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8)
2023(5588)
2022(4589)
2021(4129)
2020(3367)
2019(7413)
2018(6927)
2017(12831)
2016(7239)
2015(7507)
2014(7080)
2013(6887)
2012(6219)
2011(5568)
2010(5128)
2009(4713)
2008(4607)
2007(3714)
2006(3134)
2005(2571)
作者
(24235)
(20185)
(20166)
(18743)
(12605)
(10153)
(8827)
(8149)
(7623)
(7000)
(6851)
(6643)
(6585)
(6544)
(6339)
(6178)
(6119)
(6068)
(5813)
(5723)
(5447)
(5022)
(4705)
(4669)
(4579)
(4444)
(4416)
(4409)
(4264)
(4110)
学科
(24623)
经济(24591)
(19675)
管理(19186)
(14592)
企业(14592)
方法(12495)
数学(11499)
数学方法(11411)
(9125)
(7246)
(7017)
(6709)
贸易(6709)
(6566)
农业(6021)
中国(5943)
业经(5822)
技术(4776)
环境(4656)
(4406)
财务(4405)
财务管理(4400)
企业财务(4202)
(3992)
地方(3833)
产业(3821)
(3781)
(3546)
(3450)
机构
大学(101482)
学院(101168)
(39647)
经济(39081)
研究(37544)
管理(37507)
理学(34009)
理学院(33610)
管理学(32936)
管理学院(32791)
(32679)
科学(28213)
农业(26563)
中国(26383)
业大(24714)
(21123)
(20642)
研究所(20109)
农业大学(17754)
中心(16394)
(15288)
(13997)
(13861)
(13544)
(13346)
(13278)
科学院(13163)
财经(13163)
实验(12910)
实验室(12371)
基金
项目(80315)
科学(61613)
基金(59454)
(57396)
国家(56934)
研究(47926)
科学基金(46474)
自然(33701)
自然科(32952)
自然科学(32939)
基金项目(32430)
自然科学基金(32400)
(31399)
社会(31390)
社会科(29851)
社会科学(29842)
(27612)
资助(23115)
教育(20598)
计划(18952)
重点(18608)
科技(17761)
(17254)
(16939)
(16846)
(16756)
科研(16716)
编号(16549)
创新(16250)
(15758)
期刊
(35188)
经济(35188)
学报(28629)
(28239)
科学(22663)
研究(21550)
大学(19721)
农业(19347)
学学(19303)
中国(16319)
(11298)
管理(11235)
(10734)
业大(8970)
农业大学(7796)
(7171)
业经(6943)
科技(6605)
经济研究(6531)
(6132)
金融(6132)
财经(6009)
中国农业(5855)
林业(5656)
技术(5500)
自然(5282)
资源(5270)
问题(5269)
(5090)
商业(5028)
共检索到13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力  侯生珍  雷云  李蒋伟  张春梅  桂林生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育肥黑藏羊背最长肌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amino acid, AA)及脂肪酸(fatty acid, FA)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60只体重相近[(10.45±0.96) kg]且体况健康的2月龄黑藏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0:70 (C30)、50:50 (C50)和70:30(C70)的全混合饲粮。试验包括预饲期8 d,正试期120 d。饲养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组选取5只试验羊采集左侧胴体第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组间水分(moisture)、粗蛋白质(CP)、灰分(Ash)和粗脂肪(EE)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C30甲硫氨酸(Met)含量高于C50 (P> 0.05)和C70 (P <0.05)。综上,饲粮精粗比为30:70时,能够明显增加青海黑藏羊背最长肌中甲硫氨酸、组氨酸、反式油酸及共轭亚油酸含量,并有效降低珍珠酸含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振岭   周力   张峰硕   曲杨昂毛   季秋蓉   何婷莉   侯生珍   王志有   桂林生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藏羊肉品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选取90只体况良好且体重相近[(15.40±0.81)kg]的2月龄藏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0.20%(L组)、11.58%(M组)和13.03%(H组)的饲粮。预饲期7 d,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M组藏羊肌肉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5)。M组肌肉弹性(Elasticity)显著高于H组和L组(P<0.05),M组肌肉咀嚼性(Chewiness)和胶着性(Adhesion)显著低于H组和L组(P<0.05);H组Ⅰ、Ⅱa和Ⅱb型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L组(P<0.05),M组Ⅰ、Ⅱa和Ⅱb型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H组(P<0.05);M组氧化型肌纤维数量、面积比例显著高于L组(P<0.05)。M组与H组MyHCⅠ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L组(P<0.05),M组MyHCⅡa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L组(P<0.05),L组MyHCⅡb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M组与H组(P<0.05)。MyHCⅠ、MyHCⅡa基因表达量与咀嚼性(Chewiness)显著负相关(P<0.05)。MyHCⅡ基因表达量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负相关(P<0.05),与咀嚼性(Chewiness)与硬度(Hardness)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中蛋白水平为11.58%时,可改善藏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特性,提高氧化型肌纤维数量和面积比例;增强其肌肉抗氧化性能,并改善肌肉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力  张峰硕  桂林生  侯生珍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黑藏羊公羔肺组织形态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0.45±0.96)kg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50∶50和30∶70的日粮。预试期8 d,正试期120 d。【结果】(1)70∶30组肺泡隔厚度高于50∶50组(P>0.05)和30∶70组(P<0.05),50∶50组单个肺泡面积显著小于30∶70组(P0.05),同时50∶50组单位面积肺泡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50∶50组和30∶70组血管直径、中膜厚度均显著小于70∶30组(P0.05)。(3)50∶5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显著高于70∶30组(P0.05),而30∶7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显著高于70∶30组(P0.05)。(4)50∶50组SOD和CAT基因表达量高于70∶30组(P0.05),70∶30组GSH-Px基因表达量低于50∶50组(P>0.05)和30∶70组(P<0.05)。【结论】适宜的精粗比日粮对育成期黑藏羊肺组织形态发育和抗氧化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精粗比以50∶50的日粮作用效果较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今舜  杨群  钟小军  方绍培  霍俊宏  
