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6)
2023(5537)
2022(4602)
2021(4092)
2020(3424)
2019(7428)
2018(7027)
2017(12911)
2016(7231)
2015(7613)
2014(7168)
2013(7010)
2012(6366)
2011(5679)
2010(5305)
2009(4819)
2008(4687)
2007(3890)
2006(3261)
2005(2612)
作者
(24971)
(21154)
(20937)
(19485)
(13253)
(10418)
(9154)
(8431)
(7992)
(7319)
(7129)
(6885)
(6865)
(6833)
(6662)
(6474)
(6388)
(6343)
(6071)
(5983)
(5636)
(5199)
(4943)
(4794)
(4731)
(4646)
(4613)
(4609)
(4418)
(4315)
学科
(24522)
经济(24490)
(19332)
管理(19209)
(14751)
企业(14751)
方法(12467)
数学(11391)
数学方法(11298)
(8386)
(7704)
(6975)
(6690)
贸易(6689)
(6490)
中国(6057)
业经(5708)
农业(5475)
技术(4889)
环境(4794)
(4452)
财务(4451)
财务管理(4446)
企业财务(4245)
(4041)
地方(3923)
产业(3859)
(3714)
(3534)
(3502)
机构
大学(103598)
学院(102715)
研究(38826)
(38650)
经济(38040)
管理(37152)
理学(33599)
理学院(33159)
管理学(32460)
管理学院(32296)
(32047)
科学(29816)
中国(26662)
农业(26154)
业大(25604)
(21970)
(21218)
研究所(20965)
农业大学(17849)
中心(16798)
(15115)
(14864)
(14385)
实验(14328)
(14315)
(14151)
实验室(13702)
(13641)
财经(13042)
重点(13024)
基金
项目(82344)
科学(62774)
基金(60731)
(58879)
国家(58433)
研究(48095)
科学基金(47513)
自然(34996)
自然科(34211)
自然科学(34194)
自然科学基金(33621)
基金项目(33142)
(32762)
社会(31052)
社会科(29505)
社会科学(29494)
(28821)
资助(23850)
教育(21057)
计划(20131)
重点(19490)
科技(18906)
(17588)
科研(17451)
(17406)
(16907)
(16787)
创新(16558)
编号(16032)
(15490)
期刊
(34196)
经济(34196)
学报(31175)
(27530)
科学(24113)
研究(22160)
大学(21465)
学学(21124)
农业(18501)
中国(16062)
管理(11289)
(10811)
(10301)
业大(9891)
农业大学(8253)
林业(7547)
(7501)
科技(7166)
经济研究(6560)
业经(6410)
(6230)
金融(6230)
财经(6065)
中国农业(5643)
自然(5629)
技术(5515)
(5154)
商业(5033)
问题(5018)
资源(4916)
共检索到13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宇琳  吴凤英  张伟婷  刘东明  何峥旋  毛艳玲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芳香樟经济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芳香樟优质品系‘MD1’为材料,设置对照(CK,不施化肥和生物炭)、化肥(F)、木炭+化肥(MC)和秸秆炭+化肥(JC)4个处理,在芳香樟移栽前一天施入生物炭(140 g/盆)、化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6,2.19,0.44 g/盆),将其与土壤混匀,移栽定植后浇水灌透。移栽后测定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指标、各器官精油含量、芳樟醇相对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调控过程。[结果]1)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之间差异显著,JC处理对芳香樟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MC处理,其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比MC处理分别增加了36.22%,8.24%,8.68%和12.80%。2)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芳香樟茎、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其中以JC处理芳香樟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4.05%和94.31%。3)施用生物炭可提高芳香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减少光合产物消耗;化肥处理除亚硝酸还原酶外,氮代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均能促进芳香樟生长,提高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改善芳香樟的光合生理特性,其中以秸秆炭+化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圆圆  刘文敬  张斌斌  蔡志翔  宋宏峰  俞明亮  马瑞娟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成熟桃果实的内酯芳香物质构成,并评价其对于桃果实芳香的重要性。【方法】以涵盖不同果肉质地、果肉颜色、果实成熟期等的多品种桃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体系检测样品的芳香物质,通过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内酯芳香物质的构成,并结合芳香物质的气味活性值分析评价其重要性。【结果】内酯芳香物质存在于本研究全部桃品种的成熟果实中,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内酯芳香物质,包括γ-己内酯、γ-辛内酯、γ-庚内酯、γ-癸内酯、5-羟基-2, 4-癸二烯酸-δ-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辛内酯、茉莉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各内酯物质具有特定的气味属性,主要散发果香(桃/椰子)、甜香、奶油香、焦糖香、花香和草本味等气味。