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4)
- 2023(16129)
- 2022(14025)
- 2021(13097)
- 2020(10924)
- 2019(24830)
- 2018(24866)
- 2017(46268)
- 2016(25956)
- 2015(29071)
- 2014(29607)
- 2013(28940)
- 2012(27026)
- 2011(24584)
- 2010(24674)
- 2009(22633)
- 2008(22110)
- 2007(19564)
- 2006(17487)
- 2005(15806)
- 学科
- 济(99870)
- 经济(99724)
- 管理(68941)
- 业(64798)
- 企(52294)
- 企业(52294)
- 方法(38851)
- 数学(32718)
- 数学方法(32249)
- 中国(30649)
- 农(28937)
- 学(26965)
- 地方(26533)
- 业经(23478)
- 财(23477)
- 制(21610)
- 农业(19251)
- 银(17750)
- 银行(17680)
- 理论(17443)
- 融(17114)
- 金融(17106)
- 行(17070)
- 贸(17042)
- 贸易(17026)
- 和(16570)
- 易(16417)
- 环境(16197)
- 技术(15817)
- 体(15226)
- 机构
- 大学(366737)
- 学院(365718)
- 济(135367)
- 研究(134734)
- 管理(134645)
- 经济(132039)
- 理学(114889)
- 理学院(113396)
- 管理学(111085)
- 管理学院(110443)
- 中国(98802)
- 科学(89436)
- 京(81095)
- 农(74294)
- 所(71813)
- 研究所(65650)
- 财(63833)
- 业大(61956)
- 中心(59556)
- 农业(58508)
- 江(56940)
- 北京(51748)
- 范(50834)
- 师范(50148)
- 财经(49435)
- 院(49108)
- 州(46189)
- 省(44778)
- 经(44722)
- 技术(43431)
- 基金
- 项目(249738)
- 科学(191829)
- 研究(176935)
- 基金(175758)
- 家(157313)
- 国家(155967)
- 科学基金(129887)
- 社会(106356)
- 省(100349)
- 社会科(100310)
- 社会科学(100285)
- 基金项目(93083)
- 自然(86865)
- 划(85255)
- 自然科(84762)
- 自然科学(84732)
- 自然科学基金(83157)
- 教育(81060)
- 资助(72489)
- 编号(72204)
- 成果(60121)
- 重点(57357)
- 发(56888)
- 部(52847)
- 课题(52190)
- 创(51600)
- 计划(48680)
- 创新(48251)
- 科研(48112)
- 大学(44799)
- 期刊
- 济(158996)
- 经济(158996)
- 研究(108710)
- 中国(80850)
- 学报(71208)
- 农(68976)
- 科学(61746)
- 大学(51676)
- 管理(51480)
- 学学(48764)
- 财(47310)
- 农业(47281)
- 教育(47054)
- 融(33193)
- 金融(33193)
- 技术(31528)
- 业经(27121)
- 业(25188)
- 经济研究(24276)
- 财经(23703)
- 问题(20484)
- 图书(20250)
- 经(20180)
- 科技(19501)
- 业大(19429)
- 版(19408)
- 理论(16972)
- 林业(16497)
- 技术经济(16220)
- 资源(16170)
共检索到55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操鹏飞 汪水平 汤佳 汤少勋 谭支良
本试验通过体外发酵的方法研究了牧草纤维来源及其粒度对纤维体外发酵特性与微生物界面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两种牧草(苜蓿和桂牧一号),提取NDF后,将其粉碎成3种颗粒度(<0.15 mm、0.15~0.3 mm和0.9~1.2 mm,即PS1、PS2和PS3),按纤维来源和粒度将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利用体外发酵装置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产气参数、不同发酵时间点发酵纤维发酵特性、微生物界面特性以及纤维降解菌和总细菌的拷贝数。结果表明:1)桂牧一号组的最大产气量(Vf)、产气曲线常数(b)、达到最大产气量一半时所用时间(T0.5)及其发酵产气分率(FRDt0.5)、氨态氮(NH3-N)浓度、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摩尔比显著高于苜蓿组(P<0.05);苜蓿组的初始产气分率(FRD0)、干物质降解率(DMD)、微生物蛋白(MCP),乙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及乙丙比、细胞膜通透性(CMP)、液体表面张力(ST)、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总细菌均显著高于桂牧一号组(P<0.05)。2)牧草纤维发酵时的b值,T0.5,NH3-N、异丁酸摩尔比都有随粒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FRD0、DMD、CMP、黄色瘤胃球菌随粒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细胞膜表面疏水性(CSH)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综上所述,不同牧草的纤维及其粉碎粒度都会影响纤维的体外发酵和微生物界面特性,苜蓿相对桂牧一号及粒度小的纤维有更好的体外发酵效果。
关键词:
牧草 纤维素 粒度 体外发酵 界面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芸君 孟庆翔
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了在高水平玉米秸(70%)底物日粮中添加烟酸(0、3和9μg/mL)对瘤胃发酵和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72 h产气量、48 h总挥发酸的浓度、发酵液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以及72 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5)。随烟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原虫的数量(P=0.082)、潜在产气量(P=0.056)、微晶纤维素酶活(P=0.078)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93)均呈上升...
