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0)
- 2023(10643)
- 2022(8551)
- 2021(7841)
- 2020(6647)
- 2019(15185)
- 2018(15283)
- 2017(29927)
- 2016(16743)
- 2015(18895)
- 2014(19219)
- 2013(19057)
- 2012(17724)
- 2011(16049)
- 2010(16190)
- 2009(15313)
- 2008(15425)
- 2007(14335)
- 2006(12706)
- 2005(11415)
- 学科
- 济(73368)
- 经济(73304)
- 业(50284)
- 农(47465)
- 管理(39147)
- 农业(31107)
- 方法(29669)
- 企(28836)
- 企业(28836)
- 数学(26411)
- 数学方法(26199)
- 业经(20120)
- 中国(19606)
- 财(15925)
- 地方(15844)
- 学(15254)
- 制(14595)
- 贸(13095)
- 贸易(13090)
- 易(12739)
- 发(12690)
- 银(11073)
- 银行(11033)
- 农业经济(10566)
- 行(10515)
- 体(10322)
- 发展(10297)
- 展(10281)
- 策(10142)
- 融(9861)
- 机构
- 学院(246670)
- 大学(242552)
- 济(101948)
- 经济(99853)
- 管理(91013)
- 研究(87080)
- 理学(78413)
- 理学院(77549)
- 管理学(76137)
- 管理学院(75705)
- 农(69579)
- 中国(66912)
- 科学(56532)
- 农业(54029)
- 京(51345)
- 业大(47240)
- 所(46599)
- 财(43573)
- 研究所(42563)
- 中心(41396)
- 江(39183)
- 财经(34642)
- 农业大学(33340)
- 范(32431)
- 师范(32075)
- 北京(31621)
- 经(31490)
- 经济学(30707)
- 州(30430)
- 省(29969)
- 基金
- 项目(164322)
- 科学(127155)
- 研究(118053)
- 基金(117387)
- 家(104392)
- 国家(103460)
- 科学基金(86188)
- 社会(74138)
- 社会科(69772)
- 社会科学(69747)
- 省(66119)
- 基金项目(62880)
- 自然(55316)
- 划(54765)
- 自然科(53933)
- 自然科学(53917)
- 自然科学基金(52926)
- 教育(52305)
- 编号(49796)
- 资助(46671)
- 成果(39873)
- 农(37648)
- 发(37432)
- 重点(37353)
- 部(36188)
- 创(33432)
- 课题(33225)
- 科研(31759)
- 创新(31386)
- 计划(31068)
- 期刊
- 济(117507)
- 经济(117507)
- 农(72062)
- 研究(67196)
- 中国(49736)
- 农业(48550)
- 学报(45746)
- 科学(40407)
- 大学(33786)
- 财(32568)
- 学学(32263)
- 管理(26915)
- 业经(25650)
- 融(25044)
- 金融(25044)
- 业(24518)
- 教育(21615)
- 技术(19932)
- 问题(17599)
- 经济研究(16640)
- 财经(16514)
- 版(15441)
- 农村(15031)
- 村(15031)
- 农业经济(14614)
- 经(14174)
- 世界(13570)
- 业大(13037)
- 资源(12685)
- 技术经济(12583)
共检索到365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藕香 姜长云
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转入农地的"非粮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户转入农地的"非粮化"程度不同,并且存在地区差异。家庭农场的"非粮化"程度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普通农户的"非粮化"程度除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外,还与农业生产条件有关;中部地区各类农户粮食种植率普遍较高,尤以"以农为主"的普通农户为甚。在对农户转入农地种粮选择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大多不利于选择种粮,更多地倾向于"非粮化";相对而言,制约家庭农场种粮选择的因素远多于普通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对不同类型的农户种粮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差异;种粮补贴的政策效应取决于经营规模,经营规模越大,补...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普通农户 农地流转 非粮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郜亮亮 黄季焜
中国农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近1/5,包括从亲属转入和非亲属转入的农地,而从非亲属转入的农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农户对这两种类型转入农地的长期投资行为的差异,这对判断未来农业生产力的变动趋势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8年全国6省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并估计了农户有机肥投入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在从非亲属转入的农地上的有机肥施用概率和施用量显著低于从亲属转入的农地,这可能是由不同流转类型的农地使用权稳定性的差异导致的。因此,进一步促进流转农地使用权的稳定性,能够激励农户对转入农地的长期投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使用权 有机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思瑾 汪文雄 余利红
农户有效参与作为确保农地整治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受到高度重视,厘清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以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引入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概念模型,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户的有效参与度差异,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差异的成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文雄 刘志强
权属调整作为农地整治工作的核心环节,在降低土地细碎化、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化解农地权属纠纷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户作为农地整治项目的主要受益者,提高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是促进其参与权属调整,从而推进农地整治工作的关键。本文基于湖北省11个县(市、区)农地整治项目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不同类型农户的认知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行为态度的认知普遍较高,对主观规范的认知普遍不高,而对感知行为控制普遍较低;不同类型农户对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3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其认知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差别化入户宣传工作,发挥各类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利益协调作用,加强权属调整的相关培训,充分发挥认知态度较高农户的带头示范作用等,以促使农户转变观念并形成科学认知,进而促进农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投入的微观主体,其农地投入行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以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6个县(市、区)的473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农户耕地的投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②相对于消费型农户而言,利润型农户的总投入水平较高;③目前农户农地投入主要是流动资本投入,固定资本投入较少,农业污染较为严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④农户农业生产目标决定其农地投入行为:消费型农户与市场联系不太紧密,依据家庭消费需求进行生产投入决策;利润型农户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追求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户类型 农地投入 问卷调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芳
