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5)
2023(10796)
2022(9711)
2021(9231)
2020(7748)
2019(17985)
2018(17718)
2017(34327)
2016(18790)
2015(21061)
2014(21123)
2013(20882)
2012(19056)
2011(17231)
2010(17108)
2009(15662)
2008(14969)
2007(12883)
2006(11365)
2005(9866)
作者
(55829)
(46512)
(46000)
(43730)
(29382)
(22271)
(20768)
(18347)
(17617)
(16396)
(15951)
(15674)
(14666)
(14645)
(14326)
(14175)
(14064)
(13786)
(13214)
(13102)
(11706)
(11220)
(11121)
(10535)
(10383)
(10319)
(10277)
(10122)
(9326)
(9190)
学科
(71569)
经济(71456)
管理(53361)
(48703)
(40731)
企业(40731)
方法(33706)
数学(29038)
数学方法(28692)
(19204)
(18642)
中国(17830)
(17271)
业经(15654)
地方(15330)
(13456)
环境(13231)
农业(12762)
(12428)
理论(12063)
(11997)
贸易(11991)
(11611)
技术(11500)
(10763)
财务(10700)
财务管理(10680)
(10489)
企业财务(10139)
(9853)
机构
大学(268489)
学院(265407)
管理(105952)
(98507)
经济(96065)
理学(92337)
理学院(91249)
研究(89914)
管理学(89572)
管理学院(89108)
中国(64366)
科学(59804)
(58103)
(46094)
(45862)
(44755)
业大(43795)
研究所(42282)
中心(40025)
(37509)
北京(36636)
农业(36437)
财经(36418)
(36191)
师范(35828)
(33184)
(33121)
(30957)
师范大学(29336)
经济学(28470)
基金
项目(190147)
科学(148046)
基金(137392)
研究(135015)
(121613)
国家(120667)
科学基金(102507)
社会(83028)
社会科(78541)
社会科学(78518)
基金项目(74560)
(74024)
自然(69382)
自然科(67645)
自然科学(67626)
自然科学基金(66390)
(63268)
教育(60919)
资助(56006)
编号(54996)
成果(44066)
重点(42530)
(40989)
(39754)
(38996)
课题(37554)
科研(36646)
创新(36404)
计划(35626)
大学(34728)
期刊
(106748)
经济(106748)
研究(74596)
中国(48303)
学报(46965)
科学(42543)
(41230)
管理(36874)
大学(34108)
学学(32166)
(31816)
农业(29004)
教育(27431)
技术(20940)
(18509)
金融(18509)
业经(17505)
财经(16830)
经济研究(15731)
图书(15442)
(15018)
问题(14399)
资源(14334)
(14141)
科技(14087)
理论(13314)
实践(12445)
(12445)
(12402)
林业(12221)
共检索到37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春丽  刘继斌  佟连军  
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地方)和微观(点-生产单位)3个空间尺度研究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究表明,研究尺度在由宏观向中观、微观过渡过程中,湿地具有稳定性由强变弱、变化周期由长变短的生态变化特征,具有由调节功能占主导向景观载体功能、提供产品功能占主导的功能变化特征,人类对湿地的利用具有由间接利用占主导向选择利用、直接利用占主导的关系变化特征。鉴于湿地的生态特征、功能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表现,本文指出在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中宏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区际关系与区内人地关系、强调开发保护分区研究,中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开发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微观尺度要关注湿地的合理开发规模,并就这些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涛  傅萃长  陈家宽  
认为湿地对上海的土地供给、水源补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服务具有的重要价值,湿地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分析了上海市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泥沙利用、保护区调整、湿地科学利用等方面就上海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进行了思考;最后从协调机制、功能分区、协调围垦和保护、规范利用、控制污染、法律保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溪  Magdeline Laba  Robertson Morgan  Barbara Cosens  王子彦  陈雪  James Anderson  Marinus Otte  Christopher Craft  David Feldman  李杨帆  刘晶岚  Patrick Sullivan  吕宪国  
本文提出了分析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使不同国家的湿地保护制度研究能在统一语境下比较。首先基于科学计量学和系统研究方法筛选出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为影响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四个关键要素,并依赖博弈论工具建立了分析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架构,本文对包括关键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路径、政策工具和管理挑战等内容的美国湿地政策史进行了讨论。对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演化进行了四阶断之划分:"西进运动"与全民开垦(1900年之前)、"水鸟保护"与公众参与(1900-1970年)、核心法律与科学研究(1971-1980年)和完善制度与新的挑战(1980年至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湿地保护制度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春晖  郑小康  牛少凤  蔡宴朋  沈楠  庞爱萍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戴建兵  俞益武  曹群  
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这方面的重要国际会议已举办7届。为保护湿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政策,并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湿地监测技术、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重要湿地保护计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7个方面;微观层面,主要开展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等方面的研究。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还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和湿地立法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探析,指出今后应从以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芳  邝奕轩  
指出城市湿地保护与城市湿地资源利用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寻找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认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及其经济评价是城市湿地保护的基础。最后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三个保护对策,即"卡尔多改进"、经济激励和推动非政府组织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佳  林辉  孙华  东启亮  和晓风  
