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
2023(964)
2022(857)
2021(770)
2020(731)
2019(1566)
2018(1439)
2017(2279)
2016(1693)
2015(1721)
2014(1729)
2013(1728)
2012(1723)
2011(1556)
2010(1562)
2009(1319)
2008(1420)
2007(1233)
2006(1088)
2005(867)
作者
(8775)
(7445)
(7325)
(6881)
(4644)
(3811)
(3108)
(3013)
(2853)
(2737)
(2710)
(2685)
(2619)
(2542)
(2520)
(2434)
(2333)
(2285)
(2260)
(2247)
(2234)
(2054)
(1927)
(1812)
(1781)
(1759)
(1753)
(1721)
(1673)
(1661)
学科
(3982)
水产(1768)
动物(1633)
(1598)
经济(1597)
(1469)
管理(1406)
(1308)
森林(1308)
(1290)
动物学(1288)
及其(1231)
(1138)
土壤(1133)
(1074)
企业(1074)
(1059)
其他(1037)
(1035)
(1011)
(956)
防治(948)
(946)
方法(899)
(881)
(870)
植物(862)
生态(839)
虫害(834)
生物(790)
机构
大学(24092)
学院(23722)
(15195)
研究(14428)
科学(14325)
农业(12450)
业大(10851)
(10263)
研究所(9961)
实验(8638)
(8635)
中国(8423)
实验室(8269)
农业大学(8181)
(8124)
重点(7882)
(6826)
林业(6396)
(6112)
(6051)
研究院(5558)
科学研究(5457)
技术(5264)
中心(5211)
科学院(5181)
资源(4823)
(4719)
(4716)
(4631)
(4203)
基金
项目(21823)
(16480)
国家(16378)
科学(13532)
基金(13444)
科学基金(10608)
(10056)
自然(9980)
自然科(9714)
自然科学(9704)
科技(9640)
自然科学基金(9518)
(9294)
计划(8437)
研究(8061)
基金项目(7053)
专项(6717)
(6349)
重点(6148)
资助(6126)
技术(5467)
(5334)
科研(5248)
农业(5145)
(4940)
(4244)
创新(4104)
b(3365)
(3358)
教育(3256)
期刊
学报(16174)
(13258)
科学(11053)
大学(10163)
学学(10095)
农业(8619)
林业(6259)
业大(5357)
(5050)
中国(4989)
农业大学(4047)
研究(3870)
(3144)
自然(3127)
科技(3046)
自然科(2888)
自然科学(2888)
科技大(2845)
科技大学(2845)
中国农业(2792)
(2676)
经济(2676)
农林(2539)
(2539)
(2224)
西南(2094)
水产(2064)
农学(1934)
华北(1934)
农业科学(1873)
共检索到33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建社  刘玉媛  符毓秦  符军  王军  杨自湘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2个不同种源青杨Populuscathayana幼树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参试青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生长特性均有显著差异。生长较好的卢氏、洛南、长安等6个种源,其内部的无性系间亦有差别,每一种源内部都有生长较好的无性系,这说明进行林木杂交育种时,在优良的种源中选择好的单株作杂交亲本也是有意义的。表3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自湘  王守宗  徐红  韩玉兰  
测定了24个不同产地青杨3年生幼树的木材性质,对材性性状在产地与单株两水平上的变异进行了研究。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产地间大于个体间,密度随产地纬度升高而增大。纤维、导管性状产地间的变异达到0.05水平显著,被测个体数较大时产地内表现出差异。纤维、导管与产地纬度呈微弱负相关。纤维、导管单株内变异较大,所以进行纤维、导管测定应取大样本数。在育种改良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性状采用各自方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沈海龙  张群  范少辉  赵克尊  杨文化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3个群落结构特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顶部透光对红松幼树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东、西北、东南及中部等方向的直射光;(2)上层树种为叶片小或枝叶稀疏的树种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3)草本和灌木的盖度会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且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影响作用不同。当红松幼树仍处于下木层时,草本和灌木会抑制红松幼树的生长,当红松幼树离开草灌丛后,草本、灌木影响作用将逐渐减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清河  张景波  李慧卿  江泽平  王志刚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征,并影响植株的苗高和最大新枝长等生长量指标;不同种源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苗高和最大新枝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源、不同水分梯度对幼苗的地径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于临河、乌拉特后旗种源,磴口、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吴际友  程勇  陈明皋  廖德志  罗牡蕊  舒瑶  
为了解全国青冈栎种源在湖南的生长表现,为青冈栎种源选择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条播的方式对全国32个青冈栎种源种子进行播种育苗。以青冈栎1年生种源苗为观测对象,每个种源号观测30株/重复,3次重复,共90株苗。观测调查指标包括苗高和地径。实验结果:(1)青冈栎1年生32个种源苗之间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培培  孙冰  罗水兴  陈雷  闫玮明  
[目的]探讨不同种源家系岭南槭种子形态、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特性,分析它们与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广东省岭南槭天然分布区的3个种源18个家系的种子表型性状、发芽特征、幼苗生长性状和叶色表现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肇庆黑石顶(HSD)种源的种子最厚、最宽,深圳七娘山(QNS)种源的种子最薄、最窄,惠州南昆山(NKS)种源的种子最长,种子千粒质量最高;翅长与翅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显著正相关(P<0.05);岭南槭1年生幼苗地径与苗高成正比,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  景美清  阳胜男  朱宁华  周原驰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柏林  周国模  应叶青  吴家胜  储家淼  许绍远  