关键词:
烟酸 瘤胃发酵 纤维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丽媛 卢庆萍 夏冰 刘正群 孙永波 张宏福
【目的】利用体外法探讨并比较不同纤维日粮的发酵特性及对猪氮排放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生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日粮纤维及减少氮排放的日粮配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小麦、麦麸与燕麦麸3种原料,采用酶-重量法(AOAC Method 985.29)提取原料中的总日粮纤维组分,得到小麦纤维、麦麸纤维与燕麦麸纤维。以玉米-豆粕为基础,分别添加5%的提取纤维,形成3种纤维日粮:小麦纤维日粮(WF)、麦麸纤维日粮(WBF)与燕麦麸纤维日粮(OBF)。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模拟猪胃-小肠消化;采集6头健康、体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秀秀 韩梅 李丽娜 李晶
为探究1株耐冷纤维素降解细菌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测定菌株HQ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的CMCase酶活,确定CMCase为胞外酶。以CMCase酶活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初步筛选出影响CMCase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和促进因子。以响应面法对菌株HQ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菌株HQ较优的发酵条件为:30.0g/l CMC-na为培养基碳源、40.0g/l 1∶1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0.11%吐温-80作为促进因子、初始PH为5.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接种量为6.42%。在最适条件下摇瓶培养,4d后CMCase酶活可达到3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秦丹 黎光杨 汪成 马健 胡瑞 李翔 姚小鹤 邹华围 王之盛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为鉴定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纤维降解菌,并优化其发酵白酒糟的条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利用该菌进行白酒糟发酵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然后根据发酵后白酒糟营养成分变化,确定用于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发酵条件,最后比较发酵前后营养成分、酒糟结构以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菌株T5鉴定为Cohnella xylanilytica,其发酵白酒糟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5d,种子液添加量25%,料水比1∶1.50。2)最适条件下,对照组和T5发酵组的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T5发酵组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9.68%和30.38%,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解了31.68%和27.69%。T5发酵组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酒糟结构松散,表面出现大量孔洞。3)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结果表明,T5发酵组的氨态氮质量浓度、各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分离获得的纤维降解菌可用于降解糟粕类饲料纤维,有利于改善低质粗饲料营养价值,该菌可以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候选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黄忠乾 谭伟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筛选具有透明圈的方法,从肥沃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溶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可达4.75的细菌,命名为DBJ。该菌最适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时间是60 h,培养温度是35℃,起始p h 7.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对DBJ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DBJ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其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 DBJ,DBJ的16S r DNA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JX392404。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筛选 鉴定 芬氏纤维微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向辉 刘婵娟 刘烨 李朝云 姚军虎
【目的】探讨瘤胃降解蛋白(rumen degradable protein,RDP)水平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ecarbohydrates,NFC)类型对人工瘤胃发酵、微生物合成和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2×4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RDP水平和4种NFC类型(玉米淀粉、蔗糖、柑橘果胶和菊粉)。RDP水平通过向4种日粮中分别添加0(低RDP)或1.56 g(高RDP)酪蛋白酸钠调节。【结果】①主效应上,蔗糖和果胶组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表观消失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日粮RDP水平和NFC来源在影响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失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低RDP...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瑶 汤少勋 谭支良 刘勇 冉涛
