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0)
2023(11124)
2022(9617)
2021(8767)
2020(7374)
2019(17031)
2018(16781)
2017(32127)
2016(17917)
2015(20021)
2014(20364)
2013(20459)
2012(19798)
2011(18272)
2010(18586)
2009(17093)
2008(17349)
2007(15859)
2006(13794)
2005(12854)
作者
(57644)
(48443)
(48318)
(45723)
(30751)
(23490)
(21996)
(19042)
(18201)
(17527)
(16535)
(16053)
(15658)
(15610)
(15457)
(15162)
(14926)
(14351)
(13986)
(13925)
(12478)
(12207)
(11966)
(11095)
(11051)
(10930)
(10910)
(10805)
(10149)
(9882)
学科
(80549)
经济(80474)
(46454)
管理(45033)
(34982)
企业(34982)
方法(32270)
数学(28314)
数学方法(28062)
中国(23689)
(23294)
地方(22448)
(18334)
(18091)
业经(17227)
农业(15853)
(14679)
贸易(14669)
(14583)
(14137)
(14037)
银行(13979)
(13787)
金融(13780)
(13494)
地方经济(12513)
(11857)
环境(11771)
(11766)
技术(11647)
机构
学院(266773)
大学(265298)
(106957)
经济(104543)
研究(100677)
管理(93142)
理学(79089)
理学院(78018)
管理学(76485)
管理学院(75987)
中国(74419)
科学(66324)
(60188)
(58206)
(55125)
研究所(50236)
(49066)
农业(47915)
业大(46173)
中心(45223)
(42260)
财经(38317)
北京(36965)
(36283)
师范(35793)
(35131)
(34647)
(34047)
(34008)
经济学(32814)
基金
项目(173759)
科学(133491)
基金(122612)
研究(120903)
(110474)
国家(109530)
科学基金(90046)
社会(74153)
(70558)
社会科(70188)
社会科学(70164)
基金项目(64583)
(59796)
自然(59587)
自然科(58163)
自然科学(58134)
自然科学基金(57084)
教育(54997)
资助(50901)
编号(48387)
(43209)
重点(40523)
成果(40153)
(37421)
(35790)
课题(35195)
计划(34944)
科研(33813)
创新(33656)
发展(33501)
期刊
(123745)
经济(123745)
研究(77874)
中国(57818)
(56535)
学报(52730)
科学(44384)
农业(37961)
(37937)
大学(37321)
学学(35486)
管理(33421)
教育(28811)
(26832)
金融(26832)
技术(22141)
业经(21407)
(20730)
经济研究(19955)
财经(19105)
问题(16661)
(16412)
(14566)
业大(13778)
技术经济(13293)
科技(13170)
(12996)
商业(12700)
图书(11924)
理论(11898)
共检索到40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果忠  张秀英  肖世和  
小麦穗发芽抗性与其对ABA敏感性关系密切,一般认为ABA处理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本研究用不同穗发芽抗性的白皮小麦品种陕优225和冀麦1号扬花后25d的胚在±1μmol·L-1ABA溶液中处理48h后进行蛋白质组分析。依据蛋白质表达差异,鉴定出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LEA)、NAD(P)H脱氢酶亚基Ⅰ、盐胁迫后根表达的蛋白(RS1)、生长素反应蛋白IAA19、20kD的钙结合蛋白、钙调蛋白(CAM)和肌动蛋白解聚因(ADF5)等7个蛋白点。按其表达丰度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如LEA,在抗穗发芽品种中的表达量比易穗发芽品种高,ABA处理可以增加其表达。第二类如生长素反应蛋白IAA19,在易穗发芽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志龙  于亚雄  王志伟  程加省  乔祥梅  杨金华  
采用整穗、颖壳+整粒、整粒和半粒发芽法鉴定了105个引自国内外普通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差异性较大,穗发芽率为0.72%~100%,平均发芽率为78.09%。从中鉴定出极抗品种1份(ONSY85),高抗品种2份(扬麦16和扬麦11),抗性品种4份(凤麦36、绵阳45、凤麦32、扬麦158),以上品种均为红粒。临麦15、凤麦34、小偃93166、靖麦12、周麦17、云麦29、X9610穗发芽率大于98%,穗易发芽。用K-均值聚类法分为5类。半粒发芽率与整粒发芽率,整粒发芽率与颖壳加整粒发芽率,整粒发芽率与整穗发芽率均差异显著且正相关,表明虽然种皮和颖壳水溶性物质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张秀英  闫长生  肖世和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I-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一些蛋白在已知的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种子休眠的解除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环境胁迫反应(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NAD(P)H脱氢酶)、细胞循环(生长素反应蛋白)、信号转导(钙调素相关蛋白)和贮藏蛋白(2S种子清蛋白)代谢等生理活动。为研究H2O2打破小麦休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李和平  张兆顺  高春保  朱旭彤  廖玉才  
2005年在小麦收获期,对124份材料进行了种子发芽和穗发芽抗性比较,筛选出抗性差异显著的材料196份;2006年在小麦生理成熟期,抗穗发芽鉴定了179个品种及上一年筛选的全部材料。结果表明,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和穗发芽率在收获期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0%-100%和18%-100%;在生理成熟期的分布范围均为0%-100%,其中两者均在10%以下的抗性品种占4%。红粒品种整体上的抗性高于白粒品种,但也存在白粒抗性品种。同一品种个体间的抗性差异较大,表明通过筛选可以获得抗穗发芽资源。种子休眠是抗穗发芽的重要因素,品种穗部特征对穗发芽亦有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利艳  王爱丽  李小辉  晏月明  
以京411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清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三个亚蛋白组的合成与积累特征.采用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利用双向电泳(2-DE)和生物质谱技术(MS)、SDS-PAGE电泳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主要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初步得到了三种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特征,为今后小麦发育蛋白质组学以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游光霞  孙京燕  张秀英  武淑祯  苑菲  王海波  肖世和  
为了培育抗穗发芽品种,对我国10个小麦主产省份的75个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3个分子标记Vp1B3、Xbarc310和Barc294对上述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p1基因的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关系不密切,Vp1B3标记难以用于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筛选。主效QTL(QPhs-3AS)与种子休眠关系密切,Xbarc310和Barc294可作为穗发芽抗性选择的重要参考,且Barc294较Xbarc310的选择效果好。上述结果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提供了重要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月良  朱诚  