不同品种的桃果实共有的内酯物质是γ-己内酯,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物质包括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部分品种存在特有的内酯物质,如‘深州蜜桃’果实中的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果实成熟期时,溶质‘白花水蜜’‘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肥城红里大桃’等品种中检测到较多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硬质‘霞脆’‘秦王’‘华玉’等品种果实具有较少种类的内酯芳香物质。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由于极低的气味阈值和较高的物质含量,γ-癸内酯存在于大部分品种中,且对于这些品种桃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使溶质‘深州蜜桃’‘橙香’‘奉化玉露(晚)’‘白花水蜜’等品种果实均具有较为强烈的典型的桃香气味,溶质‘阿初桃’和硬质‘华玉’品种的典型桃果芳香较淡,而未检测到该内酯的硬质‘秦王’‘霞脆’品种果实则没有典型的桃果芳香。此外,γ-辛内酯使部分品种(本研究中为‘橙香’和‘深州蜜桃’)桃果实呈现更为强烈的椰果味和非常甜的气味。【结论】内酯是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的一个重要类别,桃果实内酯物质构成丰富,成熟果实至少包含10种内酯芳香物质。内酯物质类别和含量的差异是不同品种尤其是不同果肉质地的桃果实芳香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不同果肉颜色或成熟期品种的内酯芳香无显著差异。γ-己内酯是品种之间共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δ-癸内酯是品种之间较为普遍存在的内酯,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等是部分品种特有的内酯物质。γ-癸内酯和γ-辛内酯等内酯对于品种的典型桃香气以及独特芳香气味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莹   王水莲   赵霞   沙凤霞   安磊   王玉娟   伏小刚   张莹   叶林   曹凯   鲍恩财   吴翠南   吴雪  
为探明人工光源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油葵芽苗生长和芳香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00μmol/(m~2·s)的条件下,以蓝光LED为对照,在蓝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强一致的绿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下油葵芽苗的生长以及芳香物质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蓝光+远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下胚轴长显著增加,而蓝光+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下胚轴直径、根长、全鲜和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对油葵芽苗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蓝光+绿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与对照蓝光相比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8.78%,72.25%,163.32%。蓝光+紫外线处理下的总酚、维生素C、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蓝光分别显著上升了25.81%,238.10%,12.50%,150.00%。蓝光+远红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葵芽苗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青叶醛、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等,该处理下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蓝光处理,且含量最大,使油葵芽苗菜具有清香。综上所述,蓝光+红光能促进油葵芽苗生长,蓝光+绿光则对油葵品质有较好的提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乐  杨弋  倪辉  孙维红  王一帆  邹双全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传统氮磷钾肥料的配施对芳樟油用林的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其对芳樟生物量、得油率、芳樟醇含量、土壤肥力的促进效果。【方法】以2年生芳樟MD1油用林为试验对象,采用L_9(3~4)正交施肥试验,按照实验方法测定9个处理组和1个CK组的各项指标,各组数据进行显著性和极差分析。【结果】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提升最大的是处理8,总生物量达到了2 918.10 g/株,是对照组(1 679.43 g/株)的1.74倍;得油率和芳樟醇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月达到最高值,且叶部得油率极显著大于枝部。各个处理组的枝、叶得油率和芳樟醇含量以及土壤化学性质较CK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生物炭配施量为34 g/株的处理3、处理1的叶、枝得油率最高,分别达3.05%、0.57%;配施136 g/株的处理8、处理7的叶、枝芳樟醇含量最高,分别达90.7%、85.8%;处理8的得油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地上生物量达11 583.78 kg/hm~2(以样地密度种植),精油和芳樟醇产量也最高,达到了149.59 kg/hm~2和133.75 kg/hm~2,分别是CK组的1.84倍和1.93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8土壤中全钾、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8.21 g/kg、94.30 mg/kg、34.11 mg/kg和10.20 g/kg。【结论】生物炭是各项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且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林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也有较好的提升,在本试验中处理8是提升各项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配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乐   杨弋   倪辉   孙维红   王一帆   邹双全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传统氮磷钾肥料的配施对芳樟油用林的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其对芳樟生物量、得油率、芳樟醇含量、土壤肥力的促进效果。