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9)
- 2023(6915)
- 2022(5736)
- 2021(5204)
- 2020(4331)
- 2019(9349)
- 2018(9126)
- 2017(16792)
- 2016(9374)
- 2015(9932)
- 2014(9301)
- 2013(9038)
- 2012(8173)
- 2011(7310)
- 2010(6925)
- 2009(6054)
- 2008(6042)
- 2007(4998)
- 2006(4244)
- 2005(3518)
- 学科
- 济(32401)
- 经济(32362)
- 管理(23828)
- 业(23680)
- 企(17966)
- 企业(17966)
- 方法(15818)
- 数学(14417)
- 数学方法(14303)
- 学(10429)
- 农(9924)
- 财(9455)
- 中国(8628)
- 贸(7976)
- 贸易(7973)
- 易(7781)
- 业经(7232)
- 农业(6982)
- 技术(5919)
- 环境(5855)
- 制(5699)
- 务(5596)
- 财务(5595)
- 财务管理(5586)
- 地方(5480)
- 企业财务(5327)
- 银(4990)
- 银行(4940)
- 产业(4785)
- 行(4663)
- 机构
- 大学(128767)
- 学院(127422)
- 济(49154)
- 经济(48303)
- 研究(48274)
- 管理(46290)
- 理学(41357)
- 理学院(40801)
- 管理学(39936)
- 管理学院(39725)
- 科学(35480)
- 农(35103)
- 中国(34440)
- 农业(28380)
- 业大(28142)
- 京(26808)
- 所(26479)
- 研究所(25099)
- 中心(21608)
- 财(20769)
- 农业大学(19105)
- 江(18278)
- 院(17819)
- 财经(17220)
- 室(16939)
- 省(16876)
- 实验(16050)
- 北京(16042)
- 经(15959)
- 科学院(15802)
- 基金
- 项目(100010)
- 科学(77528)
- 基金(74498)
- 家(70979)
- 国家(70460)
- 研究(61386)
- 科学基金(57989)
- 自然(41607)
- 自然科(40696)
- 自然科学(40679)
- 基金项目(40530)
- 自然科学基金(40016)
- 社会(39842)
- 省(38781)
- 社会科(37908)
- 社会科学(37896)
- 划(34374)
- 资助(28926)
- 教育(27103)
- 重点(23790)
- 计划(23013)
- 编号(21432)
- 发(21305)
- 创(21212)
- 部(21106)
- 科技(21049)
- 科研(20842)
- 创新(19984)
- 业(19202)
- 国家社会(17609)
共检索到173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赵允格 王一贺 王媛
生物结皮是黄土高原地区坡面水土流失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目前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特征的影响仍不明确。在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通过径流小区放水试验,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了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混合结皮(藻+藓)以及藓结皮4种类型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和混合结皮较裸地显著降低了初始产流时间,三者的初始产流时间较裸地分别减少89.0%、96.2%和96.0%;而藓结皮则较裸地显著增加了初始产流时间。2浅色藻结皮和混合结皮较裸地显著延长了退水持续时间,其退水持续时间分别是裸地小区的2.28和2.13倍;而深色藻结皮的退水持续时间与裸地差异不显著。3深色藻结皮和藓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忠旭 赵允格 王一贺
【目的】分析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以明确生物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黄土丘陵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及藓结皮5类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并测定生物结皮层及结皮下02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化学性质,最后分析了不同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及藓结皮的结皮厚度分别为1.13,3.26,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默杰 杨光 薛艳春 吴际 思彩花 刘一
【目的】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特征及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方法】2019-2021年,以内蒙古达拉特旗合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设置5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乔木林地)径流小区,监测研究区的降雨特征指标(降雨量、降雨历时、30 min最大降雨强度(I30)、平均降雨强度、降雨侵蚀力),利用K-均值聚类法,以研究区的降雨特征指标为变量,对合同沟小流域的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的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合同沟小流域降雨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总径流深和总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结果】(1)2019-2021年,合同沟小流域降雨分布不均匀,共发生降雨128次,其中侵蚀性降雨51次,侵蚀性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0.2%,且侵蚀性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2)将侵蚀性降雨分为3类:Ⅰ类降雨(大雨量、长历时、高强度);Ⅱ类降雨(中雨量、中历时、中强度)和Ⅲ类降雨(小雨量、短历时、低强度)。与Ⅱ类降雨和Ⅲ类降雨相比,Ⅰ类降雨发生的频次较低,但其平均降雨侵蚀力较强;在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下,Ⅰ类降雨造成的坡面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均明显较大。(3)2019-2021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差异明显,总径流深和总土壤流失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农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4)各降雨特征指标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坡面总径流深和总土壤流失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降雨量、降雨强度和I_(30)的影响较大。【结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量、降雨强度和I30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最主要指标,天然草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的减流减沙效益较好,可知农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减少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之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亚鸽 赵威 郭帅 王馨 李琳
在河南省暖温性灌草丛类草地中,酸枣(Ziziphus jujuba)+草本是最典型的植被型之一。以酸枣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土壤类型对酸枣生物量构成和碳氮含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土的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及碳氮比与黄绵土和褐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更有利于酸枣的物质积累,尤其是老枝生物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酸枣叶片的固碳能力最低,新枝最高。此外,酸枣叶片的固氮能力最强,是其它组织的23倍。其中棕壤土酸枣叶片的全碳含量与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黄绵土和褐土的(P0.05)。因此,就物质积累、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云 王玉杰
该文以重庆市缙云山的两个不同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 (四川大头茶 )和楠竹林小区为研究对象 ,对小区中典型降雨后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在相同降雨条件下 ,楠竹林的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明显要比常绿阔叶林的大 ,楠竹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现的时间也比常绿阔叶林早 ;两种植被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地下径流量都比地表径流量大 .
