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2)
- 2023(10415)
- 2022(8684)
- 2021(8010)
- 2020(6836)
- 2019(15309)
- 2018(15142)
- 2017(27928)
- 2016(15818)
- 2015(17352)
- 2014(17432)
- 2013(16544)
- 2012(15323)
- 2011(13901)
- 2010(13995)
- 2009(12780)
- 2008(12505)
- 2007(10997)
- 2006(9492)
- 2005(8154)
- 学科
- 济(61731)
- 经济(61658)
- 管理(42862)
- 业(39429)
- 企(31654)
- 企业(31654)
- 方法(29340)
- 数学(26294)
- 数学方法(25826)
- 农(16623)
- 学(16497)
- 中国(15366)
- 财(14160)
- 业经(12338)
- 制(12217)
- 贸(11226)
- 贸易(11221)
- 农业(11154)
- 易(10843)
- 地方(10538)
- 体(10495)
- 理论(10316)
- 技术(10099)
- 融(9343)
- 金融(9334)
- 银(9310)
- 银行(9245)
- 环境(9066)
- 行(8835)
- 务(8345)
- 机构
- 大学(225840)
- 学院(225265)
- 济(84217)
- 经济(82459)
- 研究(82370)
- 管理(81984)
- 理学(72276)
- 理学院(71329)
- 管理学(69288)
- 管理学院(68929)
- 中国(58195)
- 科学(57637)
- 农(55389)
- 京(48133)
- 所(45004)
- 业大(44481)
- 农业(44408)
- 研究所(41986)
- 财(36441)
- 中心(36108)
- 江(33709)
- 院(29703)
- 财经(29550)
- 北京(29330)
- 农业大学(29302)
- 范(28977)
- 师范(28452)
- 省(27686)
- 经(27009)
- 技术(26968)
- 基金
- 项目(164227)
- 科学(127324)
- 基金(119169)
- 家(110284)
- 国家(109446)
- 研究(107356)
- 科学基金(90743)
- 社会(66948)
- 省(65988)
- 自然(63794)
- 社会科(63330)
- 社会科学(63314)
- 基金项目(63103)
- 自然科(62416)
- 自然科学(62391)
- 自然科学基金(61267)
- 划(56829)
- 教育(50468)
- 资助(49044)
- 编号(40851)
- 重点(38330)
- 计划(35305)
- 部(34930)
- 发(34409)
- 创(34364)
- 科研(32675)
- 创新(32248)
- 成果(32016)
- 科技(31617)
- 课题(29793)
- 期刊
- 济(86849)
- 经济(86849)
- 研究(57267)
- 学报(52074)
- 农(49867)
- 中国(44206)
- 科学(42626)
- 大学(37051)
- 学学(35669)
- 农业(33854)
- 管理(28681)
- 财(26404)
- 教育(23348)
- 技术(18491)
- 业(18202)
- 融(16482)
- 金融(16482)
- 业大(15837)
- 业经(15014)
- 经济研究(14654)
- 版(14181)
- 财经(13950)
- 农业大学(13371)
- 科技(12805)
- 统计(12373)
- 经(11918)
- 问题(11571)
- 策(11551)
- 林业(10532)
- 技术经济(10421)
共检索到32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军 陈温福
依据推导的水稻上三叶截获垂直入射光的模型,并结合叶面光强与光合速率的经验公式对上三叶光合作用理论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的直立或弯曲是决定垂直入射光在群体内分布及其对应的上三叶总光合作用的关键性状。直立穗型水稻沈农265株形好,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理论值,如果将辽粳294的叶型与沈农265的穗型相结合,有可能通过密植提高上三叶光合作用量,达到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株形 穗型 数学模型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曲佳 须晖 王蕊 马健 李天来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的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为优化日光温室结构、控制日光温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日光温室番茄冠层按高度均匀分为4层,观测不同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太阳总辐射透光率,探讨群体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在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内的太阳总辐射量南部明显高于北部,平均高出200 W/m2以上;中部略高于东、西部。太阳总辐射量在植株群体内垂直方向上随冠层高度的下降而减少,1.2,0.9,0.6和0.3 m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日平均值分别为507,398,289和76 W/m2;越靠近冠层底部太阳总辐射量衰减的日变化越不明显。随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均 朱庆森 马文波 田彦华 杨建昌 周开达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及物质运转。结果表明 ,重穗型水稻在齐穗后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其机理是剑叶的Rubisco活性提高及叶绿素含量增加 ;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 浓度下对CO2 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 ,光合“午休”现象较轻 ,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 (单位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开度 )大 ,也是重穗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水稻抽穗后物质积累的优势明显 ,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军 王伯伦 孟维韧 赵凤艳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穗型粳稻产量形成的物质来源。【方法】以27个粳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对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齐穗期、灌浆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弯穗型品种。齐穗期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剑叶和倒2叶气孔导度大于弯穗型品种,但灌浆期各类品种气孔导度的差异变小。灌浆期细胞间隙CO2浓度比齐穗期有所增高,其中弯穗型品种增高幅度较大。齐穗期和成熟期细胞间隙CO2浓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直立和半直立穗品种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和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分配到穗部的比例较大,产量较高。
