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0)
2023(9686)
2022(8755)
2021(8335)
2020(7045)
2019(16345)
2018(16398)
2017(31522)
2016(17526)
2015(19638)
2014(19666)
2013(19523)
2012(17873)
2011(16142)
2010(15884)
2009(14353)
2008(13925)
2007(11963)
2006(10266)
2005(8782)
作者
(53614)
(44423)
(44155)
(41649)
(28088)
(21546)
(19969)
(17670)
(16833)
(15787)
(15129)
(14837)
(14104)
(14034)
(13678)
(13656)
(13608)
(13248)
(12519)
(12514)
(11307)
(10739)
(10738)
(10039)
(9927)
(9914)
(9855)
(9669)
(9064)
(8972)
学科
(64892)
经济(64823)
管理(46589)
(44731)
(37723)
企业(37723)
方法(32297)
数学(27684)
数学方法(27321)
(17074)
(16747)
中国(15696)
(14854)
业经(14266)
地方(13254)
(11961)
贸易(11956)
理论(11696)
(11598)
(11367)
农业(11193)
技术(10542)
(10382)
环境(10098)
(9714)
财务(9653)
财务管理(9635)
教育(9315)
(9252)
企业财务(9121)
机构
大学(246780)
学院(244583)
管理(97044)
(89443)
经济(87321)
研究(86152)
理学(84829)
理学院(83853)
管理学(82138)
管理学院(81730)
中国(59786)
科学(58515)
(53721)
(48205)
(45730)
业大(43809)
研究所(42373)
农业(38381)
(38374)
中心(37647)
(34405)
北京(34104)
(32156)
师范(31802)
财经(31588)
(31440)
(28736)
(28449)
技术(27925)
(26045)
基金
项目(176978)
科学(136116)
基金(126271)
研究(123423)
(113486)
国家(112586)
科学基金(94191)
社会(73545)
(70259)
社会科(69506)
社会科学(69485)
基金项目(67925)
自然(65119)
自然科(63568)
自然科学(63548)
自然科学基金(62369)
(59955)
教育(55966)
资助(52803)
编号(49927)
成果(40360)
重点(39942)
(37667)
(37221)
(36645)
计划(35159)
科研(34706)
课题(34657)
创新(34201)
大学(32095)
期刊
(94429)
经济(94429)
研究(67988)
学报(48599)
(43661)
中国(42788)
科学(41845)
管理(34928)
大学(34639)
学学(32808)
农业(30541)
(26713)
教育(26638)
技术(20110)
(16592)
金融(16592)
(16368)
业经(15374)
经济研究(14638)
图书(14441)
财经(14177)
科技(13957)
业大(13466)
林业(13026)
理论(12639)
(12326)
问题(12086)
(11912)
实践(11897)
(11897)
共检索到344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丽  肖凯  李雁鸣  
为揭示不同亲本组合的化杀型杂种小麦旗叶光合优势形成的生理基础,对杂种小麦1F1和2F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1和2F1旗叶光合速率在旗叶衰老后期都高于亲本和对照,在全展初期则优势不显著或不具优势;1F1和2F1旗叶的叶源量均高于亲本和对照,但优势来源不同,1F1的优势起因于其叶片光合功能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延长,2F1的优势则由叶片光合功能期延长和光合速率提高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雁鸣  张永丽  肖凯  
为明确群体水平上化杀型杂种小麦的光合优势表现特征及其生理机制 ,以 2个化杀型小麦杂种F1及其亲本为材料 ,推广品种冀麦 38号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杂种小麦 1F1和 2F1的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都表现平均优势和超标优势。 1F1起因于其LAI和光合势优势较大 ,2F1则是由于净同化率优势较大。 1F1和 2F1的子粒产量都高于亲本和对照 ,与亲本相比 ,1F1和 2F1的产量优势是由产量构成三因素综合提高所致 ,与ck相比 ,1F1和2F1的产量优势则主要来自千粒重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贵霞  宋希云  尤明山  刘广田  
利用6个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30个T质杂种和30个相应的A质杂种,另外选用4个K型不育系与2个K型恢复系配置8个K质杂种和8个相应的A质杂种,研究杂种F1和杂种F2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均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变异范围大,多数组合呈正向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与前人的结论不一致,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是可能的。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籽粒胚乳的Zeleny沉淀值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为主,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Zeleny沉淀值,提高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秉德  孙其信  倪中福  吴利民  孟凡荣  刘保申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 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 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庆荣  刘保申  孙兰珍  韩相铭  
利用5(A)×2(R)两组亲本杂交的10个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探讨高产条件下K、V型小麦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有很强的杂种优势,7个组合超双亲平均值为7.11%~25.1%,其中3个为15.7%~25.1%,4个组合超标优势2.4%~18.1%。K、V型杂种优势的主要表现是千粒重的增高,其次是穗粒数,有3个组合超双亲平均值。单株穗数的减少对杂种产量有影响,选择多穗亲本,对提高杂种的穗数有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张久刚  乔蕊清  
