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4)
- 2023(9786)
- 2022(8839)
- 2021(8373)
- 2020(7016)
- 2019(16310)
- 2018(16187)
- 2017(31269)
- 2016(17257)
- 2015(19263)
- 2014(19106)
- 2013(18911)
- 2012(17192)
- 2011(15365)
- 2010(15128)
- 2009(13513)
- 2008(12983)
- 2007(10951)
- 2006(9424)
- 2005(7900)
- 学科
- 济(63266)
- 经济(63201)
- 管理(46360)
- 业(42932)
- 企(35987)
- 企业(35987)
- 方法(31103)
- 数学(26961)
- 数学方法(26646)
- 学(16526)
- 农(16368)
- 中国(15343)
- 财(14540)
- 业经(14043)
- 地方(13708)
- 农业(11070)
- 理论(10903)
- 和(10870)
- 贸(10662)
- 贸易(10657)
- 环境(10556)
- 易(10298)
- 技术(10139)
- 制(9632)
- 务(9521)
- 财务(9464)
- 财务管理(9449)
- 划(8940)
- 教育(8905)
- 企业财务(8893)
- 机构
- 大学(240238)
- 学院(238226)
- 管理(94458)
- 济(84864)
- 理学(82982)
- 经济(82812)
- 理学院(82005)
- 研究(80891)
- 管理学(80452)
- 管理学院(80055)
- 中国(56063)
- 科学(55927)
- 京(51595)
- 农(44753)
- 所(41960)
- 业大(41566)
- 研究所(38974)
- 财(36885)
- 中心(35611)
- 农业(35610)
- 江(33171)
- 北京(32172)
- 范(31964)
- 师范(31563)
- 财经(30760)
- 院(30031)
- 经(28041)
- 州(27560)
- 技术(26403)
- 师范大学(25748)
- 基金
- 项目(175621)
- 科学(135601)
- 基金(125819)
- 研究(122623)
- 家(112847)
- 国家(111947)
- 科学基金(94145)
- 社会(74077)
- 社会科(70109)
- 社会科学(70088)
- 省(69656)
- 基金项目(68595)
- 自然(64815)
- 自然科(63261)
- 自然科学(63246)
- 自然科学基金(62086)
- 划(59432)
- 教育(55282)
- 资助(51384)
- 编号(49550)
- 重点(39500)
- 成果(39444)
- 部(37216)
- 发(36954)
- 创(36459)
- 计划(34587)
- 科研(34377)
- 课题(34154)
- 创新(34010)
- 大学(31782)
共检索到326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亚兵 许红霞 张立桢 苗玉方 杨兆生 王俊娟
在水分低胁迫条件下 ,对不同棉花品种根系生长发育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杂交抗虫棉根系早发易衰 ,常规抗虫棉晚发迟熟 ,中早熟常规棉介于前两者之间 ,耐旱碱棉根系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和衰退过程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根系 生长发育 空间分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敏 欧阳竹 王淑芬
在两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棉花整枝打顶和简化栽培措施下生长发育的区别。供试的两个棉花品种为中晚熟品种冀668和中早熟品种中棉30。结果表明,整枝打顶处理下的棉株的株高、主茎茎节、叶面积指数和蕾数都低于对照。然而脱落果节数的减少使得整枝打顶处理的有效铃数却增加了。整枝打顶处理总干物质量减少,但是生殖器官干物质量的比例却增加了。产量组成分析表明,整枝打顶处理的总铃数增加,单铃质量和衣分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两个品种在不同处理间的表现趋势一致,但是中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的趋势更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星星 严青青 王立红 魏鑫 张巨松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幼苗耐寒特性,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45、48、50、51、57、60号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和抗寒性鉴定。[结果]同一温度处理下新陆早50和57号的种子活力较强,发芽率较高,耐低温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品种较强。低温条件下棉花幼苗株高生长受到抑制,尤其严重抑制了地下部分的生长,新陆早45、48、50、51、57、60号抑制率分别为70.75%、64.89%、69.87%、50.77%、61.78%、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正 张秀如 孙湘宁 李万九
为探讨棉花热激蛋白(HSP)的产生规律,选用湖北省推广的优质高产棉花(GosypiumhirsutumL.)品种鄂棉16和鄂抗棉3号,采用电泳、扫描等技术对棉花HSP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可以诱导一系列HSP的合成,同时关闭或抑制正常蛋白质的合成。HSP诱导合成的最适条件是42℃、2h。但最适热激处理时期因品种不同而异:鄂棉16为萌动期和一叶期,鄂抗棉3号为子叶期和一叶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玲 陈振 张玮涛 窦巧巧 代建敏 何庆雨 段松江 张巨松
