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4)
2023(6667)
2022(5643)
2021(5107)
2020(4271)
2019(9360)
2018(8950)
2017(16897)
2016(9472)
2015(9831)
2014(9329)
2013(9173)
2012(8495)
2011(7561)
2010(7415)
2009(6776)
2008(6464)
2007(5511)
2006(4675)
2005(3970)
作者
(31607)
(26421)
(26330)
(24946)
(16740)
(13244)
(11595)
(10430)
(10145)
(9290)
(9142)
(8773)
(8661)
(8611)
(8489)
(8316)
(8044)
(7841)
(7685)
(7562)
(7121)
(6629)
(6429)
(6046)
(5938)
(5937)
(5823)
(5720)
(5475)
(5433)
学科
(35801)
经济(35767)
(24493)
管理(24197)
(18994)
企业(18994)
方法(16702)
数学(15235)
数学方法(15104)
(10531)
(10520)
(9888)
中国(8819)
(7980)
贸易(7979)
地方(7818)
(7776)
业经(7764)
农业(7145)
(6845)
产业(6762)
环境(6246)
(6209)
财务(6208)
财务管理(6199)
企业财务(5967)
结构(5881)
技术(5708)
(5258)
(5017)
机构
大学(134892)
学院(134647)
(52307)
经济(51469)
研究(50063)
管理(48009)
理学(43327)
理学院(42686)
管理学(41720)
管理学院(41517)
(39270)
科学(37444)
中国(34502)
农业(32056)
业大(30929)
(27879)
(27428)
研究所(26400)
农业大学(21786)
中心(21577)
(21258)
(18929)
(18349)
财经(17879)
(17846)
(17846)
科学院(16968)
实验(16894)
(16637)
(16503)
基金
项目(104188)
科学(80354)
基金(77102)
(72991)
国家(72448)
研究(62377)
科学基金(60089)
自然(43327)
自然科(42378)
自然科学(42354)
(42083)
基金项目(41920)
自然科学基金(41665)
社会(40893)
社会科(38909)
社会科学(38896)
(35688)
资助(30683)
教育(28006)
重点(24595)
计划(24060)
科技(22433)
(22304)
(22072)
(21752)
编号(21291)
科研(21278)
创新(20848)
(20481)
(18648)
期刊
(48970)
经济(48970)
学报(37334)
(34072)
研究(30681)
科学(29321)
大学(26292)
学学(25853)
农业(23037)
中国(21835)
(15434)
管理(15280)
(12416)
业大(11826)
农业大学(10285)
(9600)
经济研究(9051)
(8919)
金融(8919)
财经(8794)
科技(8651)
业经(8630)
技术(7954)
林业(7582)
(7475)
问题(7083)
自然(7005)
中国农业(6888)
资源(6781)
商业(6397)
共检索到178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春燕   赵海碧   邴睿   刘婷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饲料来源对湖羊羔羊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3.77±0.46)kg湖羊公羔60只,随机将试验湖羊公羔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5只羔羊,饲草来源组饲喂苜蓿干草(Alfalfa hay,AH)和燕麦干草(Oat hay,OH),非饲草来源组饲喂甜菜粕(Beet pulp,BP)和大豆皮(Soybean Hulls,SH)。试验中羔羊自由采食及饮水。70日龄羔羊饲养试验结束,各组随机将6只羔羊屠宰,获得24个盲肠内容物样品以备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24个盲肠内容物样品共获得72482条有效数据与2999个OTU,鉴定获得12个门,54个纲,103个目,174个科和349个属;在Observed species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方面,OH组显著高于AH组(P < 0.05);盲肠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核心菌门;瘤胃球菌科为优势菌科;OH组毛螺旋菌科显著高于AH和SH组、克里斯滕森菌科显著高于AH组和BP组(P < 0.05);BP组变形菌门显著高于AH、SH和OH组(P < 0.05),BP组毛螺旋菌科极显著高于AH和SH组(P < 0.01);OH 组Anaerostipes菌属显著高于AH组;SH和OH组未鉴定的丹毒丝菌属显著高于AH和BP组。使用Tax4Fun法的预测分析得出湖羔羊盲肠菌群以碳水化合物代谢、脂类、能量和氨基酸代谢为主。相关性分析Muribaculaceae菌科与活体重和日增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普雷沃氏菌科与活体重和日增重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 < 0.05)。综上所述,开食料不同粗饲料来源由于其纤维素结构不同,对湖羊羔羊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彦珍  刘婷  段鹏伟  郑琛  
