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3)
2023(9636)
2022(8536)
2021(7938)
2020(6868)
2019(15957)
2018(15809)
2017(29937)
2016(17204)
2015(20001)
2014(20841)
2013(20137)
2012(18920)
2011(17180)
2010(17485)
2009(16056)
2008(16323)
2007(15050)
2006(13015)
2005(11952)
作者
(51433)
(43153)
(43014)
(41182)
(27172)
(20801)
(19839)
(16840)
(16253)
(15804)
(14641)
(14489)
(13996)
(13769)
(13746)
(13710)
(13485)
(12749)
(12693)
(12439)
(10957)
(10921)
(10534)
(10066)
(9803)
(9769)
(9763)
(9725)
(8841)
(8725)
学科
(64298)
经济(64199)
管理(52159)
(46889)
(39164)
企业(39164)
方法(29584)
数学(25663)
数学方法(25407)
(21370)
(18450)
(18185)
中国(17369)
(14446)
业经(14329)
(13158)
财务(13121)
财务管理(13073)
理论(12567)
企业财务(12326)
(12317)
贸易(12311)
(12032)
地方(11989)
(11955)
农业(11728)
(11558)
银行(11515)
(10879)
技术(10664)
机构
学院(252791)
大学(245575)
(96692)
经济(94305)
管理(88977)
研究(82638)
理学(75264)
理学院(74390)
管理学(73008)
管理学院(72542)
中国(62201)
(52198)
科学(51966)
(49441)
(46023)
(43854)
(41818)
研究所(39269)
业大(38622)
中心(38356)
财经(38076)
农业(36307)
(34167)
技术(33375)
(32954)
北京(32830)
(32070)
师范(31687)
经济学(29999)
(29322)
基金
项目(158875)
科学(122302)
研究(118282)
基金(110215)
(96382)
国家(95513)
科学基金(79866)
社会(70340)
社会科(66352)
社会科学(66326)
(65819)
基金项目(58391)
教育(58101)
(54663)
自然(51565)
编号(51528)
自然科(50281)
自然科学(50263)
自然科学基金(49367)
资助(45711)
成果(42659)
课题(37239)
重点(36942)
(35180)
(34133)
(33332)
(32778)
(31270)
创新(31123)
科研(30679)
期刊
(111250)
经济(111250)
研究(72835)
中国(55101)
(42088)
学报(41912)
(41757)
教育(35948)
科学(35618)
管理(31988)
大学(30894)
学学(28977)
农业(27158)
技术(25938)
(22673)
金融(22673)
财经(19439)
业经(18131)
经济研究(17011)
(16646)
(14894)
问题(14854)
职业(14829)
(13032)
技术经济(12078)
(12071)
论坛(12071)
财会(12060)
理论(11912)
(11863)
共检索到38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曙雯  周淑芬  
学分互认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活力彰显的表现。我国的学分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需建立适合国情、规范合理的学分互认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高职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阐述了高职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校际交流。接着论述了高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多;课程类型相对单一,可选范围比较小;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有待扩大;尚未形成完善的硬性选择、认可机制。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高职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玫林  张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动能来自于自身的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处于骨干与引领的地位,应当在教育教学创新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高职院校间开展相互选修第二专业和开展学分互认,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生事物,应当把握方向与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增强改革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敏  邓毅  
学分互认难以顺利实施,主要原因是学分质量差异性大、认同度低。本文试图对学分质量的评估体系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追求学分、质量欠佳、内容单一、消极被动、流于形式、缺乏配套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管理层面、评估层面、课程体系层面、师资层面、考核层面等重点探讨提高学分质量的整改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周玉泉  张劲柏  张平  
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发,均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为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要求,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受众的需求。在实践中,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载体剖析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通过比较江苏省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普通专业学生专升本学分互认、专升硕学分互认进行分析。本文从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学分互认制度的内涵、现状,分析深层次原因,对学分互认制度机制的渠道分析、一般规则及方法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兴良  刘丹  
从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现状来看,主要是相同层次或低层次(专科)认定高层次(本科)课程学分的比较多,且认证的课程多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本文以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本科同质课程为例,对两类不同教育层次之间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方法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本文根据2004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在对宏观政策解读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国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构建有效的学分互认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川  
本文对高职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学分互认进行了探索。首先,对学分互换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可行性及制约性;其次,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梳理出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原则要求;再次,探索如何进行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技术路线。意在突破学习者接受教育的途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禹潞  
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学分互认机制是学分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在阐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实现共享的实施方法,提出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睿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能通过吸引力,改变受众国家的政策制定。但他没有区分软实力对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影响机制。将不同影响机制混为一谈,使得软实力的真实效果饱受质疑。即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更多的是取决于本国国家利益,还是其他国家软实力的吸引。本文将受众分为重大利益相关方和非重大利益相关方,分别阐述软实力对这两种类型受众的不同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雪  邓毅  
学分银行的建设一直是与终身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韩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相继成立学分银行以实现学分互认和相互转化,我国紧跟着时代步伐,积极地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希望通过借鉴欧洲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ECTS),对我国解决学分银行的难题有所启发,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主要是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来分析欧洲学分制转换系统(ECTS),最后总结归纳出对我国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谯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兼业化也随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但是,虽然兼业化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背景下农户的理性选择,且与家庭收入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了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且不利于缩小基尼系数。因此,农户兼业化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势必会被农户职业化所取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翠凤  郑思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邦曜  
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如何才能保证持续、稳定、有效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但从高职院校内部来说,关键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机制建设是内在的,也是自身的问题,先从自身做起,是推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源泉和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亚军  魏焕成  牛西武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有关研究,并在理论研究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架构体系,认为教学能力是由个体基本能力、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而指出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培训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不足,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最后,积极构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段四化—双向提升"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探索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