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5)
2023(8313)
2022(6959)
2021(6338)
2020(5290)
2019(11649)
2018(11448)
2017(21329)
2016(11975)
2015(12735)
2014(12684)
2013(12174)
2012(11241)
2011(10027)
2010(9918)
2009(8887)
2008(8598)
2007(7614)
2006(6521)
2005(5675)
作者
(38513)
(32058)
(31993)
(30114)
(20174)
(15578)
(14253)
(12761)
(12213)
(11152)
(11094)
(10627)
(10468)
(10221)
(10159)
(9932)
(9700)
(9635)
(9285)
(9098)
(8378)
(8008)
(7982)
(7349)
(7306)
(7116)
(7055)
(6970)
(6543)
(6516)
学科
(42626)
经济(42573)
管理(32373)
(30396)
(23952)
企业(23952)
方法(18422)
数学(16327)
数学方法(16190)
(13051)
(12880)
(12531)
中国(12027)
(11177)
业经(9519)
(9466)
(8992)
贸易(8991)
(8745)
农业(8477)
地方(8298)
(7713)
财务(7693)
财务管理(7680)
(7671)
银行(7607)
产业(7489)
(7395)
金融(7388)
企业财务(7346)
机构
学院(166837)
大学(166633)
(64667)
经济(63384)
研究(62780)
管理(59783)
理学(52370)
理学院(51704)
管理学(50616)
管理学院(50338)
中国(44999)
科学(43567)
(42970)
(35577)
农业(34492)
(34461)
业大(34141)
研究所(32188)
(28665)
中心(27182)
(25283)
(23408)
财经(23125)
农业大学(22692)
(22011)
北京(21771)
(21165)
(20327)
技术(19900)
师范(19839)
基金
项目(122760)
科学(94289)
基金(88554)
(83020)
国家(82362)
研究(79892)
科学基金(67557)
社会(50565)
(49285)
社会科(47917)
社会科学(47905)
基金项目(47357)
自然(46689)
自然科(45633)
自然科学(45610)
自然科学基金(44822)
(42309)
教育(36198)
资助(35483)
编号(29686)
重点(28724)
计划(26704)
(26306)
(25944)
(25717)
科技(24646)
科研(24608)
创新(24205)
(23109)
成果(22871)
期刊
(66558)
经济(66558)
研究(43519)
学报(40979)
(37634)
科学(33127)
中国(32492)
大学(29025)
学学(28154)
农业(24937)
(21871)
管理(20508)
教育(15001)
(13556)
(12801)
金融(12801)
业大(12067)
技术(12037)
业经(12012)
经济研究(11897)
财经(11440)
(10627)
农业大学(9952)
(9871)
林业(9774)
科技(9699)
问题(9243)
商业(7967)
技术经济(7196)
(7072)
共检索到237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益兴  贺赐平  李正茂  刘礼芳  杨子武  夏波  
研究了油桐种子直播造林、种子直播后嫁接和嫁接苗造林3种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并对油桐产量与树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和产量有影响,差异极显著,油桐丰产栽培宜采用种子直播造林;油桐产量与树高、冠高、冠幅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与枝下高为负相关,将树高、冠高、冠幅作为油桐优树选择的考核指标是可行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日明  钱雨珍  黄必恒   夏逍鸿  
试验于1987~1990年,在金华县油桐良种基地进行。在土壤施以一定量的氨磷钾配比肥料及一般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每年5月及7月对油桐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或在油桐树杆上钉入不同枚数的铁钉,并利用叶分析的方法对油桐进行了铁元素的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各不同处理之间的叶片全铁含量、桐果产量呈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油桐叶片上喷施硫酸亚铁水溶液与树杆上钉入铁钉的方法比较,其叶片中全铁含量及桐果增产的效果基本一致。本文给出了叶片中铁含量的临界水平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李荣幸  
