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3)
- 2023(17930)
- 2022(15415)
- 2021(14419)
- 2020(12310)
- 2019(28020)
- 2018(27892)
- 2017(53656)
- 2016(29318)
- 2015(32970)
- 2014(32789)
- 2013(32390)
- 2012(29773)
- 2011(26673)
- 2010(26725)
- 2009(24481)
- 2008(23930)
- 2007(21316)
- 2006(18965)
- 2005(16543)
- 学科
- 济(119198)
- 经济(119069)
- 业(88965)
- 管理(85236)
- 企(67785)
- 企业(67785)
- 方法(56020)
- 农(49890)
- 数学(49145)
- 数学方法(48388)
- 农业(33103)
- 中国(29854)
- 财(29785)
- 业经(29748)
- 学(26577)
- 地方(23150)
- 制(22551)
- 技术(21909)
- 理论(20336)
- 贸(19358)
- 贸易(19346)
- 务(19223)
- 财务(19134)
- 财务管理(19094)
- 易(18825)
- 企业财务(18209)
- 环境(17412)
- 和(17297)
- 银(17199)
- 银行(17129)
- 机构
- 学院(418881)
- 大学(417529)
- 管理(166586)
- 济(163443)
- 经济(159899)
- 理学(144896)
- 理学院(143310)
- 管理学(140377)
- 管理学院(139610)
- 研究(136942)
- 中国(102161)
- 科学(88313)
- 京(88073)
- 农(86081)
- 财(72672)
- 业大(70895)
- 所(69157)
- 农业(66710)
- 中心(64538)
- 研究所(63370)
- 江(62404)
- 财经(58894)
- 北京(54660)
- 范(54556)
- 师范(53959)
- 经(53716)
- 州(50321)
- 院(48883)
- 经济学(48204)
- 技术(45630)
- 基金
- 项目(291707)
- 科学(228942)
- 基金(211422)
- 研究(209364)
- 家(185889)
- 国家(184333)
- 科学基金(158189)
- 社会(131078)
- 社会科(124008)
- 社会科学(123972)
- 省(115835)
- 基金项目(112132)
- 自然(104839)
- 自然科(102435)
- 自然科学(102410)
- 自然科学基金(100574)
- 教育(96666)
- 划(96461)
- 资助(87613)
- 编号(85757)
- 成果(68560)
- 重点(65449)
- 部(63592)
- 发(61929)
- 创(60520)
- 课题(58399)
- 创新(56515)
- 科研(56083)
- 大学(53953)
- 教育部(53940)
- 期刊
- 济(177470)
- 经济(177470)
- 研究(115478)
- 农(83452)
- 中国(79361)
- 学报(72987)
- 科学(64820)
- 管理(57651)
- 农业(56680)
- 大学(54942)
- 财(54643)
- 学学(51872)
- 教育(45205)
- 技术(39242)
- 融(35294)
- 金融(35294)
- 业经(33557)
- 财经(28008)
- 业(27931)
- 经济研究(26527)
- 问题(24225)
- 图书(24181)
- 经(23921)
- 版(22043)
- 技术经济(21838)
- 科技(21609)
- 统计(19878)
- 业大(19860)
- 理论(19702)
- 资源(18473)
共检索到603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李录堂
本文基于分类描述和logistic定量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民认知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结构性差异是影响农民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其行为的主要因素。因而不同类型的农民对信息传播手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农民与外部传播者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民之间缺乏良好的协作与对话,导致农民认知行为能力与水平长时间难以得到提高,并根据分析结果从分类推广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 结构要素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李俏
基于农户经营改造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文献,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概念,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主要内涵以及对农户经营改造的理论启示,突出强调了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视角下,合理设计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形成模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农户经营改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李俏
文章基于我国农户经营改造中信息扩散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引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初步验证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农户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相关性,以及信息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理论假设,最后提出了提升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贡献 信息技术型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赵芳芳
本文以2005年以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58家信息技术企业为样本,观测区间为2005—2007年,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人力资本结构与高管薪酬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人员硕士以上学历比例、高管人员持股人数所占高层比例指标均与高管薪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中专科生及其以下学历比例对薪酬影响不显著。董事长年龄与高管薪酬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信息技术行业 人力资本 高管薪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本文以天津农调队2000年家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三个模型:非农就业决定模型、非农就业地点决定模型和农民非农收入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非农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外出就业的影响的顺序为高中、初中、小学、中专、大专及以上,除了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获得的非农收入也越高。
关键词:
非农就业 非农收入 Logit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璐 徐益斌
对我国五种类型城市1618名农民工的城市落户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城市特征对农民工落户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融合、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和城市户籍政策宣传均显著影响农民工落户行为,而城市压力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超大和特大城市,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大地吸引着农民工进城落户,相反大城市、中等和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农民工的落户行为影响甚微;而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仅在超大城市有显著作用;城市社会融合以及户籍政策宣传在各类型城市均能促进农民工落户行为,同时,城市压力依然在各类型城市不存在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沈怡 马贤磊
本文利用2015年江西省800户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土地产权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及作用差异。研究表明,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认知通过便利性启发机制影响了农民产权安全评估的例证可获性和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经验结果表明,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重要性和土地调整的认知偏差;村庄土地调整次数分别抑制和扩大了经历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土地调整认知偏差;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倾向于扩大不同产权经历的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间的差异。为此,当前应落实土地确权登记,加强产权安全宣传,完善土地侵权处理办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建华 李俏
现阶段应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传统农户经济进行改造有五种可推广模式,即核心农户扩散模式、合作组织引领模式、农业企业带动模式、信息入村服务模式以及科技园区促进模式。这五种模式可以在时间、空间上并存,在功能上互补。提升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应推动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快核心信息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广信息扶贫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笔者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外溢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外溢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SDM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所得结果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任燕妮 李录堂
农村的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乡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农村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村人口的迁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多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必备的人力资源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动性,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