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9)
2023(2449)
2022(2183)
2021(2044)
2020(1886)
2019(4284)
2018(4205)
2017(7840)
2016(4854)
2015(5014)
2014(4989)
2013(5173)
2012(5129)
2011(4568)
2010(4722)
2009(4264)
2008(4438)
2007(3937)
2006(3413)
2005(3162)
作者
(17587)
(14725)
(14614)
(13834)
(9333)
(7365)
(6587)
(5984)
(5641)
(5324)
(5103)
(4981)
(4952)
(4852)
(4834)
(4691)
(4648)
(4610)
(4203)
(4144)
(3974)
(3891)
(3723)
(3385)
(3370)
(3313)
(3261)
(3190)
(3171)
(3151)
学科
(16351)
经济(16338)
(9236)
管理(8571)
方法(7715)
(7471)
企业(7471)
数学(6829)
数学方法(6743)
(6240)
(5686)
教育(5129)
结构(4956)
(4860)
研究(4224)
中国(4188)
(4002)
(3971)
产业(3861)
研究生(3520)
地方(3408)
(3226)
(3055)
金融(3055)
(3018)
贸易(3017)
(2943)
产业结构(2928)
(2887)
业经(2882)
机构
大学(72908)
学院(69475)
研究(32106)
(24970)
经济(24249)
科学(22400)
(21706)
管理(20586)
中国(19234)
(18468)
理学(17792)
农业(17571)
理学院(17487)
研究所(17232)
管理学(16914)
管理学院(16792)
(16731)
业大(16602)
中心(12412)
(12059)
(11820)
农业大学(11356)
(11311)
(11034)
北京(10816)
(10786)
科学院(9982)
(9687)
实验(9584)
(9320)
基金
项目(50281)
科学(36632)
基金(34563)
(33992)
国家(33752)
研究(30449)
科学基金(25901)
(20743)
自然(18992)
自然科(18525)
自然科学(18514)
自然科学基金(18200)
(18113)
基金项目(17956)
社会(17036)
社会科(16131)
社会科学(16127)
资助(15302)
教育(14848)
重点(12649)
科技(12460)
计划(12416)
(11227)
编号(10752)
(10718)
(10247)
科研(10225)
创新(9765)
专项(9742)
(9633)
期刊
(27171)
经济(27171)
研究(21700)
学报(21594)
(19302)
科学(15903)
中国(15494)
大学(14676)
学学(14122)
农业(12986)
教育(9778)
(8103)
(7920)
管理(6827)
业大(6638)
(6585)
林业(6264)
农业大学(5123)
(4821)
(4627)
金融(4627)
财经(4518)
经济研究(4346)
科技(4307)
技术(4128)
(3928)
中国农业(3678)
问题(3610)
自然(3543)
(3433)
共检索到102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建村  杨文权  贾志宽  狄升蒙  韩清芳  
【目的】掌握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旱生结构,为其引种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进行解剖,选取12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种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最后以叶片厚度、中脉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3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之间差异极显著。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长度>角质层厚度。聚类结果分析表明,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保丰苜蓿’、‘新牧1号’、‘中苜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冯佰利  
为了探索提高紫花苜蓿的抗锌能力,以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采用土培法,研究Zn胁迫(250μg/kg)下,EDTA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锌富集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D时,紫花苜蓿叶片Zn的含量均显著增高,Zn+EDTA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对锌的吸收;大叶苜蓿品种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高于对照,大叶苜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EDTA处理可提高大叶苜蓿初始荧光值、可变荧光、最大荧光值、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水平。结果显示,EDTA促进大叶苜蓿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降低锌胁迫对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比较了引进美国的15个紫花苜蓿品种和新疆大叶苜蓿的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价值、产出能量、经济效益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引进品种中有10个品种的各个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牧歌401、巨人201的生长势、再生性能强;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产能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大面积推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江银   徐婉宁   苏洋   张博  
通过分析不同的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材料,以期对干旱胁迫下的苜蓿叶片形态和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旨在探究自然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以3个紫花苜蓿和2个黄花苜蓿为研究材料,分别设定4个不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55%,40%,25%)进行试验,处理30 d后测定叶片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通过电镜观察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幼苗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来探究苜蓿实生苗叶片对自然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抑制苜蓿叶片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增强土壤水分降低,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降低,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下表皮厚度降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降,中脉中心厚度下降,栅海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增加,疏松度减少,叶脉突起度增加。干旱胁迫强度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厚度、叶肉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中心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呈负相关;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脉突起度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春亮  杨桂霞  辛晓平  唐华俊  
