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8)
- 2023(1743)
- 2022(1604)
- 2021(1500)
- 2020(1398)
- 2019(3051)
- 2018(2971)
- 2017(5040)
- 2016(3479)
- 2015(3870)
- 2014(3873)
- 2013(3779)
- 2012(3726)
- 2011(3483)
- 2010(3397)
- 2009(3107)
- 2008(3274)
- 2007(2949)
- 2006(2501)
- 2005(2317)
- 学科
- 济(8027)
- 经济(8021)
- 业(6523)
- 管理(5978)
- 企(4975)
- 企业(4975)
- 学(4761)
- 方法(4055)
- 数学(3396)
- 数学方法(3328)
- 农(3064)
- 中国(2544)
- 财(2329)
- 稻(2143)
- 教育(2045)
- 农业(2009)
- 业经(1939)
- 理论(1930)
- 贸(1879)
- 贸易(1878)
- 易(1825)
- 制(1801)
- 水产(1745)
- 务(1638)
- 财务(1636)
- 财务管理(1633)
- 技术(1599)
- 和(1596)
- 企业财务(1569)
- 地方(1527)
- 机构
- 学院(49737)
- 大学(49421)
- 研究(23352)
- 农(22557)
- 科学(19449)
- 农业(18804)
- 所(15609)
- 业大(15169)
- 研究所(14680)
- 中国(14614)
- 管理(12961)
- 济(12506)
- 经济(12026)
- 京(11837)
- 农业大学(11824)
- 省(11235)
- 业(11045)
- 理学(10939)
- 理学院(10717)
- 室(10387)
- 管理学(10248)
- 管理学院(10182)
- 中心(9845)
- 实验(9817)
- 实验室(9390)
- 科学院(9071)
- 重点(8973)
- 江(8934)
- 技术(8920)
- 院(7753)
共检索到7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旭东 赵菊 严钦泉 周清明 彭灵佳 肖敏 曾晓定 彭国栋
选用6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00个组合,按细胞质类型分类,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大于非加性效应,结实率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性状主要受不同细胞质类型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主要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7个性状的狭义遗传...
关键词:
杂交稻 细胞质类型 产量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郑文静 赵家铭 周琉珩 徐正进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10个优良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关键词:
粳型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应江 游书梅 郑家奎 蒋开锋 张涛 杨莉 杨乾华 万先齐 罗婧 李昭祥 高磊
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简称"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简称"遂宁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重组自交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高产量的杂交组合的选育和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总粒数、有效穗、单株产量,变幅在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湖 杨伟 柳玉标
用恢复系明恢63经连续二轮离体培养-再生后的第一代植株与不育系珍汕97A 测交,以探测其体细胞无性系配合力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各单株产生的雄配子发生了明显的配合力变异,测交杂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大超过对照原杂交稻汕优63。体细胞无性系配合力变异与其它性状类似,总体呈负向变异,即大部分雄配子系配合力下降类型;但在较小群体情况下已检出超高配合力雄配子,超高组合内超高单株率为10%,以全部参测植株计算为5%。因而,有可能成为杂交稻改良的又一新途径。笔者认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细胞分化状态的后效应的结果。对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运用于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配合力改良的机理,本文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社萍 杨久 程在全 罗利军 刘国兰 刘晓利 张云 李华慧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系对于杂种产量的影响较大(GCA=56.05%)且受栽培条件等环境的影响较小(4.3%)。有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云R3>云R4>沪旱11A>云2A>云3A>云1A。以云3A和沪旱11A与云R3配制的组合单株产量均大于36.8 g(10 400 kg/hm2),竞争优势值均大于20.7%,株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
关键词:
三系杂交籼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杨国涛 李亚男 范永义 蒋芬 陈敬 胡运高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为筛选出氮素高效利用的水稻亲本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5个高配合力水稻不育系(浙8010A、宜香1A、川农1A、冈46A、803A)为母本,6个水稻恢复系(成恢727、绵恢662、绵恢4761、雅恢2115、乐恢188、宜恢1577)为父本,配置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30个,设低氮肥(0kg/hm2)、中氮肥(150kg/hm2,正常施氮水平)、高氮肥(300kg/hm2)3个施氮水平,比较各亲本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氮水平 配合力 产量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徐庆国 胡志明 许玮 毛友纯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仇秀丽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利用4个CMS-FA胞质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研究不育细胞对11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对千粒重和生育期性状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对穗颈长性状表现出显著负效应,其他性状的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穗长、穗颈长和生育期等性状的核质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育胞质与核基因的互作使杂种F1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株高和穗颈长上得到明显增加;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无不良细胞质效应,不育系可恢复性好,可作为杂交稻育种的优良不育胞质加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飞 王乃元 李毓 梁康迳 仇秀丽 周卫营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个杂交组合,种植亲本和F1获得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率、亲本加性效应和组合显性效应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剖析。【结果】新质源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剑叶长和生育期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单株产量、株高和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天华 王昌华 徐正进 张燕之 王嘉宇 唐亮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粒重、二次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较大。结实率、穴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等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而千粒重、一次枝梗千粒重等性状受特殊配合力(SCA)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不育系60A、73A、105A,恢复系C198、C52综合性状较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小龙 邓启云 吴丹 刘英 吴俊 庄文 李诚 李莺歌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超级杂交稻骨干亲本Y58S、培矮64S等4个不育系,与远恢2号、9311等8个恢复系材料配制32个组合,考查F1株高、有效穗数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亲本一般配合力、组合特殊配合力和F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①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外,其他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贡献率,说明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对杂种产量潜力的贡献更重要。②杂种F1株高、秆长、穗长、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受不育系影响较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受恢复系影响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友纯 徐庆国 胡志明
为选育高产、优质且熟期适宜的杂交早稻组合,采用6个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和10个父本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60个杂交早稻组合.分析了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三系杂交早稻亲本及其所配组合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最高苗数、成穗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生育期、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2)亲本一般配合力与表型值关系不密切,且与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无明显的对应关系,但与所配组合的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3)在组合选配时,要选择配合力好,且农艺性状优良或较多性状互补的亲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启云 石利娟 庄文 袁隆平
选择具有不同株型特征的3个不育系和15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水稻上3叶叶长等15个叶片形态性状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倒2叶叶宽、剑叶叶宽等12个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而倒1~2叶叶枕距、剑叶披垂角和剑叶比叶重等3个性状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多数叶片形态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其中以剑叶叶长、叶宽和剑叶面积以及倒2叶叶长等4个性状最为突出;倒2~3叶叶枕距则受不育系的影响更大;剑叶披垂角等性状以不育系与恢复系互作效应为主。就塑造杂交稻理想叶型而言,培矮64S为最佳不育系,热研1号为最好的恢复系,其次是密阳23、三不吃、9311等,以这些材料为亲本容易配制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模式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