本试验旨在分析湖羊羔羊采食两种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来源开食料时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差异。采用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8只初生重相似(3.5±0.7 kg)的湖羊公羔,0~2日龄吮食母乳,3日龄羔羊与母羊分离,并开始饲喂代乳粉至28日龄断奶,7日龄(补饲前)按同质性原则将试验羔羊分为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4只,分别饲喂以苜蓿干草(alfalfa hay, AH)和甜菜粕(beet pulp, BP)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饲粮。羔羊54日龄至60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70日龄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7~28日龄时AH组羔羊平均日增重以及养分和代谢能采食量均显著高于BP组(P 0.05)。AH组羔羊对开食料干物质(dry matter, DM)、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BP组(P <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干草为NDF来源开食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羔羊断奶前的生产性能及采食量,而以甜菜粕为NDF来源开食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羔羊断奶后DM、NDF和ADF表观消化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春晓  吕佳颖  牛骁麟  马万浩  李飞  李发弟  
为评价日粮粗饲料来源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选择2月龄健康湖羊公羔(22.9±1.2 kg)120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栏位,每个栏位6只羊,分别以玉米(Zea mays)秸秆(CS组)、玉米芯(CC组)、葵花籽壳(SH组)和油菜(Brassica napus)秸秆(RS组)作为粗饲料来源,添加比例均为20%,4组精料配比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正试期结束后每个栏位选择接近该栏平均体重的3只羊屠宰,测定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和肌肉脂肪酸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 SH组和RS组湖羊瘤胃中戊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高于CS组和CC组(P 0.05)。研究得出,玉米芯日粮会改变羔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中乙酸的比例,有利于纤维分解菌的增殖,适于作为湖羊粗饲料来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杨燕  金太花  韩照清  井文倩  魏明吉  李富宽  吕慎金  
为分析早期断奶对沂蒙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影响,选用0d沂蒙黑山羊羔羊36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只羔羊。母乳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代乳粉组(R组)于8d起断奶,10d完全哺喂代乳粉,15d开始两组均饲喂开食料。在8、10、15、25、45和75d时每组随机屠宰3头羊并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析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15d时R组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B组(P<0.01),而75d时显著高于B组(P<0.05),并且R组11~15d间日增重极显著低于B组(P<0.01),且在25d之后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组(P<0.05)。2)R组25d时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15d时(P<0.05),而B组45d时各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5d时(P<0.05)。3)R组15d时Sobs、Ace、Chao1和25d时Shannon及Simpson均显著低于B组(P<0.05)。在门水平上,R组Firmicutes门相对丰度在25d时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Proteobacteria门相对丰度在10和45d时极显著高于B组(P<0.01);Bacteroidetes门相对丰度在75d时差异显著低于B组(P<0.05)。在属水平上,Butyricicoccus属相对丰度10d开始两组均显著减少(P<0.05),25d时极显著下降(P<0.01);R组Lactobacillus属相对丰度在15d时差异显著低于B组(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维  张俊  钱勇  王慧利  刘方旭  李隐侠  夏淑雯  郑开之  孟春花  曹少先  仲跻峰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开食料中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及补饲起始时间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优化羔羊补饲方案。[方法]选择98只相同日龄、初生体重接近(约3.29 kg)的湖羊羔羊,随机分成7组(n=14):3个试验组从14日龄开始补饲至60日龄,开食料中NDF水平分别为15%、20%、25%(质量分数);3个试验组从21日龄开始补饲至60日龄,开食料中NDF水平分别为15%、20%、25%;对照组不补饲开食料。分别测定羔羊0、30、60日龄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测定60日龄屠宰胴体质量、内脏器官质量、复胃容积、4个胃室(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质量,计算屠宰率和脏器指数。[结果]自14和21日龄起补饲NDF水平分别为15%、20%、25%的开食料对湖羊羔羊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60日龄体重)等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其中14日龄开始补饲20%NDF的开食料对体重增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湖羊羔羊自14和21日龄起补饲含15%、20%、25%NDF的开食料,对肝、肾、胃等脏器的发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结论]14日龄开始补饲含有20%NDF的开食料最有利于湖羊羔羊生长发育,尤其对肝脏、肾脏、瘤胃和瓣胃的发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纪雯雯  云燕  王翀  茅慧玲  
