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3)
2023(14247)
2022(12375)
2021(11359)
2020(9513)
2019(21329)
2018(20713)
2017(39652)
2016(21923)
2015(24057)
2014(23632)
2013(23127)
2012(21102)
2011(18843)
2010(18383)
2009(16630)
2008(16229)
2007(13792)
2006(11841)
2005(10086)
作者
(64393)
(53351)
(52939)
(50337)
(33817)
(25766)
(23897)
(21133)
(20279)
(18732)
(18158)
(17948)
(16789)
(16650)
(16502)
(16399)
(16354)
(15920)
(15238)
(15133)
(13632)
(12942)
(12744)
(12118)
(11989)
(11772)
(11768)
(11742)
(10794)
(10641)
学科
(79443)
经济(79353)
管理(65300)
(62081)
(52134)
企业(52134)
方法(39447)
数学(34337)
数学方法(34001)
(24155)
(22283)
中国(20128)
(19189)
业经(18453)
(17048)
财务(16987)
财务管理(16962)
企业财务(16255)
地方(15411)
(15218)
贸易(15210)
农业(15076)
(14778)
(14381)
环境(13700)
技术(13338)
理论(12846)
(12775)
(11996)
(11295)
机构
大学(305433)
学院(303363)
管理(122312)
(114415)
经济(111969)
理学(107664)
理学院(106492)
管理学(104639)
管理学院(104120)
研究(100643)
中国(72521)
科学(66362)
(64136)
(56925)
业大(52085)
(52026)
(50869)
研究所(47057)
中心(45281)
农业(45201)
财经(42804)
(41704)
北京(39866)
(39143)
(38368)
师范(37858)
(36905)
(34134)
经济学(33320)
财经大学(32237)
基金
项目(221152)
科学(172247)
基金(160617)
研究(154798)
(143344)
国家(142175)
科学基金(120852)
社会(97153)
社会科(92083)
社会科学(92057)
(86670)
基金项目(86466)
自然(81714)
自然科(79770)
自然科学(79748)
自然科学基金(78331)
(73791)
教育(70357)
资助(65110)
编号(61840)
重点(49662)
成果(48484)
(47738)
(46105)
(46023)
科研(43111)
创新(43049)
计划(42397)
课题(42054)
教育部(40313)
期刊
(116305)
经济(116305)
研究(82704)
学报(57690)
中国(52148)
(50900)
科学(49518)
大学(42432)
管理(41412)
学学(40438)
(39278)
农业(35199)
教育(29965)
技术(22988)
(22678)
金融(22678)
业经(20276)
财经(20058)
经济研究(19001)
(17835)
(16944)
科技(16573)
(16133)
业大(15896)
问题(15353)
图书(14832)
理论(14288)
技术经济(13567)
实践(13272)
(13272)
共检索到41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芳城  俞潇敏  
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类别债权人治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主板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债权和债券债权与盈余质量负相关,债券债权相比银行债权,债权人负向治理效应更明显;供应商债权和客户债权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能够改善盈余质量,客户债权相比供应商债权,债权人治理效应较强;其他债权与盈余质量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玉芹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理论的发展,债权人的公司治理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它不但参与了公司治理,而且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力量。本文在介绍债权人权利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债权人公司治理的原因和治理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晨光  
债权人治理理论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颠覆股东至上、股权治理的崭新课题。国内外的学者从债权人在公司治理的作用、债权人治理效果、债权人参与内部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做出相关评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贞洁  
为了确定债权人治理失效的环节,本文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分解为债权人筛选机制和债权人监督机制,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行为之间内生性联系的基础上,采用2001—2006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债权人治理效率普遍不高:从股权性质来看,银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低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从股权结构来看,银行对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效率更低,这类公司更容易出现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沈维涛  
本文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是导致我国债权人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而债权人治理低效激化了公司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随着政府干预的降低,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长期债务的治理效率有所提高,债权人风险得到控制。但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债权人治理的漏洞,转而利用短期债务进行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这为债权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雷强  李争争  
本文将银行债权从公司总债权中分离出来,研究中国的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2004~2007年共4408个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的综合治理效应、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和银行排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总贷款额度、短期贷款和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银行排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影响,综合治理效应主要是短期贷款的贡献;长期贷款的效应很微弱。结论表明中国的银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诗瑶  李星汉  管超  
利用KMV模型计算出的债务违约风险衡量债权人监督动力,利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债务违约风险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债权人外部监督对民营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权人监督能够降低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真实盈余管理向下调整利润的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继伟  汪戎  陈红  
以2007-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债权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短期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长期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呈现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短期债务融资是引发盈余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长期债务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但这种效果总的来说并不显著。此外,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加剧了债务契约引发的盈余管理动机,恶化了盈余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本文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债务期限以及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债务期限方面,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考虑地域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银行业竞争较强的地区,长期贷款对会计盈余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在银行业竞争较弱的地区,长期贷款则表现出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控制银行业竞争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从短期和长期贷款比例中剔除银行业竞争因素后的残差替代短期与长期贷款比例,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治理,实质上是债权人利益保护行为导向下的债务契约外部性实现过程。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在债权人治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政治关系资源依赖性较强的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政治关联指数,分析政治关联对债权人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对代理成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长期负债却对代理成本表现出促进效应;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恶化了债权人治理效应,其对流动负债的治理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长期负债的刺激效应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公司治理状态和债权人治理力度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本文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划分,探讨企业不同生命阶段债权人对代理成本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以代理成本为表征的公司治理状态在企业生命周期内表现出显著的波动特征,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的代理成本最高;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债权人短期借款均对公司代理成本有负的解释能力,即其能够抑制波动的代理成本而产生阻尼效应,而长期借款却促进了代理成本的增加,且其促进效应在生命周期内边际递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波  
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指导思想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它涉及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共同治理。但我国债权人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为此,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的现状,以及治理弱化的原因,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梦鸽  
债权人作为债务企业重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之一,他们有权利也有必要在财务治理中享有一定的财权。但在现实中,公司的财务治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却注重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企业内部权力机构之间进行配置,而忽略了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配置。在理论上,债权人参与债务企业财务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