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1)
- 2023(7729)
- 2022(6652)
- 2021(6069)
- 2020(4644)
- 2019(10747)
- 2018(10566)
- 2017(19076)
- 2016(10786)
- 2015(12028)
- 2014(12476)
- 2013(12219)
- 2012(11825)
- 2011(10920)
- 2010(11282)
- 2009(10094)
- 2008(10158)
- 2007(9362)
- 2006(8574)
- 2005(8118)
- 学科
- 济(48476)
- 经济(48424)
- 管理(25992)
- 业(25479)
- 地方(20082)
- 中国(18152)
- 企(17959)
- 企业(17959)
- 农(15633)
- 业经(12369)
- 地方经济(11253)
- 方法(11173)
- 农业(11137)
- 学(10074)
- 发(9953)
- 银(9257)
- 银行(9232)
- 融(9204)
- 金融(9201)
- 制(9048)
- 行(9017)
- 财(8929)
- 数学(8793)
- 数学方法(8674)
- 环境(8480)
- 贸(8149)
- 贸易(8136)
- 易(7715)
- 理论(7573)
- 技术(7481)
- 机构
- 学院(154903)
- 大学(149379)
- 研究(60526)
- 济(58833)
- 经济(57245)
- 管理(50006)
- 中国(45992)
- 理学(40572)
- 理学院(39943)
- 管理学(39097)
- 管理学院(38812)
- 科学(38745)
- 京(34479)
- 所(32918)
- 农(30980)
- 研究所(29364)
- 财(27977)
- 江(27280)
- 中心(27107)
- 范(24051)
- 农业(23916)
- 师范(23747)
- 业大(23258)
- 州(22809)
- 北京(22798)
- 省(22698)
- 院(21986)
- 财经(20564)
- 技术(20243)
- 科学院(19018)
- 基金
- 项目(94047)
- 科学(71027)
- 研究(70810)
- 基金(61784)
- 家(55180)
- 国家(54602)
- 科学基金(44302)
- 社会(41460)
- 省(39979)
- 社会科(39011)
- 社会科学(39002)
- 划(33231)
- 基金项目(32373)
- 教育(32356)
- 编号(30606)
- 发(27681)
- 自然(27323)
- 自然科(26601)
- 自然科学(26596)
- 自然科学基金(26076)
- 成果(25830)
- 资助(25007)
- 课题(23381)
- 重点(22223)
- 发展(21891)
- 展(21475)
- 创(19573)
- 年(19223)
- 部(18835)
- 创新(18261)
共检索到26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文含
按照功能导向,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居住型、中心型、枢纽型三种类型,确定站点的空间影响区,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作用。提出站点地区开发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一般规律。同时考虑分类站点开发强度控制,针对三种类型站点分别提出适宜的开发强度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点地区 开发强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英 李喆康 李旭
文章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从客流水平、居民需求、接驳特性、周边设施4个维度对轨道站点特征进行提取与构建。采用PAM算法对站点进行聚类研究,最终形成6类站点画像的标签。在此基础上探索站点功能定位、客流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不同类型站点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阶段性矛盾,指导客流预测任务、引流策略制定等后续工作。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轨道站点画像 PAM聚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亚娟 马荣国 胡绍荣
在确定轨道交通站点影响范围的基础上,指出轨道交通站点建设需与城市空间、周边环境及已有交通网络相协调;将轨道交通站点按照所在区位、开发程度、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类别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站点,提出了相应的站点区域规划理念,并提出了公交导向下站点区域配套交通设施和公共空间规划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叙 喻冰洁 梁朋朋 王琳 张凌菲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是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节点,不同类型的站点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人流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利用成都市2018年POI数据、地铁刷卡数据、出行调查等数据,基于"客流行为—用地结构"视角,将人群行为和实体空间进行关联聚类,通过K-均值聚类对成都市136个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识别,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客流OD的通勤特征。结果表明:(1)"客流—用地"聚类方法分类结果为居住主导型、就业主导型、职住错位型等7类;(2)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呈圈层式线性分布特征,站点类型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居住型主要分布于城市二、三环外,而空间错位型站点主要分布在二环—三环之间,就业型集中分布在高新南及一环内;(3)站点客流OD表现出早晚高峰离心性,以及大跨区流动趋势,7种站点类型之间具有典型"居住—就业"通勤与非典型"错位—错位"通勤特征。基于站点类型与多尺度轨道通勤时空规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再平衡引导策略:基于空间类型互补的站点集群再平衡,基于失衡主体行为的公共资源再平衡,站点地区土地混合"量"与"质"再平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采用系统归纳和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开发特征及问题,研究表明:①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三大特征,即土地利用趋于高效、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开发服从经济规律;②归纳总结了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普遍存在的四项土地利用谬误,即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趋同、空间封闭现象严重、公共设施布局边缘化、强度过高紧凑过度;③提出了五项积极的规划引导策略,即开发模式的多样化策略、生态开敞空间预留策略、低碳交通换乘接驳策略、公益服务设施临近策略和整体开发强度梯度策略,以期为解决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普适性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张永伟 赵丹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忠伟 陈红玉
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适应性,指出这种动态用地规划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解决轨道建设投融资的部分问题,并结合苏州轨道2号线建设对轨道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归民 严建伟 杨希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的城市商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而商业空间活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本文通过软件分析和调研的方法,从空间和社会学两个层面,探析轨道交通站点协同开发模式下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昆仑 周岱霖 袁媛 杨箐丛 何冬华
轨道交通站点根据其所处区位、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现状开发分异的不同,往往与城市开发活动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并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适应及引导两种类型。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在对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开发活动分异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适应及引导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布局的特征,为指导周边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土地利用特征 台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娟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旅客运输的客流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比较了高速轮轨和高速磁悬浮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轮轨高速技术更加适合我国的地面旅客运输。
关键词:
旅客运输 高速 轮轨 磁悬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博 徐向明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特点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概算审查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审查的要点及步骤,通过系统性概算审查,可全面、综合、有重点地把握工程概算,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的确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燕荣 王旭龙 孟亚东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需求增大,许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纷纷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针对新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验室建设,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设备特点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建设案例和建设经验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思路,同时明确了规划在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 实验室建设 建设规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聂志理 李靖
总结已审计线路在合同订立、履约、结算三个阶段遇到的审计问题,并结合北京轨道交通的管理现状,从合同立项、条款制定、资料归档、造价数据库建立、加强设计和咨询履约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轨道交通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为完善轨道交通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结算审计 合同管理 资金来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垚 刘伊江 王奕然 李晓锋
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情况进行调研,对取得的样本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结果表明,“审概比R”分布范围在73.0%~103.3%,总体平均值为88.6%。上述结果表征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领域投资执行情况良好。相关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轨道交通工程投资估算与控制、资金使用与管理、审计研究与实践等相关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与数据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王陌潇
起源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在空间规划中具有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实践意义。但基于美国城市发展背景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实际。基于此,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步行环境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理念的主要设计要素着手,阐述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现状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站点周边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