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5)
- 2023(2333)
- 2022(2092)
- 2021(1955)
- 2020(1743)
- 2019(4128)
- 2018(4045)
- 2017(7874)
- 2016(4662)
- 2015(4867)
- 2014(4900)
- 2013(4937)
- 2012(4892)
- 2011(4483)
- 2010(4566)
- 2009(4133)
- 2008(4292)
- 2007(3797)
- 2006(3313)
- 2005(3079)
- 学科
- 济(18509)
- 经济(18483)
- 业(11682)
- 管理(11588)
- 企(10376)
- 企业(10376)
- 方法(8546)
- 学(7434)
- 数学(6926)
- 数学方法(6853)
- 结构(5086)
- 财(4893)
- 农(4499)
- 制(4410)
- 体(4188)
- 中国(4105)
- 业经(4088)
- 产业(4077)
- 地方(3535)
- 贸(3123)
- 贸易(3118)
- 体制(3095)
- 易(3035)
- 务(3000)
- 财务(2999)
- 融(2996)
- 财务管理(2994)
- 金融(2994)
- 和(2950)
- 产业结构(2948)
- 机构
- 大学(71525)
- 学院(69253)
- 研究(27446)
- 济(25924)
- 经济(25456)
- 管理(23582)
- 理学(20706)
- 理学院(20411)
- 管理学(19997)
- 管理学院(19875)
- 科学(19697)
- 农(18665)
- 中国(18573)
- 所(15638)
- 京(15494)
- 农业(15117)
- 研究所(14632)
- 业大(14317)
- 财(11691)
- 中心(11337)
- 江(10423)
- 院(9817)
- 农业大学(9774)
- 北京(9635)
- 财经(9607)
- 室(9155)
- 范(9092)
- 省(9018)
- 师范(8838)
- 经(8776)
- 基金
- 项目(49609)
- 科学(38061)
- 基金(36132)
- 家(34304)
- 国家(34083)
- 研究(30716)
- 科学基金(27522)
- 自然(19882)
- 自然科(19448)
- 自然科学(19440)
- 省(19364)
- 自然科学基金(19117)
- 基金项目(19052)
- 社会(18843)
- 社会科(17814)
- 社会科学(17807)
- 划(17248)
- 资助(15395)
- 教育(14260)
- 重点(12091)
- 计划(11290)
- 部(10921)
- 发(10853)
- 科技(10769)
- 编号(10753)
- 创(10157)
- 科研(9976)
- 创新(9647)
- 业(9496)
- 成果(9311)
共检索到97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妍妍 王颖 杨静慧 刘婷 刘艳军 张超
为了找到植物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方式,从而形成完整的单克隆细胞体细胞胚诱导体系,为进一步的体细胞诱变育种奠定基础,以苜蓿为试材,通过徒手制片法,对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差异性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巨大型愈伤组织细胞较大,其体积是松散型的4.5倍,是硬型的9倍;其中有48%的细胞具有5~8个较大液泡,松散型愈伤中89%的细胞具有2~4个小液泡,而硬型愈伤中97%的细胞具有1个中央大液泡。松散型愈伤的细胞中叶绿体较多,其数量是巨大型的4.65倍,硬型愈伤细胞中的叶绿体聚集成团,每团中有叶绿体3~5个。总之,巨大型愈伤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但液泡化明显;硬型愈伤的分化程度高,组织较老化;松...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形态结构 老化 液泡化 胚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磊 宿红艳 王媛 穆春华 赵志文
采用热激处理烟草愈伤组织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通过对处理烟草基因组的DNA电泳分析,力求找出促进凋亡产生的最佳温度及时间,以期为深入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提供一理想模型.结果表明:在53℃下处理烟草细胞2.25 h后,再经25℃恢复培养10 h能观察到较清晰的DNA梯状条带,此时烟草细胞进入凋亡状态.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烟草 温度 热激 DNA梯形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乐军 沙月娥 黄真池 李莉梅 曾富华
本实验以尾巨桉无性系(DH32-29)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得到的绿色、黄绿色、白色和褐色4种类型愈伤组织为材料。检测不同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绿色和黄绿色胚性愈伤组织中的IAA、ABA、6-BA含量均比白色和褐色的非胚性愈伤组织高,其中ABA的差异最大,而GA3含量则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GA3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而往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尾巨桉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率及胚状体的发生率。本研究为尾巨桉胚状体诱导及分化机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尾巨桉 愈伤组织 内源激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斌 柳俊 严华兵 谢从华
以花魔芋球茎和白魔芋幼嫩叶柄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过 3次或 3次以上继代培养 ,魔芋愈伤组织可形成 3种不同类型 :A型—水渍状 ,半透明 ;B型—浅黄色 ,表面呈球形瘤状突起 ;C型—绿色或橙红色 ,结构致密。 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不同。组织学切片显示了 3种类型愈伤组织的细胞类型和组织结构特征。
关键词:
魔芋 愈伤组织类型 分化能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浩雁 刘建秀 陈静波 李建建 汪毅 王凯 宗俊勤
禾本科芒属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能源植物,本研究以采集自滨海盐碱地中的优质耐盐种质资源荻的幼穗为外植体,分析诱导出的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愈伤诱导率、分化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等方面的差异,明确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分化和植株再生能力,从而建立荻高效再生体系,为荻优质种源的推广扩繁、体细胞筛选和遗传转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mg·L~(–1)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1 mg·L~(–1) 6-苄氨基腺嘌呤(6-BA)+0.72 g·L~(–1)脯氨酸,以荻幼穗为外植体可以诱导出4种类型的愈伤,分别为黄色愈伤、白色愈伤、紫红色愈伤、透明水渍状愈伤,4种愈伤的诱导率分别为7.01%、61.92%、21.02%和9.72%;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5 mg·L~(–1)萘乙酸(NAA),其中黄色愈伤、白色愈伤和紫红色愈伤均为胚性愈伤组织,其分化率分别为93.16%、90.60%和29.91%;采用1/2MS+0.5 mg·L~(–1) NAA作为生根培养基时,3种胚性愈伤组织所分化出的再生植株生根率均达到100%;将再生植株经过炼苗后,移栽于以消毒蛭石为基质的小花盆中,20d后所有移栽苗全部成活。本研究不仅建立了荻高效再生体系,而且明确了黄色愈伤组织、白色愈伤组织和紫红色愈伤组织均可作为构建荻再生体系的愈伤类型,但白色愈伤组织更容易获得,且分化率显著高于紫红色愈伤组织,而与黄色愈伤组织差异不显著。因此,白色愈伤组织是构建荻高效再生体系的理想愈伤组织类型,同时也是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进行荻种质改良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关键词:
