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7)
2023(8561)
2022(6528)
2021(5699)
2020(4576)
2019(9845)
2018(9755)
2017(18377)
2016(10266)
2015(10995)
2014(10763)
2013(10162)
2012(8800)
2011(7726)
2010(7394)
2009(6788)
2008(6638)
2007(5723)
2006(4980)
2005(4413)
作者
(32085)
(26796)
(26756)
(25198)
(16866)
(13164)
(11842)
(10778)
(10140)
(9304)
(9201)
(8792)
(8683)
(8486)
(8405)
(8284)
(8216)
(8087)
(7672)
(7608)
(6988)
(6630)
(6397)
(6191)
(6049)
(5954)
(5947)
(5887)
(5528)
(5474)
学科
(38089)
经济(38044)
(27578)
管理(27228)
(20651)
企业(20651)
方法(15323)
数学(13565)
(13508)
数学方法(13474)
中国(12311)
业经(10266)
(9731)
农业(9226)
(9130)
(8737)
贸易(8734)
(8526)
地方(7663)
(6843)
产业(6701)
技术(6499)
环境(6263)
(6209)
(6059)
财务(6045)
财务管理(6038)
(5771)
企业财务(5769)
银行(5720)
机构
学院(142403)
大学(141959)
(56153)
经济(55186)
研究(51595)
管理(51474)
理学(45700)
理学院(45153)
管理学(44175)
管理学院(43965)
(37598)
中国(36655)
科学(35993)
农业(30328)
业大(29584)
(29391)
(27821)
研究所(26001)
(23489)
中心(22696)
(20612)
农业大学(20302)
财经(19523)
(18473)
(17994)
北京(17648)
(17451)
经济学(17436)
(17164)
科学院(17054)
基金
项目(106343)
科学(82532)
基金(78135)
(72937)
国家(72369)
研究(68412)
科学基金(60125)
社会(45189)
社会科(42884)
社会科学(42871)
(42145)
基金项目(42062)
自然(41267)
自然科(40400)
自然科学(40386)
自然科学基金(39698)
(36159)
教育(30310)
资助(29915)
编号(25086)
重点(24652)
(23277)
计划(22847)
(22573)
(22099)
创新(21234)
科研(21220)
(20907)
科技(20544)
国家社会(19778)
期刊
(56158)
经济(56158)
研究(35435)
学报(34674)
(34502)
科学(27729)
中国(25738)
大学(24478)
学学(23749)
农业(23246)
管理(17360)
(17231)
(12869)
(10777)
金融(10777)
业经(10561)
业大(10401)
经济研究(10116)
教育(10088)
技术(9374)
财经(9236)
(9232)
农业大学(8981)
问题(8234)
科技(8182)
(7919)
商业(6945)
中国农业(6539)
林业(6441)
资源(6368)
共检索到19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念  刘静  张强  牛文娟  牛智有  董万静  
以固定比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或棉花秸秆粉末和镁、铝、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氟化钙、氧化锡和锡粉组成的合成体系为研究对象,测定227组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秸秆粉末的化学组成,分析不同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总含量对所得纳米氧化锡有效转化率、粒径和纯度的影响规律,获得秸秆种类差异对制得纳米氧化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种秸秆粉末均能实现高纯纳米氧化锡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其中水稻秸秆使用效果最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秸秆粉末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依次下降,所涉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放热量和产气量依次下降,所得纳米氧化锡的有效转化率和含锡量亦依次下降。5种秸秆粉末所得纳米氧化锡的平均粒径不存在明显差异,且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的总含量与平均粒径的关系无法用常规函数描述,因此,尚无法仅通过选择特定种类的秸秆来获得特定尺寸范围的纳米氧化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梦阳  夏浩  吕波  丛铭  宋文群  姜存仓  
【目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第一步,也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是全球氮循环的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对细菌和氨氧化作用的影响,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黄棕壤、潮土、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短期培养试验,利用16SrRNA测序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每种土壤设置4个处理:CK(不施用化肥和生物炭),F(单施化肥),C(单施2%花生壳生物炭),FC(施用化肥+2%花生壳生物炭)。【结果】施用生物炭后(C、FC)酸性土壤pH显著提高了0.5—1.0个单位,但碱性土壤pH显著降低了0.5—0.6个单位;单施生物炭(C)造成黄棕壤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提高,潮土在单施生物炭(C)时仅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黑土中施用生物炭和化肥都未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3种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度皆高于氨氧化古菌,测得的氨氧化细菌的OTU丰度约为氨氧化古菌的8.1倍;生物炭和化肥并未显著改变奇古菌门中的OTU丰度,却对β和γ变形菌中的OTU丰度产生了显著性影响;3种土壤的氨氧化细菌都以β变形菌为主,约占60%;另外,生物炭的施用(C、FC)在PC1(40.4%)上显著改变了黄棕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PC1(42.3%)和PC2(21.3%)上都显著改变了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施用生物炭后(C、FC),短期内潮土中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14.7%—39.9%,氨氧化古菌丰度在单一施炭(C)和化肥与生物炭同施(FC)时分别降低了70.5%和48.7%。【结论】施用生物炭后,短期内显著改变了黄棕壤和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明显抑制了潮土的氨氧化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运强  甘秋良  戴照义  陈港  郭雅新  李俊丽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对植株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对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叶片影响的研究,比较纳米处理对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影响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根系生长有影响,低浓度时对植株生长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促进作用减弱或起抑制效果,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结论】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弄清剂量、毒性及尺寸效应的基础上,有望将纳米氧化铁作为纳米肥料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生产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娜  朱风华  王友令  陈甫  赵才兵  朱连勤  