[目的]本文旨在针对机械采收对棉花品种的要求,筛选出更适宜北疆地区机采的棉花品种,为棉花机械化采收提供理论支撑,为棉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地区代表性的6个早熟棉花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66+10)cm的一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评价其在生长发育状况、脱叶采收效果、吐絮特性以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 6个参试棉花品种的生育期在120~124 d,株高变化在74.6~81.5 cm,始果枝高度在20 cm以上,株高和始果枝高度均达到机采要求。喷施脱叶剂后20 d,除‘新陆早57号’和‘惠远720’以外,其余品种脱叶率均达90%以上,新陆早71号的脱叶率最高,为95%,对脱叶剂更为敏感。‘金棉18’吐絮早,吐絮率最高;‘新陆早57号’的棉铃畅开度属于Ⅰ级夹壳,棉花遗留率高,其余品种属于Ⅱ级适中;‘新陆早50号’棉花撞落率为4.96%,采净率为最低。‘新陆早71号’株型紧凑不易倒伏,农艺性状更利于后期机采,且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采净率最高,为96.51%;‘新陆早71号’单株结铃数为6.8个/株,皮棉产量为3 398 kg·hm~(-2),为各品种中最高,其次为‘合信63’;单铃重和衣分表现较好,具有高产优势。[结论]对6个参试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新陆早71号’在农艺性状、脱叶采收效果、吐絮特性以及产量性状方面综合表现较优,为适宜北疆棉区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并得出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始果枝节位、叶片总数和撞落率可作为筛选北疆地区适宜机采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北疆 品种 机采棉 机采性状 综合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晓龙 李宗泰 张美玲 姬红 李金埔 王双磊 宋宪亮 孙学振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钾量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2个施钾处理,3个棉花品种(早发型品种L21、晚发型品种L22和稳健性品种L28)。结果表明,两施钾处理均可提高各棉花苗期的株高,增加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倒四叶叶面积,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还可以促进功能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o、Fv/Fm、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Ⅱ),改善其光合性能;提高功能叶片中SOD和CAT的活性,降低POD的活性,减少MDA的产生和积累,延缓其衰老。但低施钾量处理在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上效果不显著;三品种相比,...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钾素 苗期 叶片生理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亚利 王瑛 王立国 陈兵林 张立桢 束红梅 周治国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麦棉自然根系套作(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纱网隔根套作(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塑膜隔根套作(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研究套作小麦对棉花根系活力、内源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麦棉共处期,麦棉自然套作复合根系中小麦根系对肥水的激烈竞争,导致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低于隔根处理。而小麦根系强烈的生理活动,使套作棉花根系处理相对隔根处理处于一种逆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王校栓 万艳霞 赵俊莉 史立强
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近羽 罗峰 谢晓东 裴忠有 丁博 包曙光 孙守钧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高粱茎秆蜡粉含量变化规律,根据物理学的色差原理,首次采用色差法,对高粱蜡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粱之间茎秆的蜡粉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同一类型不同基因型间也不同;饲草高粱茎秆自上而下各节段的蜡粉含量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中间茎节的蜡粉含量与全株混合蜡粉含量总平均值最接近,可代表全株的蜡粉含量;不同类型高粱进入各生育期的时间和持续天数不同,同一生育期内蜡粉累积量也不同,饲草高粱为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甜高粱为乳熟期>抽穗期>开花期>蜡熟期>完熟期,开花期与整个生育
关键词:
高粱 蜡粉 变化规律 色差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晓棠 陈虎 王静 蒙晓斌 陈福宏
【目的】精量制定膜下滴灌棉花的田间水分管理制度和揭示滴灌棉花的增产机理。【方法】以田间试验为基础,设置90%θf、75%θf和60%θf(θf田间持水量)3个土壤湿度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双向切片法测定棉花根系和根冠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最终测棉花产量。【结果】3个土壤湿度所对应的棉花根系生长过程呈"S"形变化,但是,由于75%θf处理的棉田土壤含水量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全生育期棉花根系生长速度快及最终根重大;90%θf处理的土壤水分太充足,根系生长速度缓慢,其根区土壤中根重最小;60%θf处理的根重介于其它2处理的根重之间。3个处理的棉花根重垂直分布呈锥形负指数递减模式,且随土...