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
- 2023(986)
- 2022(871)
- 2021(799)
- 2020(731)
- 2019(1565)
- 2018(1515)
- 2017(2436)
- 2016(1732)
- 2015(1703)
- 2014(1814)
- 2013(1806)
- 2012(1769)
- 2011(1689)
- 2010(1615)
- 2009(1454)
- 2008(1536)
- 2007(1325)
- 2006(1129)
- 2005(1048)
- 学科
- 学(4055)
- 济(2698)
- 经济(2692)
- 业(2025)
- 管理(1884)
- 方法(1580)
- 企(1551)
- 企业(1551)
- 水产(1350)
- 数学(1286)
- 数学方法(1233)
- 壤(1211)
- 森(1211)
- 森林(1211)
- 土壤(1209)
- 林(1173)
- 物(1172)
- 动物(1162)
- 植(1050)
- 农(1045)
- 植物(1039)
- 动物学(971)
- 虫(927)
- 及其(899)
- 生态(884)
- 害(824)
- 防(822)
- 环境(779)
- 其他(776)
- 和(773)
- 机构
- 大学(25552)
- 学院(25376)
- 农(14408)
- 研究(14376)
- 科学(13672)
- 农业(11646)
- 业大(10016)
- 所(9955)
- 研究所(9600)
- 中国(8538)
- 室(8060)
- 实验(7991)
- 实验室(7671)
- 农业大学(7569)
- 省(7375)
- 重点(7341)
- 业(6485)
- 京(6204)
- 院(5576)
- 中心(5434)
- 科学院(5402)
- 林业(5347)
- 技术(5026)
- 江(4938)
- 研究院(4909)
- 科学研究(4613)
- 资源(4587)
- 管理(4548)
- 部(4385)
- 林(4341)
共检索到3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志华 吴中能 刘俊龙 苗婷婷 孙慧 闫彩霞
【目的】比较不同竹种的耐湿性,筛选耐湿性较强的优良竹种用于沿江滩涂地和湿地造林。【方法】以水竹、灰水竹、阔叶箬竹、皖紫竹2号、金镶玉、皖紫竹1号、斑苦竹、红哺鸡竹、淡竹、黄古竹、早园竹等11个竹种的两年生母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60 d内不同竹种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响应,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11个竹种的耐湿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淹水处理下,11个竹种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黄化、新发竹和母竹死亡等。从外部形态看,11个竹种之间差异明显。在生理指标方面,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11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显著提高了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和淹水程度的加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逐渐加大。分析结果显示,生理指标在11个竹种中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11个竹种受到淹水胁迫的伤害有所不同。【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5个单项指标集约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0.963。通过隶属函数D值综合评价不同竹种耐湿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水竹>灰水竹>金镶玉>阔叶箬竹>斑苦竹>皖紫竹2号>皖紫竹1号>红哺鸡竹>黄古竹>淡竹>早园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黎时光 杨友才 曾强 龚理 黄晓辉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根际淹水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烤烟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大;根系活力降低。以团棵期和旺长期受淹水胁迫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烤烟 淹水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宏东 胡兴宜 胡文杰 周文昌 王晓荣
通过模拟季节性淹水发生的情况,以枫杨、落羽杉和枫香为试验材料,研究这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性和生理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枫杨等3个树种可耐长期水淹,对淹水胁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SOD、P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递减趋势。枫香随淹水深度增加,SOD、POD活性逐渐减少,且渍水与深度淹水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1)高于渍水和轻度淹水时;MDA含量随淹水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3)随淹水时间的延长,3个树种的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多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波状起伏变化;枫杨、枫香的MDA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落羽杉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4)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等3个树种的SOD、POD、CAT酶活性及MDA含量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波 盛文静 韩蒙蒙 鲍飞燕 李祖林 宋有洪 刘惠惠
