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68)
- 2023(21145)
- 2022(18311)
- 2021(17027)
- 2020(14357)
- 2019(33079)
- 2018(32890)
- 2017(62718)
- 2016(34429)
- 2015(39033)
- 2014(39355)
- 2013(39151)
- 2012(36652)
- 2011(33351)
- 2010(33665)
- 2009(31407)
- 2008(31000)
- 2007(27767)
- 2006(24769)
- 2005(22371)
- 学科
- 济(155334)
- 经济(155171)
- 业(96129)
- 管理(94234)
- 企(72742)
- 企业(72742)
- 方法(62407)
- 数学(53993)
- 数学方法(53301)
- 农(52657)
- 中国(40560)
- 地方(35960)
- 学(35486)
- 财(35053)
- 农业(34934)
- 业经(34107)
- 制(28337)
- 贸(26075)
- 贸易(26056)
- 易(25132)
- 银(23179)
- 银行(23107)
- 理论(22446)
- 环境(22280)
- 融(22143)
- 金融(22138)
- 行(22131)
- 和(22049)
- 技术(21191)
- 务(20787)
- 机构
- 学院(500866)
- 大学(500370)
- 济(204266)
- 经济(199812)
- 管理(191222)
- 研究(177577)
- 理学(163801)
- 理学院(161844)
- 管理学(158797)
- 管理学院(157911)
- 中国(134253)
- 科学(112644)
- 京(108190)
- 农(99526)
- 所(92986)
- 财(91761)
- 研究所(84571)
- 中心(81052)
- 业大(80819)
- 江(79056)
- 农业(77377)
- 财经(72376)
- 北京(68625)
- 范(67188)
- 师范(66473)
- 经(65564)
- 院(63563)
- 州(62038)
- 经济学(60814)
- 省(58105)
- 基金
- 项目(333842)
- 科学(259943)
- 基金(239525)
- 研究(239363)
- 家(211242)
- 国家(209457)
- 科学基金(177274)
- 社会(149041)
- 社会科(140829)
- 社会科学(140786)
- 省(131697)
- 基金项目(126827)
- 自然(116640)
- 自然科(113824)
- 自然科学(113791)
- 自然科学基金(111726)
- 划(110680)
- 教育(109211)
- 资助(99355)
- 编号(97896)
- 成果(79765)
- 重点(75520)
- 发(74011)
- 部(72856)
- 课题(68108)
- 创(67982)
- 科研(64015)
- 创新(63573)
- 计划(61330)
- 教育部(61145)
- 期刊
- 济(236470)
- 经济(236470)
- 研究(148285)
- 中国(103683)
- 农(94370)
- 学报(85850)
- 科学(77751)
- 财(69971)
- 管理(69170)
- 大学(63908)
- 农业(63603)
- 学学(60474)
- 教育(53368)
- 融(47941)
- 金融(47941)
- 技术(44057)
- 业经(40633)
- 经济研究(36174)
- 财经(35407)
- 业(32522)
- 问题(31333)
- 经(30366)
- 版(25446)
- 图书(25349)
- 技术经济(25347)
- 统计(23949)
- 资源(23787)
- 科技(23695)
- 世界(23225)
- 理论(23088)
共检索到76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於海美 徐梦洁 张琪 王丽娟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罗山县和江苏省海门市进行的农户调查,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土地经营行为,并采用交叉分析方法(cross tabu late)分析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而从农户个体土地经营行为的角度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重新审视土地对农户个体、农村以及全社会的作用,结合研究结论给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农户 土地经营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平 王情 谷晓坤
以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例,通过农户调查对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为保障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两个样本区农户居民点整治意愿都比较高,普遍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期望较高,并且补偿方式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在土地处理方式与安置方式上有不同的诉求:在土地处理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户较为愿意将其土地全部征收,多数愿意转为镇民,反之,农户只较为愿意进行居民点整治,转为镇民的意愿较低;在安置方式方面,虽然都较为愿意选择就地集中改造建村或新建中心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基于江苏684个农户调查样本,运用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差异、种植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是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动力。整体上,土地流转表现出由土地资源丰富、种植粮食作物和劳动力转移比重高的农户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经济作物和劳动力转移比重低的农户流动的趋势。此外,研究还发现老年人经营农业趋向于自给自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农户间的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怡
本文利用河南与山东两省731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农户花生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经济效益、销售顺利程度、与县政府距离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合理引导农户花生生产行为的政策含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美球 彭云飞 周丙娟
耕地流转是协调我国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江西省16县(区)21村952户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就当前条件、假设产权明晰、假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的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农户对耕地的依恋程度的分析,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现实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对耕地的"依恋"心态在总体上比较强,但随意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恋土"心态会不断弱化,能推动耕地的流转,并在流转方式的彻底性上也不断加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促进耕地的流转;产权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 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祁春节 赵玉
本文利用湖北省209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访谈调查数据,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消费阶层农户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家庭消费决策者性别和年龄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非预防性储蓄;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数量会显著增加高消费农户的家庭支出,而这一因素对低消费农户家庭支出无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存在显著的消费异质性;收入预期对所有消费阶层的农户消费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在高消费和低消费阶层中产生显著的消费引致效应;支付养老保险金不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杨钢桥 胡贤辉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本文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文中采用农户家庭主要农业劳动力年龄指标,并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仅为71.63%,效率损失严重;农户劳动力年龄的增加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趋势;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低于以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户,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其耕地利用效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劳动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单位耕地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不同,决定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宁爱凤 刘友兆
用SPSS13.0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方法,对浙江省不同城市化地区的农户农地收入比重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城市化不同,农户农地收入比重不同,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户农地利用经济收入比值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化程度低的地区,但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户农地收入比值标准差大于城市化低的地区,其中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不同导致农户兼业时间不同。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资源集中型农户兼业化,使农户农地利用经济效率得到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笑寒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土地入股意愿决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不同,且影响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的意愿决策行为存在区域差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稳步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本文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转入耕地行为与规模和转入耕地后"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流转租金、转入年限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耕地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转入耕地规模的主要因素。转入方式、合同批准单位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户主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租金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与关注耕地流转后的"非粮化"种植现象,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敏 林庶民 郭贯成
通过对江苏省7个市125个村庄农民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农民的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种类、是否有财产性收入、宅基地面积、是否有城镇住所、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农业补贴金额、新农保险金额和区位交通环境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2)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排序为: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农业补贴金额>是否有财产性收入>职业种类>新农保险金额>受教育水平>年龄>是否有城镇住所>区位交通环境>宅基地(房屋)居住时间>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本>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金焱纯 代伟
研究目的:通过区域间农地流转的农户行为和特征差异对比分析,寻求影响农地流转的内在社会经济根源,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计量模型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样本回归表明村集体的作用、非农收入比重、人均土地面积、家庭抚养指数等对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促进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对溧水、常熟、盐都三地的模型检验发现,村集体作用在三个地区都显著,而非农收入比重和人均土地面积仅溧水和常熟显著,说明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较高时,市场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才能发挥。研究结论:推进农地流转离不开村集体作用,但要防止村集体的强行干预;农地流转内在动力来自农户的非农就业发展,农地流转必须建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兼业时间 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和河南的调查数据
绿色农业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研究——以湖南、江西和江苏的农户调查为例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户调查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比较
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4市625份农户调查
基于DEMATEL的不同类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来自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和陕西五省农户的调查
不同地区农户经营行为比较研究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及其政策效应——基于河南省农户的调查
土地征收中农户福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不同地区的农户问卷调查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