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2)
2023(10016)
2022(8487)
2021(7567)
2020(6117)
2019(13903)
2018(13610)
2017(25627)
2016(13871)
2015(15497)
2014(15826)
2013(15851)
2012(15567)
2011(14714)
2010(15171)
2009(14191)
2008(13846)
2007(12453)
2006(11711)
2005(11175)
作者
(44690)
(37480)
(37306)
(35346)
(23933)
(17982)
(16760)
(14580)
(14354)
(13454)
(13242)
(12432)
(12398)
(12362)
(11982)
(11541)
(11029)
(10790)
(10735)
(10705)
(9752)
(9461)
(9208)
(8672)
(8598)
(8389)
(8332)
(8204)
(7835)
(7396)
学科
(83363)
经济(83262)
管理(34014)
(31934)
地方(26399)
中国(23095)
(22420)
企业(22420)
方法(22273)
(19775)
数学(19193)
数学方法(19018)
(16970)
业经(16694)
地方经济(16286)
(14163)
农业(13951)
(13136)
金融(13135)
(12675)
(12393)
(12133)
银行(12105)
(11903)
环境(11555)
(11375)
贸易(11361)
(10809)
(10022)
(9707)
机构
学院(213885)
大学(213677)
(97655)
经济(95693)
研究(88294)
管理(72524)
中国(66288)
理学(60151)
理学院(59252)
管理学(58297)
管理学院(57882)
科学(53378)
(48006)
(47457)
(43479)
研究所(42732)
(41339)
中心(37985)
(34420)
财经(33072)
农业(32213)
业大(31778)
北京(31722)
(31349)
经济学(31151)
(30776)
师范(30448)
(29680)
(28365)
科学院(28074)
基金
项目(133473)
科学(103054)
研究(96512)
基金(94039)
(84035)
国家(83327)
科学基金(68264)
社会(62320)
社会科(58954)
社会科学(58943)
(52086)
基金项目(48850)
(44581)
教育(42267)
自然(41668)
自然科(40584)
自然科学(40575)
自然科学基金(39812)
资助(38539)
编号(37798)
(36202)
成果(31994)
重点(31349)
发展(29074)
(29020)
(28628)
课题(28291)
(26764)
国家社会(26316)
创新(25301)
期刊
(126166)
经济(126166)
研究(73244)
中国(52003)
(39498)
学报(35555)
科学(33069)
(31355)
管理(28885)
农业(26876)
大学(25942)
学学(24467)
(23868)
金融(23868)
教育(22742)
经济研究(20635)
业经(19269)
技术(17909)
财经(17467)
问题(16334)
(15261)
(14488)
(12440)
世界(12429)
国际(11752)
资源(11658)
技术经济(11632)
经济问题(10495)
统计(10305)
商业(10061)
共检索到35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聪  刘黎明  
揭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响应状态,可以为实现耕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长沙市长沙县和固原市彭阳县为例,运用实物形态法和综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核算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2001—2016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然后采用岭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长沙县和彭阳县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而青浦区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值从大到小为长沙县、青浦区、彭阳县;②耕地利用集约度包括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不同地区资本集约度在变化趋势和平均值大小顺序等方面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基本一致,而劳动集约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③不同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青浦区主要驱动因素为灌溉指数、农业政策和地均GDP,长沙县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政策和地均GDP,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彭阳县主要驱动因素。不同地区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瑜琦  李秀彬  朱会义  赵宇鸾  
基于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选择浙江、河南和四川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省份,系统分析了3个地区1980—2007年的耕地利用方式、集约度及其内部结构以及耕地产出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种植结构上,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降幅次序为浙江>河南>四川,浙江蔬菜瓜果占地比例增加,而其他2省粮食作物仍占主导地位;劳动集约度持续下降,下降幅度浙江>河南>四川,到2007年形成劳动集约度水平与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呈反比的关系;机械投入表现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正比关系;但经济发达省份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增产性投入方面未表现出显著优势,其增加幅度次序为河南>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杨钢桥  胡贤辉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本文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文中采用农户家庭主要农业劳动力年龄指标,并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仅为71.63%,效率损失严重;农户劳动力年龄的增加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趋势;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低于以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其耕地利用效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劳动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单位耕地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不同,决定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想  李秉龙  张恒春  
本文利用对北京、辽宁和河北三省市调查所获得的1033个农户样本,运用有序逻辑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收入、年龄、健康状况、对合作医疗满意度等因素对所有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面积和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宗教信仰、家庭人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需要赡养的老人等因素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於海美  徐梦洁  张琪  王丽娟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罗山县和江苏省海门市进行的农户调查,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土地经营行为,并采用交叉分析方法(cross tabu late)分析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而从农户个体土地经营行为的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重新审视土地对农户个体、农村以及全社会的作用,结合研究结论给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研究目的:揭示耕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对全国1991年至2009年的耕地利用集约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是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2)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速度小于经济发展速度;(3)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经历了不协调发展阶段和极限发展阶段。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业政策,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农地投入,适度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伟  郭杰  欧名豪  
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并据此划定管制区域是制定区域差别化管控政策的基础。本文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8-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面板数据,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表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规律,然后引入资源禀赋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叠加划分建设用地管控区域,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集约利用管控政策。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度的增加量符合EKC曲线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江苏省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先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当人均GDP超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平  王情  谷晓坤  
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例,通过农户调查对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为保障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区农户居民点整治意愿都比较高,普遍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望较高,并且补偿方式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在土地处理方式与安置方式上有不同的诉求:在土地处理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户较为愿意将其土地全部征收,多数愿意转为镇民,反之,农户只较为愿意进行居民点整治,转为镇民的意愿较低;在安置方式方面,虽然都较为愿意选择就地集中改造建村或新建中心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敏  林庶民  郭贯成  
通过对江苏省7个市125个村庄农民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农民的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种类、是否有财产性收入、宅基地面积、是否有城镇住所、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农业补贴金额、新农保险金额和区位交通环境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2)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排序为: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农业补贴金额>是否有财产性收入>职业种类>新农保险金额>受教育水平>年龄>是否有城镇住所>区位交通环境>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宅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晔立  
根据近30年甘肃省耕地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库资料,建立回归模型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均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2)耕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与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呈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3)经济结构演进与耕地利用变化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丽  
一、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知识经济指标体系设有五个方面内容:经济基础指标体系;科技发展指标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判断和测定教育投资效益,可以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采用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较为适宜。所谓内部指标,主要指教育系统内部的测定标准,它们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比率;班规模;单位投资获得(或提高)的学业成绩;教育投资结构合理性;单位投资培养的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