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10858)
- 2022(8848)
- 2021(8088)
- 2020(6599)
- 2019(14898)
- 2018(14323)
- 2017(26934)
- 2016(14157)
- 2015(15709)
- 2014(15138)
- 2013(15292)
- 2012(14470)
- 2011(13409)
- 2010(13022)
- 2009(12217)
- 2008(11672)
- 2007(10034)
- 2006(9119)
- 2005(8307)
- 学科
- 济(83871)
- 经济(83804)
- 管理(37979)
- 业(35087)
- 方法(30891)
- 数学(28383)
- 数学方法(28245)
- 企(25465)
- 企业(25465)
- 中国(21000)
- 农(17742)
- 地方(17635)
- 贸(15748)
- 贸易(15740)
- 学(15603)
- 易(15355)
- 财(14658)
- 业经(14231)
- 地方经济(12673)
- 农业(12535)
- 环境(11883)
- 制(11703)
- 融(10471)
- 金融(10470)
- 银(10214)
- 银行(10169)
- 行(9835)
- 发(9411)
- 产业(9244)
- 体(9231)
- 机构
- 大学(217671)
- 学院(214553)
- 济(109075)
- 经济(107621)
- 研究(85075)
- 管理(78421)
- 理学(68320)
- 理学院(67520)
- 管理学(66568)
- 管理学院(66187)
- 中国(63781)
- 科学(50257)
- 京(45445)
- 财(44335)
- 所(43904)
- 农(42223)
- 研究所(40434)
- 经济学(36529)
- 财经(36391)
- 中心(36042)
- 业大(34137)
- 经(33525)
- 农业(33460)
- 经济学院(32902)
- 院(29897)
- 江(29057)
- 北京(28981)
- 科学院(27565)
- 财经大学(27259)
- 范(24977)
- 基金
- 项目(147176)
- 科学(116402)
- 基金(112083)
- 家(101702)
- 国家(100972)
- 研究(99579)
- 科学基金(84626)
- 社会(69928)
- 社会科(66635)
- 社会科学(66620)
- 基金项目(58669)
- 自然(54281)
- 省(53132)
- 自然科(53086)
- 自然科学(53067)
- 自然科学基金(52207)
- 划(46244)
- 资助(45646)
- 教育(43192)
- 编号(34405)
- 重点(33858)
- 部(33737)
- 发(33031)
- 国家社会(31793)
- 创(30446)
- 中国(29638)
- 创新(28836)
- 教育部(28736)
- 科研(28622)
- 计划(27637)
共检索到319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优智
采用1985—2015年中国的相关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分别研究了三种类型的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非线性LSTR1模型适用于刻画发明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非线性LSTR2模型适用于刻画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明专利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抑制效应相对更为明显,说明中国在这两个专利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专利"泡沫"现象。
关键词:
专利产出 经济增长 STR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芳芳
文章考察三种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广东省1985-2014年最新数据,通过Matlab、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图像模拟,并根据函数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计量模型。进一步地,运用所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性创新在现阶段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芳芳
文章考察三种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广东省1985-2014年最新数据,通过Matlab、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图像模拟,并根据函数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计量模型。进一步地,运用所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性创新在现阶段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燕
文章使用非线性STR模型,分析2000-2015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过程及结果。研究表明: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动存在单向影响关系;碳排放具有极强的惯性和累积性,上一期碳排放量和上一期经济增长对当期碳排放量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碳排放量增长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效应,并出现了阶段性特征。其中,2000-2003年为线性特征,2004-2012年存在非线性效应,2013-2015年存在线性特征。这种线性与非线性之间的转换关系基本反映了中国近十五年来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化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量 非线性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燕
文章使用非线性STR模型,分析2000-2015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过程及结果。研究表明: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动存在单向影响关系;碳排放具有极强的惯性和累积性,上一期碳排放量和上一期经济增长对当期碳排放量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碳排放量增长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效应,并出现了阶段性特征。其中,2000-2003年为线性特征,2004-2012年存在非线性效应,2013-2015年存在线性特征。这种线性与非线性之间的转换关系基本反映了中国近十五年来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化态势。现阶段需从能源供给结构、生产端和消费端进行综合能源结构的调整,通过构建各地区合理的碳排放约束性目标,实现碳排放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量 非线性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攻研 刘洪钟
本文在细分债务类型的基础上,利用18个OECD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分别考察了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80—2009年期间,三种类型的债务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私人债务(尤其是企业债务)的负向影响大于政府债务,但后者的影响随时间不断增强;同时经济增长越缓慢,债务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从经济波动层面考察,政府与家庭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债务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并且波动幅度较大时,企业债务对波动的放大效应也随之增加。这对于认识当前全球经济的争论乃至我国的债务问题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私人债务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龙如银 丁志华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双重假设,以1993年1月-2014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邹氏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从2002年开始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变为显著;在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这个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在期初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后,随后转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样在此区间内,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即与煤炭价格上涨相比,煤炭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表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国刚 左鹏 陈思文 李利亭
把握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分析碳排放区域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减排区域实施路径,对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当前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现状,提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非线性"的假设,针对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基于修正后的STIRPAT模型进行了面板门限估计及检验。主要结论如下:GDP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GDP增长速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根据估计结果划分出六个象限,划分出我国不同地区所处象限,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了深层次解释。最后,提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国刚 左鹏 陈思文 李利亭
把握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分析碳排放区域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寻求减排区域实施路径,对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当前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现状,提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非线性"的假设,针对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基于修正后的STIRPAT模型进行了面板门限估计及检验。主要结论如下:GDP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GDP增长速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根据估计结果划分出六个象限,划分出我国不同地区所处象限,并对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了深层次解释。最后,提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成
本文采用1995~2009年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类型经济形式投资水平的相关数据,在刻画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经济形式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阶段性和演化性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投资在景气时期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保驾护航作用,而在非景气时期,特别是危机时期,则发挥了延缓和阻止整个国民经济快速下滑的"制动器"功能;股份制经济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应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对于外商投资而言,应制定严格的外资进出监管机制以防止其快速流动造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
关键词:
经济形式 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炎涛
运用Hansen和Seo的两区制阈值协整理论,研究了1953—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短期非线性调整。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当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出现短期偏离时,在正常区制中,主要依靠碳排放的调整使两者间关系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在极端区制中,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会向均衡状态做出调整,且碳排放的调整速度更快。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 阈值协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新泉 陈旭
本文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当经济增长率高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当经济增长率低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80—2014年9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总体样本、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样本国家的政府债务转折点为95.56%102.68%,但是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在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钟玮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