来自10 个省的喜树地理种源, 在浙江临安进行了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种子品质以云南昆明种源为最优: 净度89-3 % , 千粒质量71-26 g , 发芽率94 % , 发芽势83 % , 平均发芽速度7-2 d 。苗木生长6 月中旬进入速生期, 9 月为最高峰。1年生苗高生长量最优的有江苏南京种源(134-97 cm) 、福建屏南种源(133-97 cm) 和浙江丽水种源(132-18 cm) 。图1 表2 参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张绮纹  苏晓华  高建设  卢宝明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乾瑾  夏新莉  刘超  尹伟伦  
以6个种源的1年生蒙古莸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量控水的方法,根据种源地的情况设置充足水分、中度胁迫、重度胁迫3个水分梯度,分别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85%、45%~50%、15%~20%开展水分胁迫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与生长指标表明:蒙古莸通过降低光合效率、蒸腾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减缓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根冠比来适应水分胁迫。在水分胁迫下,蒙古莸光合能力的下降是引起其生长减缓的重要原因。从蒙古莸光合能力与生长综合考虑,内蒙古土默特左旗(NT)种源是在水分胁迫下表现最优良的种源。蒙古莸在光合活动中的气体交换,水分、CO2、光能利用效率,光合色素及荧光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国海  罗新书  
对苹果幼树新梢生长期~(14)C同化物的种类和运转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苹果叶片~(14)C同化物主要是糖,以山梨醇含量最高,蔗糖次之,葡萄糖和果糖很少;叶合成的氨基酸主要有天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天冬酰胺。(2)山梨醇输出叶片速度大于蔗糖,向所在新梢以上发育部位短途输送以山梨醇为主,向其它器官长距离供应,蔗糖占优势。(3)叶片同化物在一昼夜内即完成地上地下部循环。根系上运物质主要是氨基酸,以谷酰氨,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为主。它们在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受代谢强度调节,无严格对应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晶  姜远茂  门永阁  李洪娜  周乐  魏绍冲  
【目的】揭示大田栽培条件下,苹果矮化中间砧幼树生长及对不同形态15N的利用、分配特性。【方法】以1年生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施肥46 d后,15NO3-15N利用率为3.43%,显著高于15NH4-15N利用率(1.19%)。施用NO3--N后树体生物量、根冠比显著高于NH4+-N,根系中15NO3-15N分配率为27.91%,显著高于15NH4-15N分配率(25.13%)。施肥118 d后,NO3--N肥效降低,表现为树体生物量显著低于NH4+-N处理,15NO3-15N利用率为4.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健  
为了了解不同种源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在福建省建瓯市的生长性状变异情况,进一步选择优良种源,以福建建瓯、浙江鄞州、江西婺源和湖南靖州等4个种源4年生赤皮青冈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赤皮青冈生长指标进行变异分析、多重比较、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增益分析等,进行优良种源的选择.种源间生长性状存在较大变异,福建建瓯种源的材积变异系数最高(达71.03%).经过多重比较,发现浙江鄞州种源的生长指标都优于其他种源,福建建瓯的最差.种源间的生长指标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725、0.773和0.754,受到较高程度的遗传控制.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材积与树高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5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鄞州种源综合得分最高(5.330),其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最大(27.14%).4年生赤皮青冈不同种源间存在变异情况,且存在显著差异.浙江鄞州、湖南靖州种源选入优良种源,浙江鄞州种源的表现最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鑫  喻秀艳  张昭昇  胡红玲  胡庭兴  张健  陈玉凤  铁得祥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涝渍胁迫对桢楠幼树不同功能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桢楠苗圃水分管理及造林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桢楠幼树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渍水处理,试验设对照(CK,不进行水淹)、轻度渍水(H5,淹水深5 cm)、中度渍水(H10,淹水深10 cm)、重度渍水(H15,淹水深15 cm)和完全渍水(H20,淹水深25 cm)5个处理,在处理第51天(H20处理叶片出现萎蔫)时,测定桢楠幼树吸收根和运输根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除对照(CK)和完全渍水(H20)处理外,涝渍胁迫均可使桢楠幼树产生不定根,且胁迫程度越重新生不定根越少。(2)相较于CK,运输根根系活力在渍水胁迫下显著降低(P<0.05),在H20处理下降幅最大,相较于CK降低89.63%。(3)桢楠幼树运输根与吸收根H_2O_2、SP、SS含量及P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渍水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随着渍水强度的增加,桢楠幼树吸收根SOD活性整体呈降低趋势,而运输根的SOD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H15处理下达最大值,且H5、H10、H15和H20处理分别比CK处理增加9.07%,9.81%,17.89%和8.66%。【结论】轻度渍水能促使桢楠幼树产生大量不定根,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涝渍胁迫对根系的伤害;重度渍水处理后桢楠幼树根系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受到渍水胁迫时,桢楠幼树运输根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而吸收根则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和更快的更新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邓疆  罗香  杨文云  
在云南省禄丰县进行元宝槭幼树施肥试验,比较9个不同施肥配方对2年生元宝槭植株大小、分枝格局、叶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导致的营养差异对元宝槭的构型造成显著影响,进而对元宝槭的生长与生物量积累、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应根据经营目的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案。N0P250K75是培育园林绿化树的最好施肥配方,其地径、株高和冠幅分别为2 85cm、1 26m和0 59m2,分别比对照增加34 26%、51 66%和140 23%。N0P125K37 5是营建叶用林的最佳施肥配方,其总生物量、根、茎、叶的生物量干质量分别为438g、192g、159g、88g,分别比对照高出83 4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