【目的】比较不同日龄湖羊Ovis aries羔羊瘤胃上皮细菌多样性及菌群组成差异,为幼龄反刍动物早期断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0只出生体质量相近的初生湖羊羔羊,分别于日龄30 d (D30)和45 d (D45)各屠宰5只以获得瘤胃上皮组织,对其进行测序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D45组羔羊瘤胃上皮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显著多于D30组羔羊(P<0.05),拟杆菌属、琥珀酸菌属、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奇异菌属Atopobium与瘤胃乳头长度呈负相关(P<0.01),琥珀酸菌属与瘤胃乳头宽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日龄羔羊的瘤胃上皮细菌定植存在差异,这些菌群参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及瘤胃乳头发育。图7表2参3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赛男  金澄艳  鲍建军  王悦  陈炜昊  吴天弋  王利宏  吕晓阳  高雯  王步忠  朱国强  戴国俊  孙伟  
【目的】通过筛选对大肠杆菌(E.coli)F17菌毛非腹泻型与腹泻型的绵羊脾脏中差异表达的lncRNA,来探究lncRNA对绵羊抗腹泻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湖羊羔羊口服E.coli F17菌株获得非腹泻和腹泻型个体,利用羔羊肠道细菌计数、病理组织切片验证攻毒成功性;构建非腹泻组和腹泻组羔羊脾脏的cDNA文库,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配对测序;通过Gene Ontology(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转录本功能描述和细胞通路分析,利用FPKM法估计lncRNA和mRNA转录物的表达水平,并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筛选出非腹泻和腹泻个体脾脏中的差异表达lncRNA;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非腹泻组和腹泻组羔羊脾脏组织中DE lncRNA和DE mRNA的表达水平,来验证筛选的DE lncRNA在非腹泻组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果】羔羊口服E.coli F17菌株后,出现非腹泻和腹泻两种表型,腹泻组羔羊肠道中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非腹泻组(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双霞  金澄艳  鲍建军  王悦  陈炜昊  吴天弋  王利宏  吕晓阳  高雯  王步忠  朱国强  戴国俊  师东方  孙伟  
【背景】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以剧烈腹泻和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是规模化羊场最为常见高发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初生羔羊易被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引起羔羊腹泻,又叫羔羊白痢,使养殖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存在诸多缺陷。【目的】本研究通过让湖羊羔羊口服大肠杆菌F17菌株获得不腹泻和腹泻的羔羊个体,筛选出服用大肠杆菌F17菌毛后不腹泻与腹泻型个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而探究circRNA在绵羊抗腹泻中的作用,从而发现与抗大肠杆菌病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从circRNA层面上,加深对绵羊拮抗大肠杆菌F17菌株的认识,确定绵羊拮抗大肠杆菌F17菌株的功能基因。【方法】用CIRI软件从头预测circRNA,利用RNA-seq技术,首次筛选出感染大肠杆菌F17菌株后不腹泻与腹泻型羔羊个体脾脏中差异表达的(DE)circRNA,对差异表达转录本进行GO富集分析,结合GO注释结果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统计每个GO条目中所包括的差异转录本个数,并用Fisher’s exact test计算每个GO条目中差异转录本富集的显著性。然后随机选择6个DE circRNA,利用q-PCR分别验证这6个DE circRNA在不腹泻和腹泻组羔羊脾脏内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而利用Miranda软件来预测与miRNA结合的circRNA以及miRNA的靶基因,根据miRNA靶基因的功能注释来阐明此部分circRNA的功能,分析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最后用q-PCR验证circRNA在不腹泻组和腹泻组羔羊体内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绘制参考序列后,鉴定出已知的7 730个circRNA,DE circRNA与GO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一共有60条circRNA被注释和分类到297个功能亚类中。利用RNA-seq在不腹泻和腹泻羔羊脾脏中筛选出60个差异表达的(DE) circRNA,其中31个上调和29个下调,用q-PCR验证随机选择的6个DE circRNA在不腹泻组和腹泻组羔羊体内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与RNA-seq结果一致。利用Miranda分析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发现6个circRNA、5个miRNA和8个mRNA之间存在一定的靶标关系,用q-PCR验证mRNA在不腹泻组和腹泻组羔羊体内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与RNA-seq结果一致。