关键词:
水稻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进 徐海 张喜娟 蒋春姬 张文忠 马殿荣 王嘉宇 赵明辉
2007~2008年以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沈农6014和弯曲穗型品种铁粳4、辽盐16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南北和东西行向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用"感光胶片法"分析了不同穗型群体受光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穗型行向间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都没有显著差异,证明无论是直立穗型还是弯曲穗型,行向与产量都没有直接关系;结实中期直立穗型群体距地面20,40,60,80cm高度叶片受光量平均值分别比弯曲穗型相应高度高10.36%、12.88%、27.11%和10.79%,直立穗型的特点是生物产量提高而经济系数并无明显降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同步提高,因此尽管穗数和千粒重较低,产...
关键词:
水稻 行向 穗型 群体受光量 感光胶片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马殿荣 徐海
【目的】揭示结实期冠层垂直反射率与群体和株型性状关系。【方法】以辽宁省56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冠层垂直反射率存在显著而稳定的品种间差异,与颈穗弯曲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比叶重和叶宽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颈穗弯曲度是影响冠层垂直反射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揭示了直立穗型水稻品种产量潜力高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冠层垂直反射率 直立穗型 光能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薇 赵志忠 王军广 赵泽阳 吴雯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在0~30 cm土层中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选择了海南省定安县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稻田(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季节0~3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研究区二熟制和三熟制稻田在不同季节各个土层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都高于一熟制和撂荒地。一熟制稻田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个季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旱季有利于表层易氧化有机碳的累积,雨季有机碳分解速率高,不利于有机碳固存。【结论】一年内不同季度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质和耕作制度的选择存在一定相关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建军 刘澍 于洋 蔡茜 张丽颖
以辽粳9号水稻秧苗为试材,研究KHCO3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索用KHCO3中的HCO3ˉ作为碳源来补充CO2的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HCO3ˉ可以作为碳源来补充大气中CO2的不足,从而提高光合速率。HCO3ˉ和K+均可提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HCO3ˉ和K+都能显著提高PSⅠ、PSⅡ及总的电子传递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其中使PSⅡ增加较大,相对于对照提高了16.26%,提高三磷酸腺苷酶(ATP合酶)的活性,从而加快光合磷酸化的进程。HCO3ˉ和K+通过提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活性,相对于对照提高64.71%,磷酸烯醇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鑫华 王堡槐 马佳 李威 张丽莉 石瑛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12个马铃薯品种原原种为试验材料,苗齐后设置正常光照(CK)、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_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_2),间隔取样测量期为14d,分别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荧光参数(F_v/F_m)、光合生理指标(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净光合速率P_n和胞间CO_2浓度C_i)、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单株块茎干物质质量。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导致叶片的SPAD下降,部分品种在遮光处理下叶片提早枯萎;遮光处理初期Z_1和Z_2叶片的F_v/F_m高于CK,而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Z_1和Z_2叶片的F_v/F_m显著低于CK;除‘大西洋’外,其余品种的T_r、G_s和P_n随遮光程度加重而下降但Ci相反,Z_2的Pn比CK低12.20%~82.69%、Ci比CK高11.52%~76.55%;且Z_1和Z_2的单株产量比CK低38.44%~100.00%,Z_2的块茎干物质含量比CK低66.88%~100.00%,Z_1和Z_2的单株块茎干物质质量比CK低42.06%~100.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祖梁 王飞 顾克军 张传辉 顾东祥 李想 孙仁华 杨四军