为研究淹水对苗期玉米不同类型根的形态结构和活力的影响,选择代表性玉米品种郑单958(耐涝性强)和蠡玉16(耐涝性弱)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分别淹水2,4,6,8 d,以不淹水为对照(CK),比较玉米胚根和不定根形态特征及活力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淹水2 d后,玉米初生胚根、次生胚根和不定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叉数高于对照,随着淹水时长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但根平均直径显著升高,新生不定根形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其中根长和根尖数受淹水伤害最大。淹水后不定根层数和数量增多、角度增大。随淹水时间的延长,除第1层不定根干质量外,郑单958初生胚根、次生胚根和第2层不定根干质量先升高后降低,而蠡玉16一直降低。根冠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淹水显著降低初生胚根和次生胚根的根系活力,不定根可以维持4~6 d。淹水对不同类型根的影响表现为初生胚根>次生胚根>不定根,不同品种根系特征对淹水胁迫的响应规律不同。抗涝品种淹水8 d后不定根根系活力和根冠比开始下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启侠 杨威 朱建强 王曾桢 叶浩
湖北平原地区夏季强降水频发,稻田易受洪涝灾害。为探明淹水胁迫对杂交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排涝指标,在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分蘖期、孕穗期分别设计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水稻株高、第3、4节间均表现出伸长生长,且与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收获时遭受淹水的各处理其株高均矮于对照,且淹水程度越重,收获时株高越矮。淹水造成水稻减产,且淹水时间越长,淹水深度越深,减产越严重,若以产量受害指标为评价标准,孕穗期对淹水胁迫较分蘖期更敏感。就产量构成要素来看,分蘖期淹水胁迫导致水稻减产主要是有效穗下降、其次是结实率降低;孕穗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丽英 杜克兵 姜法祥 彭言劼 涂炳坤 王翔
【目的】淹水胁迫是我国平原水网区杨树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造成木材产量的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杨树的耐涝机制十分必要。【方法】选取耐涝型I-69杨与不耐涝型小叶杨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杨树初生根细胞结构的影响。以2种杨树90~100 cm高的植株为试材,进行淹水胁迫试验,共淹水处理14天,然后排水恢复3天,期间观测植株的表型变化。淹水处理的第0,1,3,7,14天,分别采集试材的同级细根距根尖2.0~3.5 cm的根段,采用石蜡切片与透射电镜法,研究细根的解剖结构与超微结构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1)淹水胁迫下,2种杨树均出现生长减缓,叶片萎蔫、干枯、脱落以及茎基部皮孔膨大等现象。但是随着时...
关键词:
杨树 耐涝性 根 解剖结构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增 张江涛 赵蓬晖 杨淑红 马永涛 朱镝
比较‘2025’杨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的耐涝能力,以3个品种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淹水环境,以正常浇水样本为对照。研究不同胁迫处理时间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对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抗涝能力和指标进行评价,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84 d的模拟试验,3个杨树品种的叶片始终保持有净光合速率,表现出稳定的耐涝遗传特质。淹水28 d,胁迫引起的叶片气孔限制因素使Pn快速下降,高生长均略高于对照(P> 0.05);淹水42 d, MDA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升高,茎基部产生不定根,叶绿素降解减缓,Pn回升;淹水56~70 d,3个杨树品种高生长量分别较CK下降了53.33%、42.79%和49.96%。SOD、CAT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叶片叶绿素加速降解,Pn再次下降。通过各生理指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全红杨’的抗淹水能力较弱(P 0.05)。关联分析表明,质膜相对透性、抗氧化CAT和SOD酶活性是影响3个杨树品种抗涝性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杨树品种 淹水胁迫 生理响应 抗涝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陈燕 凌炎 龙丽萍
为探讨淹水胁迫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在抗该生物型水稻品种取食量的影响,采用蜜露量测定法测定经不同淹水胁迫处理后,水稻植株上褐飞虱不同生物型雌成虫个体分泌的蜜露量。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在抗该型品种上取食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在ASD7上的取食量受淹水胁迫影响最大;褐飞虱生物型Ⅱ在IR36、IR42上的取食量及孟加拉型在IR56、RNR3070、OM997-6和ARC5833上的取食量受淹水胁迫影响较大;褐飞虱生物型Ⅱ在OM997-6上的取食量及褐飞虱2种生物型在RP1976-18-6-4-2和ARC5984上的取食量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僧珊珊 王群 李潮海 刘天学 赵龙飞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幼苗根显微结构及呼吸代谢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耐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0(耐涝性强)和登海662(耐涝性弱)为试材,设CK、淹水2、4、6、8 d共5个处理,比较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结果】淹水后,两品种幼苗的根干重、根总长度、根系活力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天数增加,下降幅度增大,两品种间表现为登海662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浚单20。其中淹水8 d时,登海662和浚单20根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29.7%和12.1%,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30.6%和8.7%。淹水增加了两品种玉米根气腔面积和根孔积率,平均比对照增加3.9倍和2.8倍...