为了挽救、保护和综合利用珍贵的泡桐Paulownia种质资源,对全国20个省(直辖市)进行泡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对其保存和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到2009年底,共搜集到338份泡桐种质资源,其中包括50个生长量大、干形好、抗性强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优良单株资源;在河南温县、湖北赤壁和江西九江共营建21.73hm3泡桐基因库,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保存;进行了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和埋根等幼化繁殖试验,成功地探索出了白花泡桐老龄优树的幼化繁殖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长  李萌  曹福祥  吴林世  刘志明  邓飘云  
珙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成苗,较长的休眠期限制了珙桐的繁殖能力。本研究以采集刚结出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种胚组织培养培育珙桐幼苗。研究从培养基成分、灭菌方式、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珙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当年产的珙桐种子可以跳过休眠期直接发育成苗。本研究为打破珙桐种子休眠,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_(t), 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_(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_(t)(10699.40±613.91粒)和F_(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栋  韦小丽  李群  
为构建花榈木组织培养的无菌繁殖体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其籽苗茎段、幼苗茎段和叶片、成年植株茎段和嫩叶等外植体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籽苗茎段以70%乙醇消毒30 s+0.1%升汞灭菌8 min+培养基中添加PPm 0.5 m L/L的消毒效果最好;幼苗外植体最佳采集时间为4月,茎段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效果最好,叶片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6 min消毒效果最好;成年植株叶片以4月采集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剑坚  刘素青  李际平  韩维栋  
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是红树科木榄属常绿乔木,生长于泛热带海岸的中潮带至高潮滩地,具有膝状呼吸根及支柱根,是我国红树林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种子在母树上就已经萌发成苗,故称为胎生繁殖体或者胚轴(廖宝文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林鑫   杨贵云   郭昊澜   董强   李明   马祥庆   吴鹏飞  
【目的】了解繁殖方式对杉木幼苗根系不同序级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的影响,有利于认识杉木因繁殖方式影响幼苗个体根系发育水平及生长策略的差异。【方法】以种子萌发、组织培养和无性扦插等繁殖方式培育1年的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杉木根系不同序级生物量、形态性状与组织碳氮含量的差异,分析根系生物量与不同序级测定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杉木幼苗因繁殖方式影响根系生长策略的差异性。【结果】1)不同繁殖方式培育的杉木幼苗根冠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扦插苗>实生苗>组培苗。从同一序级生物量分配情况来看,扦插苗1级根生物量(每株(0.68±0.13) g)分别是实生苗的4.31倍和组培苗的1.09倍;组培苗2~4级根生物量显著大于实生苗与扦插苗,分别为每株(1.19±0.21) g、(1.63±0.19) g和(1.82±0.27) g,组培苗与扦插苗根系不同序级生物量积累量更大。2)实生苗通过4级根生长来促进1~2级根延伸,其4级根生物量、1~2级根比表面积显著大于组培苗与扦插苗(P<0.05);但组培苗与扦插苗1级根平均直径与比根长显著大于实生苗,表现出通过直径增大与长度增加的方式来增强资源吸收效率的策略。3)实生苗、组培苗与扦插苗根系不同序级组织C和N含量存在差异,组培苗与扦插苗1~2级根N含量显著高于实生苗(P<0.05),但3~4级根N含量显著低于实生苗;组培苗1~4级根C含量显著低于实生苗与扦插苗;组培苗与扦插苗1级根C/N显著小于实生苗。4)实生苗根系生物量与1级根上的组织C和N含量、2~3级根上的形态性状、4级根上的形态性状及组织C和N含量均具有显著关系(P<0.05);对于组培苗、扦插苗而言,根系生物量与1~2级根上的形态性状、3~4级根上的形态性状及组织C和N含量具有显著关系,体现了根系不同序级在形态构建与资源获取效率间存在的生态权衡关系。【结论】不同繁殖方式培育的杉木幼苗根系发育水平及生长策略存在明显差异,实生苗根系表现出探索寻觅土壤空间资源的生长策略;与之相比,组培苗与扦插苗根系形态构建特征与生长策略更具相似性,表现出增强对已占据空间资源吸收利用效率的生长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锐  陈秀明  张志勇  费世民  林强  王乐辉  宋晓婕  叶兰香  李萍  凃代伦  
