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6)
2023(12251)
2022(10662)
2021(10211)
2020(8654)
2019(20043)
2018(20218)
2017(38721)
2016(21500)
2015(24271)
2014(24355)
2013(23668)
2012(21299)
2011(19225)
2010(19405)
2009(17481)
2008(16996)
2007(14671)
2006(12659)
2005(10979)
作者
(62960)
(51903)
(51648)
(49351)
(33090)
(25094)
(23400)
(20720)
(19810)
(18596)
(17893)
(17542)
(16633)
(16518)
(16152)
(15994)
(15837)
(15462)
(14901)
(14849)
(13293)
(12757)
(12673)
(11856)
(11676)
(11645)
(11584)
(11459)
(10551)
(10272)
学科
(80351)
经济(80273)
管理(59506)
(54989)
(46726)
企业(46726)
方法(41009)
数学(35843)
数学方法(35142)
(21492)
(20590)
中国(19856)
(18092)
业经(17940)
理论(16869)
地方(15868)
环境(15447)
(14233)
农业(14223)
(13653)
(13150)
贸易(13142)
技术(12778)
(12766)
(12744)
(11938)
财务(11863)
财务管理(11838)
教育(11827)
(11638)
机构
学院(298111)
大学(297888)
管理(118917)
(107853)
经济(105204)
理学(103755)
理学院(102587)
管理学(100330)
管理学院(99831)
研究(97178)
中国(70401)
科学(65634)
(64526)
(52191)
业大(49911)
(49465)
(47427)
研究所(45806)
中心(43925)
(43089)
北京(40947)
农业(40676)
(40092)
师范(39671)
财经(38826)
(36107)
(35479)
(35269)
技术(34455)
师范大学(31868)
基金
项目(212244)
科学(164705)
研究(151690)
基金(150882)
(133305)
国家(132227)
科学基金(112627)
社会(91095)
社会科(86171)
社会科学(86141)
(84873)
基金项目(80456)
自然(76448)
自然科(74602)
自然科学(74582)
自然科学基金(73182)
(71710)
教育(70986)
资助(63396)
编号(62827)
成果(49999)
重点(48055)
(45100)
(44455)
(43835)
课题(43700)
科研(41051)
创新(40773)
计划(39893)
大学(39055)
期刊
(115846)
经济(115846)
研究(81560)
中国(54710)
学报(52695)
科学(47076)
(46448)
管理(42629)
大学(39258)
教育(38328)
学学(37058)
(34422)
农业(32305)
技术(27657)
(21508)
金融(21508)
业经(20804)
财经(17689)
经济研究(17409)
(17073)
图书(16351)
科技(16294)
林业(15878)
问题(14962)
(14912)
(14757)
理论(14360)
技术经济(14233)
资源(14185)
业大(14177)
共检索到420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择福  林富荣  宋吉红  
在山西五台山研究了不同经营技术措施的水源涵养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纯林的林冠截留率最大,桦木纯林的林冠截留率最小;针阔混交林林地的持水量较高,其次为阔叶林、人工针叶林;阔叶林地土壤入渗率较针阔混交林高;经过封禁和封育后的灌木林改良土壤的作用明显;抚育型的林木生长量比封育和封禁型的大。不同经营技术措施的水源涵养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不同,应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以及植被类型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张会儒  王传立  臧颢  曹旭鹏  
从林分空间结构、树种结构和林木健康状况三个方面筛选7个因子,应用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法确定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目标,定义目标函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以林分树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等为约束条件建立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模型。以择伐和补植为优化的经营措施,对南洞庭湖湿地区域现实次生林典型林分进行空间结构优化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模型的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整,研究林分的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树种多样性和林分健康状况并未降低。说明建立的优化模型能较有效地指导水源林多功能经营和林分结构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且实际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对保护和恢复水源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成德  余新晓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 ,它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因此 ,2 0世纪 80年代起对水源涵养林的研究日渐兴盛 ,主要是以森林水文学方法为主 .该文从它的研究方法、效益评价方法、水源涵养机理、规划布局及理想林种的配置等方面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概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陈艺  何先进  姚敏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各林分之间灌草层持水量差异不明显,灌草层持水量最大的模式是M3,灌草层持水量达3.514 mm,最小的是M1,灌草层持水量3.43 mm,两者相差0.084 mm。(2)造林模式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显著,由大到小排序M3(14 mm)>M2(8.4 m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楚  王琦  郑小贤  
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水源涵养林4种主要森林类型(油松人工林、元宝枫人工林、黄栌人工林、辽东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林分郁闭度、生物量、混交度、角尺度等9个林分结构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并对水源涵养林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东栎天然林的生态功能最优。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功能最优的林分具有起源为天然,异龄,混交林,郁闭度在0.60.8,林下灌草盖度较高、土壤厚度较大、林木空间结构良好等特点。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区水源涵养林经营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兰  郑小贤  张海  杨建东  史智  