【方法】以2年生芳樟MD1油用林为试验对象,采用L9(34)正交施肥试验,按照实验方法测定9个处理组和1个CK组的各项指标,各组数据进行显著性和极差分析。【结果】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提升最大的是处理8,总生物量达到了2 918.10 g/株,是对照组(1 679.43 g/株)的1.74倍;得油率和芳樟醇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月达到最高值,且叶部得油率极显著大于枝部。各个处理组的枝、叶得油率和芳樟醇含量以及土壤化学性质较CK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生物炭配施量为34 g/株的处理3、处理1的叶、枝得油率最高,分别达3.05%、0.57%;配施136 g/株的处理8、处理7的叶、枝芳樟醇含量最高,分别达90.7%、85.8%;处理8的得油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地上生物量达11 583.78 kg/hm~2(以样地密度种植),精油和芳樟醇产量也最高,达到了149.59 kg/hm~2和133.75 kg/hm~2,分别是CK组的1.84倍和1.93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8土壤中全钾、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8.21 g/kg、94.30 mg/kg、34.11 mg/kg和10.20 g/kg。【结论】生物炭是各项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且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林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也有较好的提升,在本试验中处理8是提升各项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配施方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典生  尤扬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戴伟武  
早春的风,薄凉中透着淡淡的清香,那是马路两边绵延无际的香樟树在蜕变,零落了一地深紫色,熟透的小小果实和经历冬霜的老叶子,黄色、红色、深绿色,随风飘荡着阵阵木香。一天、二天……踩着落叶和一粒粒落籽,走过一条条街道,伴着早春的晨雾,望着傍晚的夕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以多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高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与丰产品种相比,其光合性能在小麦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灌浆期叶面积系数(LAI)和叶绿素(Chl(a+b))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旗叶丙二醛(MDA)增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速率明显小于丰产品种。旗叶Pn与Chl(a+b)呈较高的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及产量均与灌浆后期旗叶的Chl(a+b)含量、Pn及叶面积持续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后期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洪建  董树亭  郭玉秋  王空军  胡昌浩  张吉旺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 ,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表明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光合面积与根系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 ;相同播期条件下 ,开花期掖单 13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大于登海 1号。适宜生态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 ,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 13穗长较大 ,易于形成大果穗 ,高产潜力大 ,但高温弱光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 ,果穗发育不整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田  韩正康  王国杰  邹思湘  
研究 3种异黄酮 (Da、IPF和 7HF) 对雄性大鼠芳香化酶活性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 20只 28日龄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只, 其中 1组为对照组, 另外 3组在每千克日粮中分别添加 5mg的Da、IPF和 7HF。实验结果表明, Da、IPF和 7HF均能升高腿肌中RNA/DNA的比值, 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 19 09%、9 09%和 15 45%;同时显著增加血清中睾酮的含量, 降低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 抑制睾丸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提示异黄酮 (Da、IPF、7HF)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而降低睾酮向雌二醇的转化, 使体内睾酮含量升高, 有助于促进动物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娇娇  宋丽  周鑫胜  杨秀云  
不同温度处理盆栽紫罗勒(Ocimum basilicum ‘Purple Ruffles’)植株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分析了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紫罗勒叶片共检出55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是紫罗勒叶片的主要芳香成分。但不同温度处理后,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温度为15℃(昼/夜,20℃/10℃)是紫罗勒芳香成分提取较为理想的温度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进  何正和  潘洋刘  桂聪  胡冬南  张露  