为分析等蛋能比下不同精粗比饲粮对湖羊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 (试验Ⅰ组)、60∶40 (试验Ⅱ组)、50∶50 (试验Ⅲ组)和40∶60 (试验Ⅳ组)的全混合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正试期14 d时,试验Ⅳ组羊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综上所述,在等蛋能比下,提高饲粮精粗比能够提高湖羊肉品质,但精粗比过高不利肠道的发育,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精粗比为60∶40全混合饲粮的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春晓  吕佳颖  牛骁麟  马万浩  李飞  李发弟  
为评价日粮粗饲料来源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选择2月龄健康湖羊公羔(22.9±1.2 kg)120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栏位,每个栏位6只羊,分别以玉米(Zea mays)秸秆(CS组)、玉米芯(CC组)、葵花籽壳(SH组)和油菜(Brassica napus)秸秆(RS组)作为粗饲料来源,添加比例均为20%,4组精料配比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正试期结束后每个栏位选择接近该栏平均体重的3只羊屠宰,测定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和肌肉脂肪酸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 SH组和RS组湖羊瘤胃中戊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高于CS组和CC组(P 0.05)。研究得出,玉米芯日粮会改变羔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中乙酸的比例,有利于纤维分解菌的增殖,适于作为湖羊粗饲料来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晓梅  章龙珍  刘鉴毅  赵峰  宋超  王妤  张涛  
采用"金字塔"设计法,用蛋白质、脂肪、糖作为饲料组成变量配制21组饲料,对不同配比饲料影响平均体重(6.43±0.17)g的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的生长效果进行研究,确定点篮子鱼幼鱼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最佳拟合比例。各试验组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范围分别设为27%~45%、3%~18%和15%~24%,实验共持续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鱼体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影响最大,脂肪水平的降低对鱼体生长有利,糖水平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低蛋白水平下,即饲料蛋白质水平低于40.38%时,饲料中脂肪水平和糖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鱼体的生长;蛋白质水平高于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   赵艳丽   郭晓宇   郭咏梅   郑亚光   周艳   闫素梅   张勇伟  
为探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肉驴血浆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年龄为1岁、体重相近((150±25) kg)的德州肉驴(公)36头,分为低能量(LEG)、中能量(MEG)和高能量(HEG)3个组,采用舍饲育肥方式,分别饲喂消化能(以干物质计)为12.08、13.38和14.40 MJ/kg(育肥前期,1~45 d)、13.01、14.27和15.60 MJ/kg(育肥中期,46~90 d)以及13.54、14.93和16.23 MJ/kg(育肥后期,91~135 d)的饲粮。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浆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以及臀肌中的氨基酸含量及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饲粮能量水平间的肌肉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EG血浆中功能性氨基酸(FAA)、呈味氨基酸(DAA)含量显著高于LEG和HEG(P<0.05),LEG血浆中FAA和DAA含量显著高于HEG(P<0.05)。2)MEG显著提高血浆和股二头肌中必需氨基酸(EAA)、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以及EAA/总氨基酸(TAA)、EAA/非必须氨基酸(NEAA)(P<0.05),显著降低了股二头肌中NEAA和DAA含量(P<0.05)。3)MEG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LEG(P<0.05),但与HEG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EG、HEG的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LEG(P<0.001),但MEG和HEG两组间无差异,尿素含量变化规律与之相反。HEG和LEG血清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MEG(P<0.05),HEG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LEG,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LEG(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01)。综上,肉驴育肥前期、育肥中期以及育肥后期饲喂中能量水平的饲粮,可使肉驴肌肉的AA平衡性较好,肌肉的营养价值较高。本研究为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肉驴的育肥性能和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蒋伟  侯生珍  王志有  桂林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精粗比例对藏羔羊小肠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0只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给以精粗比例为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的基础饲粮,预饲期10 d,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小肠食靡样品,通过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空肠细菌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结果】(1)Ace、Chao1指数变化趋势相似,精粗比40∶6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和组内Beta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2)对门水平细菌分布前十菌群门类进行显著性分析,各处理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其丰度均大于30.7%,且60∶40组远高于其余各组(P0.05);30∶70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80∶20、50∶50组软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分布趋势相似,均为60∶4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随着精粗比变化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科水平下:鞘脂单胞菌科为优势菌科,且60∶40组丰度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但80∶20、70∶30组分别有个体支原体菌科占据小肠细菌90%以上;80∶20组Pyrinomonadaceae最高(P<0.05),且有随精粗比降低而丰度下降的趋势;黄色杆菌科30∶7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毛螺旋菌科40∶60组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科和噬几丁质菌科的丰度随着精粗比的增高,且在60∶40组时达到最高值(P<0.05)。(4)小肠细菌功能基因集中于46个代谢途径,多集中于氨基酸代谢方面、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膜转运等方面。【结论】探索了不同精粗比饲粮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粮精粗比变化,小肠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群落组成与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当饲粮精粗比为60∶40时小肠微生物更适合定植生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胡兵  李惠  陈爱敬  聂宁  戴邵虎  