关键词:
玉米 淹水 无氧呼吸酶 通气组织 孔积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福亮 蔡金峰 汪贵斌 张往祥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江种源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在涝渍胁迫下,高生长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各淹水胁迫下,福建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则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逐渐升高。
关键词:
乌桕 淹水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皓 张龙 张全全 饶辉 范俊俊 仲磊 张往祥
通过人工模拟淹水环境,对中山杉(Taxodium hybrid‘zhangshan shan’)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及其参数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1)中山杉60 d淹水后植株很少死亡,成活率为96.67%;(2)淹水胁迫下,中山杉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显著低于对照(P<0.01),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高于对照(P<0.01),而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和蒸腾速率(T_r)差异不显著,但均低于对照;(3)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均属于典型的OJIP曲线,但其荧光参数有显著差异.淹水的中山杉叶片在O相的初始荧光(F_o)高于对照,但在P相的最大荧光(F_m)显著低于对照(P<0.01),最终表现为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_(total))受到显著抑制(P<0.01).
关键词:
淹水胁迫 中山杉 光合 荧光特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迎春 郭子武 杨清平 岳永德 陈双林
为揭示河竹Phyllostachys rivalis对持续淹水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机制,为河竹在水陆交错带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河竹盆栽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深度的淹水处理[水位高出栽培基质5 cm(处理Ⅰ),10 cm(处理Ⅱ)和正常供水(ck)],测定持续淹水30,90,180,270和360 d时河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叶片光能的吸收和转化、能量的传递与分配、反应中心的活性、过剩能量的耗散对持续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持续淹水胁迫下,河竹叶片能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
关键词:
植物学 河竹 淹水 叶绿素荧光 能量耗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寅生 刘文静 张鸽香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不同种源流苏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流苏树在湿地及其周边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江苏和山东3个种源2年生流苏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对照、轻度淹水(T1)、渍害(T2)和涝害(T3)4个处理,比较不同淹水处理下3个种源流苏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气孔限制值(L_s))和荧光参数(最大荧光强度(F_m)、最小荧光强度(F_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中筛选出耐淹能力较强的种源。[结果]在胁迫初期,不同种源流苏树叶片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随着淹水程度的加重,各种源流苏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P_n、G_s、F_m、F_v/F_m、F_v/F_o明显下降,而F_o呈明显上升趋势,C_i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L_s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河南种源总体变化幅度较江苏、山东种源更小。采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个不同种源流苏树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个种源流苏树耐淹能力强弱为河南种源>江苏种源>山东种源。[结论]河南种源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能力较好,耐淹能力较强,更适合在湿地及其周边环境中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克兵 许林 涂炳坤 沈宝仙
选取耐涝的I-69杨和不耐涝的小叶杨为试材进行对比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对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杨树叶片的超微结构产生明显伤害,显著抑制叶片的光合性能,且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严重:淹水8天时,I-69杨与小叶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均略有下降,叶片超微结构出现淀粉粒大量减少、嗜锇体数量略有增加、类囊体略有膨胀,少部分片层出现轻微扭曲等现象,但2者间差异不明显。淹水15天时,2者间出现明显差异。I-69杨仍然能够维持较完整的叶片超微结构,从而保持较高的Pn,Fv/Fm,叶绿素含量。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瑜 何斌 杨发荣 吕玮 王旺田 黄杰 魏玉明 金茜 陈玉祥
为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不同品种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陇藜1号’(L-1)、‘陇藜2号’(L-2)、‘陇藜3号’(L-3)和‘陇藜4号’(L-4)为供试品种,干旱处理10 d后进行复水处理24 h,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O2·-产生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耐旱性评价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藜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藜麦品种L-1、 L-3和L-4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和Fm较对照(CK)分别下降了18.03%、 18.22%、 7.72%和16.25%、18.96%、 10.64%,供试4个藜麦品种幼苗叶片Fv/Fm和Fv/Fo分别较CK下降了5.00%、 10.43%、 8.06%、 4.78%和16.84%、30.71%、25.44%、15.76%,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得到显著提高,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较CK显著升高了105.88%、62.86%、58.13%、156.20%和112.51%、66.45%、130.45%和88.20%,同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增强。复水后,不同品种藜麦幼苗叶片Fo、Fm、Fv/Fm、Fv/Fo及NPQ均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较干旱胁迫处理虽有下降,但未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抗氧化酶SOD活性弱于CK,POD、CAT和APX活性仍高于处理前水平。说明复水处理后植株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酶水平,清除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缓解干旱对藜麦幼苗生长造成的有害影响。隶属函数法分析显示4个供试品种中陇藜1号耐旱性最优。本研究从生理学角度明确了干旱复水对藜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旱区种植藜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