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棉花 土壤湿度 根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二影 宋宪亮 孙学振 李学刚 赵庆龙 张美玲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单独施用速效钾肥、控释钾肥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棉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倒四叶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和地上部干质量,促进棉苗的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能够促进棉花功能叶片(倒四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o)、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PⅡ),从而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施用钾肥还提高了棉花功能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功...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控释钾肥 速效钾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杰 马腾飞 郭蕾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 郭峰 张鹏忠 帕尔哈提·买买提 娄善伟
【目的】本文进一步明确机采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筛选出适宜哈密棉区机采模式下的优良棉花品种。【方法】选用9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进行2年的对比试验,调查农艺性状、干物质变化动态、叶面积指数、品质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各品种株高介于73.7~94.5 cm之间,第一果节位在5.14~6.80 cm,始节高度新陆中55最高,邯丰668次之。果枝台数邯丰668最多为9.67~10.21。最大单株干物质质量介于118.5~167.7 g,邯丰668增长速率最快,新陆中55次之;叶面积指数呈二次抛物线动态变化,在铃期到达峰值,为4.04~4.89。品质上马克隆值达到A级的有邯丰668和新陆中55号,分别为4.03和4.20;各处理纤维长度为26.73~30.57 mm。实收籽棉量邯丰668最高为538.7~548.0 kg/667m~2,其次为新陆中55,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各因子,邯丰668和新陆中55号表现最优,适合哈密棉区机采模式下种植。
关键词:
棉花 农艺形状 品质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学振 施培 单世华 宋宪亮 周治国
研究结果表明 ,留营养枝对棉花叶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无显著影响 ,但影响主茎的生长 ,使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早打主茎顶心促进营养枝的生长 ,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留营养枝棉花主茎果枝结铃数量减少 ,平均单铃重略有降低 ,但由于叶枝结铃可以弥补主茎结铃损失 ,群体总结铃数略有增加 ,皮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留营养枝早打主茎顶心 ,营养枝结铃数量增加 ,单铃重降低 ,但衣分提高 ,对群体铃数及皮棉产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棉花 营养枝 干物质积累分配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红梅 赵新华 周治国 郑密 王友华
【目的】研究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棉花品种纤维发育生理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方法】选用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品种(科棉1号:温度弱敏感型品种,苏棉15:温度敏感型品种),通过分期播种,使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发育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低温对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播期条件下,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为24.0和25.4℃,棉纤维中蔗糖合成酶活性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蔗糖转化率和纤维素含量均较高,最终纤维比强度最高;晚播所致的低温(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低于21.1℃)则显著影响棉纤维发育,蔗糖转化率、纤维素含量、β-1,3-葡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小明 王安平 张军民 王加启 赵青余 田科雄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不同转基因棉花品种棉籽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集全国9个主要转基因棉花品种的棉籽,测定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结果表明,9种转基因棉花的棉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平均含量分别为(27.89±1.66)%,(17.39±1.66)%,(23.34±1.14)%,(0.16±0.03)%和(0.36±0.04)%,游离棉酚、总棉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 970.35±1 109.45),(5 996.19±1 002.43)mg/kg,总棉酚跟EE相关系数为0.872 1,回归方程为y=525.16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