影像分割是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步骤和关键技术,分割尺度又是影像分割的核心问题,目前对于分割尺度的定量评价,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以东洞庭湖为研究区,以高分一号卫(GF-1)卫星影像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湿地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利用GF-1全色和多光谱融合后影像,采用归一化后方差均值与Moran’I指数构建全局评分指数,得到不同湿地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结果表明:最优分割尺度的大小与湿地分布的破碎程度直接关系;基于相同的有效影像特征以及波谱阈值,进行分层分类以及规则分类,分层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9.62%,高于规则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43%,说明分割尺度对分类精度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琛霞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为保护湿地而创设的湿地交易补偿制度,为中国湿地保护具体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湿地保护交易制度是为缓解湿地流失而设立,由开发者购买替代湿地实现对开发活动带来的湿地生态损害的补偿,交易制度刺激了替代湿地的营建,保持了美国湿地数量动态的平衡。研究结论: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实施对湿地的生态补偿;交易手段在中国湿地保护中有发展的空间;湿地交易可以实现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国湿地保护从长远看应该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秀红  郭龙  张海涛  
以谷城县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程度及其驱动因子空间自相关的基础上,分别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考虑,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程度及其驱动因子都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具有尺度效应;空间自回归模型可以对各因子进行全局的参数估计,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可以给出局部模型的拟合度及驱动因子的参数估计,同时不同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地理信息反映详略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婷婷  高宇  王思凯  刘鉴毅  张涛  宋超  赵峰  庄平  
通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手段,获取长江河口潮滩的景观特征,选取了57个样点进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及指数计算,分别在4个不同空间尺度对生境景观指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了解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规律,以及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筛选得到长江河口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的最优空间尺度,并且得到该尺度下与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相关的景观指数。结果显示:半径为75 m空间尺度的景观特征对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解释度最好,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最优空间尺度。在此尺度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与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湿润地表斑块(水洼、临海光滩、潮沟)的散布度、土壤碳储量低下的斑块(光滩)的连通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斑块(芦苇、糙叶苔草、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的连通度、潮沟的连通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对后续正确理解河口生境异质性及其结构变化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在合理的尺度范围内分析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或生态过程的影响机制,对今后在底栖动物栖息地利用效率、栖息地分类、栖息地屏障和通道功能的研究有实际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近年来大多数滨海河口湿地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问题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亟待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以快速、稳定、准确的途径监测滨海河口水体富营养化。论文采用能够提取植被氮吸收特征细微变化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基于3个时相的野外实验测量数据和HJ-1A HSI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叶片、冠层和景观3种尺度上,研究湿地芦苇的高光谱特征对滨海河口水体氮素浓度变化的时空响应特性,以此避免营养物质脉冲效应导致的错误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评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和冠层尺度,邻近不同氮浓度的水体,湿地芦苇的光谱特征存在差异。而且,所采用的高光谱植被指数能够对邻近水体氮浓度的变化作出响应,各指数与水体氮浓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锡生  黄亚珍  
湿地是一种不同于陆地和海洋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和教育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对湿地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湿地过度地开发利用,也未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我国对湿地保护的法律规范多散见于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之中,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调整,与我国严峻的湿地保护形势不相适应。本文针对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湿地保护的若干法律构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全面专题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一向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素有"地球之肾"和"生命摇篮"之美誉。自2010年起,中央财政设立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建立湿地保护投入长效机制。多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但前路漫漫,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从暖温带至寒温带,从大兴安岭北部的冷湿地区向西南至中亚戈壁,几乎涵盖了除滨海类湿地以外的所有湿地类型。根据国家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区湿地总面积601.06万公顷,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8%,面积位居全国第三。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小,补水不足,自治区大部分湿地不同程度都存在萎缩退化现象。个别湿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如,乌梁素海湿地由于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的排放,造成富营养化非常严重,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殖受到极大影响。而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