该文运用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 ,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 2大类 ,3个层次 ,2 1个种类 ,分别提出分类技术指标与标准 ,结合密云水库库区的实际情况 ,以雾灵山林场为对象 ,在分类指标和技术标准上对密云水库库区的森林分类经营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彭强  
水源涵养林在京冀流域水源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在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筛选及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京冀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为39 343.1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20 792.87万元;水土保持效益为278.01万元;固碳制氧效益为4616.25万元;净化大气环境效益为5673.9万元;改善小气候效益为2466.8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5515.3万元。本研究的计量结果将为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书林  
为了克服传统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估算所面临的空间尺度问题,将遥感技术引入到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中,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估算了研究区森林涵养水量,并进一步估算了森林年涵养水量价值量和年净化水质价值量。与样本点实测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对比发现,tvdi模型能适用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的估算。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单位面积森林年涵养水量价值量和年净化水质价值量排序为:马尾松林>桉树林>杉木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尧  徐佩  傅斌  王威  王海雯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可以指导森林保护、水资源利用以及区域规划等。文章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常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进行归纳与分类,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两方面综述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论述了各类模型的主要特征、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代表性应用成果,探讨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模型的主流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良  郑小贤  池建  王金叶  王顺利  常宗强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等新理论与新方法 ,重新定位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功能地位 ,诊断了现阶段水源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经营对策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宏忠  周泽福  赵雨森  杨洪学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和祁连圆柏以及牧草地等6种植被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与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入渗模型、土壤水分消退方程,评价了不同植被土壤层水文特征及其与植被间的关系。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的平均土壤密度均小于1 g·cm-3,土壤的蓄水能力很强但各植被间差异较大。各种森林植被土壤均表现出较高的入渗性能,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及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祁连圆柏林和牧草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土壤(山地灰褐土)的保水能力较高,水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云莲  金兆梁  吕刚  凌帅  黄鑫春  郑洋  董亮  杜昕鹏  王道涵  
浑河作为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是辽宁省大伙房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为研究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能力,选取5个样地(3个覆盖密度不同的红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混交林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法研究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过程。结果表明:5个样地中红松3个样地的枯落物厚度、蓄积量均表现出高密度红松林>中密度红松林>低密度红松林,枯落物厚度为4.00~8.33cm,总蓄积量为12.92~41.46t·hm~(-2);各林分样地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依次为落叶松(41.46t·hm~(-2))>高密度红松林(30.24t·hm~(-2))>中密度红松林(22.57t·hm~(-2))>混交林(22.53t·hm~(-2))>低密度红松林(12.92t·hm~(-2)),落叶松枯落物层蓄积量显著大于低密度红松枯落物层蓄积量(p中密度红松林(488.81%)>混交林(488.14%)>低密度红松林(391.66%)>落叶松(360.62%),高密度红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显著大于落叶松枯落物最大持水率(p高密度红松林(71.63t·hm~(-2))>中密度红松林(54.29t·hm~(-2))>混交林(54.25t·hm~(-2))>低密度红松林(25.06t·hm~(-2));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分解层有效拦蓄率范围分别为98.1%~219.9%、48.3%~168.7%,其有效拦蓄水量范围分别为4.68~55.12t·hm~(-2)和3.69~12.84t·hm~(-2)。5个样地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97.34~3351.33g·kg~(-1),有效拦蓄量为14.07~67.96t·hm~(-2),以落叶松林地最大,说明落叶松林地枯落物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于其余4种样地枯落物;枯落物在0~1h吸水速率达到峰值,1~4h吸水速率迅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