板栗种子成熟脱落时 ,脱水敏感性相对较弱 ,子叶和胚轴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达最高峰 ,此后随着酶活性的急剧上升而明显下降。花后 75d ,板栗种子子叶中已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其活性在种子成熟后急剧上升 ,说明板栗种子脱落后即开始其萌发进程。胚轴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子叶 ,热稳定蛋白含量低于子叶 ,胚轴热稳定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比值在 90d最高。SDS -PAGE表明 ,胚轴与子叶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差异较大 ;子叶含有较多的热稳定蛋白 ,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为 2 0kD、1 2kD蛋白 ,1 0 5d时仅剩 1 2kD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大伟  陈立杰  段玉玺  
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辽豆15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杂交后代分为抗池和感池。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大豆根系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池、感池分别有367,372个蛋白点在银染的2-D胶上分离,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software对2-D胶分析后,以感池为参考胶,抗池有6个蛋白点特异表达,13个蛋白点的含量上调2倍以上,4个蛋白点的含量下调2倍以上,感池有4个蛋白点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伟  王永华  郭天财  谢迎新  朱云集  王晨阳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的积累、运转以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显著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转运量,而抽穗期追氮反而下降,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则随追氮时期后移而降低。兰考矮早八GS活性和豫麦49-198 NR活性在所有测定日期均表现随追氮时期后移而增加,兰考矮早八NR和豫麦49-198的GS活性在灌浆前期呈现与此相同趋势,而在灌浆后期则以拔节期追氮最高。推迟追氮时期,两品种籽粒总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增加,而球蛋白却降低。兰考矮早八剩余蛋白含量随追氮时期后移而降低,豫麦49-198则相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伟霞  潘映红  
【目的】建立适用于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方法】以Taichung29小麦苗期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的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及尿素/硫脲提取法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胶体考染,并选取代表性的蛋白点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搜索。【结果】上述的两种方法可检测到较多的蛋白点数,分别为1016±203和1014±281,并能成功地完成代表性蛋白点的鉴定。【结论】作者建议,进行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时,可采用本实验提供的两种样品制备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虹伶  李庆  李凤良  李忠英  金剑雪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抗溴氰菊酯品系(R1)和抗杀虫双品系(R2)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对其后代的两个种群及亲本进行毒力测定,分析小菜蛾对溴氰菊酯和杀虫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正反杂交后代两种群对溴氰菊酯和杀虫双不敏感;后代种群F1代与亲本对药剂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后代两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有明显逐代上升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夏  蒋国梁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传特点。白粒小麦品种的抗穗发芽性以多基因遗传为主,但亦有主基因的作用。多数组合的穗发芽敏感性呈部分显性。抗穗发芽性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高,平均6307%。用抗性亲本回交可提高其后代的抗穗发芽性。在小麦白粒抗穗发芽新品种选育中,早、中代选择及回交育种是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又佳  刘世家  吴兆苏  
选用穗发芽抗性不同的6个杂种小麦的亲本品系组配成36个组合,对各组合亲本、正反交一代、二代和各回交后代的种子进行穗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一代种子均偏抗,但存在母性效应;杂交一代有一定的负向杂种优势,杂交二代的负向优势又强于杂交一代;以抗性材料作母本,再用抗性亲本回交,后代抗性更高;穗发芽抗性受部分显性基因控制,而很少受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在核基因相同条件下,A型细胞质和T型细胞质对后代穗发芽抗性的影响没有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会廷  李朝苏  吴晓丽  李俊  汤永禄  
【目的】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典型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方法】两年两环境(稻茬田与丘陵旱地)下,分别测定了10个品种的生理成熟期、成熟期的籽粒发芽指数(GI_P、GI_M)和成熟期降落值(FN),并研究以上参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GI_M较GI_P有大幅升高,3个穗发芽参数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对于总变异的贡献GI_P为地点×品种>地点>品种;GI_M为品种>年份>年份×品种;而FN主要受基因型影响。参试品种环境均值,GI_P变幅22.3%60.0%,稻茬田低于旱地。G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兵  康振生  
【目的】建立一种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时去除全蛋白提取物中高丰度蛋白Rubisco酶的方法,为富集低丰度蛋白,提高双向电泳灵敏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分离技术,以铭贤169小麦苗期叶片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1,2,5,10 mmol/L)的肌醇六磷酸钠,结合二水氯化钙在不同温度(4,20,37℃)去除小麦叶片蛋白中的Rubi-sco酶,筛选去除小麦叶片蛋白Rubisco酶的最佳条件,并采用一维凝胶电泳(1-D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去除Rubisco酶的有效性,用二维凝胶电泳(2-DE)评估该方法对样品在二维凝胶上分辨率的影响。【结果】在37℃条件下,采用10 mmol/L肌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