为经济、高效地促进芳樟生长及降低越冬寒害受损,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了生物酶肥250 g/株、钙镁磷肥150 g/株、钙镁磷肥300 g/株、氯化钾肥100 g/株、(氯化钾肥100 g+钙镁磷肥150 g)/株5种不同肥料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和用量对3年生芳樟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叶绿素含量,以及冠幅、一级分支数、冻害率的影响,并对肥料的抗寒性做了评价排序。不同肥料对芳樟各项生长和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效果不同,P150显著增加了芳樟的冠幅、一级分支数、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较CK增加了可溶性糖以及减少了丙二醛,但没有显著差异,P300较CK冠幅显著增加,P150+K100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显著增强,P300和酶250较CK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K100较CK的一级分支数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少,K100和酶250较CK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综合肥料对芳樟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P150+K100>P150>K100>CK>P300>酶250。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对芳樟进行合理施肥。添加P对提高芳樟生物量和抗寒能力有显著效果,但不宜过量,P150+K100处理对芳樟抗寒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占熺  林冬梅  苏德伟  林辉  李晶  郑丹  余世葵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进行了不同类型盐渍对巨菌草生物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地含沙量的增加,巨菌草植株出苗率和成苗率显著增大(P<0.05),对植株分蘖数、叶片数、叶宽、叶长影响显著(P<0.05),但对植株高度影响不明显。盐渍地含沙量越多,土质越疏松;巨菌草根系越发达,地下部分生物量也越大,但土壤漏水漏肥现象也越严重,导致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小。结果显示,巨菌草对盐渍地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为以后利用巨菌草改良盐渍地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聂侃谚  
通过对湘西喀斯特地区27年生香樟人工林的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香樟的胸径生长在第5年开始进入速生期,20 a后胸径生长开始下降,其连年生长量在11 a时达到最大值,其值为1.2 cm;树高生长在第5年时进入速生期,16 a后生长速度下降;香樟材积生长在10 a后进入速生期,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16 a时达到高峰,比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5 a;林分生物量不受林分年龄的影响,均出现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皮这样一条规律,且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5%以上。这将为湘西喀斯特地区香樟造林与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红雪  吴凤英  陈宇琳  何峥旋  朱巧莲  毛艳玲  
以富钾的农业废弃物“烟秆”为原料,研究烟秆生物炭对南方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及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化学钾肥减量和提升烟草光合作用能力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烟草专用肥养分配比(N∶P∶K=12∶7∶22)为参考,设置5个处理:对照(CK)、施化肥(F)、施烟秆生物炭(B)、施烟秆生物炭、施钾量减半化肥(KFB)、施烟秆生物炭、施化肥(FB).烟草收获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全钾含量,测定烟草生长指标、各器官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分析土壤各形态钾与烟草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烟秆生物炭后土壤pH提升了11.64%~12.98%,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且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钾影响作用不显著;烟秆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后,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提升幅度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分别提升了4.09、6.21倍;烟秆生物炭与钾量减半化肥、化肥分别配施后,与仅施用烟秆生物炭相比,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分别提升14.06%~34.99%、6.72%~10.11%,而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显著降低了4.65%、4.61%;施用烟秆生物炭后,烟草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分别提高了37.02%、29.27%和19.36%,促进烟叶品质指标的增加,但KFB处理的烟草生长状况与正常施钾肥效果接近.随着烟草生长,烟秆生物炭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烟叶细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烟叶SPAD值,钾肥减半施用使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9.61%、3.89%、21.48%.综上所述,烟秆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能力提升,增强烟草对钾素的吸收积累,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和化学钾肥的减量施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