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172)
- 2022(6753)
- 2021(6048)
- 2020(4912)
- 2019(10945)
- 2018(10318)
- 2017(18865)
- 2016(10433)
- 2015(11217)
- 2014(10502)
- 2013(10311)
- 2012(9446)
- 2011(8510)
- 2010(8217)
- 2009(7384)
- 2008(7225)
- 2007(6224)
- 2006(5486)
- 2005(4774)
- 学科
- 济(38679)
- 经济(38629)
- 管理(28055)
- 业(27391)
- 企(21019)
- 企业(21019)
- 方法(17999)
- 数学(16192)
- 数学方法(15970)
- 农(12416)
- 学(10603)
- 财(10109)
- 中国(10060)
- 业经(9318)
- 贸(9038)
- 贸易(9035)
- 易(8823)
- 农业(8496)
- 制(7263)
- 地方(6835)
- 环境(6585)
- 技术(6545)
- 务(6047)
- 财务(6035)
- 财务管理(6019)
- 企业财务(5742)
- 银(5687)
- 银行(5633)
- 划(5574)
- 融(5492)
- 机构
- 大学(149112)
- 学院(148133)
- 济(57883)
- 研究(57061)
- 经济(56801)
- 管理(53379)
- 理学(47267)
- 理学院(46690)
- 管理学(45560)
- 管理学院(45342)
- 农(42281)
- 科学(40943)
- 中国(40922)
- 农业(34140)
- 业大(32585)
- 京(32200)
- 所(31560)
- 研究所(29530)
- 中心(25056)
- 财(23943)
- 农业大学(22368)
- 江(21637)
- 院(20878)
- 省(19766)
- 北京(19752)
- 财经(19504)
- 科学院(18795)
- 室(18763)
- 业(18555)
- 经(18018)
- 基金
- 项目(112113)
- 科学(86439)
- 基金(82206)
- 家(78404)
- 国家(77785)
- 研究(69757)
- 科学基金(63753)
- 自然(45727)
- 自然科(44678)
- 自然科学(44661)
- 社会(44443)
- 省(44377)
- 自然科学基金(43896)
- 基金项目(43851)
- 社会科(42199)
- 社会科学(42185)
- 划(38889)
- 资助(32991)
- 教育(31031)
- 重点(26345)
- 计划(25680)
- 编号(24576)
- 发(24168)
- 创(23863)
- 部(23499)
- 科技(23427)
- 科研(22947)
- 创新(22435)
- 业(22025)
- 农(19845)
共检索到20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冬生 彭小兰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70∶30、60∶40、50∶50的全混合日粮,测定10 d日均产奶量(kg/d)、10 d日均乳脂率(%)、10 d日均乳蛋白率(%)和10 d日均采食量(kg/d)。结果表明: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产奶量降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IV(50∶5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TMR中粗料比例增加,乳脂率增加,试验组Ⅰ(8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花 贾玉山 刘兴波 哈斯 苏楞高娃
试验选用黄芪、王不流行等15味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及牛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泌乳时期,添加中草药使得不同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都有所提高,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期各试验组的日均泌乳量均比其相应对照组日均泌乳量提高12.2%、24.5%和3.4%。对试验牛及其牛奶理化指标测试结果显示: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各泌乳期乳脂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非脂类干物质含量提高,但变化不大,其物理指标也没有大的波动。由此可见,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奶牛的理化指标均正常,既保证了奶牛的健康又保证了牛奶的安全性、无污染性和天然性。
关键词:
奶牛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永新 王加启 卜登攀 李珊珊 周凌云
为了分析传统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影响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的牛乳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鉴定凝胶中蛋白点。结果发现,以蛋白表达量变化2倍或2倍以上为判定标准时,传统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未能检测到乳蛋白的表达变化。乳蛋白凝胶图谱中主要蛋白点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为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等酪蛋白及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等乳清蛋白,均为牛奶中的主要蛋白组分。表明饲喂方式对牛奶中主要乳蛋白成分的表达影响较小,...