通过正交试验L16(45)处理麻疯树硬枝,观察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去穗条粗度,其他因素对扦插生根效果都有极显著影响;各因素对麻疯树扦插生根的影响顺序为:穗条长度>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激素种类>穗条粗度;最佳的麻疯树硬枝扦插方案为:选用长20 cm、粗2.5 cm的穗条,用1000 mg/L萘乙酸处理10 mi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国红  张恩慧  王鑫  许忠民  程永安  
【目的】探究整枝方式对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性(CMS)植株结实性、种子形态特征、种子活力和种子产量等主要指标的影响,为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原种繁殖时种子品质和数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选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Y03CMS-815638为试材,待主花枝生长出1级分枝后设4种整枝处理,处理1:选留1级分枝(D1);处理2:选留主花序和1级分枝(D2);处理3:选留1级分枝和2级分枝(D3);处理4:不整枝,自然状态生长(CK)。种子成熟后比较不同整枝方式对甘蓝Y03CMS-815638植株结实习性、种子形态特征、种子活力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整枝处理后,单株有效结荚率和单株有效分枝率等结实习性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志新  陈孝煊  刘小玲  梅晓华  陈喜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志坚  林藩平  邱承亮  罗金木  吴移山  
30头健康、经直肠检查确定已妊娠的黑白花母牛 ,分成 5组 ,其中 4组为处理组 (T1 、T2 、T3、T4 ) ,1组作为对照组(CK) .各处理组分别添加 4种 Se添加剂 ,即 Se酵母 (Sel-Plex5 0 ,Alltech产品 )、混合 Se化合物 (70 % Se酵母 +3 0 %亚硒酸钠 )、Se氨基酸络合物 (主要是 Se蛋氨酸 )和亚硒酸钠 .试验持续了 1 68d,在此期间 ,对血液 GSH-Px活性、血清 Se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和 T细胞数做了测定 ,同时观察了某些繁殖性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 :(1 ) GSH-Px活性和血清 Se水平 ,T1 、T2 和 T3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青  刘莺  
为了筛选白发藓繁殖的适宜台垫和基质,提高白发藓人工繁殖率和质量,将白发藓分别在5种苔垫(苔纤布、毛毡布、无纺布、海绵、三维苔纤布)和6种基质(陶粒、鹿沼土、蛭石、植金石、赤玉土、珍珠岩)上断茎繁殖120d,考察白发藓的生物量、颜色评分、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4个指标。结果表明:白发藓在苔纤布上生物量为2064 g/m~2,颜色评分为4.33分,叶绿素含量为2.16 mg/L,覆盖度为50.33%;在赤玉土上生物量为9072 g/m~2,颜色评分为8分,叶绿素含量为3.15 mg/L,覆盖度为83.31%,白发藓生长适宜的苔垫和基质分别为苔纤布和赤玉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亚  薛毓才  陈慧聪  舒皝  穆亮亮  蒋刚  王伟隆  黄旭雄  
为了探究培养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的适宜饵料,选用玉米粉、酵母、小球藻粉(Chlorella sp.)、裂壶藻粉(Schizochytrium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6种饵料分别喂养隆线溞,并测定隆线溞的生长繁殖参数、饵料营养组成及养殖水体水质和细菌含量等参数。结果显示,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在培养各阶段均具有最高的成活率;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首次产子代时间(4.0 d)显著快于其他各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繁殖量(375.2 ind);投喂玉米粉组子代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其他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净繁殖率R0 (293.3),且显著高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组隆线溞具有最短的平均世代时间T (5.0 d),且显著低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无显著差异(P>0.05), 3组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