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4)
2023(7678)
2022(6687)
2021(6183)
2020(5075)
2019(11044)
2018(10889)
2017(20225)
2016(11190)
2015(11784)
2014(11299)
2013(10740)
2012(9780)
2011(8789)
2010(8692)
2009(8033)
2008(7563)
2007(6500)
2006(5635)
2005(4906)
作者
(33143)
(27765)
(27516)
(25942)
(17506)
(13625)
(12329)
(10738)
(10527)
(9994)
(9480)
(9429)
(8899)
(8862)
(8658)
(8578)
(8552)
(8313)
(8159)
(7774)
(7281)
(6780)
(6685)
(6337)
(6310)
(6297)
(6220)
(6076)
(5664)
(5624)
学科
(36943)
经济(36908)
管理(29563)
(26339)
(20769)
企业(20769)
方法(14746)
数学(12682)
数学方法(12510)
(12386)
环境(12240)
(12038)
地方(11114)
(10068)
中国(9229)
业经(8372)
农业(8053)
(7855)
(7088)
贸易(7085)
(6931)
(6834)
(6641)
财务(6627)
财务管理(6615)
企业财务(6309)
(6265)
技术(6119)
理论(5794)
(5746)
机构
学院(148589)
大学(143251)
研究(53806)
(51537)
经济(50369)
管理(50148)
理学(43590)
理学院(43000)
管理学(41933)
管理学院(41688)
科学(39259)
中国(37931)
(34277)
(30769)
(29374)
(28287)
业大(28281)
研究所(27444)
农业(27379)
中心(24387)
(23912)
(20657)
(19885)
(19866)
师范(19520)
财经(19110)
(18980)
技术(18323)
农业大学(17908)
北京(17626)
基金
项目(110078)
科学(85039)
基金(77816)
研究(73963)
(71687)
国家(71135)
科学基金(59263)
(47217)
社会(45478)
社会科(43012)
社会科学(42999)
基金项目(41769)
自然(41354)
自然科(40334)
自然科学(40317)
自然科学基金(39545)
(38626)
教育(33031)
资助(31418)
编号(28773)
重点(26425)
(24822)
计划(23450)
(22943)
(22361)
科研(22031)
创新(21562)
成果(21546)
科技(21372)
课题(21318)
期刊
(57452)
经济(57452)
研究(36242)
学报(33486)
(31148)
中国(28363)
科学(27328)
大学(23244)
学学(22585)
农业(21352)
(18775)
管理(17265)
教育(13889)
(11721)
(11471)
金融(11471)
业经(11460)
技术(10668)
资源(9985)
经济研究(9502)
业大(9229)
(9203)
财经(8852)
科技(8521)
林业(8371)
(7546)
农业大学(7236)
问题(6865)
商业(6463)
(6312)
共检索到210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寿康  唐国勇  刘云根  雷晨雨  许英杰  阮长明  孙永玉  张春华  王妍  
【目的】为更精准地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明晰不同立地环境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结构特征与差异。【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调查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中段和下段共47个样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上段到下段有增加趋势,植物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林(20.56)、人工林(12.16)、稀树灌草丛(8.00),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2)随海拔上升,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趋势。阴坡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阳坡(P<0.05)。【结论】受海拔和坡向等立地环境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造林可提高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图1表4参2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阮长明  唐国勇  孙永玉  王猛  张春华  罗孔  
【目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生长发育差,探明该区域内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C、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1年1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47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比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C、N、P元素含量受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叶片C、N、P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2)植物叶片C/N、C/P表现为稀树灌草丛>人工林>天然林,植物叶片N/P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3)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被生长发育均受N、P元素限制,其中稀树灌草丛受N、P元素限制最大,天然林受N、P元素限制最小。【结论】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C、N、P元素含量均受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其中稀树灌草丛植被-土壤C、N、P元素含量最低,植被生长发育受N、P元素限制最大,人工林植被-土壤C、N、P元素含量有效提高,植被生长发育受N、P元素限制逐渐减小。人工造林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提高土壤水分、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等条件可以有效改善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效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清  高捍东  曹小军  李荣伟  王准  王晓玲  
在四川省会东县可河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2个种源4年生人工林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希蒙得木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56~62μmol.mol-1,羧化效率0.081 4~0.094 6,暗呼吸速率1.15~1.18μmol.m-2.s-1,光补偿点31~35μmol.m-2.s-1,光饱和点1 308~1 59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33~0.037,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能利用效率平均5.641~5.999 mmol.mol-1,水分利用效率1.0 mmol.mo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吉跃  贾利强  郎南军  陈少瑜  吴丽圆  
为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的生理生化特征 ,对干热河谷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在 2 0 0 2年 5月初 ,利用LI 6 40 0便携式光合仪和植物效能仪等测定系统 ,研究了云南省元谋盆地干旱季节在不同水分和光强处理下坡柳 (Dodonaeaviscosa)的光合及水分等生理参数的日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浇水、遮荫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稳 ;不浇水处理、浇水处理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13:0 0时净光合速率出现最低值 .光抑制是造成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遮荫处理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 ,在 11:0 0净光合速率出现最高值 .造成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理  王章文  殷庆元  黄成敏  
【目的】以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实验区不同修筑年限、种植不同作物的梯田与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筛选和提炼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梯田农业生态利用模式。【方法】分析新修梯田、老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元素等指标,结合微型径流小区观测。【结果】坡耕地改为梯田之后,尽管梯田减流与减沙效果明显,可达30%以上,但因人为扰动以及梯田修筑过程技术不规范等,导致新修梯田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坡耕地土壤无显著差异,甚至个别指标有所下降。而较于新修梯田和坡耕地,10年以上老梯田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水解氮等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结构体数量增加。【结论】坡改梯在长期实行后,其在固土保水、提高土壤质量等效益会十分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巧  卢志兴  张威  马艳滟  冯萍  