荻 幼穗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磊 王震星 刘贵仁
在金丝小枣发育枝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及光照条件对诱导愈伤组织的质量有明显影响。2,4-D和暗培养易诱导出疏松的Ⅱ型愈伤组织,IBA及光照培养则有利于致密的Ⅰ型愈伤组织形成。Ⅱ型愈伤组织未分化出芽,而Ⅰ型具有较强的再分化能力。继代繁殖时,2,4-D浓度超过1mg/L将导致Ⅰ型愈伤组织大量转化为Ⅱ型。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倍性变异明显不同,再生植株无性系根尖细胞染色体倍性则相对稳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春玲 赖钟雄
以龙眼“红核子”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对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进行同步化调控 ,并采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 2 ,4-D质量浓度可以调控龙眼体胚的发育进程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一般是内起源 ,且起源于单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业民 马兰 李朝周
以含有较多硫酸的硫酸、硝酸混合液(sulphur-rich acid,SRA)和较多硝酸的硫酸、硝酸混合液(nitric-rich acid,NRA)浸泡云杉针叶,研究这2种类型酸溶液在不同酸度下对云杉叶细胞膜及其保护系统损伤的机制。结果表明:酸胁迫24h,当溶液酸度在pH5.0~3.0时,细胞膜受伤害程度和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当溶液酸度增加至pH2.0和pH1.0时,云杉叶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稳定指数显著降低。对比这2种类型酸胁迫,在酸溶液的酸度增加至pH1.0时,CAT和POD活性在2种酸胁迫间没有显著差别,但NRA酸胁迫云杉叶片SOD活性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SRA酸胁迫。这2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力旺 李玲 韩一凡 韩素英 Dietrich Ewald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 ,结果表明 :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 2倍以上 ,经ABA处理后 ,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 ;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 ;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 ;金属离子CO+ + 的含量 ,胚性愈伤组织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的 12倍 ,胚性愈伤组织中铵态氮 (NH+4)与硝态氮 (NO-3)的比值是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 10倍以上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机理提...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胚性细胞系 氨基酸 基因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如男 何宁 徐宁 霍明霞
以棱角山矾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叶基和叶中是棱角山矾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部位,且宜选择远轴面向上的接种方式。棱角山矾叶片表面灭菌最适方法为70%酒精灭菌30~90 s,再用2%次氯酸钠灭菌3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B5+0.5 mg/L 6-BA+0.3 mg/L 2,4-D+1.0 mg/L NAA+30 g/L蔗糖,该培养基上诱导率达到最高,为91.11%。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2,4-D+0.5 mg/L NAA+30 g/L蔗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清波 余毓君
愈伤组织内的细胞表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块愈伤由不同层次的细胞组成。分生细胞中心的活动使愈伤组织细胞增多,管状分子成为分生细胞中心与培养基之间的输导通道,分生细胞中心与培养基、或几个邻近分生细胞中心以大薄壁细胞相连接。内生胚状体位于愈伤组织内部空腔内,由壁木质化的细胞与母体隔开。
关键词:
小麦 分生细胞中心 内生胚状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小苹 赖钟雄 黄浅
试验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的光质处理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生长有不同效应,蓝光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白光则有抑制作用;在光照和黑暗2种培养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龙眼 胚性愈伤组织 光质 生长量 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浪涛 胡家金 邓秀新
为了探明柑橘愈伤组织内源激素代谢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 ,研究了长期继代保存的纽荷尔脐橙和伏令夏橙不同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加有 3%蔗糖的 MT增殖培养基上 ,还是在加有30 m L/ L 甘油的 MT分化培养基上 ,纽荷尔脐橙的胚性愈伤组织和二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均较强 ,而纽荷尔脐橙的非胚性愈伤组织 ,四倍体和六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较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军 王媛 贾秀贞 张星耀
采用抗性水平不同的毛白杨和北京杨愈伤组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接种溃疡病菌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溃疡病菌侵染后,2种杨树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感病种上升幅度大于抗病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种间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感病种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h和120h达到高峰,抗病种可溶性糖含量48h时高于对照,但比相应对照增加幅度小,方差分析表明抗病种处理与对照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感病种MDA含量上升,而抗病种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感病种出现了明显的膜脂过氧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