【结论】探究了对于不腹泻和腹泻羔羊脾脏中circRNA的表达谱,进一步了解其在绵羊抗病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发现了不腹泻和腹泻羔羊脾脏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助于找出羔羊如何抵抗腹泻的发生机制,为羔羊抵抗腹泻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瑞国   杨慧超   妥强   杨晓斌   高巧仙   石柏灌   辛国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茎叶、枸杞(Lycium barbarum)枝条及葡萄(Vitis vinifera)藤条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况相近的雄性滩羊60只,随机分为6组,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预饲期11d,正试期59 d。结果表明:1)在生产性能方面,枸杞枝条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为1.30 kg,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290.00和272.88 g,枸杞枝条组平均日增重最低,为227.33 g,对照组与湖南稷子相较于枸杞枝条差异显著(P<0.05)。2)在肉品质方面,柠条组肌肉胆固醇最低,为0.44 mg·g~(-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湖南稷子组的肌肉肌苷酸含量最高,为4.12 mg·g~(-1),枸杞枝条组次之,为3.89 mg·g~(-1),显著高于柠条组(P<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湖南稷子组血清甘油三酯最高,为0.44mmol·L~(-1),显著高于甘草茎叶组及葡萄藤条组(P<0.05),但与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粗饲料对滩羊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中糖脂代谢具有一定影响,且柠条、湖南稷子、甘草茎叶、枸杞枝条及葡萄藤条可以缓解粗饲料来源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应该考虑部分粗饲料的添加在滩羊生产性能所表现的不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林  茆达干  程瑞禾  方永飞  杨利国  
为探讨生长抑素DNA疫苗免疫湖羊的效果,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S)基因融合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S/2SS,分别与pE-CpG质粒、细菌DNA、脂质体粗品配合及重新构建的pES/2SS-GMCSF免疫断奶母羔羊,4周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结果显示,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免疫4周和加强免疫2周后,细菌DNA佐剂组的抗体水平高于生长抑素单独免疫组(P<0.05),其抗体阳性率也为各免疫组最高。全期免疫组抗生长抑素抗体阳性率达36.0%;免疫羊的增重比对照组高18.82%(P<0.01)。加强免疫后2周,免疫组的GH和IGF-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今舜  杨群  钟小军  方绍培  霍俊宏  
为分析等蛋能比下不同精粗比饲粮对湖羊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且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 (试验Ⅰ组)、60∶40 (试验Ⅱ组)、50∶50 (试验Ⅲ组)和40∶60 (试验Ⅳ组)的全混合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正试期14 d时,试验Ⅳ组羊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综上所述,在等蛋能比下,提高饲粮精粗比能够提高湖羊肉品质,但精粗比过高不利肠道的发育,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精粗比为60∶40全混合饲粮的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蒋伟  侯生珍  王志有  桂林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精粗比例对藏羔羊小肠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0只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给以精粗比例为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的基础饲粮,预饲期10 d,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小肠食靡样品,通过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空肠细菌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结果】(1)Ace、Chao1指数变化趋势相似,精粗比40∶6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和组内Beta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2)对门水平细菌分布前十菌群门类进行显著性分析,各处理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其丰度均大于30.7%,且60∶40组远高于其余各组(P0.05);30∶70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80∶20、50∶50组软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分布趋势相似,均为60∶4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随着精粗比变化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科水平下:鞘脂单胞菌科为优势菌科,且60∶40组丰度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但80∶20、70∶30组分别有个体支原体菌科占据小肠细菌90%以上;80∶20组Pyrinomonadaceae最高(P<0.05),且有随精粗比降低而丰度下降的趋势;黄色杆菌科30∶7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毛螺旋菌科40∶60组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科和噬几丁质菌科的丰度随着精粗比的增高,且在60∶40组时达到最高值(P<0.05)。