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5)
2023(13882)
2022(11277)
2021(10295)
2020(8687)
2019(19156)
2018(18738)
2017(35630)
2016(18969)
2015(20441)
2014(19392)
2013(19330)
2012(17372)
2011(15447)
2010(15707)
2009(15166)
2008(14500)
2007(13086)
2006(11484)
2005(10394)
作者
(54714)
(45532)
(45286)
(42349)
(28737)
(21928)
(20163)
(17643)
(17165)
(16068)
(15563)
(15189)
(14538)
(14286)
(14132)
(13775)
(13548)
(13431)
(13059)
(12970)
(11400)
(11053)
(10993)
(10315)
(10201)
(10199)
(10095)
(10070)
(9068)
(8985)
学科
(86767)
(79730)
企业(79730)
(78037)
经济(77952)
管理(71301)
方法(32602)
业经(30373)
(27431)
(26638)
(26117)
金融(26116)
中国(25035)
数学(24405)
数学方法(24261)
(23969)
银行(23923)
(23197)
(21170)
财务(21151)
财务管理(21133)
技术(20439)
企业财务(20093)
农业(20082)
(19592)
理论(15535)
地方(15319)
(14951)
(14857)
(14665)
机构
学院(266102)
大学(258775)
(113714)
经济(111728)
管理(108408)
理学(93179)
理学院(92320)
管理学(91194)
管理学院(90721)
研究(84917)
中国(73070)
(53418)
(52708)
(52408)
科学(52033)
(42905)
业大(42142)
财经(41955)
农业(41443)
中心(40736)
(40669)
研究所(39017)
(38218)
经济学(34359)
北京(32977)
(32597)
商学(31707)
商学院(31439)
经济学院(31247)
财经大学(31078)
基金
项目(178921)
科学(142034)
基金(131007)
研究(127252)
(115915)
国家(114839)
科学基金(99490)
社会(83877)
社会科(79844)
社会科学(79821)
(72587)
基金项目(69972)
自然(65044)
自然科(63518)
自然科学(63498)
自然科学基金(62497)
(59137)
教育(55713)
资助(51643)
编号(49168)
(44458)
(42309)
创新(40614)
重点(40372)
(39798)
(38196)
成果(36957)
国家社会(35410)
科研(34162)
(33990)
期刊
(125064)
经济(125064)
研究(73086)
中国(53448)
(48444)
管理(45396)
(44156)
学报(42911)
科学(40171)
(37012)
金融(37012)
农业(32228)
大学(31756)
学学(30585)
业经(23406)
技术(22829)
财经(21345)
(20501)
经济研究(19886)
教育(18799)
(18485)
问题(15966)
技术经济(15730)
科技(14782)
商业(13667)
现代(13495)
财会(13261)
(12469)
(12173)
资源(11974)
共检索到39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佳瑄   万寿义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以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分析不同类型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供给不足型错配造成的。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异:融资约束和寻租活动在供给不足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中介效应;而融资约束与金融资产投资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遮掩效应。供给不足型错配对不同类型专利所反映的创新投入质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外观设计专利反而具有促进作用。供给不足型错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投入对未来业绩的提升作用;而供给过度型错配程度越高,越发降低了未来业绩对创新投入的敏感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伟鸽  
针对当前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错配引发的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补贴的科技活动资金和银行发放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为分析着手点,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金融错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从企业自身、政府角度和银行机构角度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相关结论,从而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伟鸽  
针对当前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错配引发的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补贴的科技活动资金和银行发放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为分析着手点,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金融错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从企业自身、政府角度和银行机构角度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相关结论,从而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新任  
通过2018年292个城市的政商关系指标和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探究亲清型政商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政商关系整体而言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亲近指数对企业非实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可能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下追求短平快创新成果的压力传导,以及企业寻扶持的策略行为导致的。但另一方面,清白指数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作用也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廉洁政府提升了寻租成本,企业只能转向推动技术进步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应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使政府真正服务于企业并推动企业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甄丽明  罗党论  
融资约束条件下,信贷寻租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错配,导致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上升,使企业研发面临更高的风险。以创业板公司为例,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研究信贷寻租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正式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制国家,面临融资约束时,利用非正式机制即信贷寻租获取金融资源,短期内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约束,但同时也会产生金融错配,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效。(2)利用信贷寻租所形成的套利空间,金融错配使得企业家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投资于短平快项目,而挤出了高风险性的创新资本。但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抑制效应将逐渐减弱。(3)长期来看,由信贷寻租所引致的金融错配降低了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过多干涉金融资源所造成的寻租式金融错配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制度并健全金融市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  
为探明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结合领导型双元、结构型双元和情境型双元3种组织双元类型,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动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650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领导型双元和结构型双元对于企业生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情境型双元的影响不显著,结构型双元在领导型双元和企业生态创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结构型双元与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以及结构型双元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组织双元性是有序推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保障,实现领导型双元是整合不同类型组织双元性的前提,建立结构型双元是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卫  李江涛  王飞绒  潘晓霞  
利用浙江省119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数据,实证分析企业与同行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供应商(客户)三种不同类型伙伴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均有直接正向影响;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影响,对组织绩效无直接显著影响,但是会通过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继而间接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与同行企业的合作互动则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均无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新业  田德录  
当前,如何加快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的驱动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行为动机,期望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信息。本文认为,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开展研发的企业所有。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地把科研成果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进路  刘新民  龚毅  李垣  
本文将企业家、控制方式、创新类型统一于一个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家与其内部控制方式及创新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 ,事业偏好型企业家倾向于采取战略控制 ,并导致突破型创新 ;财富偏好型企业家倾向于采取财务控制 ,从而导致渐进式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丽青  杨晓峰  
本文选取2013-2018年744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为被解释变量,以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政府补助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创新型企业融资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内部融资显著正相关,与债权融资显著负相关,与政府补助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与股权融资负相关但影响不显著;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董亮  陈相甫  
创新是国家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存在单调的助推效应或挤出效应,且两种效应之间可以动态性转换,但动态性转换的发生条件和结果尚不明晰。文章使用2009年-2019年间21800个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在探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效率的若干核心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化适宜度判别模型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金融化适宜度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动态性转换的倒"U"形;偏离最优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企业应结合宏观环境与自身状况,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推动创新;投资人应结合技术市场发展前景与企业金融化现状进行理性投资;政府应调整经济政策,引导企业金融化合理适度开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海东  刘捷萍  
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结合可能对企业更加有利,不应该孤立地研究这两种战略导向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还没能就市场导向、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达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这可能会继续导致实证研究结论的混乱且无法整合。综合现有研究,梳理相关变量间的关系,系统构建了两种战略导向交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深入揭示了两种战略导向在影响创新绩效中的交互关系,并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创业导向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反应型市场导向起中介作用,积极型市场导向起负向调节作用;(2)在创业导向与突破式创新关系中,积极型市场导向起中介作用,反应型市场导向起负向调节作用。在实施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荷花  李明贤  
本文通过从目标定位、客户选择、产品设计与创新、业务流程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分支机构设置等六方面对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行为逻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不同的。并且,从银行结构视角解释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困境,大型商业银行天生就不具有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优势,而中小型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优势。最后,提出了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高丽丽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资源结构性错配严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矫正这一问题,进而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及中介效应模型,在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背景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数字金融通过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改善非国有、高技术、成长期和成熟期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环境,更具靶向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覆盖广度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降低企业杠杆来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