【目的】研究高锌(硫酸锌)常铜(纳米氧化铜)日粮对鸡脏器组织铜锌含量的影响,探讨Zn2+与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吸收时的互作关系。【方法】选取1日龄SPF白莱航蛋用公雏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1);2—4组为高锌组,以ZnSO4.7H2O的形式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锌250、500和1 000 mg.kg-1。【结果】日粮添加锌250—1 000 mg.kg-1,受试鸡肝、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锌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鸡十二指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添加锌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群芳  曹俊明  黄燕华  王国霞  莫文艳  周婷婷  孙智武  刘小玲  
选取800尾初始体质量为(0.83±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添加β-葡聚糖(βG)、硒(Se)和维生素E(VE)的饲料,其组合和添加量分别为:0、300 mg/kgβG、300 mg/kgβG+0.2 mg/kg Se、300 mg/kgβG+100 mg/kg VE、300 mg/kgβG+0.2 mg/kg Se+100 mg/kg VE,记为G0、G1、G2、G3和G4,养殖35 d,养殖结束后,采用肌肉注射法对凡纳滨对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结果显示,养殖结束时G2组对虾增重率最高,比G1组提高6.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铭  甘秋良  李俊丽  刘泽文  孙慧伦  
研究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的生理生长的影响。以豇豆为对象,从植物生理生长、根系活力、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抗氧化酶系的活力水平4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产生的影响,并以Fe(2+)处理组作为对照研究纳米氧化铁对植物生长潜在的促进效应以及剂量依赖性,同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纳米氧化铁处理的豇豆幼苗以研究纳米粒子的转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和Fe(2+)对豇豆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呈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丽  李欣  高瑞昌  
在鱼头汤熬制过程中,食盐添加后会与汤中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品品质。本文研究了NaCl添加时机对乌鳢(Channa argus)鱼头汤中营养物质迁移以及微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头汤加盐前的熬煮时间和加盐后Na~(+)、Cl~(–)与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的迁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体系中微纳米颗粒形成,并最终影响体系的稳定性。在熬煮至60 min时加盐时机最佳。此条件下制得的汤中营养物质和呈味物质的溶出和迁移达到最大程度,所形成的微纳米颗粒(Micro and nano particles, MNPs)为大小均匀的双层球状小颗粒,甘油三酯自组装形成球形颗粒,蛋白质分子分散在其周围或与之结合附着在表面,体系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以为乌鳢鱼头汤制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超  范鹏凯  王吉中  
文章将光催化领域的热点材料碘氧化铋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采用简单的室温沉淀法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碘氧化铋纳米微球,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碘氧化铋在可见光下对苯酚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催化剂结构的表征和构效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光催化原理以及污染物浓度分析等多个知识点。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林  赵群芬  朱帅旗  许峰  
为探讨纳米氧化锌颗粒(ZnO-NPs)对斑马鱼肠组织的损伤及损伤机理,研究了ZnONPs对肠组织结构、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斑马鱼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05、0.1、5、10、25和50 mg/L的ZnO-NPs水体中,在4、24和96 h时,用比色法测定了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了Bcl-2、Bax、p53和MDM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第7、15和30天时用H.E染色技术观察了肠组织解剖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结果显示:斑马鱼肠中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凯丽  汪丽娜  史志铭  
氧化钛(TiO_2)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对其微结构及光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以锐钛矿晶体或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晶体合成纳米管为研究对象。为考查前驱体对TiO_2纳米管形成过程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了以非晶态氢氧化钛(Ti(OH)_4)为钛源水热合成TiO_2纳米管的工艺,分析了水热合成产物在后处理过程中物相和形貌的演变,并对TiO_2纳米管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0℃和16 h;对产物依次水洗、酸洗、再水洗,最后在400℃煅烧2h,获得结晶度好的锐钛矿纳米管。转变过程为水热反应诱发了非晶态Ti(OH)_4转变为薄片状钛酸钠(Na_2Ti_3O_7);水洗和酸洗诱发了Na_2Ti_3O_7向钛酸(H_2Ti_4O_9)纳米管的转变;煅烧促进H_2Ti_4O_9纳米管向锐钛矿纳米管的转变。