对采自长江宜昌江段铜鱼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其人工养殖的开展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铜鱼含肉率为68.13%;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58%;肌肉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钙、磷的含量分别为72.98%、17.10%、5.14%、0.64%、1.14%;氨基酸含量为62.27 g/100 g干物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2.9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12%,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4.0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1.3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安雪姣  文禹粱  宋淑珍  蔡原  吴建平  赵生国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广河羊羔肉品质的影响,在广河县羔羊肉生产区,选择不同精粗比饲喂的6月龄健康陶寒杂交(陶赛特羊♂×小尾寒羊♀)断奶去势公羔各3只进行屠宰,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肱二头肌3个部位肌肉和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尾部脂肪3个部位脂肪,用气象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出3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21种。脂肪组织中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的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其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玉娟  唐立  颜顺  陆静  邵庆均  
为探究日粮中不同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黑鲷肌肉营养组成和质地的影响,实验配置了41.0%和37.5%2种蛋白质水平下3种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小麦面粉为碳水化合物源,使用量分别为19%,24%,29%)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L1(19/41),L2(24/41),L3(29/41),L4(19/37.5),L5(24/37.5),L6(29/37.5)。实验以黑鲷幼鱼[均重(9.95±0.22)g)]为研究对象,投喂上述实验饲料养殖8周后,分析肌肉常规营养与氨基酸组成,测定肌纤维密度,并采用TA.XT plus质构分析仪进行质地多面剖析(TPA)模拟测试。结果显示,不同饲料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比例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安  谢骏  李志斐  王广军  张晓可  李玉呈  彭芳珍  
为了解冬季绿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肌肉营养成分的空间差异,分析并比较了2016年12月采集的大别山区三个样地的绿太阳鱼肌肉营养成分。利用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非参数多变量排序(NMS)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结果显示:大别山区栖息环境(水库、溪流)对绿太阳鱼肌肉营养成分影响较大;随后t-test的结果显示同一样地溪流环境中的绿太阳鱼丰满度K,肌肉氨基酸组成中的脯氨酸Pro、甘氨酸Gly、蛋氨酸Met、组氨酸His、精氨酸Arg、总脂肪,以及脂肪酸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露姣  楼宝  毛国民  史会来  骆季安  
比较分析了分别投喂小杂鱼和人工饲料的两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旨在为褐牙鲆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饲料研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摄食小杂鱼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两组褐牙鲆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1.15和70.47,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摄食小杂鱼组褐牙鲆中检测到11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食人工饲料组中检测到11种SFA、7种MUFA和9...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广军  关胜军  吴锐全  谢骏  余德光  简清  牛纪锋  胡朝莹  
对三种不同来源(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冰鲜下杂鱼饲养和野生捕捞)的大口黑鲈成鱼的含肉率、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国花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来源的大口黑鲈蛋白质含量在17.97%~20.15%,脂肪含量在0.81%~6.41%,灰分含量1.24%~1.41%,水分含量72.12%~79.98%,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19%~16.47%,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以上,表明大口黑鲈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源。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与使用冰鲜下杂鱼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其肌肉营养成分以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冰  杨继华  曹俊明  黄燕华  孙育平  王国霞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抗氧化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51±0.02)g的吉富罗非鱼8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在56 d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添加桑叶黄酮0、50、100、300、500和1 000 mg/kg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100、300 mg/kg组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2%和8.7%;500 mg/kg组肌肉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高于1 000 mg/kg组及对照组;50、100、300、1 000 mg/kg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对肌肉滴水损失影响不显著。500 mg/kg组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50 mg/kg组肌肉苯丙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100 mg/kg组肌肉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300、500 mg/kg组。300 mg/kg组肌肉亮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酸和1 000 mg/kg组肌肉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桑叶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肌肉抗氧化指标和胶原蛋白含量,改善肌肉氨基酸组成。综合肌肉抗氧化性能、胶原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指标来评价,桑叶黄酮添加水平在300~500 mg/kg时效果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