管理是土地利用的基础与保障,侧重于保护土地的基本功能;土地的资产管理由土地资源管理衍生、侧重于用市场经济手段研究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过程中引起的价值增值,重点研究土地收益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土地的政府管理是核心,建立在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寻求人地协调发展模式为目标,主要由政府对土地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分配进行全程管理。研究结论: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引入资源—资产—政府管理理念,能够对未来土地管理提供明确导向——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建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辉  
文章拟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熵理论,在历年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河北省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以揭示河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剖析,为促进河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及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