关键词:
坡面径流 植被类型 四川大头茶 楠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慧 赵蕾 唐清芸 王子建 张高煜 魏萌 王国栋 李玉祥
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抗旱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T-43(常规早粳抗旱型水稻)和新稻1号(常规早粳旱敏型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W1 (115.44 L/盆)、W2(98.12 L/盆)、W3(83.41 L/盆)3个滴水量处理,研究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不同滴水量对水稻根系形态、分布、根冠比、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W1处理下,抽穗后20 d各土层T-43品种根长密度(RLD)、根表面积密度(SAD)、根体积密度(RVD)较W2、W3处理分别提高了22.8%和33.1%、21.8%和37.7%、27.7%和32.8%,新稻1号则分别增加80.2%和53.2%、63.3%和88.9%、95.0%和32.3%。W2处理下,抽穗期T-43 RLD和SAD的β值较W1处理分别提高了0.4%、1.7%,新稻1号则分别增加0.3%、1.1%,其中抗旱型品种T-43在0~40 cm根长密度(RLD)及比根长(SRL)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2%~55.2%,1.6%~29%;在40~60 cm根表面积密度(SAD)、根干质量(RDW)和平均直径(AvgDiam)分别增加了7.2%~13.8%、1.9%~3.0%、8.8%~9.4%,从而维持了T-43在滴水量比W1处理少17.32 L/盆的W2处理下,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W1差异不显著,WUE提高4.5%,而新稻1号随滴水量的减少产量及WUE分别降低了28.3%~79.8%和15.2%~71.7%。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稻0~20 cm浅层根系各形态指标与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WU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大于20~60 cm深层根系。综上,水稻根系形态学指标与产量、WUE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通过适当减少滴水量(15%左右)调控作物浅层根系分布情况,促进抽穗后20 d根系发育,在不显著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生产上还应根据水稻品种对水分响应特性的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以达到更高经济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福海 肖波 张鑫鑫 王国鹏 李胜龙 姚小萌
[目的]探讨生物结皮层覆盖后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7-8月,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神木市六道沟小流域的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无结皮黄绵土和风沙土为对照(距离在10 m以内),采用双环法和土柱法分别对其水分入渗特征进行测定,计算饱和导水率(K_s)、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及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并采用Philip模型、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对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1)无论是黄绵土还是风沙土,生物结皮均能降低不同土层土壤的K_s,且生物结皮对黄绵土的影响高于风沙土。在0~20 cm土层,与无结皮对照相比,生物结皮覆盖的黄绵土和风沙土上K_s平均分别下降了42.1%和25.6%。(2)基于双环法和土柱法的测定结果显示,在积水入渗条件下,生物结皮覆盖黄绵土的稳定入渗速率(0.29~0.55 mm/min)、平均入渗速率(0.57~0.58 mm/min)和累积入渗量(3.63~3.69 cm)与无结皮黄绵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7.5%~45.0%,32.6%~58.4%和31.8%~61.0%;生物结皮覆盖风沙土的稳定入渗速率(3.30~4.13 mm/min)、平均入渗速率(3.06~4.25 mm/min)和累积入渗量(19.22~26.76 cm)与无结皮风沙土相比分别减少了2.4%~11.3%,1.6%~27.8%和5.5%~26.3%,且基于双环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整体上略高于土柱法。相对黄绵土,生物结皮对风沙土水分入渗参数的影响较小。(3)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Horton模型对生物结皮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整体优于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结论]生物结皮层的覆盖降低了0~20 cm土层的渗透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可以使用Horton模型进行拟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军红 吴波 贾子毅 崔利强 李禾 张素红 杨文斌 高达布希拉图
在毛乌素沙地采用样线法调查了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分布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厚度分布不均匀,生物结皮厚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油蒿根部20 cm处,厚度值为0.84 cm,20 cm处向外生物结皮厚度呈环带状降低,距离每增加10 cm生物结皮厚度平均下降约0.07 cm。东南方向上生物结皮分布半径长于其他3个方向,西北方向生物结皮分布半径短于其他方向;距油蒿根部相同距离处东南方向生物结皮最厚,西北方向生物结皮最薄。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的分布与枯落物的分布关系密切,枯落物是影响油蒿植株下生物结皮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枯落物的分布又受到油蒿植冠形态和当地风况的影响。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油蒿 生物结皮 枯落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丁启军 赵翠霞
