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3)
2023(15854)
2022(13435)
2021(12591)
2020(10701)
2019(24066)
2018(23736)
2017(45505)
2016(24528)
2015(27359)
2014(26501)
2013(26195)
2012(23844)
2011(21136)
2010(21221)
2009(19650)
2008(19495)
2007(17353)
2006(15176)
2005(13492)
作者
(69852)
(58254)
(57834)
(54641)
(36999)
(27852)
(26141)
(22788)
(21916)
(20796)
(19819)
(19536)
(18510)
(18368)
(17857)
(17648)
(17293)
(17157)
(16515)
(16503)
(14487)
(14132)
(13964)
(13311)
(13047)
(12973)
(12947)
(12835)
(11591)
(11565)
学科
(99236)
经济(99113)
(96143)
(87441)
企业(87441)
管理(85047)
方法(43730)
数学(33986)
数学方法(33624)
业经(32522)
(30902)
(30745)
中国(25397)
技术(23122)
(22825)
财务(22764)
财务管理(22736)
农业(21825)
企业财务(21529)
理论(19566)
(19364)
(18785)
(18523)
地方(18167)
(17347)
(16739)
贸易(16726)
(16644)
(16235)
技术管理(14646)
机构
学院(343778)
大学(341074)
管理(143277)
(137322)
经济(134444)
理学(123208)
理学院(121951)
管理学(120199)
管理学院(119574)
研究(110929)
中国(84590)
(73241)
科学(68592)
(63217)
(57554)
(55186)
业大(51935)
(51198)
财经(50224)
中心(50043)
研究所(50028)
北京(46169)
(45706)
农业(45019)
(42379)
师范(41998)
(41245)
(40586)
经济学(39583)
商学(38369)
基金
项目(233538)
科学(184626)
研究(172596)
基金(168983)
(147442)
国家(145913)
科学基金(126475)
社会(108466)
社会科(102744)
社会科学(102713)
(92599)
基金项目(90109)
自然(82270)
自然科(80419)
自然科学(80398)
自然科学基金(79035)
教育(77235)
(76642)
编号(70139)
资助(68227)
成果(55788)
(53122)
重点(51461)
(50351)
(50022)
创新(48793)
课题(47489)
(45941)
国家社会(44336)
科研(44180)
期刊
(155625)
经济(155625)
研究(100591)
中国(67186)
管理(57726)
(53442)
学报(52270)
(51545)
科学(49797)
大学(39802)
学学(37533)
农业(37245)
教育(37122)
技术(32218)
(28277)
金融(28277)
业经(27575)
财经(24537)
经济研究(23602)
(22397)
(21059)
科技(20118)
技术经济(19548)
问题(19516)
图书(17262)
现代(17178)
理论(16037)
商业(15804)
财会(15782)
(15760)
共检索到50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新业  田德录  
当前,如何加快我国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的驱动因素,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行为动机,期望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信息。本文认为,在利益分配上,首先要肯定企业的科技研发主体地位,在知识产权方面,除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专利之外,其余的专利权应该归开展研发的企业所有。在科研经费的分担上,原则上应该按照国家出资40%的项目经费,其余60%由企业出资。在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时,政府和企业要处理好科研和产业衔接的问题,保证顺利地把科研成果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进路  刘新民  龚毅  李垣  
本文将企业家、控制方式、创新类型统一于一个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家与其内部控制方式及创新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 ,事业偏好型企业家倾向于采取战略控制 ,并导致突破型创新 ;财富偏好型企业家倾向于采取财务控制 ,从而导致渐进式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  
为探明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结合领导型双元、结构型双元和情境型双元3种组织双元类型,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动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650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领导型双元和结构型双元对于企业生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情境型双元的影响不显著,结构型双元在领导型双元和企业生态创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结构型双元与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以及结构型双元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组织双元性是有序推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保障,实现领导型双元是整合不同类型组织双元性的前提,建立结构型双元是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新任  
通过2018年292个城市的政商关系指标和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探究亲清型政商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政商关系整体而言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亲近指数对企业非实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可能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下追求短平快创新成果的压力传导,以及企业寻扶持的策略行为导致的。但另一方面,清白指数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作用也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廉洁政府提升了寻租成本,企业只能转向推动技术进步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应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使政府真正服务于企业并推动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卫  李江涛  王飞绒  潘晓霞  
利用浙江省119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数据,实证分析企业与同行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供应商(客户)三种不同类型伙伴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均有直接正向影响;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直接正向影响,对组织绩效无直接显著影响,但是会通过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继而间接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与同行企业的合作互动则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均无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佳瑄   万寿义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以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分析不同类型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供给不足型错配造成的。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有所差异:融资约束和寻租活动在供给不足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中介效应;而融资约束与金融资产投资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中表现为遮掩效应。供给不足型错配对不同类型专利所反映的创新投入质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供给过度型错配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外观设计专利反而具有促进作用。供给不足型错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投入对未来业绩的提升作用;而供给过度型错配程度越高,越发降低了未来业绩对创新投入的敏感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晖  罗新星  
如何在复杂多变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创新理论、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构成的智力资本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智力资本结构对情境二元式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1)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和机械式组织资本支持利用式创新,通才型人力资本、创业型社会资本和有机式组织资本支持探索式创新;(2)两类智力资本结构,专才型人力资本、合作型社会资本、有机式组织资本,以及通才型人力资本、创业型社会资本、机械式组织资本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锐  王乃静  石金涛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气氛是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重要组织因素。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对我国背景下不同企业类型中的组织创新气氛差异进行了分析探索。研究者依据企业所有制结构、所属产业、企业发展阶段等类型不同,对企业中的组织创新气氛感知评价差异进行假设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对中国背景下企业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深入了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苞  雷家骕  
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上仍然处在追赶阶段的国家来说,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重视科技政策促进创新的作用,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创新能力的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对创新的理解对科技政策作用的理解,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作为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的中高收入国家,我国的企业“总税率”高于以间接税为主和以直接税为主的OECD国家,且不但高于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企业“总税率”偏高,原因在于“劳动税税率”和“其他税税率”较高。我国税制结构由以间接税为主向以直接税为主转变,不应通过增加企业的直接税来实现;要有效降低我国企业的“总税率”,必须切实降低企业的“劳动税税率”和“其他税税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富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阻挡,我国是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挑战,实证分析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是复杂的,只有加以引导才能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绿色技术创新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在改进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关系模型,以642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3类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2)企业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是经济绩效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3)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即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升级的空间。(4)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绿色工艺创新能够直接产生经济绩效,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只能通过间接路径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上述研究识别了企业3种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异同性,给出了更多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卫国  朱迎春  徐光耀  陈钰  
本文将国家创新指数与国际上4个类似的评价报告进行了比较,介绍了5份报告的定位特点、指标体系、评价范围、评价方法与结果的异同,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得出了同类评价排名结果不可比、应看淡排名和注重比较分析等主要结论和观点,提出了借鉴国际同类评价来完善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千卉  张玉臣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直接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减免税对独立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的激励效果及长短期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三类创新激励政策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府直接补贴短期对内部独立研发促进效果最好,挤出外部技术引进;研发加计扣除长期促进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高新技术减免税短期对外部合作研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研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袁页  
文章以2001-20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依据,结合经典的政策量化体系与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的三维空间量化评价体系,并对政策进行逐年量化,以量化数据替代政策文本进行后续研究。建立了VAR模型对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检验。发现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动态互促的演化关系,即两者互为因果,动态演化。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