400℃煅烧2 h的纳米管具有最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凤   黄亚惠   唐珠   杨新萍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纳米银(AgNPs)及不同形态银化合物对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抑制效应,并揭示其对N. europaea的胁迫机制,为评估AgNPs及其在环境中转化形成的银化合物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将AgNPs和不同形态的银化合物加入N. europaea培养液,培养12 h后收集菌体,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菌体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邻苯三酚法测定抗氧化酶,即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在AgNPs和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各自对应的EC_(80)胁迫下,N. europaea细胞形态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84.4 μg·L~(-1) AgNPs和10.11 μg·L~(-1) Ag_(2)SO_(4)胁迫下的N. europaea细胞受损明显,而203.37 μg·L~(-1) Ag_(2)CO_(3)处理下的N. europaea细胞形态几乎无影响;但在AgNPs和不同形态银化合物胁迫下,N. europaea胞内MDA和LDH含量与不添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CK)相比仅轻微上升,菌株细胞膜没有渗漏;与CK相比,各处理组在EC_(80)胁迫下,N. europaea胞内ROS水平均出现显著(P<0.05)升高,Ag_(2)SO_(4)处理组中胞内ROS值最高,为CK的23.17倍;在AgNPs和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各自对应的EC_(80)胁迫下,N. europaea细胞的SOD和CAT活性相对于CK均显著升高(P<0.05),Ag~(+)处理组中N. europaea细胞的SOD含量最高,为CK的2.23倍,Ag_(2)O处理组N. europaea细胞的CAT含量最高,为CK的6.07倍;为抵御氧化胁迫,与CK相比,各处理组中N. europaea胞内GSH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AgNPs在水环境中可能转化形成的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等形态均可导致N. europaea出现氧化应激现象,评估AgNPs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环境风险应该考虑其在污水中不同赋存形态带来的胁迫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瑞雪   丁雪东   党苗苗   汪晶   朱伟云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 group,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1)橙皮苷(Hes group,橙皮苷组)、40 mg·kg~(-1)百里香酚(Thy group,百里香酚组)、20 mg·kg~(-1)迷迭香酸(RA group,迷迭香酸组)和40 mg·kg~(-1)橙皮苷+40 mg·kg~(-1)百里香酚+20 mg·kg~(-1)迷迭香酸(HTR group,联合组),试验期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和和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mRNA表达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回肠和盲肠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黏膜中SOCS1、Nrf2、SOD1和GPX4的mRNA表达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橙皮苷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Nrf2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的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百里香酚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中GPX4的mRNA表达量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迷迭香酸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SOD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中联合添加橙皮苷、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能够增加肉仔鸡法氏囊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机体和黏膜的免疫能力,增强肠道黏膜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爱莲  李保明  呙于明  
为探讨L-肉碱与辅酶Q10单独或共同添加时对腹水症肉鸡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 L-肉碱和40 mg/kg辅酶Q10,采用常规温度缓慢降温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日粮中单独添加辅酶Q10可以显著降低低温组肉鸡36日龄时的红细胞压积(PCV)(0.41 vs.0.31)(P<0.05);单独添加L-肉碱或辅酶Q10以及二者同时添加都可以显著降低腹水症的死亡率(P<0.05)。正常肉鸡心肌细胞采用H2O2诱导凋亡时,发现有细胞色素C大量释放到胞浆中,而不采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士明  陈立侨  叶金云  龙章强  李二超  王伟  王友慧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生长性能、脂质过氧化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分别以新鲜鱼油(过氧化物值POV,1.27 meq O2.kg-1油)与氧化酸败鱼油(POV,45 meq O2.kg-1油)为脂肪源配制等蛋等能的两种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9 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降低了黑鲷幼鱼的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导致鱼体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学敏  罗久富  邓东周  陈德朝  王丽娜  周金星  
为促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本研究以若尔盖高原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0(N0)、50(N1)、100(N2)、200(N3)kg·hm-24种不同浓度的氮素添加试验,探讨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碳氮含量、植被群落结构及功能对氮添加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土壤碳、可利用氮的影响与退化程度有关;N2水平主要促进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N1水平主要促进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继续施氮则降低。2)氮添加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功能群重要值,降低了杂类草重要值,显著影响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功能群重要值(P<0.05),N3水平下莎草科、禾本科植物功能群重要值最大,杂类草功能群重要值最小;氮添加除显著降低了重度退化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P0.05)。3)氮添加均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莎草科与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生物量,N2水平显著增加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的生物量(P<0.05),继续施氮则降低;N3水平显著增加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以及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生物量(P<0.05),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在氮添加后杂类草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N2水平的氮处理有利于防止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进一步退化,为确保草地可持续发展并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分流失,应对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先进行低水平(N1)的氮添加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