为明确稻茬麦合理的氮素施用及秸秆养分归还特征,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小麦群体干物质、氮、磷和钾积累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以基追比5∶5处理最高。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布,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植株各层干物质、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不同施氮处理叶片干物质、氮、磷主要积累于中上层,钾积累于下层;茎鞘干物质和钾主要积累在下层,氮、磷积累在中上层。各叶层、茎鞘层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残茬秸秆(倒4层叶+倒4层茎+颖壳和穗轴)干物质、氮、磷、钾...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稻茬小麦 氮磷钾 垂直分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峰 陈书强 李培培 袁莹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谷粒形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分布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整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均高于直立穗型品种,其中粒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稻穗的同一部位,两种穗型品种一次枝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长厚比均高于二次枝梗;且在一个枝梗上稻米的粒长、长厚比与开花早晚有一定联系,但又不严格按照开花的顺序,而会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发生变化。粒宽、长宽比则与颖花的开花时间无必然的联系。穗型对不同部位、不同粒位籽粒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在整穗上的分布与排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来改良直立穗型品种的籽粒的外观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志列 王术 秦阳 徐士铁
根据穗倾角穴穗颈节至穗尖的连线与茎秆延长线的夹角雪的大小,将参试的12个品种划分为直立穗型、半弯曲穗型、弯曲穗型3种类型,研究了不同穗型的群体形态生理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抽穗期干物重较高,直立穗型品种抽穗后和成熟期干物重较高,抽穗后干物重占成熟期干物重的百分比也较高,半弯曲穗型上述方面介于二者之间。直立穗型、半弯曲穗型和弯曲穗型的颖花/叶值相近,说明三者单位叶面积所负担的颖花数差异不大。就粒重/叶而言,直立穗型>半弯曲穗型>弯曲穗型。直立穗和半弯曲穗型品种抽穗后单个颖花拥有的干物质越多,成粒率越高。比叶重大的品种,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衰减缓慢,具有一定的群体叶面积,对干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平 杨楠 尚刚林 张文龙 李德雄 张锐 苏正亮 李勇成 王云月 韩光煜
【目的】明确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水稻多样性混合间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用水稻品种冈优157和黄壳糯,在多样性混合间栽(包括里行和边行)和净栽2种种植模式下,测定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光合指标值,并调查了穗颈瘟发生为害情况及水稻农艺性状。【结果】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冈优157里行的SPAD值显著高于其边行以及净栽处理,黄壳糯在2种种植模式下的SPAD值则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冈优157里行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净栽处理,和边行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在2种种植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黄壳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在间栽和净栽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冈优157和黄壳糯在多样性混合间栽和净栽种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黄壳糯的稻瘟病病情指数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2.79±0.86)显著低于净栽(43.65±6.11);其株高在间栽模式(138.93±2.91)cm显著低于净栽(152.07±2.27)cm;而黄壳糯的分蘖数净栽模式(9.75±0.59)显著高于间栽(7.04±0.73)。冈优157的病情指数、株高和分蘖数在2种种植模式下均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黄壳糯的折合产量(6.23 t/hm~2)显著高于净栽模式(4.50 t/hm~2);冈优157在2种种植模式下的折合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主栽品种冈优157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其他光合特征值无显著变化,病害发生程度均为轻发生;间栽品种黄壳糯的光合表现在2种模式下无显著差异,而黄壳糯的病害发生程度在多样性间栽模式下显著降低;多样性混合间栽模式下水稻产量显著升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晓军 杨劲松 梁永超 娄运生 杨晓英
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盐胁迫条件下未加Ca~(2+)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也是加Ca~(2+)的处理比未加Ca~(2+)的处理快。外源Ca~(2+)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Ca~(2+)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并有效增强SOD酶的活性。
关键词:
钙 盐胁迫 光合作用 水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凯 郭延平 张上隆
不同光质下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Fv/Fm、Fm/Fo、PSⅡ无活性反应中心数量和QA的还原速率与不同光质中的红光/蓝光比值呈正相关,而叶绿素a/b比值与红光/蓝光比值呈负相关。不同光质下草莓叶片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膜>绿膜>红膜、白色膜、黄膜,与红光/远红光(R/FR)呈负相关。不同光质对草莓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及光呼吸速率影响较大。除绿膜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外,其它膜下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无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