(4)小肠细菌功能基因集中于46个代谢途径,多集中于氨基酸代谢方面、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膜转运等方面。【结论】探索了不同精粗比饲粮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粮精粗比变化,小肠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群落组成与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当饲粮精粗比为60∶40时小肠微生物更适合定植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晳洁  韩正康  
在喂青杂干草条件下,湖羊瘤胃食糜 pH 和总缓冲容量分别为6.52±0.06和162.52±0.35 mmol/L;盲肠食糜则分别为8.02±0.06和244.33±7.70 mmol/L。通过灌注乙酸溶液于瘤胃或盲肠会影响其 pH 和总缓冲容量,提示瘤胃与盲肠代谢存在协调性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琛  李发弟  李飞  周巨旺  段鹏伟  刘绘汇  樊海苗  朱威力  刘婷  
【目的】探讨代乳粉中添加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同质性良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羔羊饲喂不含MOS的代乳粉,试验组羔羊饲喂含0.2%MOS的代乳粉,试验期21d。羔羊28日龄时,两个试验组各随机选择8只羔羊屠宰,取出消化道,称量各胃室和肠段包含内容物的质量和净质量,量取各肠段长度,用以计算各部位的相对质量和内容物分布,以及各肠段的相对长度。多聚甲醛固定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组织形态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样品,测定紧密连接蛋白1 (claudin 1)、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结果】除空肠相对长度外(%全肠长度,P=0.040),MOS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活体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小肠黏膜claudin 1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MOS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并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0.033,P=0.047,P=0.015),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28),此外,MOS有提高羔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皱胃肌层厚度及回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5,P=0.078,P=0.085,P=0.084,P=0.052)。【结论】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相对质量、长度和内容物分布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及肌层的组织形态,维持小肠屏障功能,有利于提高养分消化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琛  李发弟  李飞  周巨旺  段鹏伟  刘绘汇  樊海苗  朱威力  刘婷  
【目的】观察代乳粉中添加单宁酸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同质性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1个重复,分别饲喂对照代乳粉或单宁酸含量为0.2%的代乳粉,试验期21 d。羔羊28日龄时饲养试验结束,每组随机选择8只羔羊进行屠宰,分离胃室和肠段,分别称量各胃室和各肠段净质量以及含内容物质量,并量取各肠段的长度,计算各胃室和各肠段的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及内容物分布。肠道组织形态学和上皮细胞凋亡率用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肠道屏障功能相关的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 1)mRNA表达量用采集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测定。【结果】除十二指肠指数(%活体质量,P=0.012)和相对质量(%全肠质量,P=0.034;%全胃肠质量,P=0.017)、空肠和结肠相对长度(%全肠长度,P=0.030,P=0.004)及结肠内容物分布(%活体质量,P=0.039)外,单宁酸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以及小肠claudin 1蛋白mRNA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肌层厚度并降低绒毛宽度(P=0.013,P=0.001),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03),此外,单宁酸有上调羔羊空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并降低空肠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的趋势(P=0.077,P=0.073,P=0.062,P=0.097,P=0.052)。【结论】单宁酸显著降低7—28日龄湖羊羔羊十二指肠相对质量和空肠相对长度,但可通过提高十二指肠肌层厚度、上调空肠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并降低空肠隐窝深度及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来改善肠屏障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