【目的】比较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7种人工林地表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度和多样性,揭示各种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状况及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为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省元谋县荒漠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的桉树林、膏桐林、膏桐-新银合欢林、印楝林、印楝-大叶相思林、印楝-苏门答腊金合欢林以及印楝-新银合欢林7种人工林中设置调查样地,分别于2011年4月(旱季)和8月(雨季)运用陷阱法对各样地地表蚂蚁群落进行抽样调查。在样地内设置1条200 m长的样带,每隔10 m布设1个口径80 mm、高150 mm的陷阱,共20个;以50 m L 50%的丙三醇作为陷阱溶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李从富  王云  李正红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S、H、D值分别为3.923~19.583、0.913~2.000和0.178~0.510,且人工植物群落的S值明显低于自然植物群落,具优势种乔木群落的H值较高,人工植物群落E值大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2)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分析表明,按S指数排序为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贵迁  赵洋毅  王克勤  段旭  李志成  
【目的】为探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系统优先流影响下的土壤可蚀性差异规律,揭示冲沟发育区土、水相互作用机理,为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干热河谷典型冲沟发育区选择完整冲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染色示踪、土壤抗冲抗蚀及土壤理化试验,利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土壤优先流、土壤可蚀性指标及其相关关系,明晰集水区、沟壁、沟床、沟底完整冲沟系统土壤优先流特征,探究优先流和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干热河谷冲沟优先流类型以“大孔隙流”为主,伴随“指流”和“漏斗流”,优先流百分数呈集水区>沟壁>沟床>沟底,说明冲沟上游优先流发育程度高于下游。冲沟内优先流区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基质流区,机械组成黏粒、粉粒、砂粒配比优先流区优于基质流区,土壤密度优先流区低于基质流区。冲沟内优先流区土壤抗冲系数小于基质流区,表明优先流会使土壤稳定性降低,抗蚀指数呈优先流区大于基质流区,说明土壤水分溶质运移会使局部土壤抗蚀性提高。冲沟系统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优先流百分数、优先流区染色面积比、最大染色深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主成分分析显示以上3个因子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主要因子。【结论】优先流发育程度高的土层中优先流区K值总是大于基质流区,在优先流发育不足土层中则相反,优先流发育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土壤可蚀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方炎  李昆  马姜明  
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的人工植被(即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和印楝纯林)各层植被生物量与天然次生植被(坡柳-扭黄茅灌草丛)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各类植被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引进树种人工恢复的植被积累了大量生物质,总生物量大小依次为: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44.91 t/hm~2)>新银合欢纯林(39.91 t/hm~2)>赤桉纯林(38.57 t/hm~2)>印楝纯林(13.06 t/hm~2)>天然次生林(9.35 t/hm~2)。人工恢复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天然次生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灌木、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张俊佩  王军辉  
2005年和200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选择不同季节的典型晴天测定了18个试验树种的叶水势,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曲线均有一个明显的高峰,绝大多数呈单峰状分布,高峰值大多数出现在下午14:00;干热生境中的树种具有丰富的叶水势多样性。(2)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树种的叶水势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所有树种均表现为3月份叶水势大于5月份叶水势以及5月份叶水势小于10月份水势,5月干热胁迫的加深加剧了树种间水势的进一步分化,而雨季后干热胁迫的解除能降低分化的程度;各树种叶水势日变化在干热的5月份变动幅度最小。(3)各树种叶水势与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分别呈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张俊佩  王军辉  李昆  张守攻  
采用快速称重法对金沙江干热河谷28种植被恢复树种盆栽苗蒸腾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干热的3月份,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25个供试树种盆栽苗在典型晴天里全天蒸腾耗水量为171.80~731.00 g,白天蒸腾耗水量为147.10~631.70 g,白天蒸腾耗水量占全天耗水量的78.83%~91.16%,其中,24个树种的盆栽苗白天平均蒸腾耗水速率为0.95~6.91 mmol.m-2.s-1,表明不同盆栽苗的耗水能力存在明显差异。(2)在湿季10月份,14个供试阔叶树盆栽苗全天的蒸腾耗水量为204.06~303.28 g,白天平均耗水速率为0.82~2.12 mmol.m-2.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学文  潘志贤  史亮涛  钱坤建  王春雪  闫帮国  纪中华  
为了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常见的2个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别在2个群落的0~20 cm(表层)和20~40 cm(深层)取样,分析了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结果表明:全氮、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在2个群落内存在着显著差异,全磷和全钾随深度的变化不显著。在坡柳群落内,水解氮和速效钾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在剑麻地内,水解氮和速效钾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深度对坡柳的速效磷变化影响不显著,但对剑麻的速效磷变化却十分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曾觉民  
1992~1998年以来的实地观测研究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中,大叶相思、绢毛相思、赤桉和乡土树种坡柳等树种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造林比较成功的树种可分为蒸腾作用较强的乡土树种和桉树类树种以及以较弱的蒸腾作用度过旱季的相思类树种两大类。旱季蒸腾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叶温高低及其叶子的萎蔫与脱落。旱季,马占相思和尾叶桉的蒸腾强度与气温有较紧密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湿度呈较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它们受干旱和高温的影响比较大,其它树种则相关性不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鑫  戴福初  陈剑  
遥感技术能快速全面、高性价比地获取地表信息,可以从宏观上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形成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模的定量认识,因此遥感技术已经在国外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金沙江德钦段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遥感技术在该地区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应用研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3种星载光学遥感影像对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地质灾害解译产生的影响,其次就本地区的环境地质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配合图片详细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天厚  王季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