关键词:
饲喂方式 二维凝胶电泳 乳蛋白 质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熊本海 罗清尧 庞之洪 杨亮 杨露
【目的】满足泌乳奶牛日粮营养需要的精确预测和饲料配方的优化计算,探索奶牛日粮设计的内在规律。【方法】基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出的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system,CNCPS),集成NRC(2001)推荐的奶牛主要养分需要的动态预测模型,结合《中国饲料数据库》积累的奶牛常用饲料的CNCPS参数数据,采用FOXPRO数据库技术和参数线性规划的优化技术,研究开发针对荷斯坦泌乳奶牛日营养需要的计算和全混合日粮(total mixture ration,TMR)配方优化系统。【结果】本系统优化日粮全面考虑了精饲料与粗饲料的平衡,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王加启 国卫杰 宋增廷 张俊瑜 卜登攀
研究全混合日粮(TMR)裹包贮存效果及裹包TMR饲喂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TMR饲粮水分含量调整为40%、50%和60%,利用裹包技术将新鲜制作的TMR饲粮进行裹包,分别存放0、3、7、15和30 d后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TMR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由于干物质的损失而有相应的增加,裹包TMR饲粮的pH值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TMR饲粮初始水分含量增高,pH值降得越低(P<0.05),氨态氮生成量越高(P<0.05)。另外,选择24头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以常规饲喂(精粗分开)作为对照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王加启 谭支良 龚月生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瘤胃发酵 泌乳性能 奶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瑞国 姚艳平 杨国宝 王玉莲
以产奶的黑白花奶牛 2 0头 ,分为两组 ,每组 10头。在同一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下 ,一组投丸 ,为试验组 ;另一组不投丸 ,为对照组。预试期 10 d,正试期 32 d。试验结果 ,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 17.76 kg,对照为 16 .30 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 8.95%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全 赵红波 刘春林 游伟 王星凌
为观察不同日粮蛋白质(CP)和赖氨酸(Lys)含量对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和血液代谢激素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接受4种日粮处理:12.5%CP和0.44%Lys的日粮1;12.6%CP和0.58%Lys的日粮2;14.1%CP和0.45%Lys的日粮3;14.1%CP和0.60%Lys的日粮4。试验分为4期,每期18 d。第1天至第14天为适应期,第15天至第18天为收集期。结果表明:日粮4和日粮2的产奶量显著高于日粮3和日粮1(P0.05);日粮4和日粮2的氮利用率和奶氮排出量明显高于日粮3和日粮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风岩 邓好 杨正伟 张涛 刘宁 王建平
为研究水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苗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和主要生产性能测定(DHI)指标的作用效果。选择180头泌乳奶牛,根据体重、产奶量、泌乳天数,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1 kg新鲜水培小麦苗。基础日粮参考NRC (2001)推荐的标准配制,精粗比为50:50。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了0.74 kg·d~(-1) (P=0.17),其中初产奶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67kg·d~(-1) (P <0.05),泌乳后期奶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45 kg·d~(-1) (P=0.07),有差异显著的趋势。干物质采食量平均降低0.56 kg·d~(-1) (P <0.05),乳脂肪含量降低了8.15%(P=0.06),乳中脂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水培小麦苗能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降低乳中脂肪含量,提高初产奶牛产奶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芳 石蕊 姜发彬 贾志新 沈向真 庄苏
选择6只安装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的健康泌乳中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组3只,试验日粮由精饲料和粗饲料组成,且精、粗饲料比例分别为4∶6(高粗料组,HF)和6∶4(高精料组,HC),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泌乳中期奶山羊肝脏氨基酸代谢及乳产量、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门静脉血浆中高精料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BCAA)及总必需氨基酸(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TEAA)浓度均高于高粗料组,且赖氨酸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日粮 精粗比 氨基酸 肝脏 奶山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伟 王加启 孙鹏 卜登攀 杨永新 崔海 孙妍 徐晓燕 周凌云 李发弟
研究日粮添加不同脂肪酸混合物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长链脂肪酸组(LCFA)和中短链脂肪酸组(SMCFA),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碳链长度大于16的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85.1%和87.94%;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碳链长度小于等于16的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4.86%和12.13%;P<0.05)。同时,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血浆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1%和0.36%;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关键词:
奶牛 脂肪酸混合物 脂肪酸 抗氧化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河水 王艳玲 杨国宇 高腾云 王月影 刘记强
选用4头泌乳约7个月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对照期饲喂常规日粮,试验期日粮中添加10 mg/kg的大豆黄酮,研究大豆黄酮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及乳中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大豆黄酮能缓解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乳脂率变化不大。激素分析结果表明,乳中T4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GH,PRL,E2和TS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而T3则有下降的趋势。提示大豆黄酮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而间接地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
关键词:
大豆黄酮 激素 泌乳量 乳蛋白 乳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坤 王亚宾 王会峰 郭爽 韩立强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乳脂肪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中期的奶牛饲喂不同日粮,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低剂量组(基础日粮+50 g/(头.d))、中剂量组(基础日粮+100 g/(头.d))、高剂量组(基础日粮+200 g/(头.d)),试验共进行14 d,分析乳产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没有影响,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1)。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奶牛的中、短链脂肪酸(C6、C10、C12、C1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长链脂肪酸(C18、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现添加共轭亚油酸钙显著降低了各种...
关键词:
奶牛 共轭亚油酸 乳成分 脂肪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彤 王皓宇 郝海生 王栋 杜卫华 朱化彬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先决条件。选择了奶牛乳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7个候选内参基因,包括GAPDH、ACTB、18S rRNA、RPS9、RPS15、UXT、MYC。奶牛以精粗比不同的2种日粮饲喂,并在产后16 d采集乳腺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探讨了候选内参基因在围产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geNorm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UXT和RPS9表达稳定,不受日粮精粗比的影响,因此,可作为围产期奶牛乳腺组织基因表达分析中相对合适的内参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玉东 王振勇 柴同杰 侯志高 巩庆亮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
关键词:
奶牛 日粮精粗比 挥发性脂肪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