采用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了瘤胃真菌、长柄木霉和李氏木霉三种来源纤维素酶在4种活性水平(0 IU/kg DM、1200 IU/kgDM、3700 IU/kg DM、6700 IU/kg DM)下对粗饲料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饲料添加来源于李氏木霉的纤维素酶时,48h、72h产气量及最大产气量显著低于来源于瘤胃真菌和长柄木霉组及对照组。粗饲料添加来源于瘤胃真菌,李氏木霉和长柄木霉来源的纤维酶时各时间点干物质平均消失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5%(P<0.001),20%(P<0.001)和6.8%(P<0.05)以上。干物质消失率随纤维素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三次曲线(P<0.01)增加,酶的...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粗饲料 体外发酵 甲烷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黄慧艳 余洪波 张晓昱
以杉木、垂柳和毛竹木质纤维素为对象,研究了木质纤维素种类对白腐菌Echinodontium sp.木质素降解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降解前期,Echinodontium sp.选择性降解三种基质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极低,但在培养后期,杉木纤维素降解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但垂柳和毛竹基质纤维素降解显著增强,三种基质的木质素降解选择性出现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基质上纤维素降解速度的差异是导致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白腐菌 降解选择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玲 孟庆翔
研究不同类型的纤维添加向日葵油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共轭亚油酸(CLA)形成的影响。以等量的玉米秸细胞壁、甜菜渣细胞壁和微晶纤维素作为底物,分别代表木质化纤维、易消化纤维和纯纤维素,添加相同水平(占底物DM的4.76%)的向日葵油,用混合瘤胃微生物进行活体外发酵培养24 h。结果表明,添加向日葵油进行活体外发酵培养时,不同纤维类型显著影响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P<0.01),并影响发酵液脂肪酸组成和CLA的比例。木质化纤维显著地增加(P<0.05)活体外瘤胃微生物对cis9,trans11-CLA的合成。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纤维类型 活体外瘤胃发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洪志 杨谦 张鲁进
在环境破坏较少的野生森林土样中,通过刚果红平板、滤纸条液体培养等初筛,并在摇瓶发酵复筛的基础上得到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最适酶活、最适温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MCase的最适pH为2.8,最适温度是50℃,在30~50℃温度范围内温度稳定性较强。FPase的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是60℃,30~4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强。
关键词:
简青霉 纤维素酶 酶学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梅 黄继超 钱钊 黄明 周光宏
在体外,将μ-钙激活酶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剂(0μmol·L-1H2O2+0μmol·L-1Fe2+、300μmol·L-1H2O2+600μmol·L-1 Fe2+、400μmol·L-1 H2O2+800μmol·L-1 Fe2+、500μmol·L-1 H2O2+1 000μmol·L-1 Fe2+)氧化,并用其孵育分离纯化的牛肉肌原纤维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氧化的μ-钙激活酶对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μ-钙激活酶降解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能力减弱,同时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肌钙蛋白T降解的产物减少。表明,μ-钙...
关键词:
μ-钙激活酶 氧化 肌原纤维蛋白 降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洁 李科云 谭支良 刘小飞 汤少勋
为更好地指导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优质高产栽培,设7个处理,分别为:A1(施尿素,150 kg/hm2),A2(施尿素,300 kg/hm2),A3(施尿素,450 kg/hm2),B1(施碳铵,411.3 kg/hm2),B2(施碳铵,821.4 kg/hm2),B3(施碳铵,1 231.65 kg/hm2),CK(不施氮肥),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不同氮肥及施氮水平下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产气量以及干物质和有机物的体外消失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牧草间产气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P<0.05),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常数、产气延滞时间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以处理B1,B1,A3和B1最高,而以处理A1,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南
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热细菌H-5,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经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5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40℃,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7.14U和22.17U,最佳培养时间为3d,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6.38U和20.14U,最适初始pH值为6~6.5,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4.08U和21.96U,...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筛选 产酶条件 耐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