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4)
2023(10378)
2022(8870)
2021(7941)
2020(6944)
2019(15590)
2018(15198)
2017(29621)
2016(16247)
2015(17997)
2014(18140)
2013(18056)
2012(16952)
2011(15351)
2010(15124)
2009(14052)
2008(13929)
2007(12665)
2006(10685)
2005(9325)
作者
(51317)
(43191)
(43111)
(40860)
(26900)
(20871)
(19553)
(17104)
(16006)
(15124)
(14611)
(14097)
(13903)
(13653)
(13489)
(13368)
(13362)
(12886)
(12297)
(12278)
(11100)
(10614)
(10375)
(9919)
(9618)
(9567)
(9546)
(9478)
(8837)
(8709)
学科
(71504)
经济(71429)
(45454)
管理(44094)
(35147)
企业(35147)
方法(34137)
数学(30432)
数学方法(30222)
(20325)
(17272)
中国(16434)
业经(15945)
(15264)
(14888)
贸易(14886)
地方(14737)
(14420)
农业(13764)
产业(12199)
(11689)
技术(11222)
环境(10218)
(10155)
财务(10142)
财务管理(10115)
(9840)
(9695)
银行(9634)
企业财务(9550)
机构
学院(242360)
大学(241462)
(101983)
经济(100139)
管理(92147)
研究(83347)
理学(80926)
理学院(79986)
管理学(78663)
管理学院(78228)
中国(59853)
科学(55285)
(52708)
(49774)
(44310)
业大(43734)
(42982)
农业(42440)
研究所(41043)
中心(37920)
财经(35422)
(35306)
(32106)
经济学(31848)
北京(30565)
(29544)
(29298)
经济学院(29254)
师范(29074)
农业大学(28187)
基金
项目(169930)
科学(132334)
基金(123689)
研究(114744)
(111686)
国家(110778)
科学基金(92898)
社会(74190)
社会科(70539)
社会科学(70515)
(67790)
基金项目(66788)
自然(62384)
自然科(60974)
自然科学(60951)
自然科学基金(59893)
(57414)
教育(51185)
资助(49565)
编号(44175)
重点(38898)
(37787)
(36723)
(35863)
计划(34629)
创新(33605)
成果(33594)
科研(33539)
国家社会(31136)
(31020)
期刊
(106177)
经济(106177)
研究(62182)
学报(47720)
(46665)
科学(40820)
中国(39885)
大学(34038)
学学(32889)
(32460)
农业(31243)
管理(30209)
业经(19075)
经济研究(18213)
技术(18169)
(17840)
金融(17840)
(17352)
财经(17247)
教育(15707)
(14911)
问题(14793)
商业(13454)
(13318)
技术经济(12699)
科技(12610)
业大(12517)
统计(11700)
(11499)
(11070)
共检索到334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以产业集群为特点的产业集聚具有正的外部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2007-201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不同类型的集聚角度,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作用不显著;多样化集聚对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线性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非线性影响,随着多样化集聚指数的增加,集聚的负外部性显现,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先促进后抑制,可能的原因在于集聚多发生在城镇,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同。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对农村居民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汨红  
本文分析了金融集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影响渠道,并进一步基于我国2014-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不同类型金融业态的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金融业态的集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中,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证券业的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会产生负向的抑制效应。相比之下,保险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程度较银行业集聚来说要小得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妍  薛腾鹿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电商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电商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体系、打造电商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机制以及构建城乡居民消费一体化生态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锐  项海容  
本文运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 ,采用GARCH( 1 ,1 )模型 ,对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水平 ,但暂时性收入对消费支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途径是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 ;同时 ,也不可忽视暂时性收入的作用 ,适时将暂时性收入转化为持久性收入也是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邓龙骞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相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产业集聚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数字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流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田芬  
京津冀地区已是一个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旨在将零售、物流、电子商务和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这种集聚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从而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以及丰富了消费选择。本文将探究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优化升级的影响,并关注收入水平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以促进地区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消费规模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收入水平在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促进消费规模提升的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收入水平在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免  李青清  徐运保  
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强正外部性,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积极影响。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深度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且表现出明显区域异质性,整体呈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即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未来,需从助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构建居民消费新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以消费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艺婷   唐青生   李秋林  
基于我国2012—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效应机理,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金融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2012—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特性,东部地区拥有绝对优势,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中部地区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金融集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及空间集聚分布特征。(2)2012—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和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持续增强。(3)金融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金融集聚对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居民消费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要构建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优化金融资源的空间布局,缩小各地区之间金融系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张广柱  
本文根据2007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SDA结构分解技术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分解为消费结构变动部分和维持2007年基本消费结构不变基础上的消费额增加部分,经过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通过投入产出表内在经济技术关联性得到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拉动第三产业升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主要带动第二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张广柱  
本文根据2007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SDA结构分解技术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分解为消费结构变动部分和维持2007年基本消费结构不变基础上的消费额增加部分,经过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层次;通过投入产出表内在经济技术关联性得到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拉动第三产业升级,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主要带动第二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英  王成  王利平  李晓庆  蒋福霞  
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户调查法获取了重庆市4个农村居民点集聚区的578户农户数据,基于农户共生理论,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认知及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户非农化程度的增强,影响集聚区农户的共生因素沿"生存—经济发展—社会心理"这一方向转移;②集聚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意愿普遍较高,其中,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的居民点共生意愿最高;③"同类农户资源共享,异类农户资源互补"的农村居民集聚理念已成为共识,体现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居住需求和未来发展诉求,总体上表现为空间、物质和信息的共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刘洁  
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江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江苏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选取江苏城镇居民结构信息熵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熵值以及产业结构系数3个变量,运用协整模型分析了江苏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芸帆  
数字经济是推动消费模式优化的新动力,亦是驱动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引擎。本文选择2015-2021年全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具有正向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数字经济推动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效应。故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有效衔接数字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丽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可推动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在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零售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物流业集聚;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加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促进物流业集聚、重点打造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区,借此推动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