笔者以博弈论分析工具,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存在满足农地转入方与转出方经营效益最大的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投入因素时,流转双方认可的价格即为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因此,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博弈双方因素,以达到促进农地流转的目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博弈 农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杨俊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农户的行为目标不同,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2)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就越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3)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户农地流转的市场参与程度,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都有影响。研究结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农地的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本文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转入耕地行为与规模和转入耕地后"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流转租金、转入年限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耕地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转入耕地规模的主要因素。转入方式、合同批准单位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户主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租金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与关注耕地流转后的"非粮化"种植现象,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飞 吴雪彪 陈士银
本文基于广东省20个市、75个村,315户转入户问卷调查,分析了农地内部转入的农户行为与绩效。结果表明:农户转入农地的数量呈不平衡性,方式呈多样性;大多数农地转入行为发生在本村范围内与亲戚朋友之间;农户转入农地的合同以口头形式为主,年限以1~5年居多;农户转入农地的用途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转入农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继续转入农地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农地内部转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但社会绩效一般。
关键词:
农地内部转入 农户行为 绩效 广东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杰 冉陆荣
研究目的:对林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方法: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林地流转中双方利益博弈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户总预期收益函数构建林地流转双方决策行为博弈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当同时存在一组满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林业经营收益最大的劳动、资金和林地投入时,双方共同认可的流转租金价格为流转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实现(流转,流转)的策略,流转行为得以发生。研究结论: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因素制约林地流转中均衡策略的选择,政府等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均衡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使林地流转均衡策略得以发生,达...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华超
利用三省五县的调查数据,构建"农地确权—意愿交易价格—转入合约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转入合约偏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提高了农户在转入农地时选择书面合约的概率,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交易价格机制来实现并因交易价格的高低而不同;农业生产投入越多,村庄转入交易频率越低,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意愿从亲戚和农户那里转入农地,并且期限越短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土地承包面积、农业收入比重等对合约偏好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户的转入合约偏好兼具差序格局与利益取向的双重特性。扎实推进农地确权工作、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权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湖北武汉、孝感为实证,构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衡量体系,运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户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户已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48.38%)及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61.99%)相对较高,且流转程序较规范;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46.72%)相对较高,但农户农地依赖程度高,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38.61%)相对最低;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流转实际比例较低(31.82%),但受农业种植低利益及非农产业高回报的诱导,受访农民未来流转意愿(45.87%)较强烈。2)自然资产及物质资产对农户参与农地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曲福田 黄贤金
从生产规模、收入水平和兼业行为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对经济政策刺激的反应及其可能采取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 (保护 )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旨在使政府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收益两者兼得的“双赢”政策调控模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农户 土地利用 土地保护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春娇 吕杰 韩晓燕
农户土地投入特征反映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对土地的利用效果产生重要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农户角度出发,以290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农户土地规模、收入结构、种植结构、兼业水平四个方面对农户分类,采用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农户在物质费用投入及劳动用工投入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农户在土地投入量和投入结构上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偏好不同。
关键词:
土地投入 农户类型 差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尹涛
基于农户预期总收益函数,构建农村生产用地流转双方决策行为博弈模型,对农村生产用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满足农地转入方与转出方经营效益最大的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投入因素存在时,流转双方认可的价格即为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流转行为才得以发生。因此,农村生产用地流转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博弈双方不均衡因素,使农地流转均衡策略得到实现,以达到促进农地流转的目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总预期收益函数 利益博弈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