采用方差分析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山东省不同发展区域的573户农户连续6年的贷款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农户贷款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靠农农户受年龄、田地面积和贷款额度是否够用的影响因素显著高于非靠农农户(P<0.01);但在教育年限、劳动力、农户性质、社会资源、家庭总资产、总负债、家庭纯收入、授信额度、年贷款额和平均贷款额上显著低于非靠农农户(P<0.01);2)不同类型农户授信金额的影响因素不同。家庭人口、农户性质、社会资源、家庭总资产、家庭纯收入和年贷款金额对非靠农农户的授信金额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1);田地面积、性别、贷款额度是否够用、平均贷款金额和年龄对非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宇琳 吴凤英 张伟婷 刘东明 何峥旋 毛艳玲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芳香樟经济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芳香樟优质品系‘MD1’为材料,设置对照(CK,不施化肥和生物炭)、化肥(F)、木炭+化肥(MC)和秸秆炭+化肥(JC)4个处理,在芳香樟移栽前一天施入生物炭(140 g/盆)、化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6,2.19,0.44 g/盆),将其与土壤混匀,移栽定植后浇水灌透。移栽后测定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指标、各器官精油含量、芳樟醇相对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调控过程。[结果]1)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之间差异显著,JC处理对芳香樟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MC处理,其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比MC处理分别增加了36.22%,8.24%,8.68%和12.80%。2)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芳香樟茎、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其中以JC处理芳香樟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4.05%和94.31%。3)施用生物炭可提高芳香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减少光合产物消耗;化肥处理除亚硝酸还原酶外,氮代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均能促进芳香樟生长,提高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改善芳香樟的光合生理特性,其中以秸秆炭+化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优。
关键词:
生物炭 芳香樟 生长品质 光合特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斌 陈亚宁 郝兴明 李宝富 曹志超
凝结水是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2010年6—7月采用底部连通和不连通的微渗计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研究区裸地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多,其次为柽柳丛的,而胡杨林的最小,其凝结水总量分别为2.60、2.49、1.26 m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持续到次日8:00,晴天日出后一定时间范围内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3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2:00~4:0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第2个峰值出现在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为探究高强度人为干扰是否改变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特征,采集黄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湿地和人为干扰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及理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由陆向海湿地土壤从轻度盐渍化向盐土过渡,盐分剖面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同时人为影响因植被类型而异。总体而言,人为干扰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于自然湿地。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可划分为表聚型、震荡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上由海向陆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由表聚型、震荡型向均匀型转变。人为干扰湿地中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和裸地土壤盐分表聚特征明显,属于表聚型剖面,表聚系数为63%,均匀型剖面占比最高,达到2/3。当地人为筑坝修路等建设活动,通过直接阻断或改变地形等方式削弱了湿地潮汐的水文连通过程,进而改变土壤含水率、容重等生境要素,可能成为影响盐分剖面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闸阀调控、生态补水工程等水文连通恢复措施,改善湿地土壤盐碱化问题,有助于推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延敏
本文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17类农户的借贷水平、借贷规模、借贷发生率和借贷来源倾向、借贷用途倾向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农户借贷行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纯收入、家庭经营类型和非农化程度,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的差异,并形成两类不同的借贷规模分布类型。同时农户的借贷规模、借贷来源倾向和借贷用途倾向均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农户借贷行为的三种类型:被动借贷型农户、保守借贷型农户和主动借贷型农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汪瑛
乡村水岸林是指在村庄居住区及其附近的河岸、溪流、水渠、池塘、水库等水岸沿线所有林木总和(邱尔发等,2008)。近年来,我国正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水岸林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乡村人居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
关键词:
新农村 乡村人居林 乡村水岸林 结构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莹 江若尘 杜克田
信息处理方式能有效揭示消费者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输出结果的购买决策机制。文章运用口语报告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探讨了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三类商品的信息处理方式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不同类商品购买中信息处理方式在使用的信息量、补偿性、接触次序作用、参照对象及处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企业营销信息设计和沟通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