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4)
2023(2814)
2022(2343)
2021(1916)
2020(1555)
2019(3523)
2018(3370)
2017(6087)
2016(3783)
2015(3831)
2014(3987)
2013(4095)
2012(3879)
2011(3612)
2010(3483)
2009(2699)
2008(2611)
2007(2264)
2006(2104)
2005(1686)
作者
(14125)
(11874)
(11792)
(10965)
(7350)
(5939)
(5112)
(4673)
(4472)
(4289)
(4167)
(4158)
(4060)
(4035)
(3850)
(3755)
(3670)
(3629)
(3575)
(3461)
(3366)
(2946)
(2884)
(2879)
(2826)
(2663)
(2644)
(2635)
(2612)
(2543)
学科
(12340)
经济(12335)
环境(9192)
管理(8857)
(7757)
方法(5176)
(4641)
生态(4111)
(3862)
(3652)
资源(3632)
规划(3479)
环境规划(3450)
(3434)
数学(3350)
数学方法(3299)
(2996)
企业(2996)
农业(2958)
业经(2917)
(2693)
地方(2621)
理论(2490)
经济学(2419)
(2307)
(2239)
植物(2207)
环境经济(2017)
中国(1978)
经济理论(1873)
机构
学院(55608)
大学(52820)
研究(22856)
科学(20005)
(18544)
管理(16505)
农业(14801)
中国(14800)
(14639)
经济(14224)
业大(14179)
理学(14072)
理学院(13817)
(13320)
管理学(13259)
管理学院(13174)
研究所(12743)
(11907)
(10123)
实验(9773)
农业大学(9769)
(9767)
(9595)
中心(9562)
旅游(9492)
实验室(9363)
(9286)
重点(8862)
(8800)
(8787)
基金
项目(43214)
科学(31925)
(30240)
基金(30217)
国家(30072)
研究(23724)
科学基金(23690)
(19117)
自然(18654)
自然科(18126)
自然科学(18116)
自然科学基金(17781)
基金项目(16957)
(16105)
社会(13440)
资助(13023)
社会科(12743)
社会科学(12740)
计划(11855)
科技(11687)
(10858)
重点(10675)
教育(9751)
科研(9348)
专项(8823)
(8206)
(7915)
创新(7842)
(7718)
(7547)
期刊
学报(18570)
(16760)
(16752)
经济(16752)
科学(14828)
大学(12493)
学学(12372)
农业(11532)
研究(8883)
中国(8510)
(6765)
(6183)
旅游(6183)
(6183)
林业(6100)
业大(5812)
(5702)
学刊(4982)
旅游学(4981)
游学(4981)
资源(4780)
农业大学(4436)
(4422)
管理(4289)
科技(4127)
自然(4022)
业经(3638)
中国农业(3606)
科技大(3318)
科技大学(3318)
共检索到73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莎  张继红  刘毅  吴文广  孙科  王巍  隋娟娟  赵云霞  杨艳云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水酸化受到世界广泛关注,海洋藻类对海水酸化的响应过程与机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金藻、硅藻、绿藻3个门中的4种常见饵料藻叉鞭金藻(Dicrateria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与饵料质量对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水酸化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项文化  田大伦  闫文德  罗勇  
用Li 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自然生长白栎Quercusfabri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短期内CO2浓度增加,白栎的净光合速率增大。CO2浓度为290~450μmol·mol-1时,白栎的光补偿点、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CO2)分别为90~100μmol·m-2·s-1,1500~1700μmol·m-2·s-1和5 5~8 2μmol·m-2·s-1。CO2浓度倍增到700μmol·mol-1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0μmol·m-2·s-1和130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为1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英楠  
2019年5月1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位于夏威夷的莫纳罗亚气象台监测到一个惊人的数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了415 ppm,创造了过去300万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责任在人类。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大自然的惊人索取,使得二氧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雷学军  
种植速生、丰产、捕碳效率高的陆生和水生草本植物,一年可刈割多次,其叶面总面积和叶绿体总数量,大于相同种植面积、多年一次生命周期的乔木的叶面总面积和叶绿体总数量;其总捕碳量,是相同种植面积乔木总捕碳量的40~50倍。根据上述发现,作者首次提出种植速生、丰产的草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变成有机化合物填埋到地层下,实现全球大气CO2负增长的方法。每年填埋380~400亿t植物,50年内,即可将大气中的CO2浓度由当前的0.039 1%降低到工业革命前的0.027 5%。开辟了人类应对大气温室效应危害的新途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蕾芝  张爱光  
为了探索大气中二氧化碳 (CO2 )质量分数不断增加的原因 ,以及大气中CO2 质量分数增加对气温的影响程度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了世界人口增长与大气中CO2 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和CO2 质量分数增加与杭州冬季、夏季及全年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 ,世界人口激增是导致大气中CO2 质量分数增加的根本原因 ,其相关系数r =0 9963,两者相关极为显著。CO2 质量分数增加对杭州的冬季增温效应显著 ,气温越低 ,增温效应越明显 ,1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与CO2 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61 1 ,0 4 71 6和 0 5760 ,都超过信度α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立勇  马占云  高西宁  仝乘风  林而达  
综述了全球范围内CO2浓度增高对作物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讨论了开放式CO2富集系统(Free-airCO2Enrichment,FACE)的原理结构特点、先进性和不足。文章认为,FACE系统是当前研究CO2肥效作用最接近自然状况的模拟系统,对研究作物生理生态、品质与环境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但该系统也存在着CO2浓度与自然变幅不吻合、与温度等环境因子不匹配等人为调控的局限性。作者结合近年来对FACE系统和半开放式梯度实验系统(CO2-Temperature Gradient Chambers,CTGC)的使用和调试,对2个系统做了比较。建议FACE系统与CTGC系统配合使用,更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节能减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测度各地区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为科学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SBM模型研究了考虑能源消费结构约束下我国省域2005年~2012年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并与在未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的结果以及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是否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各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差异较大,这反映出能源禀赋对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有很大影响;整体上基于SBM模型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低于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影子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陈庭强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十三五"全文中提出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本文通过构建环境SBM模型,基于对偶理论给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测算公式,并定义了竞争性、发展性和发展竞争性影子价格,以此对我国2005-2014年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各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省的碳边际减排成本不同,多数省减排技术没有实现稳步提升,减排效果尚不稳定。本文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碳减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籍艳丽  郜元兴  
二氧化碳(CO2)排放与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因素分解法对中国1997-2007年CO2排放强度进行了因素分析。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既测度了直接CO2排放,也测度了间接CO2排放;并考虑了各类不同种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的差别,因此更具准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模式的转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强度;而需求模式的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产领域的减排,更应重视培养清洁需求的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楠楠  周超  王浩成  刘树伟  张令  邹建文  
收集整理国内外130篇原始论文的试验数据资料,应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评估大气CO2含量升高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形成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本底大气CO2含量相比,大气CO2含量升高导致水稻和小麦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9.31%(95%置信区间CI:16.87%~21.76%)和17.27%(CI:14.94%~19.60%),主要通过增加穗数和每穗粒数实现,其中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1.9%和13.4%,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2.8%和10.5%,而对稻麦千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和小麦总生物量分别增加22.11%和15.86%,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沈可挺  徐嵩龄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