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F1组合的平均杂种优势和平均超标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种生态型在水地是以穗粒数为主,兼顾成穗数;在旱地是以千粒重为主,兼顾成粒数。灌溉条件下小麦强优势组合最佳配置模式为均衡型×多穗型;雨养条件下以多穗×多穗或均衡型×多穗型为主。小麦杂种优势正反交差异在水地不明显,在旱地则具有较强的正反交效应。旱地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不仅要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要具有较强优势的特异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仲齐  饶世达  
本文以成熟期和产量结构为基础,对18个亲本品系进行了分类。通过比较各类组合的优势表现,发现穗数型与重穗型亲本杂交,F1的产量优势最强;其次是穗数型X中间型的组合,其余组合的优势都较弱。双亲成熟期的差异为5~13天时,从中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的概中较大,产量的负优势只出现在双亲熟期差为0~4天的组合中。据此认为,熟期差异较大时,穗数型亲本和重穗型亲本或中间型亲本可构成本地区的小麦杂种优势群。优势群中两基础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明显地大于其它亲本群体。与遗传距离法相比,杂种优势群能更好地预测F1的优势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其信  倪中福  刘志勇  陈希勇  高建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敏  李晋生  黄瑞恒  
对化杀杂种小麦灌浆特性及播期、密度、灌水效应的研究表明,其灌浆规律与常规(亲本)品种相同,籽粒增重遵循慢—快—慢的节律变化,同时具有自己的特性。杂种的快速增重期较对照早1~3天,灌浆速度峰值超对照优势达24.71%~46.34%,且持续时间长,灌浆速度的峰面宽,因而单粒重比对照高6~11mg,但不同部位小穗间的粒重差异依然存在,且较对照大。杂种的灌浆特性与亲本有关,但仍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播期、密度、灌水等影响灌浆进程,因而可通过亲本选配、强优势组合筛选及农艺措施调节进一步发挥杂种的粒重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其信  倪中福  陈希勇  刘志勇  黄铁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晋云  杨丽萍  许玉娟  张明义  亢秀丽  
对5个小麦不同组合基因型的F1,F2,F3花药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基因型在同一杂种世代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鲜重和绿苗分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组合基因型在不同杂种世代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鲜重和绿苗分化率等方面差异较小。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石4185为亲本配制的两个组合基因型,在F1,F2,F3都表现出较高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说明石4185是理想的花培育种桥梁亲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莹  
对在华北地区推广的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的解剖结构及光合速率日变化作了研究。新老品种相比 ,旗叶叶肉细胞环数增多 ,叶肉厚度逐渐增大 ,细胞层数增多 ;新品种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较轻 ,且利用弱光能力增强。研究表明 ,现品种抵抗光伤害的能力较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李丁  乔文臣  孙书娈  孟祥海  魏建伟  赵明辉  赵凤梧  李会敏  
分析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麦杂交F1影响,可为冬春杂交小麦定向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广适节水小麦品种衡观35与145份节水春麦材料杂交配制F1,用相关分子标记测定不同矮秆基因、春化基因和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对F1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春小麦材料不具有Rht1和Rht2基因,有Rht8矮秆基因的16份,具有矮秆基因(Rht1、Rht2、Rht8)的衡观35与携带Rht8矮秆基因的春小麦材料杂交F1降秆作用最明显,达25.5%。具有隐性春化基因(vrn-A1和vrn-B1)的衡观35与携带vrn-A1基因的春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希云  于龙飞  黄铁城  张爱民  
以16个品质性状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利用亲本品质性状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不完全一致,多随双亲性状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以品质性状表现值均为中等的双亲进行杂交的杂交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F1得到改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俊涛  屈平  刘桂茹  肖凯  
在田间水、旱处理条件下 ,比较了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分析了供试品种抗旱性与开花期旗叶的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 (Pn)无明显差别 ;而在旱处理条件下 ,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gs)差别很大 ,幅度分别在 7~ 2 3μmol·m- 2 ·s- 1、 5 9 5~ 98 2mmol·m- 2 ·s- 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 33、河农 85 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 ;冀麦 32 35、中麦 9号开花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受到很大抑制 ,可能是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 ;昌乐 5号、温麦 6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