分析了刈割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生长第5年的紫花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对当年生长的紫花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对当年生长的紫花苜蓿而言,9月份刈割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上午比不刈割处理高,而下午则比不刈割处理低,并且峰值有延迟的趋势;10月份刈割处理叶片光合速率普遍比不刈割处理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予璐  李建东  孙备  王国骄  申晓慧  冉卓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处理下,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8℃处理下,4个供试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根系:F=7.683,p<0.05)3个低温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  孙启忠  牛建明  李洪远  丁勇  张晓春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2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24个苜蓿品种划分为8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4个优良品种—超级阿波罗、胜利者、WL232、中苜1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苗宇  张浩阳  张丽佳  刘美君  王爽  
新疆盐渍化土壤中富含多种类型盐离子,严重影响苜蓿生长,制约苜蓿产业在新疆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比例混合的钠盐和钾盐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根系生长以及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盐NaCl、KCl浓度的升高,紫花苜蓿根系和幼叶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逐渐增加,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逐渐下降,且在相同浓度下KCl处理下降程度更大。这表明,盐胁迫破坏了苜蓿幼苗细胞膜完整性,导致膜脂过氧化严重,细胞自身的渗透调节作用不足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的影响,从而导致苜蓿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叶片光合效率受到影响,并且苜蓿幼苗在KCl胁迫下伤害更大。然而在高浓度KCl中加入少量NaCl,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单独KCl处理有所下降,这表明少量Na~+减轻了K~+胁迫对细胞膜的损伤,减少了细胞的氧化伤害,增加了细胞的渗透调节作用,从而缓解了对根系活力的影响;此外,少量NaCl缓解了KCl胁迫下幼叶的氧化伤害,减少了叶绿素的降解,维持了叶片的光合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瑞宏  张亚光  田华  卢欣石  
以陇东(耐旱)、BL-02-329(不耐旱)2种抗旱性强弱差异较大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2种紫花苜蓿叶片中ABA,IAA,GA3,ZR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陇东、BL-02-329两种紫花苜蓿叶片ABA,IA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GA3和ZR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下4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调总趋势是向着气孔关闭、促进根系发展的方向进行。重度干旱时,苜蓿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协调趋势反映出抗旱性强的陇东苜蓿通过减缓生长速率来保证生存方面的调节能力较强,能有效地避免缺水伤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佳琦  王玉祥  张博  
为了探讨外源6-苄氨基嘌呤(6-B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及结荚率的调控作用,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现蕾期叶面喷施10、20、30 mg·L~(-1)的6-BA,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6-BA对苜蓿盛花期叶片光合参数、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结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1)的6-BA处理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瑞宏  田华  高桂娟  卢欣石  
以陇东(耐旱)、公农1号(耐旱性中等)、BL-02-329(不耐旱)3种抗旱性强弱差异较大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其叶片水分代谢与两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苜蓿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总体上3种紫花苜蓿叶片抗旱性强的材料其叶片水势降低的幅度较大,水分饱和亏缺上升幅度及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较低。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上升,2种渗透物质对3种紫花苜蓿均有渗透调节作用。脯氨酸是三种紫花苜蓿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多少及增加的幅度能反映苜蓿的耐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小平  呼天明  杨培志  王栋  郑红梅  
在杨凌地区连续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了国内外22个紫花苜蓿(Medirago sativa L.)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外苜蓿在关中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产性能一般优于地方品种;供试22个苜蓿品种中,以三得利生产性能最好,其次是爱菲尼特、放牧者、全能、维多利亚,这些品种在关中地区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云鑫   马巧利   麻冬梅   刘晓霞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蔡春江   项凌飞   王静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结合抗旱系数、鲜重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比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作为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出‘Dryland’‘比佛’‘陇东’‘杂20’及‘巨能7’为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辉  王岩  胡海燕  赵天宏  郭书嫄  王伟  姚欣  
干旱是人类面临的日益频繁的气候问题,揭示干旱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助于阐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对干旱的响应规律。以2种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抗旱)及三得利(不抗旱)为试验材料,设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研究了初花期干旱胁迫对2种紫花苜蓿主要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品种的Pn、Gs、Ci及Tr均呈下降趋势,Ls呈上升趋势,WUE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a、Chl(a+b)及Chla/b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金皇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Pn下降不显著。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初始荧光(Fo)明显升高,而φPSⅡ、ETR和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栗振义  张绮芯  仝宗永  李跃  徐洪雨  万修福  毕舒贻  曹婧  何峰  万里强  李向林  
【目的】筛选耐低磷苜蓿品种及与耐低磷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进一步为紫花苜蓿耐低磷机制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对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24 d龄的幼苗分别进行常磷(500μmol·L(-1) KH2PO4)和低磷(5μmol·L(-1) KH_2PO_4)处理,30 d后检测各品种的茎叶干重(SLW)、株高(PH)、根干重(RW)、根冠比(RS)、总根长(TRL)、根表面积(RSA)、全磷含量(TP)、磷利用率(PUE)、酸性磷酸酶活性(ACPA),并计算各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