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0)
- 2023(8036)
- 2022(6664)
- 2021(6001)
- 2020(4999)
- 2019(10987)
- 2018(10628)
- 2017(19498)
- 2016(10790)
- 2015(11477)
- 2014(10878)
- 2013(10532)
- 2012(9773)
- 2011(8561)
- 2010(8507)
- 2009(7645)
- 2008(7425)
- 2007(6917)
- 2006(5999)
- 2005(5086)
- 学科
- 济(37890)
- 经济(37838)
- 业(29896)
- 管理(28108)
- 企(21772)
- 企业(21772)
- 方法(16329)
- 数学(14567)
- 数学方法(14455)
- 农(13767)
- 中国(11934)
- 财(10326)
- 农业(10087)
- 学(9652)
- 贸(9161)
- 贸易(9159)
- 易(8970)
- 业经(8731)
- 制(6791)
- 技术(6783)
- 地方(6579)
- 环境(6538)
- 劳(6486)
- 劳动(6469)
- 划(5634)
- 务(5629)
- 财务(5620)
- 财务管理(5610)
- 银(5399)
- 银行(5347)
- 机构
- 大学(150594)
- 学院(148334)
- 济(60557)
- 经济(59456)
- 管理(56681)
- 研究(55585)
- 理学(49494)
- 理学院(48900)
- 管理学(48052)
- 管理学院(47812)
- 中国(39426)
- 科学(37234)
- 农(37001)
- 京(32538)
- 业大(30588)
- 农业(29671)
- 所(29625)
- 研究所(27606)
- 财(24928)
- 中心(24438)
- 江(21871)
- 财经(20496)
- 院(20406)
- 北京(20184)
- 农业大学(20181)
- 经(18935)
- 省(18801)
- 经济学(18404)
- 范(18109)
- 师范(17744)
- 基金
- 项目(110842)
- 科学(86068)
- 基金(81823)
- 家(77260)
- 国家(76220)
- 研究(72091)
- 科学基金(62807)
- 社会(47077)
- 社会科(44678)
- 社会科学(44663)
- 基金项目(43864)
- 自然(43357)
- 省(42563)
- 自然科(42366)
- 自然科学(42348)
- 自然科学基金(41616)
- 划(37288)
- 资助(32089)
- 教育(31943)
- 编号(26232)
- 重点(25508)
- 部(23788)
- 计划(23405)
- 发(23369)
- 创(23232)
- 科研(22207)
- 创新(21855)
- 科技(20952)
- 国家社会(20571)
- 业(20432)
共检索到214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越 姚顺波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为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同时将改善农民生计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劳动参与的面板Probit模型和劳动供给的集群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全国6省区15县1995-2012年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类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对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户非农劳动参与和供给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对农户进入非农市场和提高参与非农劳动时间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防护林工程的正向影响不明显,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对退耕还林工程、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雅清 林丽梅 魏远竹 苏时鹏 许佳贤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持续外移已成为掣肘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考察当前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以及劳动力转移、合作经营对其造成的影响,本文利用福建省9个重点林业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算了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林业合作经营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农户家庭林业仍倾向粗放经营,林业生产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仅为0.203,且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的生产效率存在着明显差异;(2)劳动力转移对林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林业合作经营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对劳动力转移与林业生产效率二者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3)劳动力特征、林地经营特征及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林业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当鼓励农户进行联合经营与互助经营,以促进生产要素整合及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而克服因劳动力转移后导致的家庭林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令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基本规律。中国在近20年来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中国在人口供给规模、市场发育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他们会有所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清民 黄娟
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成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工业化的进程、农业自身的发展、政府行为、劳动者素质等角度,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经验总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建华 谭方东 周倩
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先行工业化国家都曾经历过。本文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例,概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住房表征,归总各国成功纾缓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经验与做法,希冀从宏观政策层面探寻共性规律,为中国农民工住房支持政策的建置提供参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大中 胡李鹏 董烈刚
文章利用CHIPS2002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家庭财富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财富对于农民外出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财富低于一定阈值,其增加会提高农民外出就业倾向;而当财富超过该阈值时,其增加反而降低外出就业激励。该倒U型影响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贫困地区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相应的财富阈值较小。
关键词:
家庭财富 基础设施 城乡劳动力转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聪颖 霍学喜
基于陕、甘、鲁、豫四个苹果主产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效应分解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择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人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为正,且人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户主文化程度、是否为村干部、种植年限以及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技术选择具有显著正影响;化肥施用量认知对农户技术选择具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生命周期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濛 杨志海
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转移,农户资本投入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尤为重要。通过将农户资本投入效应扩展到政府财政支农效应与农业贷款投入效应,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目前中国劳动力转移、资本投入与耕地集约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能有效扭转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农业贷款消除负效应的作用有限;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的不利影响,与资本投入对耕地集约利用的积极作用都在增加。因此,应当提高财政支农政策效率、拓宽农户融资渠道、激励农户生产投资,从而达到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根本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玉江,吴玉麟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排斥力、吸纳力以及摩擦力的形成与结构,分析总结了吸纳一内转型、外推—转出型、推拉一综合型等三大区域类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华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桎梏。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离开土地,走向富裕,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外部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良震 张彩虹 郝佼辰
基于1995~2012的统计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林业产业产出和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林业产业产出和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使林业产业总产值不断提高,并且影响效应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因此,应重视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适应;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会,吸纳劳动力就业,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秦克清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